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燕歸來》高英:紅極一時,是一代人的青春,近照與當年判若兩人

《燕歸來》高英:紅極一時,是一代人的青春,近照與當年判若兩人

高英

“春天到了,百花競放,西花廳的海棠花又盛開了……”

手捧海棠花,頸間圍着一條斑點絲巾的高英,聲情并茂地念着《海棠花語》的台詞,台下的觀衆不斷拂袖拭淚。

站在舞台上表演朗誦的還有薛飛,他身着中山裝,面容凝重。

台上僅有二人,他們的眼神卻沒有絲毫的交叉,随着高潮疊起的朗誦出口,二人像是對話,卻又像在與遠方的人交談。

終于,伴随着高英一句:“那看花兒的人啊,你到哪去了”揭曉了二人選擇如此表演方式的謎底。

《燕歸來》高英:紅極一時,是一代人的青春,近照與當年判若兩人

高英、薛飛朗誦《海棠花語》

原來,高英扮演的鄧大姐,是在與薛飛扮演的周恩來總理隔空對望,彼時的總理已經仙逝,觀衆們在恍然大悟之餘,也為這深意震撼。

這場活動名為《運河驕子周恩來——中國經典名篇名家朗誦會》,是2018年63歲的高英與7位中國朗誦表演藝術家共同赴歐完成的。

世界聽衆聽到了周總理一生那些不平凡的“小”故事,也共同緬懷了這位中國人民的好總理。

沒想到報道一出,衆人紛紛議論的竟是高英如今的樣貌:

“天啊,完全變了一個人。”

《燕歸來》高英:紅極一時,是一代人的青春,近照與當年判若兩人

《運河驕子周恩來——中國經典名篇名家朗誦會》演員合照

照片中的高英擁有屬于她年齡的優雅和樣貌,卻也明顯有了老态,與她年輕時的照片相比,确實已經大有不同。

多年前,她擁有一頭烏黑的披肩秀發、明亮聰慧的大眼睛以及輪廓分明豐滿紅潤的臉龐,體态端莊、穩重大方。

憑借《他倆和她倆》中方方、圓圓的飾演,高英成為了80年代那代人的偶像。

遠在巍巍北疆的興安嶺、煙波浩渺的南國西沙群島、莽莽西部的新疆等各地的觀衆紛紛給她來信,以表達喜愛之情。

如今,當初紅極一時的明星,一代人的青春,近照與當年判若兩人,不免讓人感到吃驚。

《燕歸來》高英:紅極一時,是一代人的青春,近照與當年判若兩人

《他倆和她倆》劇照

可這份“吃驚”,卻又本身也讓人“吃驚”,現代人似乎已經習慣了女明星的“青春永駐”。

究竟一個好的女演員,在巅峰時期度過,重新出現在大衆視線中,怎樣的狀态才算是“正常”的。

是讓我們見證“歲月從不敗美人”,40歲的年紀出演20歲的女大學生,也能毫無違和感,還是像高英這樣,見證衰老才是人生的常态?

“年輕”往往記錄着生活的舒适,足夠的金錢保養皮膚,心情愉悅,心态與年輕時無異。

大概這是做“女人”的優秀模闆,卻不一定是做一個優秀的女演員的。

《燕歸來》高英:紅極一時,是一代人的青春,近照與當年判若兩人

高英近照

進入暮年後,高英依舊忙碌不已。

一部部電視劇邀約不斷,雖然都是與年齡相仿且戲份不多的“媽媽”角色,但她會随着劇組輾轉而行。

除了擔任江蘇電影家協會副主席外,高英又添加了江蘇朗誦家協會會長頭銜,還有評委、研讨、基層演出等各種社會活動需要應對。

如此努力的高英,臉上多添了幾道皺紋,太正常不過了。

老演員在自己的“形象”打造方面,最為在意的或許就是外在形象。

《燕歸來》高英:紅極一時,是一代人的青春,近照與當年判若兩人

高英近照

除了對待年齡增長,如高英一樣的老演員與現在的演員有所不同,對于做演員的基本心态,兩代人也有所不同。

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高英随團在安徽省滁縣演出話劇《再見了,巴黎》。

當地為營造氣氛,就同時舉辦了她主演的電影《燕歸來》的首映式,觀衆的歡呼叫喊聲震耳欲聾。

當時中國的文化環境正處于“百花齊放”的狀态,與比高英更早期的演員相比,這樣的明晃晃的支援也是罕見的。

可這歡呼聲并沒有讓高英感到驕傲,反倒讓她有些局促不安,她站在台上冷靜地說到:

