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DNA親子鑒定師講述:每年有1000個男人在給别人養孩子

DNA親子鑒定師講述:每年有1000個男人在給别人養孩子

作者:張慧娟

來源:婚姻與家庭雜志

ID:hunyinyujiating99

聽親子鑒定師講述一個個真實的親子鑒定故事,真實的人生遠比影視劇更曲折,也更值得回味。

一位父親帶着一對雙胞胎女兒去做親子鑒定,原因是,他覺得兩個孩子越長越不像自己。

鑒定的結果不僅讓他,也讓所有的人大吃一驚:雙胞胎女兒中,有一個是他親生的,有一個卻不是。

一個女孩帶着4個男子去做親子鑒定,想知道肚子裡的孩子究竟是誰的,以便決定她該嫁給誰。等待結果的過程中,4個男子站在門外談笑風生……

鄧亞軍從事DNA鑒定工作15年間,每年承接一萬例親子鑒定,其中有10%并非親生,也就意味着,每年有1000個男人在給别人養孩子。

DNA親子鑒定師講述:每年有1000個男人在給别人養孩子

01

那些藏在親子鑒定背後的隐情

2016年一天的清早,鄧亞軍所在的鑒定所來了一家5口,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還有一個小孫子。他們從湖北農村趕來,下了火車便徑直來到鑒定所。

爺爺說,村裡很多人都說,一家5口人中隻有他和小孫子看着智商沒問題,其他人都有點兒“傻”,便推定小孫子是爺爺的兒子。“我想讓你們這樣的權威機構做一下鑒定,來證明那些人是在亂講話。”

盡管爺爺信誓旦旦的聲音不停地回蕩在鄧亞軍的耳邊,可鑒定結果卻不容置疑地擺在了她的面前:孫子就是爺爺的兒子。

鄧亞軍和從業人員除了驚訝,百思不得其解。他不停地強調,“我大老遠跑過來就是為了證明清白的”,可結果卻告訴我們,他是“不清白的”。

我們不知道他來做親子鑒定的目的是什麼,但他讓我們明白一個道理:任何一個當事人的話都不可信,唯一能相信的就是我們的鑒定結果。

也許爺爺心裡有隐情,是以他沒有說真話。但說或者不說,都不重要了,因為事實就在那裡,鄧亞軍不打算再糾結了。

帶着“隐情”來鑒定的并不在少數。

有一天,一個打扮入時、長相漂亮的女子走進鑒定所,想給她肚子裡6個月大的孩子做鑒定。

鄧亞軍問:“你帶老公的血樣來了嗎?”對方搖搖頭說:“沒有,我帶了老公司機的指甲。”

鄧亞軍吃驚地張了張嘴:“你老公司機的指甲?”“嗯,就是他帶我來的。”對方的表情異常平靜。

鄧亞軍明白了,如果排除了她老公的司機,那麼孩子就是她老公的,否則就是她老公司機的。

女子30出頭,嫁給了一個50歲的富商。“嫁給他,就得給他生個孩子。”言下之意,嫁入豪門的她,得生個孩子才能穩固自己的地位。

後來,她有了孩子,卻不知道是誰的,她害怕生下孩子被老公發現,思來想去,決定先行一步,給孩子做一個鑒定,也好及時處理肚子裡的孩子。

鑒定結果出來之後,女子肚子裡的孩子是她老公司機的。拿到鑒定結果,她皺了皺眉。

看着漂亮少婦隆起的肚子,鄧亞軍已經能想象出孩子将要面臨的命運了。孩子終究成了犧牲品,這讓鄧亞軍感到很痛心。

DNA親子鑒定師講述:每年有1000個男人在給别人養孩子

02

他們放不下的“心結”

鄧亞軍還遇到過一位60多歲的老人,一看就是知識分子,讓人覺得很明事理,但在血脈親情這方面,卻有着異乎尋常的執著。

之前,他已經去過4家鑒定機構了,鑒定結果都顯示,兒子是他的。

可老人還是不肯相信,又到鄧亞軍所在的鑒定所鑒定了兩次,一次是匿名,一次是真實姓名。

當他兩次拿到兒子為自己親生的鑒定結果時,說什麼都要找鄧亞軍談談。

“我年輕的時候根本沒有生育能力,這孩子為什麼是我的?你們肯定鑒定錯了。”

“大爺,您已經去過三四家鑒定機構了,都說是您的兒子,怎麼會錯呢?”

