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股尾盤大逆轉!俄石油基地突發火災,拜登又有新動作!歐洲瘋狂搶購俄原油,馬斯克收購推特談妥了

作者:證券時報

《基輔郵報》

隔夜,美股尾盤大反轉!

周一,美股三大指數低開高走,都曾一度跌超1%!截至收盤,道指漲0.70%,報34049.46點;标普500指數漲0.57%,報4296.12點;納指漲1.29%,報13004.85點。

值得注意的是,推特收漲5.7%,創2021年11月16日以來收盤新高,馬斯克收購的交易預計将于2022年完成。

此外,俄烏沖突之下,能源市場的一舉一動,都牽動市場神經。首先是,俄羅斯的一座石油基地突發火災。其次,據環球網報道,俄羅斯打擊烏克蘭的軍事基地行動仍在繼續,俄國防部于4月25日表示,俄軍摧毀了烏克蘭一個煉油廠的燃料生産設施,以及一處向烏克蘭軍隊提供供給的油料倉庫。

與此同時,美國也有新動作。當地時間25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和國防部長奧斯汀在通路烏克蘭基輔時宣布,美方将向烏克蘭及其他15個國家提供7.13億美元,以滿足這些國家的軍事需求。

另外,歐盟方面也有大動作,正在醞釀包括石油禁運在内的第六輪對俄制裁方案。4月25日,英國《泰晤士報》報道稱,歐盟委員會副主席維拉·朱洛娃表示,預計歐盟最早将于本周實施第六輪對俄制裁方案,核心内容與石油禁運有關。

而在能源禁令生效前夕,歐洲各國卻正在大肆囤積俄原油。據油輪追蹤機構TankerTrackers的資料,4月迄今,從俄羅斯港口運往歐盟成員國的石油出口量已升至平均每天160萬桶,而3月份的出口量為平均每天130萬桶,環比增長超23%。

美股尾盤逆轉,馬斯克收購談妥

周一,美股三大指數低開高走。道指在盤中下跌近500點,但随後在尾盤出現反轉。截至收盤,道指漲0.70%,報34049.46點;标普500指數漲0.57%,報4296.12點;納指漲1.29%,報13004.85點。

随着隔夜利率下跌,科技股反彈,為主要股指提供支撐。大型科技股多數上漲,蘋果漲0.67%,亞馬遜漲1.19%,奈飛跌2.6%,谷歌漲2.87%,臉書漲1.56%,微軟漲2.44%。

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4月25日,社交媒體平台推特公司接受了埃隆·馬斯克的收購協定。根據協定,馬斯克将以每股54.2美元,總計約44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推特。馬斯克當天在推特上表示,希望該公司能夠繼續為人們提供表達不同意見的平台。此外,馬斯克還表示希望将推特公司的算法進行公開,以透明化内容推薦和屏蔽的具體邏輯。

受此消息刺激,推特盤中直拉,收漲5.66%,創2021年11月16日以來收盤新高!

關于收購的程序,據其官方公告,推特方面表示,該收購交易已獲得推特董事會的一緻準許,預計收購将于2022年完成。值得注意的是,這筆收購交易仍然需要經過推特股東的準許,也需要監管機構準許。還需要滿足其他成交條件才能最寵達成。交易完成後,推特将退市并成為一家私人控股公司。

美國能源股走低,埃克森美孚跌3.36%,雪佛龍跌2.16%,康菲石油跌4.53%,斯倫貝謝跌7.13%,西方石油跌3.04%。

熱門中概股多數上行,滴滴漲4.65%,京東漲3.23%,網易漲2.92%,拼多多漲2.51%,百度漲1.75%,小鵬汽車漲1.42%。蔚來漲0.76%;理想汽車跌0.09%,阿裡巴巴跌0.75%。

歐股集體下挫,英國倫敦股市《金融時報》100種股票平均價格指數25日報收于7380.54點,比前一交易日下跌141.14點,跌幅為1.88%。法國巴黎股市CAC40指數報收于6449.38點,比前一交易日下跌132.04點,跌幅為2.01%;德國法蘭克福股市DAX指數報收于13924.17點,比前一交易日下跌217.92點,跌幅為1.54%。