“影視、舞台劇都是綜合藝術,作為主角,也不應不可一世,否則自絕前程呐。”

不僅如此,在戲演完後,滿臉彩妝的她來不及卸掉,就與大家一道去搬運舞美道具,根本沒有明星的架子。

《燕歸來》高英:紅極一時,是一代人的青春,近照與當年判若兩人

高英近照

如果說“場面話”誰都會說,但這樣或許會“掉咖位”的行為,卻是現在的演員定然不會做的。

他們中的大多數,無論是大牌明星還是二三線的小明星,可能連一隻随身包包都需要助理幫着拿。

過去的老演員大多來自普羅大衆,帶着草根的身份與對表演的熱愛,以優秀的演技突出重圍,沒有如今的演藝圈那麼複雜。

演員對于他們來說,或許隻不過是一個職業而已。

就像高英一樣,在正式走上藝術表演道路之前,她不過是個普通的機修車工。

面對人生的轉變,高英說“能夠走上銀幕,我也是個幸運者”,而在我們聽來,這卻更像是強者的謙辭。

年輕時的高英,确實是萬裡挑一的美人胚子,但最初“走上銀幕”的契機,卻也不是“天降機遇”。

《燕歸來》高英:紅極一時,是一代人的青春,近照與當年判若兩人

高英

高英從上幼稚園開始,就是班級裡最愛唱歌跳舞的那一類孩子。

後來随軍事學院教官的父親舉家從北京南下定居古城南京,在上南京的光華門中學時,她又成為了學校文藝宣傳隊的積極分子。

可在1974年高中畢業後配置設定踏上工作崗位,高英卻是被配置設定進了南京長江岸邊的港務管理處第五作業區,當上了一名普通的機修車工。

這時她人生的走向,似乎距離文藝道路已經越來越遠。

一心熱愛文藝的高英,卻又成為了機關裡的文藝積極分子,每逢文藝演出,台上說快闆、鑼鼓詞、報幕的準少不了她。

《燕歸來》高英:紅極一時,是一代人的青春,近照與當年判若兩人

高英

高英在談到這段經曆時說道:“我從小就向往當一名演員”。

這樣的願望也在1977年5月江蘇省話劇團公開招學員時,被她自己“變現”。

“那時藝術院校還沒有恢複招生,能有既學表演又當上演員的機會,不禁喜出望外。”

