天天看點

歐美新勢力(Lucid, Rivian)的智能駕駛

作者:ICVS自動駕駛商業化

歐美電動車新勢力Lucid 以及Rivian 都已經開始在美國市場傳遞了,不少人問我想了解他們傳遞出來的産品到底怎樣?畢竟他們倆的股票市值在高峰期都快超過北美汽車兩巨頭通用和福特,當然如果不了解這兩個品牌的可以點選我之前文章《Lucid(歐美豪華電動車新勢力)投資路演解讀》《歐美電動車新勢力Rivian以及其全生命周期生态系統》分别了解。

談到電動車新勢力繞不開品牌産品的新穎,電動化的優勢,以及智能化優勢,電動化優勢和品牌産品的新穎其實我上面兩個文章都有總體的概況,但智能化中的智能駕駛當時沒有深入去講,現在正好他們的車輛都傳遞了,我們通過現有資訊分别來看看Lucid 以及Rivian的智能駕駛:

  • Lucid 的Dream Drive Pro多種傳感器備援方案
  • Rivian的Driv+ 暫不應用雷射雷達方案

希望能從他們的智能駕駛包括哪些功能?由哪些硬體組成?使用什麼方案?給大家一些資訊和啟發。

Lucid 的Dream Drive Pro

多種傳感器備援方案

Lucid 的智能駕駛系統都是采用千兆以太網連接配接,其實這個東西有什麼好處呢?除了高速還有可以支援全部的軟體OTA以及硬體更新拓展。

Lucid Air目前投産僅僅基本的Highway Assist 融合了自适應巡航控制和車道居中控制。Auto Park 可識别平行和垂直停車位等,未來8項進階功能會通過OTA更新目前沒有資訊透露是什麼功能。

歐美新勢力(Lucid, Rivian)的智能駕駛

是以目前沒有看到什麼有亮點的功能,但是下面的硬體會告訴你他的準備基本上和目前新勢力差不多。Lucid 官方宣稱其有32個傳感器,但沒有資訊細節,我通過看了大量的新車評估視訊總結其傳感器有哪些?分别放在哪裡?如下。

歐美新勢力(Lucid, Rivian)的智能駕駛
  • 14個攝像頭,
  • - 4個魚眼環視攝像頭用于360環視功能;
  • - 3攝像頭組成的前視(有意思的是其中一個攝像頭來自于大陸內建的的主要負責主動安全,另外兩個攝像頭的資料直接以太網輸入到智能控制域);
  • - 4個側面視野攝像頭,左右兩邊各兩個向前向後的攝像頭,向後的攝像頭布置在後視鏡中,向前視野攝像頭和特斯拉一樣布置在B柱;
  • - 2個後視攝像頭的方式很奇特,1後視攝像頭布置在後擋風玻璃後面,另外一個布置在牌照上方和後視魚眼一起。
  • 可監控駕駛員對道路的注意力
  • 5個毫米波雷達,4個角雷達,一個前長距雷達。
  • 12超音波傳感器。
  • 1 雷射雷達來自于國内品牌Robosense速騰聚創, RS-LiDAR-M1 125線, 視場角位120°*25°, 探測距離150m(反射率10%),網上資料說售價為1890美元一個。
  • HD Map 有傳言采用Here的。

至于其智能駕駛控制域。Lucid自己開發的智能駕駛控制域,在我們之前文章Nvidia英偉達的 AI 智能汽車信仰中就介紹過,Lucid 将來會采用Nvidia的Hyperion 開發套件。那麼目前Lucid Air采用的AI 處理晶片會是誰的呢?

大概2016年左右Lucid Group(當時稱為 Lucid Motors)就宣布與 Mobileye 建立合作夥伴關系,以“在 Lucid 車輛上實作自動駕駛功能”。Lucid當時在新聞稿中指出:

“Mobileye 被選中提供主要的計算平台、完整的 8 攝像頭環視處理、傳感器融合軟體、基于人群的道路體驗管理 (REM™) 定位功能以及用于駕駛政策的強化學習算法。這些技術将在釋出時啟用完整的進階駕駛員輔助系統 (ADAS) 套件,然後通過無線軟體更新實作向自動駕駛功能的合乎邏輯且安全的過渡。”

但是從那時候到現再也沒有任何關于Mobileye合作夥伴的消息,是以目前不明确,但是如我之前文章智能自動駕駛六大主流車載晶片及其方案。中講述的目前汽車處理晶片基本也就是那幾個了,還有瑞薩,TI德州儀器但他們目前應該沒有這種綜合處理應用案例,當然還有安霸等。

是以目前最有可能就是Mobileye的REM的方案(了解方案點選從2022 CES 看Mobileye 自動駕駛産品技術以及戰略(誰說算力是唯一标準))。

Rivian Drive+

暫不采用雷射雷達

Rivian的Drive+ 目前看下來就是普通的L2輔助駕駛,可能的亮點是開啟功能是脫手,另外就是 Rivian 的車都包含我們完整的 Driver+ 硬體系統和備援車載計算機,這也就是其未來可以賬号OTA開通各項功能,目前沒有詳細資訊。

歐美新勢力(Lucid, Rivian)的智能駕駛

Rivian之前在其官網寫道:

“R1T 将推出一個強大的硬體套件,該套件具有多種模式,包括攝像頭、雷射雷達、雷達、超音波和高精度 GPS 以及高清地圖。該硬體可實作高速公路營運的“3 級”(手離輪和眼睛離路)自主權。在高速公路 3 級之外,該車輛将具有一系列自動駕駛功能,專注于實作積極的生活方式,”。
歐美新勢力(Lucid, Rivian)的智能駕駛

之前也有傳出的照片其前保布置兩個雷射雷達,但目前Rivian已删除其網站上對 LiDAR 傳感器的所有引用。

是以我們現在看看 Rivian 車輛都包含哪些硬體系統:

歐美新勢力(Lucid, Rivian)的智能駕駛
  • 11個攝像頭
  • 用于日常和高速智能駕駛。
  • - 4個魚眼環視用于360環視,
  • - 6個感覺攝像頭,其中2個位于擋風玻璃後面的前向前視,側面位于後視鏡裡面2個前視,另外2個後視位于輪眉處。
  • 可監控駕駛員對道路的注意力,進而脫手駕駛。如果系統檢測到您的注意力從道路上移開,系統會自動提示您将手放在方向盤上,以便在 Driver+ 啟用的情況下繼續駕駛。
  • 12 個超音波傳感器提供 360° 近距離覆寫。
  • 5個毫米波雷達,4 個角雷達和 1 個前向雷達可實作更複雜的機動和監控,例如變道和後方交通。
  • 1高精度GPS,HD map沒有提及。

有傳言,Rivian想走特斯拉的視覺路線,通過其攝像頭和高精度GPS繪制地圖,但目前沒有更多資訊。

至于其智能駕駛域控制器,沒有太多資訊,根據其智能駕駛功能目前很可能就是直接來自于某家T1例如博世,大陸,安波福。歡迎有更多資訊的朋友交流。

總結

其實目前視覺AI 融合傳感器的方案(了解點選視覺為王-小鵬以及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方案)用作主動安全或者智能駕駛已經成為了全世界主機廠包括所有新勢力的共識。

歐美新勢力(Lucid, Rivian)的智能駕駛

對于智能駕駛顯然,目前中國新勢力走在了應用的前列,但是短時間内估計大家都會彙聚在L3之下,那個時候可能應用的創新會減緩,變成智能駕駛運動的精細化以及人機互動的精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