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年前,大型古裝宮鬥劇《甄嬛傳》上映,迅速火爆全網。
近日,劇中男主角陳建斌再次回到了觀衆的視線中。
起因很簡單,他在之前接受采訪時吐槽拍攝片場中的種種煩惱略顯凡爾賽:
“你們以為演皇帝有多美呢,戲裡一群女人圍着我,戲外根本沒人搭理我,一個女人200隻鴨子,那個屋子裡就是無數隻鴨子在交替說話。我煩啊。”
由此看來,“皇帝”的煩還真不是演的。
雖是調侃之言,但事實上,他不僅把“皇帝”喜怒不形于色的神情表現得淋漓盡緻,也把帝王威儀發揮得精彩至極。
而憑借出色的演技,他還在其他劇中塑造了一個個深入人心的角色。
不管是指點江山的帝王将相,還是出身低微的凡夫俗子,他都毫無違和感。
自然,世上的成功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靠長久的籌謀和堅守。
從年輕時在心裡種下影視夢的種子起,陳建斌就在不停地努力,直至成為一個出類拔萃的演員和導演。
看完他的成長曆程,我們就會明白:
時刻準備着,人生才會有更多可能。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
1970年,陳建斌出生于烏魯木齊的一個普通家庭,父親在體委工作。
上學後,從學校到家的路上有幾家電影院。
在娛樂生活貧瘠的年代,電影對頑皮的他是個太大的誘惑。
他打聽到那裡多半是抽查檢票,便開始逃學看電影。
在光影聲色的交彙中,他度過了一段自由而快樂的日子。
但“出來混都是要還的”,他考試不及格,逃學的事情暴露了,是以被父親揍了一頓。
在夢想面前,所有挫折都不值一提。
那些精彩紛呈的故事情節給了他無盡的想象空間,他對電影的興趣不減反增,看書也成了他的最愛。
他對一些雜志特别感興趣,自家卻沒有。
碰巧鄰居家的孩子訂了,他就經常跑去借,匆匆地看完再還回去。
縱是當時物力維艱,也擋不住他奔赴夢想的一腔孤勇。
封閉的鄉村生活刻闆無趣,而為數不多的電影和書籍為他打開一個了全新的世界。
慢慢地,他對未知的遠方越來越向往。
而人對美好的生活多了一分向往,便多了一分前進的動力。
他開始好好學習,想通過讀書改變命運,無奈因為基礎太差,聯考落榜了。
沒辦法,他隻得先考慮工作。
經人介紹,他找到一個劇務助理的工作,跟着演員們跑前跑後。
片子殺青後,他又失業了。
過了一陣子,中央戲劇學院準備在新疆培養一批表演人才,他渾渾噩噩的日子總算迎來了轉機。
參加選拔面試時,他朗讀了一首詩。
長久以來的藝術熏陶已經讓他對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加上感情表達得精準到位,他輕輕松松地通過了面試。
之後的四個月,他把自己關在房間裡,一門心思地複習文化課。
因為早年的貪玩,他學起來很是吃力。
但他明白,一旦踏進了大學的校門,自己的夢想就實作了一半,是以鉚足了勁往前趕。
蒼天不負有心人,他終于如願以償,考入了夢寐以求的學校。
一切看起來不可思議,卻又是那麼理所應當,因為他一直在全力以赴地努力着。
古語說,“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
成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的是一如既往的堅持和日日年年的積累。
人生走過的每一步路都算數。
對于陳建斌來說,那些逃學看的電影、那些借來的書,都内化成了他的思考和覺悟,激勵着他探尋着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手中有了通往理想之城的入場券,心中也就有了昂揚向上的鬥志,他再次啟程,踏上了自己的追夢之旅。
越努力,越幸運
在學校的幾年時間裡,他學着自己喜歡的内容,做着自己喜歡的事情,非常刻苦努力,一躍成為名副其實的優等生。
可是,對于演員來說,光靠成績是行不通的。
同學李亞鵬很快走紅了,他卻無戲可拍,畢業後隻得回到新疆。
但是心中的演員夢不曾忘記,晃蕩了一年後,中戲的老師建議他考研。
幸運的是,考英語基本靠蒙的他竟然考過了。
讀研二時,他遇到了孟京輝。
對方請他演話劇,求路無門的他一口就答應下來。
在一次次的打磨後,他的表演也越來越好。
《一個無政府主義者的意外死亡》演完,他火了,成了妥妥的實力派。
不過,他很快就和孟京輝吃了散夥飯。
因為,他太窮了,薪水太低,連吃飯和租房都捉襟見肘。
可不完美才是生活的常态,進了電視劇劇組的他逐漸意識到,自己能做的并不多。
劇本的好壞、導演的意見等都左右着一個演員。
這樣的現實,他唯有接受。
但他也懂得,能左右自己人生的,永遠是自己。
