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象記錄|40歲回鄉再次創業,她帶領更多女性做家鄉農産品“推薦官”

作者:大象新聞新鄉中心

視訊加載中...

大象新聞記者 馮曉玉 實習生 劉海洋/文圖視訊

20多歲,做生意虧損百萬,因無法承受打擊,她患上抑郁症。

2014年33歲的她,借助“微商”涅槃重生,7年時間還清外債。

如今40歲的她,選擇回鄉再次創業,助力鄉村振興,帶周邊群衆緻富,做家鄉農産品的“推薦官”。

她叫張海英,衛輝市唐莊鎮盆窯村人。回到家鄉的她,搖身一變成為網絡主播向外界推薦家鄉的土特産。

象記錄|40歲回鄉再次創業,她帶領更多女性做家鄉農産品“推薦官”

說起回到家鄉創業開辦公司,張海英告訴記者,還要從小時侯說起,當時村裡普遍貧窮落後,打記憶起,就和家人住在土窯洞裡,較好的條件就是土胚房,那時就想着走出去。當時家裡為了改變現狀,父親做起了生意,家裡經濟條件逐漸變好,有了積蓄,不愁吃不愁穿的她,卻想像父親一樣,做一番事業,給孩子和家庭創造更好的條件。

2012年,31歲的她憑着一股幹勁開了一個機械加工廠,結果賠得一塌糊塗,身負上百萬外債。生意上的失敗,使她難以接受,患上了抑郁症,最嚴重時一個月幾乎不吃不喝将自己關在屋子裡,想起當時的自己,家人的陪伴張海英忍不住落淚。

2014年,是微商興起的時代,走出陰影的張海英,一次偶然接觸到微商,網際網路+的銷售模式使她抓住了商機。在朋友的幫助下,開始第二次創業。找朋友借了幾千塊錢,刷了信用卡,籌備資金做護膚品的銷售,騎着三輪車擺地攤,到處推廣宣傳開啟了第二次創業。經過努力漸漸地有了起色,從之前一人到後來組建自己的銷售團隊。張海英稱,當時那股幹勁來自家人的開導、兩個孩子。如果當時自己不堅強起來,孩子怎麼辦?誰來養?

在網際網路+時代的7年,使她更加了解了這個行業。憑着多年的經驗,發現電商直播帶貨,特别是農副産品是各直播平台傾斜的方向。察覺商機的她,決定再拼一把。

護膚品轉型食品,可以說是跨越了一個行業,抛下眼前的“金山”去探索一個未知的行業,被家人朋友不了解。當時很多人都勸她,一定要慎重,現在不愁吃穿,馬上都40歲了,一旦失敗就會一無所有。

張海英稱,當做一些選擇時就要抛棄一些東西。自己這樣做對不對,為了什麼?無數次的這樣問自己。

象記錄|40歲回鄉再次創業,她帶領更多女性做家鄉農産品“推薦官”

一次偶然看到小時候曾經住過的窯洞,現在被改造成梯田。想起小時候在窯洞裡的畫面以及現在新農村的發展,喜歡挑戰的她決定再拼一次。

2020年,張海英頂着所有壓力,多次考察項目,選産品定位,在朋友幫助下,做了貼牌代加工,開啟了第三次創業。經過借助網際網路及各直播平台很快打開了銷路。

象記錄|40歲回鄉再次創業,她帶領更多女性做家鄉農産品“推薦官”

之是以要回到家鄉建廠,張海英稱,一直在外奔波這麼久,做為一個女人内心感覺沒有安全感,隻有回家鄉内心才感安慰,之前在拼搏的幾年裡缺少了對孩子的陪伴,是以有着極力回家鄉的想法。再一個就是,小時候渴望走出去自己曾經住的窯洞,是為了改變家庭情況,現在再走回家鄉,也是為建設家鄉,助力鄉村振興,帶領家鄉人走上緻富路,這樣既可以陪伴家人,又可以完成自己的事業和夢想。

象記錄|40歲回鄉再次創業,她帶領更多女性做家鄉農産品“推薦官”
象記錄|40歲回鄉再次創業,她帶領更多女性做家鄉農産品“推薦官”

張海英建立的企業已在家鄉運作,并創立了自己“張大隊”品牌銷往全國各地,設有4個直播間,帶動附近女性就業,培養帶動女性創業,帶動了衛輝山區以及周邊農産品的電商銷售。被新鄉市婦女聯合會評為《新鄉市“巧媳婦”創業就業工程示範基地》,衛輝市商務局評為《衛輝市電商人才實訓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