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何以中國?勞動創造!

人民創造曆史,勞動開創未來。

勞動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根本力量。

勞動創造了中華民族,

造就了中華民族的輝煌曆史,

也必将創造出中華民族的光明未來。

在“五一”國際勞動節來臨之際,

讓我們以勞動的視角打開

故宮博物院大展“何以中國”,

一起在文物中去尋找先輩們的身影,

走進勞動人民創造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何以中國?勞動創造!

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

宛如一條大河;

而推動文明向前發展的,

既有農業、手工業、商業等

從事物質産品生産的社會勞動,

也有文化教育、科技研究、藝術創造等

從事精神産品生産的社會勞動。

文明之初的點點星火——源

第一單元“源”,分為“天地之間”“生作在茲”“啟蒙奠基”三節,從中國地理分析開篇,闡釋中華文明生産力動因,以中國獨特的物質文化,展示其中的哲學思想、價值觀念、制度體系,統一多民族國家由此奠基。

《史記·管晏列傳》中說:“倉廪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意思是百姓的糧食充足,才會懂得禮儀;穿的吃的都很豐富充足,才會知道榮譽和恥辱。由此可見,農業與紡織業對于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是以,農事、織縷這部分展現的就是先民們為吃飽穿暖而進行的勞動創造與智慧探索。

農業

何以中國?勞動創造!

帶藤條骨耜 新石器時代

河姆渡文化分布在杭州灣南岸的甯紹平原和舟山群島,其發現被認為是大陸二十世紀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骨耜是河姆渡人最主要的農具,采用鹿、水牛等偶蹄類哺乳動物的肩胛骨鑿磨而成。這件骨耜上端柄部厚而窄,截面略成方形,肩臼處鑿有橫穿方銎,橫銎外部殘留16圈藤條及被藤條緊縛的木柄末端;下端刃部薄而寬,可見方向不一的摩擦痕。

這件骨耜是迄今為止國内考古發現的唯一一件儲存完整、帶有藤條捆綁木柄的史前骨耜,是河姆渡文化農業發展水準的縮影。

農業

何以中國?勞動創造!

石鐮 新石器時代

故宮博物院收藏的石鐮,出土于河南省鄭州。石鐮的刃部加工成細密的鋸齒狀,明顯具有切割能力。石鐮發現的同時,也發現了少量碳化的谷物種子,證明在7000年以前,黃河流域已經普遍種植粟。石鐮在使用時,會在後部捆綁豎柄,人們一手把地裡的粟稭攥成一束,一手持柄揮鐮割斷成束的粟稭。

農業

何以中國?勞動創造!

石斧 新石器時代

故宮博物院收藏的石斧,出土于山東省濟南市曆城區城子崖遺址。這塊小巧的“石斧”正反兩面磨制非常均勻,左右對稱,顯然經過精心打磨加工。

農業·紡織業

何以中國?勞動創造!

紡輪 新石器時代

織縷,是指織作布帛。唐代大詩人元稹在《祭翰林白學士太夫人文》詩中有:“見聚螢而肄業,知織縷之嘗勤。”絲綢是中國古代重要的特産,是工業革命以前東西方國際貿易的主要物資之一,一條以“絲綢”命名的重要交流之路串聯起東方與西方。在當時,由于其制作技術非常繁雜,因而絲綢制品曾長期被中國壟斷。

而紡輪作為人類最初的紡線工具,記載着先民的智慧。古人先找到一塊橢圓形的石頭,把表面去皮,後磨成圓狀,再兩邊對鑽穿通,石紡輪就制成了。與之一起使用的還有插在孔中間的轉杆,一般用木、竹或骨制成,早期隻是一根直杆,後來在頂端增設屈鈎。随着紡織技術的發展,對紗線細度要求逐漸提高。用黏土燒制而成的陶紡輪出現,并取代了石紡輪。

農業·紡織業

何以中國?勞動創造!

玉蠶 商代

蠶作為中國農業文化的象征之一,在商代就有玉蠶出現,表明了養蠶業和紡織業在大陸久遠的曆史。明末清初著名理學家、教育家朱柏廬的《治家格言》後來成為家喻戶曉、脍炙人口的教子治家經典家訓——《朱子家訓》,其中的一則警句:“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更是成為勤儉持家和厲行節約的名言。我們現在的生活比遠古的人們不知要豐富多少倍,但依然不能忘記節約這一傳統美德,從自身做起,做一個厲行節約的人。

手工業·冶金

何以中國?勞動創造!