年僅21歲的她真摯動情地表演了一段車工幹活情景的作品。

高英由此從上千名競争者當中脫穎而出,正式進入心馳神往的省話劇團。

但距離真正走上專業表演藝術道路,她還有一段距離。

她需要有參演作品的機會,而獲得機會的前提是表演足夠成熟與專業,最起碼要有自己的代表作。

《燕歸來》高英:紅極一時,是一代人的青春,近照與當年判若兩人

高英

可相對于夢想而言,高英眼下面對的現實卻是殘酷的。

老機關不願意放她走,要想去省話劇院學習,隻有一條路:業餘時間去學,這樣有些不切實際的安排并沒有讓高英打退堂鼓。

白天照常上班,當學員時,她又會認真琢磨表演練習,刻苦努力。

高英擅長将技巧内化,進而吸收成為屬于自己的表演特色,這讓她在新學員中鶴立雞群,她的表演極為耀眼。

接受着現實考驗的高英,由此擁有了紮實的基本功,性格也越來越堅毅,高英自此有了迎接機遇與挑戰的底牌。

《燕歸來》高英:紅極一時,是一代人的青春,近照與當年判若兩人

《她倆和他倆》海報

第二次機遇降臨,是在1978年。

在某間形體課的班級當中,傳出了一個年輕姑娘打電話時纖細而又有些發抖的聲音,語氣中有些急躁,大意是在詢問重病住院母親的情況。

話畢,空氣中隻是變得比方才更安靜了些,但整個班級的氣氛卻變得凝重起來。

仿佛所有人都聽得到姑娘心中的不安與急切,所有人都在和姑娘一起等待電話那邊醫院給的答複。

忽地姑娘跳了起來,姑娘終于聽到了母親平安的消息,所有人也跟着笑了起來,那種喜悅感仿佛真實存在。

這并不是某位學員真實發生的“家事”,而是高英被點名表演的一個獨幕喜劇,卻依然引得衆人共情。

點名高英出清單演的人正是導演桑弧。

《燕歸來》高英:紅極一時,是一代人的青春,近照與當年判若兩人

《她倆和他倆》劇照

喜劇片《他倆和她倆》的女主演需要演一對雙胞胎,并且“方方”文靜,“圓圓”活潑,男主演“楊大林”和“楊小林”也是一對雙胞胎。

複雜的人物關系,兩個角色性格的迥異,女主演如何通過自己的台詞、動作、情緒妥善地表達出來,是一道難度不可小觑的“題”。

導演桑弧已經是上海電影制片廠的老導演了,對于女主演的選擇也是極為慎重。

思來想去目前已知的女演員中,似乎沒有合适的人選,希望有新鮮血液注入的他,來到了話劇團挑選侯選演員。

桑弧所去的正是高英所在的江蘇省話劇團,那将“觀衆”都演得入戲了的演員正是高英本人。

《燕歸來》高英:紅極一時,是一代人的青春,近照與當年判若兩人

高英

這時的高英不過是一個剛剛從第一期畢業,來到第二期學院教育訓練班上課的學生。

相比于同學,她是業餘時間上的課,相比于老學員,她也缺乏經驗和磨砺,演技上仍有不少漏洞和不足。

然而,高英充滿真誠,毫不矯揉造作且代入感極強的表演,卻瞬間俘獲了桑弧的心。

他清楚的知道,不留痕迹的表演才具有可塑性,才具有适配兩種性格與人物特色的可能,一味的套表演模闆,注定會索然無味。

就這樣,高英再一次通過獨幕喜劇表演獲得了機遇,這一次更是獲得了出演影片《他倆和她倆》的機會。

《燕歸來》高英:紅極一時,是一代人的青春,近照與當年判若兩人

高英

或許是人生最初的兩次機遇都與“獨幕喜劇表演”有關,相對于“藏在”銀幕後表演,高英對于現場表演,以即時情感情緒感染觀衆更感興趣。

這顆埋藏在心中的情緒種子,也在未來影響了她的職業道路選擇。

而在這之前,高英也不是沒有過迷茫,或者說缺陷與不足暴露的時期。

她成名後對于角色和影片相對“偏執”,也是受當初“缺陷與不足”的影響,她卻是以摸到了演戲的脈搏。

比如在1982年時,高英主演了西安電影廠拍攝的愛情片《彩橋》中的黃燕。

其中有一個鏡頭是替身演員代替她落水,落水地點是一處路邊的陡坡,坡下又是很深的河水。

高英卻在考慮到需要突出人物真實性,最終還是覺得由自己全程來演會比較連貫自然。

最後,她真的是連人帶車落進了河裡。

《燕歸來》高英:紅極一時,是一代人的青春,近照與當年判若兩人