老人一聽火了:“是不是你給那幾家機構施加了壓力,讓他們鑒定兒子是我的?”鄧亞軍聽完哭笑不得,“大爺,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我沒那麼大能力,而且我們會尊重每一個鑒定結果。”

為了安撫老人,鄧亞軍跟對方耐心聊了起來。

原來,很多年前,老人得過一種病,醫生由此判定他沒有了生育能力。

可讓他想不到的是,自己後來竟然有了孩子,他怎麼都不相信沒有生育能力的自己可以有孩子,而且越看孩子越不像自己。

忍了幾十年,當他聽說有親子鑒定的技術時,就趕緊去做鑒定,可做了幾次,他都不相信結果的真實性。

“大爺,醫生也有可能誤判,您為什麼甯肯相信當年醫生的說法,也不肯相信擺在眼前的事實?”老人聽着聽着,火慢慢消了。

還有一次,從南京來了一家3口,兒子都20好幾了,一家人要做親子鑒定。

鄧亞軍了解之後,發現他們之前在好幾家機構都做過親子鑒定,兒子就是夫婦倆的,可妻子說什麼都不相信,還要繼續做鑒定。

鄧亞軍勸對方:“别做了,都鑒定好幾次了,孩子是你和老公的,幹嘛還浪費這個錢?”

妻子非常内向,低着頭不說話,丈夫趕忙接過話茬兒:“她一直說這個孩子不是我的,我們去過那麼多地方做鑒定,孩子就是我們倆的,可她死活不相信。她在電視上看到您,非要找您再做一次鑒定。”

鄧亞軍一聽,繼續勸妻子:“你們都去過那麼多機構了,這些機構我都了解,有些是挺有名的,是以鑒定結果是沒有問題的。花錢再做鑒定,還不如你們一家3口在北京玩兒幾天。”

這一次,妻子終于擡起頭,小聲說:“我一直很糾結,因為我當年在外面有些‘事’,就一直懷疑孩子不是我丈夫的。

盡管丈夫對我很好,而且做了幾次鑒定,兒子就是我們倆的,可我始終無法消除内心的糾結和不安。”

那天,鄧亞軍勸了對方好久,還告訴她:丈夫愛她,兒子又是她和丈夫的,這已經很圓滿了,她要做的就是過好每一天,好好愛丈夫,好好愛孩子,而不是拉着他們到處去做鑒定。她現在的做法有可能是在毀掉一家人的幸福,也在毀掉丈夫對她的愛。

最後,妻子仿佛想明白了,決定不再做鑒定,好好回家過日子。

看着一家人離開的背影,鄧亞軍非常欣慰,她想:有些愛不是為了向對方向自己證明的,而是要珍惜着好好過的。

DNA親子鑒定師講述:每年有1000個男人在給别人養孩子

03

那些殘酷真相背後的柔軟和溫暖

還有一個故事,鄧亞軍也很難忘。

一對夫婦抱着剛出生不久的孩子來到鑒定所,原因是丈夫意外發現,A型血的自己和O型血的妻子,竟然生出來一個B型血的孩子。

有點兒基本常識的丈夫怎麼都覺得不可能,他一直認為是他和妻子從醫院抱錯了孩子,是以要來做一個親子鑒定。

幾天後,鑒定結果出來了,孩子不是丈夫的,卻是妻子的。不言而喻,不是他們抱錯了孩子,而是孩子是妻子和别人的。

聽到鑒定結果,男子在電話那頭沉默了好久,最後默默地把電話挂上了。

妻子後來跟他坦白了真相。孩子的爸爸是她以前的戀人,因為丈夫婚後有一段時間很忙,疏于照顧妻子的感受,而前男友就在這個時候出現在她的生活裡,兩個人舊情重燃,保持了一段暧昧關系。

後來,她發現自己懷孕了,從日子上推算應該是前男友的,可對方卻讓她自己處理,還像突然變了個人一樣,開始不接她的電話也不見她。

她終于心灰意冷,決定和他斷了關系。她原本打算去做流産手術,卻最終心存僥幸留下了孩子。

讓她沒有想到的是,孩子的血型引起了丈夫的懷疑,讓他以為抱錯孩子,堅決要去做親子鑒定。丈夫知道鑒定結果之後,她哭着告訴丈夫真相,請求他原諒。

那位丈夫在電話裡告訴鄧亞軍:他考慮了很久,決定接受這個孩子,好好撫養他長大,畢竟孩子是無辜的,而且他也不想失去這個家,就當一切都沒有發生過,他希望一切重來。

做了十幾年的親子鑒定,鄧亞軍聽到許多有關親子鑒定的說法,有人說,它像一把刀,破壞了家庭和睦和夫妻感情。

但鄧亞軍卻想說,她也看到很多人拿到鑒定結果之後如釋重負,他們不必再生活在欺騙中,不必再生活在謊言被戳穿的恐慌中;

她也看到有些人拿到鑒定結果後面對真相,開始懂得珍惜,開始重新考量自己的生活。

編輯、排版:曹 磊

二審:李 津

三審:趙海旭

作者:張慧娟,婚姻與家庭雜志社編輯、記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