皿方罍 商代

來自湖南省博物館的皿方罍,是迄今出土最大最精美的青銅方罍,被譽為“方罍之王”。器蓋上有六個字“皿作父己尊彜”,由此我們知道了它的主人。1919年,皿方罍于亂世重見天日,然而,器身與器蓋卻離散近九十年。2014年,湖南人用“衆籌”的方式,以2000餘萬美元洽購器身回國,最終讓國寶合體。

手工業·冶金

何以中國?勞動創造!

何尊 西周

位于“何以中國”展廳C位的,是來自寶雞博物院的西周青銅器何尊。“中國”二字,最早便是出現在何尊的銘文裡。這件西周初年的精美青銅器,口圓體方,即是一種“天圓地方”的造型,不僅展現了莊重大方的氣質,也暗示出先秦時期的古人對周圍世界的認識。

這件由王室貴族“何”所鑄造的祭祀禮器高38.8厘米,口徑28.8厘米,重14.6公斤。通體四道镂空的大扉梭,顯示出威風凜凜、霸氣十足的姿态。整體以雷紋為底,腹部及圈足為高浮雕的卷角饕餮紋。最為關鍵之處是内底鑄有銘文12行,共計122個字,記述了周成王營建成周并舉行祭祀的一系列活動。其中第七行首有“宅茲中國”四個字,這是目前所知“中國”一詞的最早出現。由此,何尊的地位一舉超越其他商周青銅器之上。

而更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冬奧會儀式火種台以“承天載物”為設計理念,創意靈感便來自于此。

世界認識中國,中國傾聽世界——流

第二單元“流”,分為“血脈相依”“和衷共濟”“休戚與共”三節,分别闡釋中華文明通過域内各民族的交流融合、與域外文明的輝映互鑒、與自然萬物的對話互動,建構中華民族共同體、人類命運共同體、地球生命共同體。

同時,這一單元中以精湛工藝打造的精美文物,也向觀衆充分展示出先輩們忙碌勞作、努力生活的生動場景。

農業·手工業

何以中國?勞動創造!

牛虎銅案 戰國-漢代

作為農耕文化的典型象征,耕牛的形象常常出現在古代手工業制品中。“虎噬牛”則是滇文化裡的常見題材,虎象征權威與力量,牛象征财富與生命。

牛虎銅案出土于雲南江川李家山墓葬群中墓坑最大、随葬品最多的24号墓,是戰國時期滇國放置祭品的一件青銅禮器。器物主體為一頭站立的大牛,牛角飛翹,背部自然下落成案,尾部是一隻縮小了比例的猛虎,虎攀爬着牛身,張口咬住牛尾;大牛腹下中空,橫向套着一隻站立狀小牛。虎牛搏殺的緊張與老牛護犢的溫馨,兩種截然不同的氛圍在牛虎銅案中形成了奇妙的平衡,在力學和美學上都達到了極高的水準。

繪畫藝術

何以中國?勞動創造!

《步辇圖》卷(複制品) 唐代

我們每天都可以看到新聞照片,而古代也有類似新聞照片的紀實繪畫,特别是宮廷新聞照片,擔任記錄宮廷新聞的就是皇帝的禦用畫家。宮廷裡的人物畫家往往有一個類同于當今新聞攝影師的職責,以繪畫的方式真實地記錄朝廷發生的重大事件。有史以來,在完成這些“新聞照片”的畫家中,職位最高的竟是一國之相,這就是初唐的閻立本。

這件《步辇圖》卷(絹本設色,縱38.5厘米、橫129.6厘米),畫上沒有作者的簽名,幅上題有“步辇圖”三字,經過著名的鑒定大家、故宮博物院徐邦達先生的研究,這張圖是北宋宮廷畫家的摹本,也就是手工複制本,它完整地保留了初唐時期人物畫的基本風貌。幸虧有了這件摹本,才使我們得知閻立本的繪畫面貌。

商業·手工業

何以中國?勞動創造!

