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CBA總決賽,靜悄悄

作者:刺猬公社
沒有觀衆歡呼聲的第三年。

文 | 陳梅希

編 | 石 燦

2022年4月26日晚,本賽季CBA聯賽落下帷幕,遼甯本鋼隊拿下總決賽第四場勝利,以4:0的總比分橫掃陣容不齊的浙江廣廈隊,奪得總冠軍獎杯。

比賽還剩50秒時,主教練楊鳴換上韓德君、李曉旭、郭艾倫、趙繼偉和劉志軒,五位隊中陪伴遼甯最久的球員,留在場上等待冠軍時刻。

這是一場比賽開始前就懸念不大的勝利。

賽前采訪時,記者對遼甯隊主教練楊鳴的問題甚至還包括,對外援莫蘭德新換的微網誌頭像滿不滿意。

不知道是不是來東北以後學會了唠嗑,這位外援在微網誌上挺能唠,三不五時就換上網友做的表情包當頭像。一開始還隻用自己的表情包,後來幹脆換上主教練楊鳴的醜照,被教練一通念叨後,不僅換上更“過分”的表情包,還要把自己迫于主教練威脅換頭像的故事都講出來。

CBA總決賽,靜悄悄

遼甯外援莫蘭德最近使用的微網誌頭像,圖源微網誌截圖

這才有了賽前采訪的那一幕。聽到問題,楊鳴顯得很輕松,甚至還開起玩笑來:“等到賽季結束再說,我好好跟他談一談。”

四年之前,遼甯首次奪得CBA聯賽總冠軍時,對手同樣是浙江廣廈隊,但過程遠比這次膠着。那是他們在六次殺進決賽、六次屈居亞軍之後,首度站到冠軍領獎台上。33歲的楊鳴沒有在總決賽中登場,卻成為舉起冠軍鼎的人選。後來在吐槽大會上,範志毅曾經以此吐槽楊鳴運氣好,在退役之前混了個總冠軍。四年之後再度與廣廈在決賽碰面,楊鳴依然坐在替補席,依然舉起了冠軍鼎,隻是身份變成了主教練。

CBA總決賽,靜悄悄

圖源咪咕籃球官方微網誌

那場決賽的最後幾十秒,遼甯體育館内近萬名遼甯球迷幾乎都站了起來,他們高舉雙臂,身穿俱樂部提前放到座椅上的助威服,白色T恤上印着“圓夢4300”。——4300萬,那是代表遼甯省總人口的數字。央視主持人于嘉在鋪天蓋地的歡呼聲背景中解說道:"在競技運動中,再沒有什麼比主場奪冠更浪漫的事情了。"

CBA總決賽,靜悄悄

2017-2018賽季遼甯主場奪冠,圖源網絡

可惜這種浪漫,在疫情時代一去不複返。

新冠疫情暴發後,為減少疫情傳播風險,2019-2020賽季CBA聯賽剩餘正常賽和季後賽由主客場改為賽會制。20支球隊離開駐地,在青島和東莞兩個賽區集中完成比賽。為盡快完賽,季後賽前兩輪都改為單場淘汰制,半決賽和決賽也由七戰四勝制壓縮為五戰三勝制。

此後兩個賽季,CBA聯賽正常賽和季後賽均采用賽會制,且大部分時間都保持空場。這意味着球員在幾乎沒有觀衆的情況下打了兩個半賽季的比賽,而俱樂部也在兩年多的時間裡失去比賽日門票和周邊收入。

中國籃球為擴大影響力,曾做出過許多卓有成效的嘗試。例如已經延續四季的籃球綜藝《這就是灌籃》,為國内球員獲得更多賽場之外的關注度;線上營銷推廣也在持續進行,CBA官方賬号在抖音、微網誌、快手等平台累計收獲超千萬粉絲,重要比賽日,明星球員相關詞條也時常登上微網誌熱搜。

CBA總決賽,靜悄悄

圖源這就是灌籃官方微網誌

但對球隊而言,因失去主場帶來的虧損并沒有被抹平。

職業俱樂部的收入來源主要來源于三大部分,賽事版權、贊助商和門票及周邊收入。其中,門票及周邊收入主要依賴于主場比賽日,失去主場露出也将減少贊助商對球隊的贊助力度。受此影響,多家CBA俱樂部難以保持盈虧平衡,在已披露的财務資料中,廣州龍獅隊在2021年虧損1605萬元,南京同曦隊虧損達2432萬元。

