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名家點評|傳承與開拓——來支鋼水墨藝術展

【編者按】4月17日,“傳承與開拓——來支鋼水墨藝術展”在中國國家畫院開幕。展覽由廣東美術館、李可染畫院、《中國美術報》社聯合主辦,深圳市來支鋼積墨山水畫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承辦,以“傳承與開拓”為主題,共展出畫家來支鋼經典作品百餘幅。本次展覽是來支鋼從藝40餘年的藝術創作成果的一次集中彙報展示。

同日下午,“傳承與開拓——來支鋼水墨藝術展”學術研讨會在中國國家畫院舉行。研讨會由本次展覽學術主持、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王镛主持,中國畫學會原副會長孫克、《美術》雜志原主編王仲、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陳傳席、《美術》雜志社長兼主編尚輝、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王魯湘、北京畫院院長吳洪亮,《中國美術報》社社長、總編王平,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敢,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國家主題性美術創作研究中心副主任于洋,中國國家畫院理論研究所副所長陳明參加了此次研讨會,美術理論家劉曦林為此次研讨會發來親筆信。專家學者們對來支鋼水墨藝術的曆史淵源、藝術特色、創新之處等作了全方位的理論解析,并以來支鋼水墨藝術為個案研究,探讨了中國水墨在當代傳承與開拓創新的時代命題。

名家點評|傳承與開拓——來支鋼水墨藝術展

研讨會現場

【研讨會摘要】

名家點評|傳承與開拓——來支鋼水墨藝術展

王镛(本次展覽學術主持、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來支鋼作為李家山水的再傳弟子,傳承了李家山水——積墨畫,并将積墨畫在一定程度上發展到極緻。我稱他的積墨畫為豐富的單純,其在處理黑白灰調子變動上有獨到的造詣,營造了一種非常雄渾的、深邃的意境,甚至有一種悲壯的感覺。來支鋼幾十年艱辛創作,從草根畫家到如今在山水畫界有一席之地,向我們展現了當代畫家艱辛奮鬥的精神狀态。同時在他的水墨山水中,我隐約感其深厚的家國情懷。正如中華民族從苦難的境地到如今真正地崛起,其山水畫中悲壯之感與此存在着内在關聯。來支鋼的作品無論從技法上,還是從意境上來講,對傳統水墨山水畫都有所開拓。

名家點評|傳承與開拓——來支鋼水墨藝術展

孫克(中國畫學會原副會長):可染先生是中國山水畫真正的高峰!來支鋼是李家山水第三代傳人。從來支鋼的作品中看出,他下了很大的功夫。而且他對待藝術的态度非常嚴謹,這也是對李派山水精神的傳承。來支鋼的作品,在探索傳承李派山水、積墨山水的同時也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畫面的意境、氣象渾厚,不同于别人。來支鋼的畫氣象宏大,山、水、雲、氣、樹木各方面都處理得很好,創造了一種新的山水畫特點。此外,來支鋼在寫生基礎上的創作方面也很有獨具一格的探索和創造。

名家點評|傳承與開拓——來支鋼水墨藝術展

王仲(《美術》雜志原主編):“雄渾”這個概念曆代畫家都在追求,但在中國畫裡邊感到雄渾是非常少的。前幾年,我看到來支鋼的畫,讓我身臨其境地感到“雄渾”,這很不容易。來支鋼的構圖為全景式的,他就像大導演一樣,抓住了關鍵的局部,将山水複雜的内在結構以富有張力的形式表現出來,形成了震撼人心的構圖。來支鋼大都選擇了大山大水的極緻,并以“滿屏”、不留天地的方式,建構了一種悲劇性的,如交響樂般、史詩一樣的效果,以黑雲壓城城欲摧的氣勢,抓住人們的視野,給人們心靈以震撼,他做到了。此外,來支鋼用的墨也很有特點,他學黃賓虹也好,李可染等等也好,可以将這樣的形式都綜合起來加以運用、加以發展……

名家點評|傳承與開拓——來支鋼水墨藝術展

劉曦林(中國美術館研究館員):時光無情,畫史也如梭,好像昨天還在讨論從黃賓虹到李可染再到賈又福這20世紀山水畫的傳承鍊,今天又接上了來支鋼,好像看到了這條山水鍊在21世紀的演化軌迹,而且是一條鋼軌。支鋼承傳了現代山水畫的文脈,又在承中寓變,在變中獲得新生。支鋼之變,有積墨塑造的千岩崛起的大勢的支援,可能更賴于揮掃自如的雲煙氣象的渾厚氣韻。古人有“雲為詩留”之說,道出了中國詩畫的妙處所在。支鋼有悟,遂号雲禅,喜繪長雲若陣、朵雲若舞、光如射電之象,為千岩萬壑披上了彩衣長袖,以墨象為氣韻注入了詩情,得黑白之天下式,得山河渾然大美,誠老子之道也。

支鋼善于總結藝術規律,他的作品展現了一種氣局、一種境界、一種火候、一種大美。我相信他的才華與悟性!

