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1深度丨巴菲特股東大會焦點:阿貝爾能否續寫投資傳奇?

作者:王琦 785

南方财經全媒體記者江月 上海報道

美國内布拉斯加州奧馬哈市正在舉行一場一年一度的盛會。當地時間4月30日上午9點15分,位于城市中心的CHI會議中心裡,數萬名觀衆整齊就坐,正在等待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召開股東年會裡的問答環節。

像過往的很多屆年會一樣,台上坐着現年91歲的沃倫·巴菲特和現年98歲的查理·芒格。此外,巴菲特的左手坐着當今全球最為矚目的拟“繼任人”:格雷格·阿貝爾(Greg Abel)。在這四人講台的最左邊,坐着另一名副主席阿吉特·賈因(Ajit Jain)。

格雷格·阿貝爾出席了從2019年至今的每一屆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年會,身上具有 “幕後明星”色彩。他和阿吉特·賈因(Ajit Jain)雙雙在2018年晉升為該公司的副主席——和芒格同一職位,但阿貝爾更有希望進一步當上首席執行官——這是巴菲特迄今已擔任52年的職位。如果這一舉動真的發生,“巴菲特繼任人”這個稱号将會伴随阿貝爾一生。

不過,人們對這位“幕後明星”仍然所知甚少。出生于1962年6月的阿貝爾,現年59歲。除了在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年會上曝光過四次以外,他幾乎沒有接受過媒體采訪,也很少進行公衆發言。他的長相和芒格有一些相似之處,但不像芒格戴着厚厚的近視眼鏡,反而目光炯炯。

眼下,伯克希爾·哈撒韋剛剛熬過信任缺失的三年。在這三年裡輔助巴菲特度過危機的阿貝爾,離首席執行官這個位置更近了。不過,在過去的32年裡,伯克希爾·哈撒韋還從未在更年輕的掌門人手下行事。

在這個全球最惹人矚目的管理職位競争中,阿貝爾能否成功繼任?他能帶領伯克希爾·哈撒韋續寫投資傳奇嗎?

伯克希爾·哈撒韋的危機

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票再次受到市場的熱捧。尤其進入2022年,在環球通脹到來、地緣政治沖突加劇的環境下,包括美股在内的環球市場籠罩陰雲之下。不過,伯克希爾·哈撒韋股價年内迄今上漲7.47%,頗顯投資老将的聲威。在此時此刻舉行的公司年會上,“朝拜”的氣氛較過往的三年要更濃厚一些。

事實上,伯克希爾·哈撒韋剛剛走出長達三年的信任危機,正處于重建市場信心的關鍵時刻。

在前50年曆史裡,巴菲特在伯克希爾·哈撒韋書寫了“奧馬哈神谕”。 這家公司前身是一家經營不佳的紡織廠。1965年,巴菲特收購了它,其後不斷收購資産填充壯大,使其成為了一家多元業務的複合企業。這令伯克希爾·哈撒韋成為曆史上上漲倍數最大的股票之一。

但是,從2018年起,公司股價明顯增速放緩,甚至持續跑輸大市。至2021年末的四年時間裡,标準普爾500指數、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在如火如荼的交易裡一路狂飙,分别累計上漲78%、126%。而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價累計漲幅約為51%,遠遠落後于市場。

盡管并非資産管理公司,但人們把錢放在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票上,期望的是“跑赢大市”的回報。如果持續落後于市場表現,為何不換手至科技新貴雲集的成長型基金裡、抑或幹脆參加科技股IPO等待“一夜暴富”呢?

伯克希爾·哈撒韋的每一次持倉變動、公司收購,乃至近幾年剛剛出現的“打新”(在2019年,該公司才第一次參與IPO,認購了Snowflake的新股發售),都牽動着投資者個人身價的起落。在2018年突然放慢成長腳步後,很多人都在質疑:巴菲特是否垂垂老矣、思路落後?他還能适應新時代裡的投資節奏嗎?

值得注意的是,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投身證券投資行業開始,巴菲特向來鐘情于股票價格低于證券價值的股票,以及和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綁定的行業。美國運通、可口可樂、通用汽車、威瑞訊等,隻是巴菲特成功投資案例的一部分。

然而2010年之後,蘋果、亞馬遜、微軟、谷歌、Facebook等後來者居上,紛紛跑赢了埃克森美孚、強生、GE、輝瑞等傳統的龍頭,牢牢地霸占了市值排行榜的前幾位。巴菲特似乎僅僅抓住了蘋果公司,錯失了大部分新晉的“明星股”。

2019年,伯克希爾·哈撒韋的現金儲備甚至達到了創紀錄的1280億美元。市場普遍的質疑在于,巴菲特不知道怎樣投資了嗎?

是以,人們關注伯克希爾·哈撒韋的下一任首席執行官,也就是關注巴菲特的繼任選擇。如今登台的阿貝爾究竟是誰?他又将如何施展身手呢?

