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會毒死人的木薯,為何10億人拿它當主食?搖身一變成為富人美食

作者:彙文愛科學

随着短視訊平台的興起,曾經遙不可及的世界奇聞異事、壯闊美景都盡收我們眼底。其中關于非洲這片“神秘”大陸的紀錄片,更是俘獲了一衆“粉絲”。在一部關于13歲的奈及利亞小朋友Okoro的非洲調研紀錄片中,她介紹了自家的今日美食——“木薯泥”。隻見她把形似“巨大番薯”的塊根,料理成白色的糊狀物,還盛贊“木薯是世界一級美味。”這不禁讓人們為她捏了一把冷汗,因為木薯可是有“劇毒”的!

會毒死人的木薯,為何10億人拿它當主食?搖身一變成為富人美食

奈及利亞小朋友Okoro是怎樣給毒賽砒霜的木薯“去毒”的?這種“木薯”制成的料理真的有這麼好吃嗎?據說,木薯是如今的“潮流”食物,甚至有10億人拿它作為主食,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木薯”這種神奇的植物。

“澱粉之王”

木薯,大戟科灌木狀植物 ,與番薯、馬鈴薯并稱為“三大薯類”。成熟木薯的結構分成果實、莖葉和塊根,其中深埋于地下、為整株植物帶來營養的“塊根”就是我們食用的部分。木薯塊根幹的澱粉含量最高可達83%,被稱為“澱粉之王”。

這種原産自炎熱潮濕的南美巴西地區的薯類植物,後廣泛分布在全球的亞熱帶、熱帶地區。大陸的木薯種植區分布于兩廣地區、雲南、海南等南方地區,目前以廣西的種植範圍最大。

會毒死人的木薯,為何10億人拿它當主食?搖身一變成為富人美食

實際上,木薯是“極好養活”的品種。隻要溫度适宜,木薯在貧瘠、酸性土壤上都能成活。且木薯産量奇高,機關畝産少則2噸,多則6噸不止,是綜合分數很高的作物。除了食用型木薯外,還有工業型木薯,被用作飼料、澱粉、燃料乙醇等産品的工業原料。

早在清代,木薯就被引入大陸廣東地區。1950年,木薯為大陸解決“糧食不足”問題作出了巨大貢獻。可以說木薯是我們餐桌上的“老朋友”了。但大部分人在大快朵頤時,并不知“中毒”的危險,就潛藏在每一口美味“木薯”中。

會毒死人的木薯,為何10億人拿它當主食?搖身一變成為富人美食

“氰化物毒庫”

每年,因“家庭烹煮食用木薯”出現中毒、甚至人員傷亡的新聞屢見不鮮。2019年12月29日,南方早報發出的一則“廣西橫縣木薯中毒緻3人中毒、1名兒童死亡”的新聞。在扼腕歎息的同時,我們一定要對“木薯有毒”予以重視。

木薯的毒性來自于塊根中的“亞麻苦苷”,這種物質在酶或胃酸的弱酸性環境中,會轉化為大名鼎鼎的“氰化物”。氰化物的毒性有多大呢?口服氫氰酸緻死量為0.7~3.5mg/kg,一個60kg的成年人,口服米粒大小的氰化物就會“毒發身亡”!對木薯中氰化物換算可得,食用僅150g未去毒的木薯,就可能令人“暴斃身亡”。實在是殺人于“毫厘之中”,可謂“氰化物毒庫”。

會毒死人的木薯,為何10億人拿它當主食?搖身一變成為富人美食

木薯中毒有4—12小時的潛伏期,進入發作期症狀表現為頭暈、惡心嘔吐等。輕症者經催吐等對症治療後明顯好轉。重症者會進入昏迷狀态,如果不及時就醫就會“一命嗚呼”。

實際上,廣西南甯市疾病預防中心幾乎每年都會發出相關通報,旨在警示各界“木薯真的有毒”。如果在食用過木薯後表現出中毒反應,我們一定要予以重視!

“救命糧食”

難以想象的是,木薯這麼“毒”,卻是養活了世界10億人口的“大功臣”。人類的智慧是無窮的,困難再大總能找到“辦法”解決。在人類與木薯“相處”的過程中,早已找到了既能享受“美味”,又能解除避免中木薯“毒性”的方法。

會毒死人的木薯,為何10億人拿它當主食?搖身一變成為富人美食

雖然木薯有許多品種,其毒性大小也不一定,但達50%-65% 的亞麻仁苦苷都存在于木薯皮中。部分毒性較小的品種,去皮沖洗煮熟方可食用。毒性較大的品種則需要去皮浸泡5天後,約90%的毒性物質才能被去除。是以“去皮”和“浸泡”是木薯去毒最關鍵的步驟!部分人誤以為隻要完全烹煮就能去除毒性,才引發了諸多家庭烹煮木薯中毒的悲劇。