名家點評|傳承與開拓——來支鋼水墨藝術展

陳傳席(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來支鋼的“傳承與開拓”總結來說:傳承古人、傳承李可染,然後有開拓、有變化,形成了自己的樣貌。他從寫生入手,經過概括和提煉,然後再以誇張手法表現,這個點非常好。尤其是他畫的雲彩,是他一大發明。以往中國畫是注重線條,雲是勾出來的,但來支鋼的是雲是沒有線的,水也是沒有線條的,來支鋼以墨畫雲的方法達到一個高度,表現出他深厚的積澱。另外,我以為來支鋼對李可染的繼承更多的是繼承精神,膽子很大,畫的大畫氣勢磅礴,非常了不起。來支鋼還年輕,在此基礎上,有名師指導,有傳統的技法,再加上大膽,我相信他的畫将來還會更上一層樓!

名家點評|傳承與開拓——來支鋼水墨藝術展

尚輝(中國美術家協會美術理論委員會主任、《美術》雜志社社長兼主編):來支鋼的個性符号比較鮮明,他畫得黑、畫得濃,有逆光側光的效果,這都是李家山水的基本特征。但是來支鋼山水畫在大的雄渾氣勢上和其他李家山水有很大差別,他畫的《藝·道》和《雲·道》,并不完全來自于現實山水,意圖改變李可染先生從自然山川當中提煉的創作方式,更多地展現了自己主觀的想象性,這是心靈鏡像山水,确實如王镛先生所說有悲劇性,但還帶有一種神秘感,來支鋼畫得特别大、特别滿,也特别密實,局部看比較震撼,整體讓觀者處在一個幻境之中,這正是來支鋼山水風格——山水鏡像。來支鋼的作品,如《大潮》,是重複某一段山水、某一段雲朵、某一段浪花的變化,這種複制是非常好的,有畫面的節奏感,有其内在形式規律的探索。他對雲、水的積墨式的處理方法,是一種從無定型的孤象,變成有定型的孤象,令它們變成我們可觸摸的世界,從這個意義上講,來支鋼改變了我們對山水畫傳統的認識。此外,我以為來支鋼畫面中所有的這種氣勢來自于動感的追求,這種動感和我們看到的所有的山水畫追求靜的、意的是完全不一樣的,這也來支鋼和李可染作品不一樣的地方,并不是完全的積墨把山水的質感呈現出來,這是來支鋼的創造,是以他能夠把雲和水畫成像山石一樣的體量。在這種體量中,他追求一種奇幻的變化,這是來支鋼自己從内心深處呈現出來的藝術特點。

名家點評|傳承與開拓——來支鋼水墨藝術展

王魯湘(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李可染先生的夫人鄒佩珠先生生前親筆為來支鋼題寫了“傳承與開拓”,深有寄托,這個寄托也是中國文化、中國藝術發展中的最大一個主題。今天這個展覽在中國國家畫院舉辦,其實也是來支鋼在某種意義上向李可染先生緻敬,并以此回答鄒佩珠先生命題。李可染先生臨終囑托李寶林先生說要突變、要大變,也是希望中國畫能再發展……,那麼來支鋼這幾十年的探索、創作,也是對可染先生臨終囑托的一種回答。從來支鋼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出來對李家山水的傳承,這樣一種“基因”的延續,當然也有“變異”。來支鋼畫裡頭給人一種巴洛克的感覺,光影迷離,很多側光、逆光,包括絢光、雲光、水光、山光、樹光,各種各樣的光建構了來支鋼的水墨藝術的視覺特點。來支鋼在積墨法畫山水方面,繼承了李家山水,他确實是李家山水第三代傳人。