胡人吃餅騎駝俑 隋代

他有理由幸福,在駱駝上吃餅趕路、運送貨物,是為了交易後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山西省博物館推薦的“胡人吃餅騎駝俑”,一塊長方形的托闆上站立着一匹昂首嘶鳴的駱駝,駱駝的雙峰間墊着毯子,毯子上搭着一條巨型袋子,袋子圓鼓鼓的,裡面裝滿了貿易往來的大宗貨物。一位眉毛濃密,深目高鼻,頭戴氈帽的胡商,穩坐在袋子上,左手虛握,右手拿着一張“胡餅”,正津津有味地吃着,臉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駱駝、大袋、胡餅、胡商,共同為我們展示了一個絲綢之路上文化交流、商業流通的畫面,也是那個時代中華民族交流與融合的最好見證。

手工業

何以中國?勞動創造!

長信宮燈 漢代

如果說展覽第一部分展廳的“C位”是何尊,那長信宮燈就當仁不讓地登上了展覽第二部分的展廳“C位”。1968年出土于河北省滿城縣陵山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妻子窦绾墓的這件文物,燈高48厘米,宮女高44.5厘米,重15.85千克,整件作品經過鎏金處理後,表面金碧輝煌。這件文物自出土以來,一直被認為是中國民族工藝美術品的重要代表和巅峰之作,展現出漢代鎏金工藝的高超水準。

北京冬奧會火炬設計者李劍葉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長信宮燈是2000多年前的西漢宮燈,造型輕巧華麗,設計巧妙環保。“長信”,就是永恒的信念,代表人們對光明和希望的追求和向往。在設計本屆冬奧會火種燈時,設計團隊在保留長信宮燈基本外形的基礎上,對火種燈進行了現代化處理,飛舞的紅色絲帶環繞在火種燈頂部,與火炬“飛揚”視覺上相統一,象征着拼搏的奧運精神。

由人民創造、為人民享有——彙

第三單元“彙”,分為“民本邦甯”“格物維新”“彙流澄鑒”三節,分别闡釋中華民族尊仁重禮、家國一體的傳統觀念,追求極緻、勇于創新的探索精神,文脈綿延、文華盡彙的中國智慧,揭示一切文明曆史都由人民創造、人民享有、人民傳承。

從教育、書法、美術、宗教,到“重點科研成果”——“四大發明”,咱們最引以為豪的精神文化結晶就在這裡啦!

繪畫藝術·文化教育

何以中國?勞動創造!

《三聖像》 明代

有人說,《三聖像》是一幅畫,也是整部《論語》的縮微圖。

三聖像,明代絹本水墨,孔府舊藏。圖繪“至聖” 孔子、“複聖“ 顔子、”"宗聖”曾子三位聖賢。畫面中間長者為孔子,頭戴禮冠,身穿玄衣,弟子顔回侍立左側,弟子曾參侍立右側。二人均頭束巾帻,着交領大袖長衣。背襯松柏,結合《論語》“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暗喻君子之德。三人衣服上以蠅頭小楷滿書《論語》,因字迹微小,隻有走近仔細觀賞方可發現,令人驚歎叫絕。

整件畫作立意獨特,巧妙地将書法、繪畫藝術與儒家經典結合在一起,别具風格。

書法藝術·文化教育

何以中國?勞動創造!

顔氏家廟碑 唐代

此碑是顔真卿為顔氏家族建立家廟所立。依唐朝制度,顔真卿以太子少師的身份可以立家廟,祭祀高祖顔思魯、曾祖顔勤禮、祖父顔昭甫、父親顔惟貞四代。碑陽刻顔氏來源,曆代名人與顔真卿父祖、兄弟等衆人的姓名與官職。碑陰記顔氏祖宅改堂為廟室神廚之事。碑文由顔真卿親自撰文與書寫,為其後期書法代表作之一,對研究顔真卿家族與唐代家廟制度有重要意義。

顔真卿秉性正直,以義烈名于時。此碑文記述了顔氏祖先的“德行、書翰、文章、學識”等内容,“皆是以發揮祖德,敷演家聲”,是中華民族傳統追養繼孝、敬亡事存、收族報本之禮意展現,亦具有安邦定國之意。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中

唯一沒有文化中斷過的國家,

在綿延5000多年的文明發展程序中,

中華民族創造了聞名于世的科技成果,

尤其是在農業、醫學、天文、算術等方面

形成了系統化的知識體系。

而對推動世界文明程序貢獻最大的,

必然是以四大發明

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

為代表的一大批發明創造。

展覽以圖檔文字和實物的方式,

呈現了大陸四大發明的成果。

繪畫藝術·造紙術

何以中國?勞動創造!

