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千元級的無線發燒标杆,簡評拜雅BLUE BYRD 2頸挂式無線耳機

作者:火星魚

在頸挂式無線耳機領域,各大廠家曾經各種旗艦和經典的産品推出過,例如幾年前的索尼WI-1000XM2、萬魔定位發燒級的三單元頸挂式無線耳機等産品,推出時均除了代表自家頸挂式産品的旗艦水準,但後續至今卻沒有再更新下一代産品了。而同時作為德系發燒廠家的拜雅,當年也在推出了無線版謝蘭圖後進一步拓寬無線耳機産品線,整合自身音頻優勢後推出了成本效益極高的BLUE BYRD,用于占領頸挂式無線耳機市場。如果簡單說BLUE BYRD這條耳機的話,産品本身有競逐頂級頸挂式無線耳機的能力,千元級别的價格+發燒級的音頻回放能力+拜雅的大名号,足以讓不少耳機發燒友把BLUE BYRD作為有線發燒耳機的通勤場景替代品。

而就2年的市場趨勢來看,如今耳機市場卻已不是頸挂式無線耳機的天下,雖然說技術上頸挂式無線耳機并無瓶頸,但是在真無線耳機的推陳出新以及逐漸解決各種延遲和音頻傳輸的問題後,真無線耳機的消費意願無疑在頸挂式産品之上,廠家也無疑更喜歡推出各種真無線産品,是以BLUE BYRD這 類頸挂式産品聲音雖然具有代表性的産品,如果并非拜雅參加有意而為之,或許就如其他廠家的做法一樣,并不會有二代産品出現了。但作為德系老牌耳機廠家拜雅往往就是那麼令人意外和任性而為,二代産品BLUE BYRD 2在2022年如約而至了,發到令我這個耳機發燒友有一些意外和寬慰。

我手頭的拜雅BLUE BYRD 2已經聽了一段時間,就如上面說的,聲音品質上BLUE BYRD 2不用懷疑,有拜亞作為德系廠家的嚴謹調音,同時也有無線産品線中對于流行和雜食音樂的考量,能碾壓一般的真無線耳機,和發燒有線耳機先比不會有明顯的素質差距。在我看來,頸挂式産品的好處不言而喻,首先在便利度上就優于有線耳機,也無需考慮前端配搭問題,在脖子上一挂直接可聽,運動和通勤時的聽診器效應較小。同時由于體積空間比起真無線耳機更大,元器件的設計餘量更充分,如果經過工程師優質的調音和合理的設計,聽感和素質上完全可以對标有線發燒耳機。何況,無論是一代的BLUE BYRD或者如今的BLUE BYRD 2,拜雅對于這款産品實際上是有野心的,單元素質超強,拜雅自家的10~25000Hz的高頻寬全頻單元結合自身的調音優勢,整體聽感僅小許弱于無線謝蘭圖,完全可以對别一些發燒前端+有線發燒耳機的聽感和素質。雖然說單純考慮便利度的話真無線耳機會是不錯的選擇,但是就聲音+便利度的雙重優勢結合,BLUE BYRD 2無疑是更為綜合均衡的考量。

千元級的無線發燒标杆,簡評拜雅BLUE BYRD 2頸挂式無線耳機
千元級的無線發燒标杆,簡評拜雅BLUE BYRD 2頸挂式無線耳機
千元級的無線發燒标杆,簡評拜雅BLUE BYRD 2頸挂式無線耳機
千元級的無線發燒标杆,簡評拜雅BLUE BYRD 2頸挂式無線耳機
千元級的無線發燒标杆,簡評拜雅BLUE BYRD 2頸挂式無線耳機

和一代産品相比,拜雅BLUE BYRD 2仍然顯得簡約,小盒子的包裝顔值不錯,但是開箱後會發現BLUE BYRD的産品和配件仍然追求實用主義,但是附送的耳機套卻非常齊全,有從XS到XL的共5種規格,對于一款耳機産品來說這樣的耳機套規格細分是比較少見的。而且和一般常見的發燒耳機附送的矽膠套相比,BLUE BYRD 2的耳機套明顯更為柔軟和親膚,比起一代的BLUE BYRD輕微加厚了一些,滿足了舒适度和貼合度的需要,也一定程度滿足不同用家使用下跟完美的回放表現。

千元級的無線發燒标杆,簡評拜雅BLUE BYRD 2頸挂式無線耳機
千元級的無線發燒标杆,簡評拜雅BLUE BYRD 2頸挂式無線耳機
千元級的無線發燒标杆,簡評拜雅BLUE BYRD 2頸挂式無線耳機

從産品外觀來看,拜雅BLUE BYRD 2腔體上繼承了1代的設計,但是頸挂部分明顯不同,柔軟的矽膠替代了原本類似于雙邊驅動的設計,但耳機腔體上同樣有大大的“Y”形LOGO,識别度比較高,整體比較時尚年輕。而且,雖然說設計改變了,但是耳機腔體本身仍然較小巧迷你,入耳部分設計也非常圓潤,有一定的工學設計成分,選擇适合自己的耳機套後,BLUE BYRD 2的佩戴感是非常優秀的。同時就如上面說的那樣,作為頸挂式産品,BLUE BYRD 2僅32g,比起真無線耳機來說重量雖然看起來要大,但是佩戴時頸部無疑承受了絕大部分的重量,是以除了解決聽診器效應外,對于耳機的下墜負擔是最輕的,無論是通勤或者運動場景,對于BLUE BYRD 2來說問題不大。