名家點評|傳承與開拓——來支鋼水墨藝術展

吳洪亮(北京畫院院長):“傳承與開拓”,不僅是鄒佩珠先生給來支鋼的一個題目,更多的是一個期許。來支鋼的作品中有“滿”,但是他的“滿”中,又有他的現代的構成感,在他的“滿”之中,又看到他的空靈,這種空靈通過他作品中的“水”“雲”,能讓我們從其中找到他的個性語言,在傳承的邏輯中日益地生發。看了來支鋼這麼多的精彩的作品,可以肯定他花了很大精力,并且有自己一種獨特的視覺程式,但在現代空間系統的邏輯裡,畫和觀者是有關系的,是以畫者從觀者角度出發再創作還有可思考的空間。看他的畫不禁讓我想到,如今我們用新的科技能解決很多問題了,但畫者可以為觀者提供哪些不同思考方式,這是一個有趣的命題。從當下中國畫發展的角度來說,我以為把筆墨自身精神能量的統一性升上去以後,其實還有很多功課可以做。

名家點評|傳承與開拓——來支鋼水墨藝術展

張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山水畫應該要進入我們現在的生活,跟現在的審美發生關聯,從這個意義上講,來支鋼的作品很有意思的。來支鋼的作品總體來講氣勢很雄厚。他在“外師造化“的基礎上,接受外在的大自然的“饋贈“給他以啟發,并在這個基礎之上結合自身的感受、修養,然後用筆墨語言來進行呈現。他沒有完全的脫離物像,跟大自然保持着聯系,但又不是直接以大自然為客觀寫照,以非常主觀化的形式,凝聚了藝術家很多情感的表達,從這裡可以看出,在創作中來支鋼對中國山水畫的精髓有體會。來支鋼尤其畫雲獨具一格,他以墨積法使雲氣變得生動。總的來說,來支鋼一方面深入傳統,一方面以當代人的審美意向,對藝術本身語言進行通貫東西的探讨,毋庸置疑,這樣能夠創造出一些符合時代精神的作品,也能夠讓他的作品流傳得更加久遠,也能夠打動更多的觀衆。

名家點評|傳承與開拓——來支鋼水墨藝術展

王平(《中國美術報》社社長、總編輯):來支鋼山水的藝術風格既有對可染先生畫風的承接,也源于他在學習過程賈又福老師技術的傳授,但同時,他也完成了對于李可染先生畫風的個人突破。我們今天看到的畫畫得比較大、比較猛、比較密,也比較黑,這正是來支鋼藝術形式語言的特點——拙、重、大、厚。尤其來支鋼在積墨畫山水煙雲方面闖出了自己的一番天地,實作了對傳統山水圖式造境的突破,也展現出他對于中國傳統文人筆墨情懷的回歸。總的來說,來支鋼作品展現出了雄渾的崇高美,與我們時代的發展裡面現實的一些藝術課題,也與我們今日民族的時代精神形成了一種内在的呼應。我想這是大家對來支鋼的作品給予肯定的一個關鍵性的因素。

名家點評|傳承與開拓——來支鋼水墨藝術展

于洋(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國家主題性美術創作研究中心副主任):來支鋼的畫是一種純水墨表達、一種灰調的變奏,展現了筆墨色階的豐富性。他大尺幅的畫有交響樂的感覺,中幅的讓我們想到詠歎調。在水墨裡邊來找五色的豐富性,這也是來支鋼一種非常有意識的選擇、一種求法。在筆質結構個性化表現上,來支鋼以精工密皴、積墨、墨韻的疊加産生出來一種精微新風格,從細部來看,他的山石、水等表現出一種雕鑿感、凝固感,他畫雲的形質氛圍,他畫水之骨,他筆下的浪潮看了容易讓人沉迷,甚至有點像珊瑚、樹木、花叢,這都是從一個流動性的瞬間裡邊捕捉的凝固性,是以他的山水畫裡面才會有那種洪荒感、崇高感,或者雄渾感。來支鋼在對筆質墨的運用中既見證了他自己的個性,也展現出了他對墨的控制力,風格自成一體。