《墓主人生活圖》 晉代

收藏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1964年出土于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東晉的《墓主人生活圖》,是大陸目前所見儲存完好、時代最早的紙畫。

《墓主人生活圖》最直覺地向世人展現了當時人們的喪葬觀念、思想意識、審美情趣,也反映出中原地區喪葬風俗對西域的影響,展現了新疆各民族文化從曆史淵源上就打上了中華文化印記的史實。

宗教藝術·印刷術

何以中國?勞動創造!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唐代

大英圖書館收藏的這份《金剛經》是一件副本,在它的最後一頁上寫着複制時間:公元868年。正是這個時間讓它成為了稀世珍寶,因為這是世界範圍内最早的印刷書籍。

科技研究·印刷術·指南針

何以中國?勞動創造!

《夢溪筆談》 北宋

北宋沈括撰寫的《夢溪筆談》,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國自然科學、工藝技術及社會曆史現象的綜合性筆記體著作。該書在國際亦受重視,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評價為“中國科學史上的裡程碑”。在這部書裡,記錄了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和指南針改良的方法與過程。

科技研究·火藥

何以中國?勞動創造!

《武經總要》 北宋

北宋時期曾公亮、丁度等奉敕撰寫的《武經總要》,是中國第一部新型兵書,該書包括軍事理論與軍事技術兩大部分,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在軍事技術部分裡,收錄了火藥制法及蒺藜火毬、鐵嘴火鹞、火炮等應用火藥的軍事武器。

科技研究·印刷術

何以中國?勞動創造!

木活字戳 清代

展廳裡還有一大盒木活字戳。活字印刷始于宋代的泥活字,元代大德二年(1298),王祯曾用木活字印書。制法:先在木闆上刻字,逐字鋸開,修整一緻,然後在木框内排字,行間隔以竹片,塞緊後即可印刷。1899年,在敦煌千佛洞中,也曾發現過元代的維吾爾文木活字。

在大陸印刷史上,木活字的重要性僅次于刻版,自元至明清各代流行很廣。

科技研究·印刷術

何以中國?勞動創造!

“禦制回生第一仙丹”藥方木雕版 清代

雕版印刷術是中國古人的重要發明,是在版料上雕刻圖文進行印刷的技術,它在中國的發展經曆了由印章、墨拓石碑到雕版,再到活字版的幾個階段。雕版印刷的版料,一般選用紋質細密堅實的木材,如棗木、梨木等。然後把木材鋸成一塊塊木闆,把要印的字寫在薄紙上,反貼在木闆上,再根據每個字的筆劃,用刀一筆一筆雕刻成陽文,使每個字的筆劃突出在闆上。木闆雕好以後,就可以印書了。

展出的清代“禦制回生第一仙丹”藥方木雕版,證明了古老技藝傳承有序。

科技研究

何以中國?勞動創造!

《四部醫典》 清代

西藏自治區布達拉宮管理處收藏的《四部醫典》,是一部集藏醫藥醫療實踐和理論精華于一體的藏醫藥學術權威工具書,被譽為藏醫藥百科全書,為藏醫藥學中最系統、最完整、最根本的一套理論體系。

木刻版《四部醫典》是全世界目前儲存最完好的版本,金汁手寫版是存世的唯一一部金汁手抄醫學文獻。2015年5月,《四部醫典》以文物文獻名義入選第四批《中國檔案文獻遺産名錄》。2018年6月,《四部醫典》入選《世界記憶亞太地區名錄》。

科技研究·指南針

何以中國?勞動創造!

銅鍍金嵌琺琅日晷 清代

銅鍍金嵌琺琅日晷,以白色琺琅裝飾在時刻盤上,繪有時刻線。翠藍色琺琅裝飾的方位盤上注寫金色“東、南、西、北”字。

使用時,先用指南針定方向,水準管調水準後,晷針在晷盤上的投影即為當時時刻。

今天,

中國人民比曆史上任何時期

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作

中華民族偉大複興。

正是靠勞動創造,

我們擁有了曆史的輝煌;

也正是因為勞動創造,

我們擁有了今天的成就。

每一個中國人都有理由

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以為豪,

更有必要肩負起責任,

為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

貢獻自己的力量。

當後人回望我們的事業時,

希望能一如我們

凝視前人的成就一樣,

滿懷自豪地說出:

“這,就是中國!”

END

中國文藝網新媒體

來源 | 故宮博物院官方網站、《何以中國》展覽現場解說詞

編輯 | 白安琪

點個“在看”,共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