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說一說韓愈的《原道》

作者:汪汪隊大H

#以書之名#

唐·韓愈作《原道》,極陳禹、湯、文、武、周、孔之道,在乎相生相養,辟老氏的去仁義而言道德,辟佛的外天下國家而言治心。

《原道》所申,為宋朝理學之先聲。

程頤:“韓愈亦近世豪傑之士,如《原道》中言語雖有病,然自孟子而後,能将許大見識尋求者,才見此人。至如斷曰:荀與揚,擇焉而不精,語焉而不詳。若不是他見得,豈千餘年後,便能斷得如此分明也。”(《二程語錄》卷一)

“韓退之言‘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足乎已無待于外之謂德。’此言卻好。隻雲‘仁與義為定名,道與德為虛位’便亂說。隻如《原道》一篇極好。退之每有一兩處搏得親切,直似知道,然卻隻是搏也。”(《二程語錄》卷十二)

說一說韓愈的《原道》

韓愈之說,以仁義為本而言道德,在世當“有為”,儒家講“誠意正心”是為治國安民,“無為”如何使“鳏寡孤獨廢疾者有養也”?說佛教“棄君臣、去父子”而求“清淨寂滅”,禁而“相生相養之道”,如何使國富民強。當禁佛老,令還俗,以發揚先王先聖之道。

注:儒、釋、道三教至今亦有流弊,何況當時佛道盛行。究其根源,三教聖人均悟先天至性,“無聲無臭”,無可言傳,留下修道法門,皆是逆法,《道德經》雲“為學日益 ,為道日損”。

降本流末,順生萬法;歸本還原,逆成聖仙。旦有私欲、偏執,則不得要領,曆代學人更是依己見多做演繹,夾帶私貨,借物發端,與所述事或無關系了,以緻其“道”之真意失傳,越傳越偏,流弊無窮了。而且人性趨利避害、貪嗔癡難盡,借佛老名号牟利者從來不絕,沒有法規限制、制度管理,那是萬萬不可的。

“老子”言“無為無不為”即是孔子七十“從心所欲而不逾矩”,“中庸”即是六祖言“内于第一義不動,外善分别諸法相”。“友善有多門,歸元性無二”。以韓愈大儒之才,尚且不能識佛老真義,何況其他學人。是以,南懷瑾老師也曾勸人先修儒,再修佛道,是很容易的事。既在世先做“此岸”之功業,再修“彼岸”出世之功德,從“有為”到“不滞有為”而入“無為”,福德兩全。

說一說韓愈的《原道》

《原道》原文摘錄:

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足乎己無待于外之謂德。仁與義為定名,道與德為虛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兇有吉。老子之小仁義,非毀之也,其見者小也。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彼以煦煦為仁,孑孑為義,其小之也則宜。其所謂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謂道也。其所謂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謂德也。凡吾所謂道德雲者,合仁與義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謂道德雲者,去仁與義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

譯文:

博愛叫做“仁”,恰當地去實作“仁”就是“義”,沿着“仁義”之路前進便為“道”,使自己具備完美的修養,而不去依靠外界的力量就是“德”。仁和義是意義确定的名詞,道和德是意義不确定的名詞,是以道有君子之道和小人之道,而德有吉德和兇德。老子輕視仁義,并不是诋毀仁義,而是由于他的觀念狹小。好比坐在裡井看天的人,說天很小,其實天并不小。老子把小恩小惠認為仁,把謹小慎微認為義,他輕視仁義就是很自然的了。老子所說的道,是把他觀念裡的道當作道,不是我所說的道。他所說的德,是把他觀念裡的德當作德,不是我所說的德。凡是我所說的道德,都是結合仁和義說的,是天下的公論。老子所說的道德,是抛開了仁和義說的,隻是他一個人的說法。

今其法曰,必棄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相養之道,以求其所謂清淨寂滅者。嗚呼!其亦幸而出于三代之後,不見黜于禹、湯、文、武、周公、孔子也。其亦不幸而不出于三代之前,不見正于禹、湯、文、武、周公、孔子也。

譯文:

如今佛家卻說,一定要抛棄你們的君臣關系,消除你們的父子關系,禁止你們相生相養的辦法,以便追求那些所謂清淨寂滅的境界。唉呀!他們也幸而出生在三代之後,沒有被夏禹、商湯、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孔子所貶斥。他們又不幸而沒有出生在三代以前,沒有受到夏禹、商湯、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孔子的教導。

說一說韓愈的《原道》
傳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然則古之所謂正心而誠意者,将以有為也。今也欲治其心而外天下國家,滅其天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孔子之作《春秋》也,諸侯用夷禮則夷之,進于中國則中國之。經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

譯文:

《禮記》說:“在古代,想要發揚他的光輝道德于天下的人,一定要先治理好他的國家;要治理好他的國家,一定要先整頓好他的家庭;要整頓好他的家庭,必須先進行自身的修養;要進行自我修養,必須先端正自己的思想;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必須先使自己具有誠意。”可見古人所謂正心和誠意,都是為了要有所作為。如今那些修心養性的人,卻想抛開天下國家,滅絕天性,做兒子的不把他的父親當作父親,做臣子的不把他的君上當作君上,做百姓的不做他們該做的事。孔子作《春秋》,對于采用夷狄禮俗的諸侯,就把他們列入夷狄;對于采用中原禮俗的諸侯,就承認他們是中國人。《論語》說:“夷狄雖然有君主,還不如中國的沒有君主。”《詩經》說:“夷狄應當攻擊,荊舒應當懲罰。”

說一說韓愈的《原道》
曰:“斯道也,何道也?”曰:“斯吾所謂道也,非向所謂老與佛之道也。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禹以是傳之湯,湯以是傳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傳之孔子,孔子傳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傳焉。荀與揚也,擇焉而不精,語焉而不詳。由周公而上,上而為君,故其事行。由周公而下,下而為臣,故其說長。然則如之何而可也?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書,廬其居。明先王之道以道之,鳏寡孤獨廢疾者有養也。其亦庶乎其可也!”
說一說韓愈的《原道》

譯文:

有人問:“你這個道,是什麼道呀?”我說:“這是我所說的道,不是剛才所說的道家和佛家的道。這個道是從堯傳給舜,舜傳給禹,禹傳給湯,湯傳給文王、武王、周公,文王、武王、周公傳給孔子,孔子傳給孟轲,孟轲死後,沒有繼承的人。隻有荀卿和揚雄,從中選取過一些但選得不精,論述過一些但并不全面。從周公以上,繼承的都是在上做君王的,是以儒道能夠實行;從周公以下,繼承的都是在下做臣子的,是以他們的學說能夠流傳。那麼,怎麼辦才能使儒道獲得實行呢?我以為:不堵塞佛老之道,儒道就不得流傳;不禁止佛老之道,儒道就不能推行。必須把和尚、道士還俗為民,燒掉佛經道書,把佛寺、道觀變成平民的住宅。發揚先王之道作為治理天下的标準,使鳏寡孤獨、殘疾以及長年患病的人得到照料,這樣做大約也就可以了!

#古文常識# #道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