比木薯中毒的悲劇更可悲的是,這種不幸的案例往往發生在貧困家庭,尤其以廣西地區為主。在糧食匮乏、經濟環境惡劣的上世紀50年代,木薯曾經作為“救命糧食”喂飽了一代人。但木薯雖是“澱粉之王” ,其他營養成分(如蛋白質等)卻少得可憐,處理不好還有“劇毒”。随着雜交水稻的興起,去毒工藝繁瑣、去毒周期長的木薯也就退出了時代的舞台。

會毒死人的木薯,為何10億人拿它當主食?搖身一變成為富人美食

雖然大陸已經打赢“脫貧攻堅戰”,但仍有部分相對貧困的地區保留着食用木薯的習俗。如果沒有食用經驗的長輩指導“去毒”,就可能會發生悲劇!比如廣西近年來通報的中毒事件,都是農村留守兒童自己烹煮引發事故。

目前,木薯仍是世界上許多貧困地區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 ,比如非洲地區就是以木薯為主食。奈及利亞小姑娘Okoro和她的親人就每天都食用大量木薯。他們将木薯反複浸泡再煮熟,捏成團狀,做成一種叫FuFu的面糊狀食物,搭配着其他蘸料、食材一起食用。非洲坦尚尼亞還有食用木薯葉的習慣,還稱其是“有史以來最好的味道”。

木薯耐旱性好、産量高,切下來一塊随便埋在土裡來年就能收獲“一大筐”,且給人的飽腹感強,相當于更新版“洋芋”的味道。木薯簡直是非洲人民的“救世主”,養活了全世界達10億的貧困人口。

會毒死人的木薯,為何10億人拿它當主食?搖身一變成為富人美食

“潮流新寵兒”

木薯除了直接浸泡煮熟食用,還可以磨成粉做成“木薯澱粉”。說到木薯澱粉用處可就大了!最常見的就是制成珍珠奶茶裡的“珍珠”或“芋圓”。

會毒死人的木薯,為何10億人拿它當主食?搖身一變成為富人美食

除了此之外,還可以用木薯澱粉煮粥、做拔絲、烘焙餅幹蛋糕等,甚至蝦片、薯片等零食中,也有“木薯”的蹤迹。這是因為木薯澱粉比傳統澱粉更加易溶于水,容易制作出高粘度、穩定不結塊的糊糊,易于百姓使用。

會毒死人的木薯,為何10億人拿它當主食?搖身一變成為富人美食

目前大陸一直在努力培育富含微量元素和β-胡蘿蔔素的新品種木薯,這種木薯可以幫助部分地區人口改善維生素A缺乏的情況。一旦成功受到市場推廣,木薯必将搖身一變從“氰化物寶庫”成“貴族營養庫”。

木薯作為“高配版”洋芋,更是受到喜愛薯類食物的歐美地區人們的歡迎。為了制作出“不一般”的木薯美食,一些頂級大廚還會專門到原住民的地區去學習,以改良出更“進階”的木薯美食成為富人專享的美食。

會毒死人的木薯,為何10億人拿它當主食?搖身一變成為富人美食

你有沒有嘗過木薯這種“美味”的食物呢?其實在大陸的廣西和廣東,木薯常被制成各種家常菜,是居民餐桌上的“常客”,比如炸木薯條、木薯糖水、香辣木薯片等等。在享用美食的同時,一定要謹遵老祖宗的“智慧傳統”。對于一些約定俗成的烹饪傳統不能忽視,豆角、洋芋未煮熟食用尚具有中毒的風險。有“劇毒”、能毒死人的木薯更是如此,必須要去皮反複浸泡、蒸熟後才可食用!

參考資料:

[1]藍天. 木薯膳引起的氰化物中毒[J]. 國外醫學(衛生學分冊),1992(06):371.

[2]王穎,張雅媛,尚小紅,曾文丹,嚴華兵,謝向譽. 食用木薯的營養價值及其保健功效研究進展[J]. 安徽農業科學,2019,47(11):22-24.

[3]韋卓文,張振文,李開綿. 木薯安全食用方法[J]. 中國熱帶農業,2014(06):75-77.

[4]施向東,張靜,龍兮,韋陽,馬玲玲. 南甯市4起木薯中毒事件分析[J]. 海峽預防醫學雜志,2020,26(06):62-64.

[5]羅春芳,楊龍,歐珍貴,羅亞紅. 木薯食品加工的現狀及前景展望[J]. 江西農業學報,2019,31(03):107-112.

[6]羅春芳,楊龍,歐珍貴,羅亞紅. 木薯食品加工的現狀及前景展望[J]. 江西農業學報,2019,31(03):107-112.

作者:娜娜子 稽核:henna 校稿編輯:李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