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森林覆寫率達到72%!東阿縣全力當好“平原林業的一面旗幟”

作者:齊魯壹點

近年來,東阿縣全縣上下齊心協力守好生态保護底線,深入推進“綠滿齊魯·美麗山東”國土綠化行動,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全縣森林面積達到19萬畝,森林覆寫率達到17.85%,被原國家林業局譽為“平原林業的一面旗幟”,成功建立國家森林城市。獲得了“全國綠化模範縣”“中國喜鵲之鄉”“中國綠色名縣”“國家級生态示範區”“中國最佳養生休閑旅遊名縣”等一系列榮譽稱号。建設了全國首個平原國家級森林公園——黃河國家森林公園,森林覆寫率達到72%,擁有各種植物67科200餘種、野生動物300餘種,其中珍稀鳥類120餘種,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黃河百裡生态長廊。

森林覆寫率達到72%!東阿縣全力當好“平原林業的一面旗幟”

4月27日,聊城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釋出會,東阿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書記、局長孟憲智提出,為保護好來之不易的綠色成果,東阿縣深入實施“林長制+N”工作機制,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持續用力,久久為功,“護綠、增綠、用綠”三大闆塊成效顯著,全縣森林資源保護力度逐漸增強,森林資源品質效益明顯提升。

森林覆寫率達到72%!東阿縣全力當好“平原林業的一面旗幟”

高标護綠,提升治理水準。東阿縣緊緊抓住“林長”這個牛鼻子,深入實施“林長制+N”工作機制,全力保護森林資源。嚴格落實“林長制+黨建”工作機制。以“紅色領航,綠滿東阿”為宗旨,以黨的政治建設統領林長制工作,縣、鎮、村三級書記均擔任林長,林長帶頭,黨政同責,屬地負責,自上而下,逐級壓實。始終堅持目标定位不動搖,加強頂層設計,讓生态保護、綠色發展理念深入到全縣幹部群衆頭腦中、貫徹到日常工作中。嚴格落實(總)林長會議、林長聯席會議、林長巡查、工作督辦、林長制工作績效評價等各項制度,形成責任清晰、履責到位的閉環責任落實體系。

森林覆寫率達到72%!東阿縣全力當好“平原林業的一面旗幟”

健全“林長+科技”工作機制。成立技術專家服務隊,通過開展集中教育訓練、林間課堂、巡回指導、線上實用技術講堂等形式多樣的林草技術服務活動,進一步提升村級林長、民間林長、林農等相關人員的保護管理意識和知識儲備。

推行“林長+網格”工作機制。依托全縣的“雪亮工程”視訊監控平台,強化林長制工作末端管理,建立管理規範、資訊互通、服務有效的網格化工作機制,打通森林資源保護的“最後一公裡”。

實行“林長+樹長”工作機制。全縣有古樹298棵,由古樹名木生長地所在村的村級林長擔任古樹名木保護“樹長”,推動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工作,讓這一重要自然文化資源得以健康持續發展。

高質增綠,改善生态環境。東阿縣沿黃57公裡,南水北調工程在此經過。結合這一特殊的地理地貌條件,東阿縣在黃河沿線積極開展山體修複和植樹造林,在沿黃村莊開展“一村萬樹”行動,實施“最美生态村莊”工程建設等春季國土綠化行動。在對破損山體實施生态修複治理的基礎上,利用多種修複手段,以耐寒、耐旱的自然再生植被對山體破損區域進行修複,加快推進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系統治理。

圍繞“改善鄉村人居環境、助力農民增收”這一核心,按照“突出特色、分層打造、一村一品”的發展思路,科學規範指導林果業向農村“四旁”、庭院區域發展提升。縣技術人員全程跟蹤,開展“保姆式”技術服務。510名村級林長、村黨支部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大力實行“平清種增改”,引領群衆在清理出的街道兩側、村莊周圍、房前屋後、庭院内部、池塘溝渠、宜林荒地荒灘等地塊,因地制宜栽種核桃、山楂、大棗、石榴、柿子、蘋果、桃子、泡桐、刺槐、月季、薔薇等苗木,全縣湧現出許多果樹專業村,既改善了生态環境,又促進了鄉村振興。

高效用綠,促進産業發展。大力推行“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制度,培育林業專業合作社、家庭林(農)場等新型林業經營主體13家,持續壯大木材加工、苗木花卉、林下經濟、森林旅遊和康養等林業産業。

成立“東阿縣大球蓋菇産業協會”“東阿縣健康闆材加工企業創新聯盟”,推動縣域林業一二三産融合發展。

黃河森林公園以艾山萬畝牡丹園提升續建為抓手,以油用牡丹立體種植模式為基礎,以當地山水自然景觀為載體,已舉辦六屆油用牡丹觀光節,打造集旅遊觀光、休閑養生、文化展示為一體的多元化、高标準的新型生态休閑農業觀光地,年旅遊人數達200餘萬人次。

以建立“國家林下經濟示範基地”為契機,積極探索培育林下經濟新業态,舉辦林下經濟高品質發展現場會,助推康養東阿建設;在全縣選聘一批“科技林長”,建設一批高标準、高效益的“科技林長”示範園,以點帶面,逐漸擴大,讓綠水青山源源不斷轉化為金山銀山,為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貢獻東阿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