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上的亨特湯普森:反文化的神話人物和約翰尼-德普的奇特友誼

作者:大猛男日記
曆史上的亨特湯普森:反文化的神話人物和約翰尼-德普的奇特友誼

亨特-S-湯普森已經成為某種反文化的神話人物。一種民間英雄,人們記住了他對槍支的親和力、所有改變思想的物質、對權威的蔑視以及理查德-尼克松。無論這種形象是完全準确的,還是一個勤奮制作的門面,或者是介于兩者之間的東西,它有時都會把湯普森從20世紀60年代到2005年去世的最有才華和影響力的美國作家之一的事實放在前面。

這位自稱是 "新聞學博士"的狂野方式吸引了包括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的一批好萊塢演員在内的粉絲,包括約翰尼-德普。這位年輕的演員和這位聲名狼藉的記者,以及他永遠存在的飛行員和煙鬥,構成了一對不可能的組合。但是,當湯普森最著名的作品--1971年的《拉斯維加斯的恐懼與厭惡》--被搬上大銀幕時,德普扮演了拉烏爾-杜克,湯普森的代名詞。兩人關系密切,在2005年湯普森自殺後,據說德普為湯普森多年前為自己精心策劃的送别活動買了單。

湯普森的标志性風格的誕生

曆史上的亨特湯普森:反文化的神話人物和約翰尼-德普的奇特友誼

在服完兵役并在全國各地的小報紙上跳來跳去之後,亨特-S-湯普森在被指派寫一篇關于地獄天使的文章時迎來了他的重大突破,但這篇文章很快就變成了一本長篇著作。據《滾石》雜志報道,《地獄天使》在1966年發行時,就被稱為 "地獄天使"。地獄天使:非法機車幫派的奇異而可怕的傳奇》成為熱門,因為它提供了對一個絕大多數記者都不敢涉足的群體的第一手資料。更重要的是,湯普森作為作者的角色并不是像典型的記者那樣是一個旁觀者,他是一個積極的參與者,是書中的主要人物之一。這種結合,再加上一些充滿實質内容的時刻,開啟了他成為代名詞的流派:"浪迹新聞"。

在《地獄天使》一書的成功之後,湯普森開始為《滾石》雜志撰稿,這導緻了他一些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包括他在1970年試圖成為科羅拉多州皮特金縣的警長,他在那裡買了一個房子。他參加了自創的 "怪人權力 "的競選,預示着他對政治的興趣。然後,同樣在1970年,湯普森寫下了參加肯塔基賽馬會的第一手資料,這本書被稱為《肯塔基賽馬會是頹廢和堕落的》,這是他與經常合作的藝術家拉爾夫-斯泰德曼的第一個項目之一。

恐懼和厭惡

曆史上的亨特湯普森:反文化的神話人物和約翰尼-德普的奇特友誼

亨特-湯普森(Hunter S. Thompson)最具代表性的兩部作品在70年代初問世,它們共同鞏固了岡薩雷斯新聞的風格以及他作為美國傑出作家之一的地位。第一部是1971年的《拉斯維加斯的恐懼與厭惡》,記錄了拉烏爾-杜克和他的律師岡薩博士--根據《傳記》中湯普森真正的朋友奧斯卡-阿科斯塔的故事--他們在拉斯維加斯花了幾天時間來報道一場機車比賽,在毒品的刺激下。據《滾石》雜志報道,這項任務是由《體育畫報》提供的,最初隻是寫幾百字的Mint 400機車比賽,但後來演變成了湯普森職業生涯中的決定性作品之一。

1980年,一部松散地以湯普森的生活和事業為基礎的電影《水牛之鄉》上映了。該片由比爾-默裡飾演湯普森,彼得-博伊爾飾演拉茲洛,這個角色的原型是奧斯卡-阿科斯塔。這部電影的靈感來自于湯普森1976年在滾石雜志上發表的文章《女妖為水牛肉而尖叫》,文章涉及到阿科斯塔的失蹤和被指控的謀殺。

這部電影渲染了湯普森的野性,他的個性吸引了許多名人,包括傑克-尼克爾森、約翰-庫薩克和肖恩-潘,其中許多人都會去湯普森在科羅拉多州阿斯彭附近的家--被稱為貓頭鷹農場--喝酒、聊天,并與這位岡薩雷斯新聞之父本人一起吹牛。

