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習作賞析 | 假如疫情結束 孩子們最想做這些事兒

作者:四時小仙

重壓之下,樂觀和夢想往往能讓人心懷希望,迎來曙光。

——四時小仙

身處疫情重災區的上海,截至目前已連續30多天“被宅家”,這樣憂慮溫飽的生活不僅讓大人身心俱疲,孩子們也一樣。

有家長認為,宅家無事,正是孩子專注學習的“好時光”。也有人認為,此時孩子不多學,就會被其他多學的孩子超越。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不能把孩子的精神世界變成單純學習知識。如果力求孩子的全部精神都專注于功課,他的生活就會變得不堪忍受。他不僅應該是一個學生,首先應該是一個有多方面興趣要求和願望的人。

重壓之下,請不要泯滅孩子們的興趣和熱情,請幫助他們擁有夢想,心懷希望。

01

《假如疫情結束了》

小作者:叮當

疫情就像一位不速之客,飛快地占領我們的家園,影響我們的生活。

這兩年,大家時常會緊張,3月份開始突然加重的疫情,又讓我們隻能居家上網課。我十分想念幽默風趣的孟老師、和藹可親的張老師,甚至是要求嚴格的朱老師。假如疫情結束了,我一定要去學校看望我的老師和同學們。

疫情中,那些抗疫工作者是和新冠病毒鬥争的勇士。最近這一個多月裡,在上海的勇士們已經累到極點,但還在堅持工作。假如疫情結束,我一定要去看望他們,是他們在保護我們!

我是個小吃貨,新冠疫情前媽媽每周都會帶我去吃美食。可現在我們隻能呆在家裡,吃着有限的食物。我希望新冠疫情早日消停,結束後我一定要吃遍上海,品嘗各地美食。

我們很久沒有出去旅遊了,學校老師特地增加了一門“世界文化禮儀”課,讓我們了解各地習俗、增長見識。假如疫情結束,我想要去環遊世界。

真希望疫情能快快結束,我也能早日實作願望。

賞析:小作者暢想疫情後想做的事,是去看望老師同學、看望抗疫工作者、吃美食、旅遊等,内容豐富、感情真摯,還表達了對老師、同學的懷念之情,及對抗疫守護者的感恩之情,難能可貴!

02

《假如疫情結束了》

小作者:雷霆

今年3月,上海的新冠疫情突然變嚴重了。

3月27日,我們開始居家封閉。因食物無法順暢運進上海,媽媽雖然已把冰箱塞滿,但每日三餐也隻能規劃着吃。我像一位坐牢的囚犯,不僅沒有“活動自由”,還要“饑腸辘辘”地過每一天。

每當看到網上的零食廣告,我就更難以忍耐。假如上海解封,我想馬上瞬移到超市,買下所有零食,過“天堂般”的生活。

此外,我還想去世界各地品嘗美食。我想去日式烤肉店大快朵頤,聽着那“滋滋”的聲音,看着紅白相間、肥瘦能見的肉在炭火上炙烤。半分鐘後,肉中的蛋白質會出現美德拉反應,此時吃進嘴裡,肉的汁水頓時充滿口腔,讓人身心滿足。

我還想去迪士尼,坐幾次“極速光輪”後,去吃我最喜歡的巨無霸風味火雞腿。我還要和家人坐飛機去河北張家口吃香辣無比的羊肉串,再去著名的滑雪場滑雪,吃熱乎乎的烤牛排或涮火鍋。