名家點評|傳承與開拓——來支鋼水墨藝術展

陳明(中國國家畫院理論研究所副所長):來支鋼是李家山水的第三代傳人。來支鋼的繪畫語言的傳承關系脈絡是非常清晰的,就是承續了李家山水的文脈,特别是積墨的技巧,已經達到了非常高的水準。來支鋼的積墨是建立在對水墨特性的把握,這個把握是汲取了李可染先生的筆墨技巧,但是在水與墨運用上,他有點不同的是,更加利用了水的變換多端的特性,他表現的山水有魔幻的效果,特别是大幅作品,氣勢逼人,有巨大的吸引力。來支鋼的作品線上和點的運用上,集點為線這是最開始的起點,逐漸發展到點接近于面,是以湊近看有點像現代抽象的繪畫效果。在章法上,滿和密是最大的特點,但不是層層疊疊密不透風,而是以巧妙的留白方式打通了脈絡,形成了墨色之間的氣韻流動的效果,令畫面有強烈的生命感和磅礴的樂動感。總的來說,來支鋼的山水是依據宋元山水,乃至現代山水發展,不斷地添入主觀的意象,最後形成了現在這樣一個令人過目不忘的面貌。

【名家點評】

今天非常榮幸也非常高興,在中國國家畫院看到一個非常精彩的中國畫展。畫家來支鋼在中國國家畫院做了一次全面的作品展示。走進展覽現場,就感受到了巨大的震撼。對這些作品的第一感覺就是氣勢宏大,包括了幾件巨幅水墨山水,展現祖國的大好河山、跨越古今的美景。同時還有一系列精彩的寫生作品、一些條幅作品,包含了畫家詩意的了解和诠釋。

整個展覽讓我感受到了中國文化的源遠流長。中國文化的厚度、氣勢、磅礴、雄渾,在來支鋼的作品當中充分地展示了出來,氣勢很大,很有視覺沖擊力。這是多年來我看到的為數不多的好展覽。來支鋼的創作有自己獨特的風格,但他對中國傳統繪畫的研究十分深厚,把中國的傳統繪畫從古到今都做了深入的探索,後來随着賈又福、李小可學習。這樣的學習和研究經曆,讓他的藝術起點很高,可以說是站在大師的肩膀上。

在學習、探索和研究的過程中,來支鋼既傳承了優秀的傳統,又有很多的創新。習近平總書記對文藝工作者的要求,就是要堅持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同時要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作為一個藝術家,貴在創新、貴在創造,是以我們能在來支鋼作品中看到李可染、黃賓虹和陸俨少等前人的風格,同時也能感受到來支鋼跳出了這些前輩的範式。

這些作品呢完全是水墨,沒有顔色但非常厚重。他的繪畫的特點正是以黑和白取勝。這種黑在當下國畫家當中是比較少有的,我覺得應該是在李可染和黃賓虹的基礎上探索出的一個結果,因為表現手法跟技法和兩位前輩還不太一樣,黑得透亮,黑得厚重,非常的有氣韻,是以十分難得。

此外,畫面蒼勁溫潤,氣象、韻律、格局等要素把握得非常好。畫面雖然黑但是對比很強烈,讓人感覺到氣象格局非凡,也就是“氣韻生動”。傳統中國畫最講究線條和氣韻,将這兩者處理好,就把握住了中國畫的精神要義,審美追求等元素也就能夠展現出來。當下的中國畫在寫意方面,線上條的了解的方面跟傳統相比有很多的斷層,在氣象格局上也是為了創新而“創新”,但是我們經常講要守正創新,畫面要有正氣、要有正能量,要給人帶來格局和境界,在這些方面,來支鋼做的很好。

今天看到的這些畫,每張都花費了很多心力,這種剛性的筆觸,老辣蒼勁的線條以及他溫潤的筆韻,是要花很多時間反複琢磨才能完成的。他的作品還有兩個特點。第一是對光的表現,中國畫往往并不強調對光的表現,但實際上古代在畫雲、雲霧、雲氣的時候,利用黑白對比的過程,實際上也是一種對光的表現。來支鋼對雲氣的表現中,就有特别強的光感。他在表現雲氣時,沒有用線條,不像陸俨少那樣通過線條來勾勒,而是完全用墨韻、利用光感表現雲氣和畫面的關系,形成一種強烈的對比。山的氣勢、山的線條,和雲氣缭繞的筆墨表現協調在一起,把輕與重、動與靜等變動的關系在畫面當中展現。另外他對光的表現實際上更加靈活,跟李可染的逆光方式有所差別,有他自己的了解跟創新。

來支鋼的這些作品,值得大家來參觀、學習、交流。中國畫在當代如何傳承、如何展現時代、如何創新是值得我們每個畫家思考的問題,今天看到的來支鋼的作品,應該說能夠展現這幾個特點:傳承、創新,并展現出新時代的盛世氣象和格局。