千元級的無線發燒标杆,簡評拜雅BLUE BYRD 2頸挂式無線耳機
千元級的無線發燒标杆,簡評拜雅BLUE BYRD 2頸挂式無線耳機
千元級的無線發燒标杆,簡評拜雅BLUE BYRD 2頸挂式無線耳機

可能有人會問,BLUE BYRD 2放在今天來看,配置會落後嗎?這個擔憂其實是沒有必要的。首先在硬體配置上,BLUE BYRD 2更新到了藍牙5.2的規格,持aptX adaptive傳輸協定,和一代僅支援aptX LL的BLUE BYRD相比,無論功耗控制和穩定性都要更好,除了繼承低延時優勢外,也解決了高規格音頻的帶寬傳輸問題,驅動和音源上可以更充分發揮BLUE BYRD 2的單元性能。同時因為BLUE BYRD 2的高性能單元需要更強大的驅動能力,BLUE BYRD 2整體上并不會比起一些使用低阻高靈敏度單元的真無線耳機續航長,但幸好的是,BLUE BYRD 2這次支援快充,号稱充電10分鐘,聽歌2小時,算是比較友好了。另外,BLUE BYRD 2還配置有第八代cVc高清通話,iptx4防水等功能,算是完善了日常體驗的功能子產品。

另一方面,BLUE BYRD 2有一個“有線”用法,就是用USB-C直接連接配接耳機和手機兩端,開啟BLUE BYRD 2的内置解碼模式,替代原本的無線音頻回放方式。從我個人的體驗來看,“有線”用法聲音低頻力度和整體動态會更強一點,解析力水準和無線連接配接保持一緻,如果追求便利的話,無線仍然是最好的選擇。但毫無疑問,BLUE BYRD 2使用USB-C連接配接手機的好處就是能偶邊聽邊充電,算是一個不錯的“救命”方案。

千元級的無線發燒标杆,簡評拜雅BLUE BYRD 2頸挂式無線耳機

從聽音角度來看,BLUE BYRD 2的“MIY”也值得細細把玩。所謂“MIY”,實際上就是拜雅好幾年前已經上架的名為名為“MAKE IT YOURS”号稱能實作個人聲音定制的APP,在使用拜雅耳機時,可在這個APP内測試自己的聽力水準、聽力喜好進而建立聽力檔案,結合拜雅自家一項名為“MOSATC細節補償”的技術,讓不同使用者在配搭不同耳機死後,能偶通過聲學不成獲得更優秀的聽感,原理上可以當作一種進階的“理性”化EQ吧,比起使用者自己的手動或許更能滿足自身需求。在通過聽音測試後開啟定制聲音,個人感覺低頻會更為凝聚一些,高頻明顯有更為線條化的處理,泛音似乎更豐富,整體平衡度感覺弱一些,但感官上耳機回放的解析力和資訊量似乎均得到提升了。在我看來,定制聲音功。

千元級的無線發燒标杆,簡評拜雅BLUE BYRD 2頸挂式無線耳機

聲音方面,BLUE BYRD 2可以用一耳朵優秀來形容,其最關鍵的評判标準,就是有别于一般真無線耳機的低頻下潛真實感和整體的通透度表現。和傳統的老拜雅動圈味相比,BLUE BYRD 2并不是一條出奇冷靜和擁有德系嚴謹型調音的作品,但是這條耳機無疑仍有高度還原樂器的能力,低頻下潛的力度和層次感,對于我這個近年以真無線耳機作為使用常态的玩家來說,BLUE BYRD 2給予我眼前一亮的動态和動感表現。當然了,可能是出于調音平衡度的需要,BLUE BYRD 2的低頻量感并不過分,和友商IE系列的一些旗艦有線耳機先比,BLUE BYRD 2給人感覺似乎又有拜雅傳統的老味道了,隻不過調音上作為流行、爵士樂和原聲音樂回放的契合性調音而已。

BLUE BYRD 2的通透度表現,一定程度得益于這條耳機的橫向聲場表現,在高低頻兩端延伸足夠優秀的前提下,沒有過分契合大衆對于人聲的貼耳需求,反倒表現得有點冷靜和中正,尤其在能量感需求更多的器樂部分,BLUE BYRD 2将樂器的細節、泛音表現得非常精準細膩,讓整體的聲音回放表現更為趨于自然和圓潤。

千元級的無線發燒标杆,簡評拜雅BLUE BYRD 2頸挂式無線耳機

如果你是一個傳統的有線發燒耳機玩家,尤其是拜雅的忠實粉絲來說,你會發現BLUE BYRD 2這條無線耳機的素質已經完全不弱于有線耳機的表現,尤其近年來拜雅耳機調音上有更大的活力性調整,不再顯得過分精細嚴謹,進而實際聽感會更為均衡耐聽,呈現出的音質效果非常讨人喜歡。單純同聽感和素質角度來看,BLUE BYRD 2千元級的價位甚至完全不虛同價位有線耳機,反倒表現出了成本效益。從如今市場角度來說,頸挂式無線耳機可能已經沒有太多産品了,在售的可能都是兩三年前推出的競品。而拜雅BLUE BYRD 2的推出,除了彌補一代BLUE BYRD規格上的缺陷和帶來更多玩法外,無疑也将這個系列經典和高素質的聲音,通過更高的産品規格呈現給玩家。對于并非耳機發燒友的人來說,實話說拜雅BLUE BYRD 2确實未必能夠入法眼,但對于同時追求高品質聲音回放需求,同時追求無線帶來的便利,BLUE BYRD 2絕對是一步到位的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