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把熊貓攤在桌上

“桌”原來寫成“卓”

如何把熊貓攤在桌上

本義就是“高”,如卓越、高才卓識、卓爾不群。至于它是如何演變成家具的呢,就要回到大約一千多年前去找尋答案了。

馬先生的《國寶一百》裡介紹過一幅古畫,這是一件“禁出”文物,簡單點說就是禁止出國展出,它正是出自五代時期南唐宮廷畫師顧闳中之手的《韓熙載夜宴圖》。也正是從這幅畫中我們可以看出,那會兒的家具已經跟後來的明清家具沒什麼兩樣了。

如何把熊貓攤在桌上

由此便可窺知,那個時代如同分水嶺,在五代以前中國人還是以席地坐為主,到了西漢,由于與西域的往來愈發頻繁,也開始出現胡床(馬紮)這種較為簡易的坐具,而人們真正普遍實作垂足高坐那還是五代至宋以後的事情了。

如何把熊貓攤在桌上

五代 顧闳中繪《韓熙載夜宴圖》卷(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畫面中韓公盤腿坐,狀元郎粲舒坐,賓客垂足坐,多種坐姿皆有)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有“舉案齊眉”這樣的成語,如果抛開這段曆史,腦中浮現的一定是顧大嫂那樣的奇女子,能把條案高高舉起,難怪夫妻能做到相敬如賓呢,哪個丈夫也不敢淪為其臂中之“案”啊!

如何把熊貓攤在桌上

1998版《水浒傳》劇照

顧大嫂(張秀岩飾)

其實最早的“案”,是友善分餐制的古人将食物放在帶短足的木盤中,因為席地坐,考慮到衛生和雅觀,自然不能直接放到席子上吃,可見案的曆史要比桌早得多,否則衙門青天大老爺辦的就是桌,而不是案了。

如何把熊貓攤在桌上

1993年版《包青天》 劇照

桌的登場特别接地氣,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裡就能看到,酒桌又叫肴桌,是長得最像案的,它的沿面邊緣多起一道陽線,叫做“擋水線”,可以阻擋酒肴傾撒,流沾衣襟。漸漸地,桌和案的差別越來越明顯,腿的位置縮進一塊為案,腿的位置頂住四角為桌。

如何把熊貓攤在桌上

北宋 張擇端 《清明上河圖》卷(局部)

故宮博物院 藏

如何把熊貓攤在桌上

明晚期 黃花梨嵌竹六方錦地拼面酒桌

觀複博物館 藏

如何把熊貓攤在桌上

接地氣的“桌”經過不懈的努力,終于為自己掙到了顔面,至明清時,大戶人家最重要的廳堂——中堂,居C位的就是方桌,也稱八仙桌,也有說這種叫法應該是在八仙文化盛行的嘉靖一朝開始流行。

如何把熊貓攤在桌上

觀複博物館 紅木廳 中堂一景

八仙桌結構簡單,用料經濟,一件家具僅三個部件:腿、邊、牙闆。明代的八仙桌分為束腰與無束腰兩種形式,樣式比較樸素大方。清代就基本都束腰了,腿也呈三彎的多,牙闆開始注重雕龍畫鳳了,做工越來越摳細節。

如何把熊貓攤在桌上

清中期 紅木理石仿竹節枨方桌

觀複博物館 藏

如何把熊貓攤在桌上

比如觀複博物館這件清中期的方桌,紅酸枝打造的,它倒沒束腰,好玩的是它桌面攤了一張貓餅,還是熊貓餅。

如何把熊貓攤在桌上

大熊貓身上隻有兩種顔色,經典的黑白配,這桌面嵌的大理石就是同款配色,黑白分明,自然界中要找到黑白如此分明的大理石可不容易,更何況是交通不那麼發達的清代,好容易找到了,還要把它運到南京、蘇州一帶,那邊的工匠手藝精巧,所謂的“蘇作”就是這意思。

如何把熊貓攤在桌上

工匠一定和我想的一樣,把這塊大理石看作大熊貓了,為它量身打造了竹節狀的牙闆和腿足,又暗含着“節節高升”的寓意,這番誠意還不把買主給打動了。誰成想,這張桌子的誠意在某天打動了馬先生,今天打動着每一位前來觀摩它的客人,美美地靜述着它那些曾經曆經過的故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