——徐裡

(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來支鋼這次展出的作品和幾年前相比,變化比較大,能夠讓我們感覺到他非凡的創造力。他這次展出的作品,無論從思想性、藝術性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展現更多的是對題材的關注,讓我們感覺到他在創造了一定的藝術境界的基礎之上,又有了很深刻的思想高度和思想内涵。同時他也将對普遍意義上的藝術的關注上升到對民族精神的把握,在對民族氣派、民族風格特色的藝術語言的精神把握上,他又跨進了一大步。他是一位尊重民族文化傳統、熱愛現實生活,在藝術實踐當中有着創新和創造的藝術家。傳承和創新,這是我們時代的需要、時代的要求,是以今天在中國國家畫院辦“傳承與開拓”為主題的這樣一個展覽,也希望能夠起到一個很好的引領作用。

——盧禹舜

(中國國家畫院院長)

名家點評|傳承與開拓——來支鋼水墨藝術展

來支鋼 白水寨飛瀑圖 250cm×160cm

看了來支鋼的展覽,感覺非常震撼,他的大幅作品大而不空,很有内涵。中國水墨畫這麼大尺幅的作品,如果把握不好,通常很難立得住,但是他的筆墨的内涵,他能夠把這種大畫創作出有充分的耐看的東西,這個是不簡單的。這說明他對中國畫傳統語言把握得、了解得非常到位。另外他的一些小幅山水作品,既有寫生的也有創作的,小而不簡單,别看尺幅小,但是空間大、格局大,這也是給我視覺上的一個沖擊。他的作品一看就有傳承,從李可染到賈又福、李小可,他把水墨畫得很厚重,也很空靈。傳承不是目的,發展才是目的,從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既有傳承也有發展。希望他将來紮紮實實地為我們這個偉大的時代奉獻更多的好的作品。

——于文江

(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

名家點評|傳承與開拓——來支鋼水墨藝術展

來支鋼 黃山煙雲 180cm×500cm

看了來支鋼的這些作品,特别震撼!這些作品正好展現了展覽的主題“傳承與開拓”。作為李可染先生藝術脈絡這一支的傳人,從他的作品中看出,他很好地繼承了李可染先生關于山水畫藝術的一些境界、語言、技法。可以看出他對可染先生、黃賓虹先生、龔賢先生積墨方面的筆墨繼承。來支鋼用自己的筆墨向傳統緻敬,向李可染先生緻敬,也向自然緻敬。他的山水磅礴渾厚,在繼承傳統技法的同時,通過寫生将自然融彙在自己的作品中,可以感到一種為中國山水立傳的精神。

——紀連彬

(中國國家畫院原副院長)

名家點評|傳承與開拓——來支鋼水墨藝術展

來支鋼 山高雲不礙 248cm×124cm

在中國國家畫院能舉辦個人畫展,确實是一個藝術家一生中的一件大事。中國國家畫院除了展出國家畫院研究員的作品,還組織邀請全國優秀的藝術家和我們期待的藝術家在國家畫院這個殿堂裡展出,這也是中國國家畫院的一項使命。來支鋼,從安徽走出來的一位水墨畫家,今天能夠将他的大作在這裡展示,确實是一件很讓人激動的事情。他的作品畫得非常滿,充滿了對水墨方面的激情,他對“雲”的有非常成熟的表現,這确實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他的小幅寫生作品畫得很深入,對水墨的了解比他以前的作品又有大的進步,這讓我看到了來支鋼的努力和堅持。我衷心地祝賀來支鋼的藝術成就,同時也期待他對中國美術作出更多更大的貢獻!

——李庚

(李可染畫院院長

日本京都藝術大學教授)

名家點評|傳承與開拓——來支鋼水墨藝術展

來支鋼 寫生作品 46cm×34cm

來支鋼的畫,很多年前第一次看,就留下比較深的印象。在李家山水裡,來支鋼是第三代畫家裡比較用功的畫家。你可以看到,他的很多大畫都畫很長時間,每張大作品,畫面每個地方都交代得比較清楚,而且畫得比較深入。在繼承李家山水和黃賓虹先生的積墨法方面,他有自己獨到的東西。特别是他的《大潮》幾十米長,一看就很聰明!“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畫水的人一定非常聰明!表現了來支鋼在筆墨運用和筆墨控制上,能收能放,很大氣!他作品中的“山”和“雲氣”畫得都非常好,我更喜歡他的雲氣,畫得非常豐富、非常飄逸,這個在積墨裡是很不容易的,畫得又生動,又深入,非常好!希望在李家山水裡,來支鋼能進一步作出貢獻!