希望疫情盡快過去,這些我想做的事情也不将再是夢想了。

賞析:小作者暢想了結束後的“美食自由”,去超市大買特買零食、去各地吃美食等。習作重點突出,主要聚焦“吃美食”,描寫日式烤肉那幾句尤其生動,讀來讓人垂涎欲滴。

03

《假如疫情結束了》

小作者:李小飛

假如疫情結束了,我會立刻給小夥伴們打電話,邀請他們打一場酣暢淋漓的籃球賽。我們組隊比拼,在協作“厮殺”和歡聲笑語中增進友誼,收獲快樂。

我想這麼做,是因為我們都被宅太久,不像以前那樣精力旺盛,充滿活力了。我也太久沒見到小夥伴,寂寞時特别想念他們。

如果疫情結束了,我想和老師、同學們去野餐或出遊。我們一起去公園看櫻花,欣賞春天美景;一起去博物館,體會中國曆史的博大精深;一起去海昌公園看海洋動物,觀看海豚表演;一起去迪士尼玩,坐驚險的過山車,在尖叫聲中度過快樂一天。

我想這麼做,是因為自3月疫情爆發,我們錯過了美麗的春天,也無法和老師、同學們相聚學習與遊玩。

真的很期待這場疫情早日結束。

賞析:小作者将習作分為兩大部分,并采用相同寫法:“假如疫情結束了……我想這麼做,是因為……”這讓習作很富有節奏感,情感抒發充分。語言也表達流暢、簡潔,期盼和老師同學遊玩的那段文字尤其生動。

04

《假如疫情結束了》

小作者:晉樂樂

假如疫情結束了,我想去外婆家。

一提到外婆家,我腦海中就浮現出這樣一幅畫:蔚藍的天空中挂着一輪太陽,下面是一望無際的樹林,旁邊那座房子便是外婆家。

外婆家還有一個五六歲的小姑娘。她和我同歲,個子高高的,烏黑的頭發總紮成一束馬尾,一晃一晃的,像一隻燕子在飛舞。她那蘋果似的臉龐圓圓的,一雙眼睛炯炯有神。她就是我的表姐雨桐。

雨桐是抓幼蟬猴的高手。幼蟬猴是知了的幼蟲,雨桐教我分辨幼蟬猴的洞與螞蟻洞、蚯蚓洞的差別。幼蟬猴的洞口一般都很小,但很圓。我學會後就和雨桐比賽,一會兒功夫就抓了七八隻,這讓雨桐很羨慕。

天色漸晚,我和雨桐把幼蟬猴帶回家給外婆。不一會兒,外婆就端出一盤香噴噴的美食。這時天邊的火霞、向晚的微風、頭上飛過的鳥兒,都像在和我們打招呼。我們把桌子、椅子搬到門外,開心地大快朵頤。

春天已如約而至,轉眼夏天即将來臨。我多麼希望疫情早點兒結束,可以和雨桐一起再去捉幼蟬猴。

賞析:小作者在疫情結束後想去外婆家,因為那兒有美麗的景色,有表姐雨桐,還可以一起捉幼蟬猴。習作思路清晰,對環境、人物、事情的描寫生動,讓人對這般快樂美好的生活心生向往。

05

《假如疫情結束了》

小作者:欣悅

假如疫情結束了,我有很多事情要做。

假如疫情結束了,我想去外地玩。比如去日本看櫻花,拍幾張美照;去新加坡玩水,去動物園看動物;去馬來西亞的海灘數“藍眼淚”、玩沙子;我還想去成都看大熊貓,它們又胖又憨,惹人喜愛……不像現在,小區封了,我們還要足不出戶,連“搶菜”都困難。

假如疫情結束了,我要去看電影。肯定有一大堆新出的卡通片向我“招手”,還有一些讓人哈哈哈大笑的喜劇片等着我們。沒準兒媽媽還能讓我買一桶爆米花,邊看電影邊吃,真美味!不像現在,我們不能外出,也不能去人流密集場所,更别提在電影院不戴口罩吃爆米花了!

假如疫情結束了,我還要和閨蜜瘋玩。我們要去迪士尼玩飛躍地平線、七個小矮人礦山車;還要去海昌海洋公園玩火山漂流,真好玩!不像現在,不能去小夥伴家,而且遊樂園也被封了。

唉!疫情什麼時候結束呀,我的願望還沒實作呢!