從讀報表到做能源

一種說法長期流傳:巴菲特之是以能成為過去100年來最偉大的證券投資者之一,靠的是“價值投資”理念。他曾在不同場合裡告訴人們,讀懂财務報表是捕捉投資機遇的第一步。如是看來,選擇阿貝爾繼任就不奇怪了,他正是會計出身。另外在此後的職業生涯裡,阿貝爾還将這種讀懂報表的能力,帶入了能源事業中。

1962年,阿貝爾出生于加拿大艾爾伯塔省首府埃德蒙頓市一個普通家庭。他的母親曾在律師行從事助理工作,但人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全職主婦,他的父親則從事銷售工作。

從童年起,阿貝爾就學着從事各種各樣的工作。起初,他騎着單車挨家挨戶投放廣告傳單,之後還不厭其煩地向這些家庭收集廢棄瓶子,沖洗之後拿去換錢。

在高中,他從事了更多體力活,例如在木材廠打工,在夏季的活動營地裡做輔導員,或者幫一家滅火器制造商填充滅火器罐子。這家叫做Levitt Safety的滅火器制造商之後還給了阿貝爾一筆獎學金,資助他在艾爾伯塔大學攻讀商學大學學位,至今這家公司仍是加拿大龍頭的安全裝置制造商。

1984年,阿貝爾從艾爾伯塔大學畢業後,進入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起先在埃德蒙頓當地辦公室,但很快就去了美國舊金山辦公室,因為在那裡,他有機會接觸到更多全球性的客戶。

會計師通常和客戶公司的财務部門或管理層打交道,是以,年輕精幹的會計師有機會獲得商業上司者的注意。一家叫做CalEnergy的公司看中了阿貝爾,從普華永道挖走了他。1992年,阿貝爾離開會計行業,開啟新的事業。

CalEnergy當時從事油氣上遊業務,亦即勘探開采。來自艾爾伯塔的阿貝爾作出這個事業轉型選擇,也許是被能源基因喚醒了。

阿貝爾的出生地艾爾伯塔,正是加拿大著名的産油區。該省北部地區在北極圈内,油氣開采商們通常乘坐私人直升機去巡視礦區。這些礦區往往形狀狹長,一年中較長時間處于冰封狀态,但地下蘊含着豐富的油砂資源。油砂經過高溫洗煉,從井口噴射出重質原油,出井處缭繞着大團大團白色的水蒸氣。

不過,在過去十年裡,減碳成為全球經濟的主流趨勢,油砂也沒落為最不受歡迎的能源之一。由于洗煉能耗大、水污染嚴重,油砂産油價格繼續大挫,目前的價格遠遠比不上從傳統油井裡,開采出的美國輕質原油和北海原油。這似乎也和阿貝爾日後的替代式能源工作遙相呼應。

從能源經營到能源收購

從CalEnergy開始,阿貝爾的事業便從能源的開采上遊起步,逐漸過渡到下遊的發電、供氣。這個帶有能源基因、會計出身的艾爾伯塔人,最終又是憑借什麼獲得了“投資大師”巴菲特的青睐呢?這絕不止能源營運能力那麼簡單。

翻查曆史資料,CalEnergy在阿貝爾入職後的幾年裡,連續進行了美國本土和出海的收購,它需要更強的會計師團隊為它處理賬目。1999年,CalEngergy收購了中美能源公司(MidAmerican Energy),這家公司主要在美國中部的愛荷華州、伊利諾伊州經營業務,是以得名。

但和CalEnergy不同的是,中美能源從事的是能源下遊行業,也就是供氣、供電等,屬于公共事業。收購方CalEnergy選擇使用被收購者的名字繼續經營,是因為它正計劃進行主營業務的轉型。1992年同年,中美能源又進一步向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出售了75%股權,令後者成其絕對控股人。

阿貝爾在CalEnergy、中美能源步步上升,到2008年時坐上了首席執行官的位置,又進一步在2011年成為董事長。中美能源也在期内一步步成為了伯克希爾·哈撒韋支柱型的子公司之一,成為美國最大、采用多種能源的電力供應商之一。2014年,中美能源更名為伯克希爾·哈撒韋能源公司。

2018年,阿貝爾和阿吉特·賈因雙雙跻身伯克希爾·哈撒韋董事會,均被任命為副主席。阿吉特·賈因主要負責保險業務,旗下有11家公司、5.05萬名員工;阿貝爾負責非保險的其他業務,涉及能源、鐵路、制造、服務、零售等,旗下有57家公司、61.8萬名員工。阿貝爾被認為更有希望接任巴菲特的位置。

回顧阿貝爾的整個職業生涯,他出現在巴菲特的右手絕非一朝一夕而成。到底是哪個時刻,巴菲特的雷達捕捉到了阿貝爾呢?