——李寶林

(中國國家畫院院委)

名家點評|傳承與開拓——來支鋼水墨藝術展

來支鋼 梨花帶雨 250cm×125cm

今天看了來支鋼的展覽,很震撼!這麼大的篇幅,氣勢飽滿,在繼承李可染先生山水畫的同時,既有新的氣象,又有新的拓展,他表現了李可染先生的那種光、氣,雲與山的氤氲氛圍。我覺得來支鋼是當代非常突出的、傑出的一位山水畫家。在傳統的基礎上再向前拓展,這個方面是比較難的,而來支鋼明顯地有他獨到的藝術語言,在這方面做了非常有意義的探索和創新,祝賀他的畫展成功!

——湯立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

名家點評|傳承與開拓——來支鋼水墨藝術展

來支鋼 涓涓湧泉 136cm×68cm

我很喜歡來支鋼的作品,像《藝道》這件作品,我看了以後很感動,大山大水。古人說“千岩競秀,萬壑争流”,我覺得這幅作品就展現了這種氣象,真的是讓人看到了宋人的大山大水的那種氣象。有溪、有山、有樹木,從作品表現中能夠看出畫家的胸襟。在水墨的運用上,也有可染先生的沉郁、雄強,也有範寬的雨點皴等撲面而來的那種大山的雄偉氣象。來支鋼的這個展覽是非常成功的,展現了他在當代水墨山水畫中的創造,應該說來支鋼是當代山水畫中的生力軍,是走在前面的畫家。

——範揚

(中國國家畫院藝術家)

名家點評|傳承與開拓——來支鋼水墨藝術展

來支鋼 寫生作品 46cm×34cm

來支鋼是一位來自安徽的藝術家,他的畫風延續自李家山水,特别是他對光、對積墨的運用秉承了李家山水的藝術風格,他通過觀察生活又尋找出一條他自己用積墨的暈染方式和用筆的特點,形成了他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來支鋼學自李家山水,但是在他的作品中,又有一些和李家山水完全不同的追求,他畫的大的海浪、雲的澎湃的形象都是可染先生不曾涉獵的。他用傳承自李家山水的積墨法,畫了許多不同的題材,比如說在雪山、江河、海浪的呈現上,作為對李家山水的延續,他的這種探索精神是非常值得學習的。祝他在今後的藝術道路上越走越好!

——何加林

(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原館長)

走進展廳,我最大的一個感受就是“氣象”很大,這個“氣象大”主要展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用墨,來支鋼墨用的很好、很透,展現了他對“氣”的把握,我看到當代山水畫家雖然多數都喜歡用重墨,但強調墨的分量的畫家其實不多了。在來支鋼的墨裡面能夠看到他的骨架,他的骨架和墨的關系之間沒有沖突,雖然有些用了一層、兩層、三層,但是看過去很透、很潤。第二個是來支鋼既傳承大師,沿着大師的脈絡走,同時又有自己的感受。來支鋼大畫畫得很純粹,沒有任何雜念,這充分展現他個人的功底和個人的思想内涵,做到了緊随時代脈搏。即使是小畫,來支鋼也畫出了大氣象。當然也正是由于來支鋼對“氣”的運用自如,是以他的構圖千變萬化,讓我們看他的畫不累。而且來支鋼的畫面裡面有好幾種走向:一是縱深,一是高遠。這樣的畫面中有協調也有對抗,産生的變化很豐富,就不會聯想到同代人的語言,他非常的特别。

——方土

(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常務副館長)

新中國山水畫發展程序中,李可染先生是一個裡程碑,是一個标志。他的山水畫作品以對大山大水的贊美,實作傳統山水畫向現代轉化。來支鋼可以說是完全繼承了可染先生這種山水的創作之路,創作内容也是主要表現“大山大水”。尤其在他早期的作品中,充分展現了這一特性。在此基礎上,來支鋼更加關注對大水、雲彩等的表現。《大潮》作為來支鋼的代表作品充分發揮了他在表現“水”上的特點和追求。該作品在筆墨上,來支鋼用積墨,加以空白、留白的方式,畫出了“大潮”的氣勢。

——王輔民

(中國國家畫院人物畫所名譽所長)

(橫屏觀看)

名家點評|傳承與開拓——來支鋼水墨藝術展

來支鋼 藝·道 249cm×1134cm

責編/軒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