賞析:小作者講述了疫情結束後最想做的三件事——旅遊、看電影、和閨蜜瘋玩。主體三段用了統一格式:“假如疫情結束了……不像現在……”,這種方式讓整篇内容富有節奏感,也有更強烈的對比感。

06

《假如疫情結束了》

小作者:張小砰

今年3月份以來,上海的新冠疫情死灰複燃。我們被迫在家上網課,不能和老師、同學們歡聚一堂,還要時常測核酸,簡直太不好受了。

現在連一些生活必需品都很難“搶”,各網絡購物平台總是跳出“請重新再試”、“人多擁擠,請傳回購物車”等頁面,要不是爸爸媽媽起得早,每天狂刷頁面,估計家裡就要斷糧了。

假如疫情結束了,我早上起床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趕往附近的籃球場,和同學一起打比賽。我還記得疫情沒那麼嚴重時,我與小遠他們常與大人組隊比賽。有次兩隊隻差一球,我拿到小遠的球後立刻轉身,懷着激動的心情調整姿勢投籃,球像喝醉酒的人一樣左搖右擺,終于晃進了籃筐。那一刻,我真是激動又自豪。

假如疫情結束了,我還要約上天天、瞳瞳和小橙子一起去“村霸”蹦床樂園玩。還記得春節時我們玩得可高興了!那裡的蹦床彈性極好,有些人趴在蹦床上,從“海綿區”拿海綿互相投擲,發動突襲。我們也興緻勃勃地加入了這場“吊橋”和地面的“戰争”。晚上,我們還要一起去酒店吃美味的烤羊排和肉腸。

我多麼盼望疫情早日結束,就可以和小夥伴們開心有趣地過一天了!

賞析:小作者憧憬了疫情結束後,早上和同學們打籃球,中午約好友去蹦床樂園,晚上去酒店吃自助餐,再過以前那樣“開心有趣”的一天。整體思路清晰,中心突出,希望這樣快樂的一天盡早到來!

07

《假如疫情結束了》

小作者:天天

假如疫情結束了,我一定要做好多好多事情,把困在家裡的“夢想”都變成現實。

首先,我要一大早就起來,跑去萬科的“點都德”享受一頓早茶,然後帶上小橙子去文化公園劃船、騎車,再帶上瞳瞳去浦東找砰砰玩。最好晚上能住在他家,上次睡“氣墊床”的經曆還讓我回味無窮。

我要把寒假“欠”下的旅遊都補上。我要坐飛機去北京,吃正宗的北京烤鴨,再去故宮看看《故宮裡的怪獸》到底是不是真的,也想去環球影城參觀哈利·波特的城堡……

假如疫情結束了,我會更尊敬那些抗戰在一線的警察、公交司機、環衛勞工、送外賣的叔叔阿姨,以及社群的志願者們。國難當頭,是他們堅定站在抗疫最前線,他們都是值得我尊敬和學習的人。

真希望疫情不是“假如”結束了,而是“真的”結束了,那該多好哇!

賞析:小作者開頭用“把困在家裡的‘夢想’變成現實”生動突出現在的困境,接着希望去吃美食、與夥伴遊玩,并對抗疫一線人員表示尊敬和感謝。習作角度由己及人,再至社會層面,願望漸漸開闊,也展現出更大格局。

# 小仙結語#

一份小小的願望清單

承載着孩子們大大的快樂

吃吃美食、打打籃球

看看電影、吃吃爆米花

與小夥伴嗨玩

和老師同學遊樂

去看望備受尊敬的抗疫工作者

希望“假如”盡快成真

再一同享受成長快樂!

——End——

若喜歡,請關注親子共讀寶藏号“四時小仙”,分享更多親子溝通、閱讀推薦、佳作賞析優質内容~~

感謝親的閱讀與支援!

精彩推薦

習作賞析 | 孩子們筆下的最愛 讓人忘卻煩惱

不負春光 孩子們寫給春天的現代詩八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