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高地回聲|影像與現場

高地回聲|影像與現場
高地回聲|影像與現場
高地回聲|影像與現場
高地回聲|影像與現場

高地回聲

杜蒙

高地回聲|影像與現場
高地回聲|影像與現場
高地回聲|影像與現場
高地回聲|影像與現場

啟皓文化基金會主辦的青年藝術家支援計劃及作品展《高地回聲》(Echo From the Highland )正于啟皓客廳展出。由策展方編輯整理的一組動态影像畫面,還有一些現場的展覽畫面,将作為整個展覽周期内的過程記錄和現場呈現。

影像與現場

《高地回聲》展覽宣傳片

戴爾 · 奇胡利說:“我不确定我的初衷是什麼,我隻想做真正美妙的東西”。

這種對于美好事物的創作期許,或許在每一個玻璃藝術家的心中,都有着相似的回應。

高地回聲|影像與現場
高地回聲|影像與現場
高地回聲|影像與現場

展覽開始前布展現場 杜蒙做展品細節布置

布展是一個系統而細緻的工作,從展台的設計、展品的擺放、視覺的高度、參觀者行動的路線、光線變化的時間、色彩的搭配還有與整個大環境的融合,各個方面都需要進行比較詳細的考量,而在現場布展,對細節的精細把控也是策展人和藝術家十分看中的。

高地回聲|影像與現場
高地回聲|影像與現場

半圍合的展台設計,是本次展覽的亮點之一,西南一側的大堂立柱,恰好得承接了南向陽光的角度遷移變化,光線遊走在地面、展台、立柱上,讓玻璃藝術品對光的天然親和性得到釋放,建築的光影、作品的光影實作了恰好的融合和對話。

高地回聲|影像與現場
高地回聲|影像與現場

将制作過程和材料、部件、工具同時呈現,成為一個平行的展覽,也是本次展覽的另一個亮點。南側入口處的展台,上面能看到一些玻璃碎片、各式工具、玻璃罩下的石頭樣品,都成為對展品的深入解讀,讓人們可以了解一個作品的誕生需要經過哪些過程。

高地回聲|影像與現場
高地回聲|影像與現場
高地回聲|影像與現場

一次完整的展覽,其實是藝術家、現場環境、展品、展品與參觀者共同完成的,藝術家不僅僅是創造了作品,更創造了一次人與作品、人與環境、人與人相遇的機會。作品成為了一個接駁的通道,開啟了一次次全新的交流。

了解更多啟皓青年藝術家支援計劃:

啟皓文化基金會

Genesis Culture Foundation

通過舉辦展覽、支援研究、培育人才、開展公共項目等方式,建設一個文化生成、思想交流與觀念傳播的平台。基金會現設有啟皓對話、啟皓藝術講座、委約創作等系列主題項目,以公共文化培育及現當代藝術支援為重點。

高地回聲|影像與現場

啟皓北京,一個開放 多元 共生的城市文化生發場;

啟皓北京關注城市發展與人的關系,通過發起和舉辦思想、文化、藝術等具有豐富内涵的活動,将人文精神注入空間,将空間交還于人,在這裡引發對社會發展和自我的思考,進而啟迪個人之于自我,之于城市,之于社會,之于時代之意義。

啟皓北京,一個可持續的城市創新社會實踐;

啟皓北京探索城市與人文建設的新型社會實踐,專注于社群建構、文化生發和精神滋養,營造社群文化、營建工社、文化空間、酒店、花園、河岸劇場,以建設一個真正有機的、自組織的和開放的人文社群,激發個人、周邊社群及更廣泛的社會公衆參與。

啟皓北京

一個開放的、多元的、共生的城市文化生發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