《燕歸來》劇照

在出演1986年拍攝的影片《多情的帽子》時,高英所飾演的女主角田靜是蛇類研究所的從業人員。

為了了解如何與蛇打交道,她跟随劇組專門去了号稱擁有蛇最多的梧州地區——梧州蛇園。

為了不僅僅隻了解一點蛇的知識,而是動手“嘗嘗蛇的滋味”,高英在養蛇姑娘的指導下,親自伸手抓起了冰涼滑膩的蛇。

這樣大膽的舉動,連陪同參觀的從業人員都驚呆了。

表演一個角色,就要成為那個角色,體驗那個角色應有的體驗,是高英對于拍戲的一貫态度,這是屬于她的“偏執”。

也是高英心中,她最需要具備的“偏執”。

《燕歸來》高英:紅極一時,是一代人的青春,近照與當年判若兩人

高英劇照

曾經沒有這份“偏執”的她,着實吃了一些苦頭。

在《他倆和她倆》大獲成功後,高英又參與了電影《等到滿山紅葉時》的拍攝。

她的成功意味着她在表演“方方”和“圓圓”時,對于人物的把控恰到好處,表演十分優秀且受到了大衆的認可。

然而,卻并不意味着她已經成為了一個足夠優秀的“演員”。

她在飾演歌唱演員吳素琴時有一個情節:

吳素琴在聯歡會上放歌,遺憾的是拍片時,當時的高英以為隻要像模像樣地模仿一番便可以了,孰知聲樂内行人士看了,就露餡了。

他們指出了她的口型不正宗不專業,張口太小的瑕疵,根本原因是她對歌唱演員的運氣規律不熟悉。

在拍攝話劇《約會》時,高英也遇到了表演偏離角色的問題。

《燕歸來》高英:紅極一時,是一代人的青春,近照與當年判若兩人

高英劇照

吸取教訓的高英,在此後任何一部影片拍攝前,都會多做一步:豐富相關角色的閱曆。

這份“偏執”,其實并不會害人,甚至助力她再度獲得成功。

這部能看得出她“蛻變”的影片,就是《燕歸來》。

《燕歸來》裡女一号草原醫生路燕,是一個帶着架構眼鏡,一身休閑西裝,一頭濃密的頭發向後梳紮,典型的女知識分子。

《燕歸來》高英:紅極一時,是一代人的青春,近照與當年判若兩人

《燕歸來》高英劇照

該片的劇情把觀衆拉回到了1957年,女主人公路燕向醫學院上司謝知新(袁嶽扮演)提了兩條意見,就被錯劃為了右派;

她甯可犧牲掉自己的愛情,為的是不影響心上人林漢華(達式常扮演)出國深造的前程,于是毅然提出離婚。

自己便被發配到了内蒙古,生下女兒(張小磊飾),并與獸醫沙偉浩共同生活二十年,同時擁有了愛情。

高英本人無論從形象上還是氣質,甚至是人生經曆上,都與“路燕”有着天差地别。

《燕歸來》高英:紅極一時,是一代人的青春,近照與當年判若兩人

為了将這個角色演好,她閱讀了傷痕小說《重放的鮮花》,同時拜訪了有相似時代生活背景,相似人生經曆的導演,進而擷取靈感。

終于在間接體驗角色感受,深刻了解對方内心深處對于人民的赤誠熱愛與對遭受到迫害的豁達後,高英了解了路燕這一形象的“靈魂”。

該片最終榮膺了第31屆柏林電影節“金熊獎”提名,高英自此真正成為了“一代人的青春”。

同時高英也被老前輩盛贊,擁有着“樸實、自然、内斂、深沉、細膩”的表演特色。

《燕歸來》高英:紅極一時,是一代人的青春,近照與當年判若兩人

高英

擁有了諸多銀幕代表作的高英,對于自己話劇演員的出身始終有着執念,最終将“初心”:話劇演員,重新選做了自己的工作重點。

她成為了江蘇省影戲家協會副主席、江蘇省朗讀家協會會長,身兼數職,精力滿滿,卻唯獨在銀幕上的身影變得稀少。

關于婚配問題,她也隻談及了丈夫會陪她一起經曆“角色的生活”,具體姓甚名誰,二人感情關系如何,子女的狀況,外界均無所知。

或許,在衆人感歎高英看起來“變了一個人”的同時,更像是對她對于演繹事業的專注,對于做好一個演員的變相褒獎。

她依舊活躍于自己喜愛的事業領域,接受着歲月在容顔上帶來的變化,卻始終沒有忘記初心。

始終完美的演繹着“一代人的青春”究竟應該是什麼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