也許這要追溯到30年前,當阿貝爾為CalEnergy大舉收購海内外資産時,伯克希爾·哈撒韋也正在保險業、航空業、零售業、房地産業大手掃貨。

在從能源經營向能源收購的轉型中,這名冉冉上升的收購明星,也許在當時就被巴菲特的眼光捕捉到了。

勤奮為本

自從收購中美能源以來,阿貝爾一直居住在愛荷華州得梅因市。雖然坐上伯克希爾·哈撒韋第三把交椅,但他似乎無意改變自己長期的生活方式。他将自己的事業成就歸功于勤奮努力的生活态度,這似乎也是巴菲特選擇他的一大重要原因。

從生活方式上看,阿貝爾接近巴菲特。巴菲特本人最知名的生活習慣,就是住老房子、喝可樂、吃傳統餐廳。盡管旗下公司經營着珠寶手表和舉足輕重的産業,但巴菲特起碼讓自己維持着“看着平常”的狀态。

阿貝爾和他類似,據說他不打算将家從得梅因搬到伯克希爾·哈撒韋總部所在地奧馬哈市,因為他已經在自己的老房子裡安裝了一部電梯,這是他想就地安享晚年的标志。

不過即便如此,得梅因和奧馬哈相距大約200多公裡,如果乘坐私人飛機,通勤時間完全可以縮短到15分鐘左右。

盡管如此,阿貝爾是一名實實在在的富翁。巴菲特曾經說過,他希望他的繼任者是一個已經非常富有的人,因為他們的事業經曆應該讓他們是這樣的人。

根據伯克希爾·哈撒韋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送出的檔案,阿貝爾在2019年和2020年的基本薪水為1600萬美元,每年的年度獎金為300萬美元。此前在2016年,由于伯克希爾·哈撒韋能源公司利潤激增,阿貝爾當年獲得了4100萬美元的激勵性分紅。還有一些媒體測算稱,阿貝爾目前身家約4.84億美元。

阿貝爾會評價自己的工作成就?他有可能将一切歸結為勤奮努力的生活的态度。在2018年,他曾對一個評選“傑出美國人”的機構闡釋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理念。

阿貝爾稱,經曆了幾十年的工作後,他仍然充滿激情。“我想産生影響,想卷起袖子積極參與到使公司取得成功的事業裡。”

他還表示,努力工作會帶來好的結果,“我從學校教育、體育和商業職位上了解到,如果我進行大量投入并做好充分準備,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此外,阿貝爾還強調了家庭的重要性,稱人們應該對家庭付出同樣的努力。“如果你的家人快樂、健康、向前邁進,那麼生活中的其他積極事情就會發生。最後,你需要在兩者之間找到平衡。”

伯克希爾·哈撒韋的下一步

伯克希爾·哈撒韋其實不是一家投資公司,雖然它常常被誤認為和股票基金公司、風險投資公司類似。事實上,它是一家擁有多元業務的綜合體公司,并同時對外進行少數股權投資。與基金公司、風險投資公司進行頻繁的高買低賣不同,巴菲特總是要求持有,并享受長期增值帶來的樂趣。

在繼任人亮相後,它還會繼續抓住那些爆發性增長、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公司嗎?阿貝爾是否有其他人相助呢?

值得留意的是,直至2022年股東會召開前,巴菲特尚未表态退休。出生于1930年8月的巴菲特,仍與長期的夥伴兼朋友芒格穩穩地坐在公司決策的中間位置。

不過他此前透露,伯克希爾未來有可能将工作分為三部分:一名首席執行官負責監督資産配置和公司營運,一名投資經理負責處理股票投資組合,另外還有一名董事會主席把握全局。巴菲特的大兒子霍華德目前是伯克希爾·哈撒韋董事會成員,他可能會成為公司的下一任董事長。

此外,伯克希爾·哈撒韋是否打算提高自身的“含科量”?這似乎也是一個決定命運走向的問題。從2021年年報看來,蘋果公司的股票,在該公司投資籃子裡占據了大約一半的價值,賬面價值高達1611.55億美元。伯克希爾·哈撒韋是否能繼續抓住科技領域的重大機遇呢?

可以看到,2016年投資蘋果之後,伯克希爾·哈撒韋增強了投資科技公司、參與上市前投資的意願。它參與了印度最大數字支付公司Paytm的上市前早期投資,也參與了雲服務商Snowflake火爆的IPO認購。巴菲特曾将購買被炒作的IPO股票比作“中彩票”,認為那不是一個可靠的投資。看來,“股神”也在逐漸更新觀念。

無論如何,在2022年的投資震蕩中,回歸傳統、回歸價值的需求,令人們重溫巴菲特和伯克希爾·哈撒韋的投資理念。在阿貝爾的參與下,這家公司将開始新的篇章,整個投資市場也會掀開新的一頁。

更多内容請下載下傳21财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