是以,不願按部就班的他總在拍戲的間歇翻閱自己帶着的外國名著,沉潛在深邃的文學世界中。
在拍《喬家大院》時,很有想法的他不僅管戲,還管演員,甚至管燈光道具。
這種管得太寬的做派,常常引來其他演員的反感。
有時,他興之所至,還要增删台詞、修改動作,活脫脫一個耍大牌的戲霸。
讓人信服的是,他的很多次臨場改戲猶如神來之筆,拍攝後的效果往往都還不錯,連導演都對他的靈感大加贊歎。
而靈感的得來,也是源于一日日的努力。
在片場,他随身攜帶筆記本,記錄的有劇本、故事大綱、自己寫的詩和各種想要表達的東西。
甚至有時候,連觸動了他的生活細節,他都要一字一句地寫下來。
也正是因為獨辟蹊徑的思量,他把《三國》中的曹操對人世的愛與恨、對人生的感喟演得惟妙惟肖。
于他,生活中汲取的養分和自己的斟酌,都複歸到了每一個角色上。
他挖掘出了真實的人性,也賦予了角色以深刻的靈魂。
青年作家劉同說:
隻有極其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每一個輕而易舉的機會背後,都承載了無窮無盡的努力。
人生,越努力,越幸運。
也正是因為努力過,他才配得上這樣的幸運。
而且,事實也是如此,在之後的路上,他有了新的幸運。
事情越難,收獲越豐富
陳建斌的演技得到大衆的認可,加上相貌和氣質貼近《甄嬛傳》中皇帝的形象,他也成了“皇帝”扮演者的不二之選。
果然,陳建斌又演活了“皇帝”。
皺眉思索時,他的神色顯得深沉陰郁;
訓斥他人時,眉宇之間有一種不怒自威的霸氣;
與體己的後宮妃嫔聊天時,他的眼裡滿是溫柔,言語皆是深情。
偶爾,他臨場發揮,還讓他的角色更自然、更落地。
和台灣電影人在金門拍《軍中樂園》,他一個道地的新疆人,卻能操着一口正宗的山東口音,可以想見是下了不少苦功夫的。
也正是在那個片場,隻要一得空,他就着手寫劇本。
哪怕是換光的二三十分鐘,他也從不放過。
因為演員工作的特殊性,他隻能随時随地寫上隻言片語。
而一個結合了自身成長經曆的劇本,就是在這一個又一個時間夾縫裡誕生了。
它就是《一個勺子》。
為了這部導演處女作,陳建斌坦言自己準備了15年。
拍攝地是大西北,惡劣的自然環境讓他們吃盡了苦頭。
中途,劇組還遭遇了撤資、人員更換、撤檔延期的困境。
而因為疲勞過度,他患上了嚴重的偏頭痛,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不能看強光,隻能戴墨鏡。
但這部劇是他和故鄉的聯結,是以他愛得深。
這個糙漢的心中也有柔情,正如他寫的推廣曲:
“二環路上明月光,照在鐘鼓樓上就像是霜,擡頭望着被人踩過的月亮,低頭想起我的小村莊……”
至此,他曲線圓了自己的導演夢。
每一份努力都不會被辜負,每一點付出都會有回報。
第二年的金馬獎上,這兩部電影都榜上有名,他同時拿下了金馬獎的最佳男配角、最佳男主角和最佳新導演。
一人獨攬三大獎,自然是閃耀至極。
在世人面前,他是榮譽等身的影視人;可它背後的付出,又有幾人知呢?
業内人士對此評價過:
“他完全不是演戲演多了想當導演,而是非常有電影視野,很有兩把刷子。”
當然,能從一個無人問津的小人物到到聲名赫赫的大人物,他準備了很久。
也正是那些曾經毫不起眼的微光時刻,最終凝聚成了他的高光時刻。
有人說,“道路越艱難,風景越美;事情越難,收獲越豐富。”
他在演藝道路上不斷積累,終于将各類鮮活的人物形象呈現給觀衆。
是以,隻有不斷進取的人生,才有無限的可能。
陳建斌接受采訪時對記者說:
從你立志做演員那天起,就一直在為你不知道的那個角色做着準備,做着精心的磨練。當有一天抓住他的時候,你才能說我對得起這個角色。
他走進一部部影片,演出了一個個立得住的飽滿角色。
在漫長的蟄伏與等待中,一切努力都有了意義。
從話劇演員到影視演員,再到導演,他穩紮穩打,一步步地奔向自己的夢想。
他不斷地朝前走,一點點地磨砺自己,直至淬煉出無人替代的實力和底氣,迎來無上的榮耀和成就。
汪國真寫過一句詩:
“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隻顧風雨兼程。”
江湖踏遍,心中湧動着不滅的熱情。
山海跨過,眼裡流露着不退的豪氣。
也正是因為時刻準備着,他才能臨危不亂,每一個角色都遊刃有餘,每一個身份都應對自如。
對于每一個人來說,一旦有了夢想,就該沉潛蓄勢,以待厚積薄發。
時刻準備着,沒有什麼能夠阻擋,你對未來的向往。
而隻要足夠努力,該來的也都在路上!
作者| 蔔一,漫遊雲水間,閑記紅塵事。
主播| 北辰,金牌主播,心理專家,公衆号:北辰在找你。
圖檔| 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