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學《山海經》海内南經——氐人,它比美人魚要早個兩千多年

作者:聞學記

《山海經》它是中國哲學啟蒙的内燃機,它并不是一部純粹的神話存在。

插圖出自于陳絲雨的《山海經》

路線圖出自于徐客的白話彩圖《山海經》

氐人

注解

海内南經:

《海内南經》描述的國家和山川大部分位于今海南、廣西、廣東、福建、浙江、四川、湖南、湖北長江以南一帶。

白話文:

氐人國在建木生長之地的西邊,該國的人長着人面魚身,沒有腳。

注釋:

  1. 氐人:讀音,dī。
  2. 建木:這裡指建木生長的地方。

氐人:

  • 清代文人騷客眼中的氐人

清·吳任臣,近文堂圖本《增補繪像山海經廣注》,

國學《山海經》海内南經——氐人,它比美人魚要早個兩千多年

氐人

清·汪绂(fù),光緒二十一年(1895)的立雪齋印本《山海經存》,

國學《山海經》海内南經——氐人,它比美人魚要早個兩千多年

氐人

  • 南京博物院中‬的‬“氐人”

1950至1951年,南京博物院對南唐二陵進行考古發掘,在‬李昪的欽陵中發現‬‬人首魚身俑。

南京博物院中的這件人首魚身俑高15厘米,長35厘米,頭部是一個昂首挺胸、頭戴冠冕的男性形象,面目十厘清秀。

陶俑的身軀被塑造成鲫魚的形狀,左右魚鳍作劃水狀,肩部刻畫有一對翅膀。

陶俑最大的特點是人頭和魚身自然融合為一體。

國學《山海經》海内南經——氐人,它比美人魚要早個兩千多年

人首魚身俑

  • 西周,玉質魚币

人魚的形象在古代神話中不乏出現,比如人面魚身的氐人國。

這應該緣于古人對魚類的熟悉,或者是傳說中“魚為龍的遠親”的說法。

魚的形象在後世也比較多見,如這兩件魚形貨币,可能是殷商中期居住在黃淮間的部族創造使用的。

國學《山海經》海内南經——氐人,它比美人魚要早個兩千多年

西周·玉質魚币

如果按西周的記錄,那麼中國最早發現人魚應該是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如果‬按‬西周晚期‬,距今‬有也有‬兩千七八百‬年‬。

  • 國外關于人魚的記錄

1522年,航海家麥哲倫在麥哲倫海峽遇到一條人魚,人魚長得像一個女人,半截身子藏在海水之中。

按西周晚期來計算,比中國至少晚了差不多兩千三百年。

氐人國在“建木”的西邊:

“建木”,根據山海經記載,理論上的位置應該是在今天的“渝、鄂、黔”交界處。

綜上,氐人國理論上的位置應該是也在“渝、鄂、黔”一帶。

國學《山海經》海内南經——氐人,它比美人魚要早個兩千多年

海内四經·海内南經

.

歡迎繼續閱讀下一篇:國學《山海經》海内南經——兕,它的出現,加速了夏朝的成立。

也許您接觸了更多的西方文化或者是日韓文化,孰不知日韓文化來源于何處!中國文明從夏朝建立以來有3900多年的曆史,中國文化就更長了,那得從伏羲、女娲算起。老祖宗們的智慧在早期就好比“咿呀學語”的嬰兒到文明盛世,萬國來朝,每一步都是有腳印可尋的。

此處,予以整理《山海經》基本資訊,以小短片的形式供大家閱讀,不當之處,願聞其詳。

#在頭條看世界##瑤零零計劃##以書之名##我要上 頭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