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她是鼓浪嶼風華絕代的名媛,56歲那年跳海自盡,是鐘南山一生的痛

作者:曆史八音盒

有這樣一位女子,她本是出身名門望族的大家閨秀,卻成為中山大學惡性良性腫瘤醫院的創始人;她風華絕代,貌美無雙,卻下嫁窮小子過着普通人的生活;她醫者仁心培養出無雙國士,卻在56歲那年跳海自盡,成為鐘南山心中一生的痛。她就是國士鐘南山的母親——廖月琴。

她是鼓浪嶼風華絕代的名媛,56歲那年跳海自盡,是鐘南山一生的痛

一、醫者仁心,富家千金醉心醫學事業

廖月琴1911年出生于廈門鼓浪嶼,當時廖家是鼓浪嶼有名的名門望族,主要經營着藥材生意,在當地很有威望。錦衣玉食的生活并沒有讓廖月琴養成刁蠻驕縱的大小姐脾氣,相反她的性格十分溫柔并且極富愛心。由于家中世代從事藥材生意,在家庭環境的熏陶下,廖月琴自小就對藥材有着濃厚的興趣,年紀不大便已經熟知各種藥材知識。

當時,正值民國初建之時,軍閥割據,社會動蕩不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看到許多人因缺醫少藥而飽受病痛折磨,年幼的廖月琴便下決心學醫救國。1923年,她放棄了出國留學的機會,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協和醫科大學護理專業。護理專業又苦又累,在當時隻有窮人家的孩子才會選擇這個專業,做為家中的掌上明珠,她的這一選擇遭到了家裡的極力反對。

她是鼓浪嶼風華絕代的名媛,56歲那年跳海自盡,是鐘南山一生的痛

面對親人的指責,她說:“我就是想去幫助和救助那些身處于苦難的貧苦大衆。”這樣簡單的一句話,她用一生的實際行動來踐行。大學畢業之後,廖月琴也放棄了繼承家中産業的機會,放棄了安逸富裕的生活,選擇成為了一名護士。為了學到更多的醫理知識,她還曾經前往美國進行深造。建國後,廖月琴參與建立了中山大學惡性良性腫瘤醫院。

鐘南山曾問母親,為什麼年過半百還在拼命奮鬥?廖月琴說:“既然選擇了這份工作,就要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工作當中,更要全面掌握知識,這可是要救人的,容不得半點馬虎。”

她是鼓浪嶼風華絕代的名媛,56歲那年跳海自盡,是鐘南山一生的痛

二、以醫結緣,世家名媛牽手“窮小子 ”

在協和醫科大學,廖月琴不但學到了豐富的醫學知識,也邂逅了她生命中的最重要的人。當時品貌出衆,才華橫溢的廖月琴身邊有着衆多的追求者,其中不乏許多優秀的富家公子。可是一個偶然的機會,她遇到了同鄉鐘世藩,這個一窮二白、醉心于醫學的“窮小子”對她産生了莫大的吸引力。

鐘世藩幼年時父母雙亡,過着漂泊無依的生活。但是貧困的生活并沒有将他打敗,他一邊工作一邊努力學習,在自已的不懈努力之下考入了協和醫科大學,和廖月琴成為了校友。他這股不服輸的韌勁得到了廖月琴的青睐,共同的理想讓他們最終克服重重阻礙走到了一起。他們用行動告訴世人,愛情是兩個靈魂的深度契合,無關金錢、無關出身。

她是鼓浪嶼風華絕代的名媛,56歲那年跳海自盡,是鐘南山一生的痛

婚後,廖月琴也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留在家中相夫教子,而是和丈夫一起為自己的醫學理想而努力工作,他們既是情投意合的夫妻又是親密無間的戰友。在孩子出生後,廖月琴一面擔負着養育子女的責任,一面履行着一名醫務工作者的使命。她傳授給孩子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為人處世的道理,在她的言傳身教之下,她的兩個子女都非常優秀,更是培養為大陸培養出來了榮獲共和國勳章的無雙國士。

結語:世事無常,一代名醫就此隕落

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那個特殊的時期,廖月琴和許多知識分子一樣都遭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那雙曾經拿着手術刀挽救了無數生命的手被迫拿起了鋤頭,整天在田間接受勞動改造。繁重的勞動沒有将她壓垮,但是精神上的羞辱卻讓她苦不堪言,一張充滿着羞辱的大字報成為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她最終選選擇了跳江自殺,那時她年僅五十六歲,她的離世也成為鐘南山一生的痛。

她是鼓浪嶼風華絕代的名媛,56歲那年跳海自盡,是鐘南山一生的痛

廖月琴的一生精彩而偉大,她的高尚氣節和從醫報國的崇高理想,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在她的潛移默化和悉心教導下,培養出了在非典時挺身而出,面對新冠疫情逆行而上的無雙國士的鐘南山。在常年的耳濡目染之下,鐘南山也逐漸成長為像廖月琴夫婦一樣優秀且心懷慈悲的醫生,給人民的生命安全帶來極大的保障。鐘南山是我們心中的英雄,廖月琴也是最值得我們敬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