受國内籃球聯賽賽制變化和NBA暫停電視轉播影響,以籃球論壇起家的虎撲,也在經曆漫長的發展瓶頸期。

根據易觀資料,虎撲在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間,日活幾乎沒有太顯著增長,始終維持在250萬上下。這是在虎撲拿到位元組跳動12.6億人民币pre-IPO輪融資後的狀态,根據《第一财經》報道,在拿到這筆融資後,虎撲原本計劃快速擴大使用者規模,目标是700萬dau。顯然,目标并未實作,且相去甚遠。

疫情并未給作為線上論壇的虎撲帶來規模紅利,相反,線下籃球聯賽的部分停擺,讓極度依賴比賽帶來話題資源的虎撲,在時間消磨中失去部分活力。讨論家長裡短和情感問題的步行街闆塊被放置到更重要的位置,出圈的話題從球迷間的讨論變為一年一度的“虎撲女神評選”,JRS雖然使用者黏性極高,但虎撲卻離上市的目标越來越遠。

一切現象都指向一個結論:虎撲正在告别它的黃金時代。

回到最初的起點,虎撲之是以能在3g時代積累起第一波使用者,有兩個決定性要素。一是在姚明效應影響下,NBA聯賽和籃球運動在國内影響力空前;二是在2005年前後,國内年輕人的資訊擷取管道還很單一,迫切需要有途徑了解籃球賽事的進展和結果。

CBA總決賽,靜悄悄

圖源網絡

在大衆有迫切需求,而管道極度有限的情況下,虎撲成為洞察資訊差背後生意的那個平台。從中學生到上班族,年輕人們在智能手機尚未普及的時代,不斷重新整理論壇上的實時比分,或是在比賽結束後大聊特聊。

但這兩個決定性要素,正慢慢退潮。

資訊化時代,球迷們不再缺乏獲得一手賽事資訊的途徑,直播、短視訊、社交媒體,有無數種方式可以看到比賽畫面,或是自己喜歡的球員。讨論可以發生在任何場所,論壇、直播間、評論區,甚至B站彈幕,資訊形态變得更多元,讨論資訊的平台也因而變得更分散。

而籃球賽事的影響力,也在多次危機之後遭遇滑坡。

回到疫情陰影籠罩的三個賽季。球隊失去收入、球員失去歡呼、球迷失去現場,讓職業聯賽的每一步都走得無比艱難。與此同時,中國籃球下一個能引起全民關注的巨星,尚未出現在公衆視野。

在季後賽表現出色的本土球星郭艾倫,今年已經29歲了。2010-2011賽季,中國籃協對國内球員的年齡要求做出調整,未滿18周歲的國内球員依舊不得參加聯賽,但國家隊球員不受此年齡限制。當時,郭艾倫是唯一一個滿足要求的年輕球員,是以這個新規則也被球迷們戲稱為“郭艾倫條款”。

幫助他提前登上CBA舞台的,是跟随國家隊征戰2010年土耳其世錦賽的經曆。那一年,雖然姚明已經退役,但站在他身前的還有易建聯、孫悅、王治郅、王仕鵬等名将,身後也有被稱作雙子星的趙繼偉。而十年過去,當郭艾倫在罵聲中長大,趙繼偉成為總決賽最有價值球員,球迷們卻發現,中國男籃不再擁有下一代頂尖新秀。

CBA總決賽,靜悄悄

圖源網絡

曾經以為隊中有球員在NBA打上輪換甚至主力是家常便飯,如今看來隻是中國男籃的高光時代;曾經以為在亞洲砍瓜切菜是一種常态,而後屢次丢掉亞洲冠軍,甚至無緣東京奧運會,讓觀衆對中國男籃的信心跌到谷底。

競技體育,成績是歡呼與掌聲的最大來源。疫情時代對CBA聯賽的打擊毋庸置疑,但多年戰績下滑帶來的隐患,早在疫情開始前就已經為籃球關注度的收縮留下伏筆。

終場哨聲響起。在CBA聯賽一年裡最重要的時刻,沒有球迷的歡呼聲響徹球館,沒有奪冠的智語被高高舉起,遼甯隊球員們在享受屬于他們的第二個冠軍時刻,少帥楊鳴以新身份捧起總冠軍獎杯。

競技運動中,即使沒有主場、沒有歡呼,也要把比賽辦下去,把球打下去,或許是另外一種浪漫。在看不到巨星馬上出現在眼前的時代,隻要聯賽還在運轉,誰能預言哪場比賽中會有新星橫空出世呢;在不能坐在場邊和家鄉球隊并肩戰鬥的時代,隻要聯賽還被轉播,誰能斷言不會有電視機前正在歡呼的孩子,即将踏上球場成為下一代的易建聯和郭艾倫呢?

CBA聯賽和中國籃球,都在經曆生命周期中的波谷。作為觀衆,與他們一同走過,也是另一種浪漫,跟曾經見證他們殺入奧運會八強同樣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