約翰尼-德普擔任亨特-S-湯普森的角色

曆史上的亨特湯普森:反文化的神話人物和約翰尼-德普的奇特友誼

約翰尼-德普第一次見到亨特-S-湯普森是在1994年。 德普一直是湯普森作品的粉絲,根據Ranker的說法,他在這位作家最喜歡的飲品店之一--伍迪溪酒館見到了湯普森。那一天,湯普森揮舞着一根電擊棒宣布他的存在。兩人很快成為朋友,并有很多共同點,其中最重要的是他們的家鄉肯塔基州。德普後來說,當他用作家的一把獵槍炸毀一個綁着硝化甘油的丙烷罐時,他覺得他們的友誼就被封住了--覺得随之而來的火球是一種成年儀式。

當《拉斯維加斯的恐懼與厭惡》準備登上銀幕時,約翰尼-德普已經是一個衆所周知的人物,他曾出演過《艾德伍德》、《剪刀手愛德華》和《吉爾伯特-葡萄吃什麼》等影片。是以,德普最終被選中出演湯普森巨作的改編電影,但他害怕自己的形象會影響兩人的關系。然而,湯普森讓他放心,提醒他,他 "仍然是默裡的朋友"。湯普森還幫助德普進入角色,取笑演員在影片中的衣着,甚至幫助德普完善他自己著名的短發,幾乎是秃頭。

約翰尼-德普是亨特-S-湯普森出版的一個主要原因。

曆史上的亨特湯普森:反文化的神話人物和約翰尼-德普的奇特友誼

約翰尼-德普也是說服亨特-S-湯普森出版他幾十年前就開始寫的長篇小說《朗姆酒日記》的推動力之一,根據《遠方》雜志。在他職業生涯早期的一次停留中,湯普森在波多黎各聖胡安的一家英文報紙工作。他在那裡的經曆激發了他對一份手稿的興趣,然而從他開始寫手稿到20世紀90年代,手稿一直被藏起來,幾乎沒有人見過它。

由于德普和湯普森成為如此好的朋友,這位作家允許德普檢視他的一些舊檔案和紀念品。這位演員翻閱了《朗姆酒日記》,并且顯然對他所讀到的内容印象深刻,因為根據蘭克的說法,是他說服湯普森出版了這部被擱置已久的長篇小說。這并不是德普與這本書的唯一聯系。2011年,在湯普森去世6年後,《朗姆酒日記》的改編電影上映,德普擔任主演。

據《每日記錄》報道,德普和湯普森曾經偶爾一起去旅行,有時在很短的時間内。"我一生都會珍惜的一件事是,每當亨特覺得需要出去流浪時,他就會給我打電話說,'上校'--這是他以前對我的稱呼--'德普上校,我需要你一周後到哈瓦那去',"德普說。"你會和亨特在哈瓦那呆一個星期,這很瘋狂,但這些記憶已經深深地印在我的腦子裡。"

約翰尼-德普給亨特-S-湯普森舉行了他想要的送别儀式

曆史上的亨特湯普森:反文化的神話人物和約翰尼-德普的奇特友誼

2005年,在健康狀況不佳的情況下,亨特-S-湯普森被發現死于他在科羅拉多州的家中自殘的槍傷,享年67歲。在約翰尼-德普對貓頭鷹農場的一次通路中,讨論不知不覺地轉向了湯普森希望他的追悼會是什麼樣的。湯普森告訴德普,他希望他的骨灰能從大炮中發射出來,而諾曼-格林鮑姆的 "Spirit In The Sky "和鮑勃-迪倫的 "Mr. Tambourine Man "則從揚聲器中響起。

據Far Out報道,德普幫助支付了他的朋友一直想要的葬禮服務,據信這需要花費大約300萬美元。湯普森的骨灰從一門超過150英尺高的大炮中發射出來,其形狀就像經常與他聯系在一起的 "岡薩雷斯之拳 "符号;一個握着佩奧特按鈕的雙拇指的拳頭。随後,私人儀式在煙花的映襯下圓滿結束。根據紐約州作家協會的說法,出席儀式的有湯普森的許多名人朋友以及參議員約翰-克裡和喬治-麥戈文等政治家。

德普解釋了為什麼要把這個儀式變成現實。"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確定他最後的願望得以實作,"據《遠方》報道,這位演員說。"我隻是想以我的朋友想要的方式送他出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