國際油價大幅下跌,WTI 6月原油期貨收跌3.53美元,跌幅3.46%,報98.54美元/桶。布倫特6月原油期貨收跌4.33美元,跌幅4.06%,報102.32美元/桶。

美元指數25日顯著上漲,截至紐約彙市尾盤,衡量美元對六種主要貨币的美元指數上漲0.53%至101.7530。

俄石油基地突發火災

據央視新聞報道,4月25日,俄羅斯布良斯克市的一座石油基地突發火災,事故未導緻人員傷亡,截至目前,起火原因等具體消息尚未公布。

俄羅斯媒體報道稱,當地居民稱,現場多點傳來爆炸聲,其中一個起火點是一個軍事機關的柴油燃料庫。據俄新社報道,發生火災的是布良斯克州“友誼”輸油管道的一座油庫和另外一座設施。4月21日,俄方曾宣稱,烏軍直升機對該地發起襲擊,造成了7人受傷。

俄羅斯打擊烏克蘭的軍事基地行動仍在繼續。據環球網報道,4月25日,俄羅斯國防部表示,俄軍當天使用“铠甲-S”防空系統在位于赫爾松地區的切爾諾巴耶夫卡上空擊落一枚“圓點-U”飛彈和多管火箭發射系統發射的18枚飛彈。

俄國防部稱,俄軍還使用高精度遠端武器摧毀了烏克蘭一個煉油廠的燃料生産設施,以及一處向烏克蘭軍隊提供供給的油料倉庫。俄軍還打擊了多個烏克蘭軍事設施,包括三個烏軍人員和裝備集結點,以及三個彈藥庫。

與此同時,美國也有新動作。當地時間25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和國防部長奧斯汀在通路烏克蘭基輔期間宣布,美方将向烏克蘭及其他15個國家提供7.13億美元,以滿足這些國家的軍事需求。

布林肯還表示,美國外交官将于本周傳回烏克蘭境内。據路透社報道,美國總統拜登将提名布裡奇特·布林克出任美國駐烏克蘭大使。

根據聲明,布林克為資深外交官,曾擔任美國國務院歐洲和歐亞事務局進階顧問和副助理國務卿,負責東歐和高加索地區相關問題,還曾任職于美國駐塞爾維亞、塞普勒斯、格魯吉亞和烏茲别克斯坦機構以及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

歐洲正在瘋狂“囤油”

“嘴上說不要,身體卻很誠實”,歐洲各國對俄羅斯的原油态度非常“暧昧”。

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歐盟對俄羅斯醞釀了一系列制裁措施,對俄羅斯能源的禁令也正在計劃之中。

而在禁令實施前夕,歐洲各國都在執行“囤油計劃”,正大肆購買俄羅斯的原油。據《華爾街日報》的最新報道,4月以來,俄羅斯向歐盟運輸的原油出口量正在加大,其中荷蘭、希臘等國的俄石油進口量大幅飙升。

據油輪追蹤機構TankerTrackers的資料,4月迄今,從俄羅斯港口運往歐盟成員國的石油出口量已升至平均每天160萬桶,而3月份的出口量為平均每天130萬桶,環比增長超23%。

另一家大宗商品資料分析公司Kpler的資料顯示,4月以來,俄羅斯石油的裝載量出人意料地強勁。《華爾街日報》報道稱,越來越多的石油正在從俄羅斯港口發出,這使得俄羅斯的經常賬戶餘額處于曆史最高水準。

面對歐洲各國旺盛的購買力,俄羅斯原油商還推出“打折促銷”,增加俄羅斯原油的吸引力。

有交易商表示,目前平均每桶俄羅斯石油的價格比布倫特基準價格低20-30 美元。瑞銀集團大宗商品分析師喬瓦尼·斯塔諾沃表示,目前市場上的俄羅斯石油有大幅折扣,這對買家非常具有吸引力。

在進口俄羅斯石油的歐洲買家中,羅馬尼亞、愛沙尼亞、希臘和保加利亞4月份的俄石油進口量較3月份的平均水準猛增一倍以上,均超過10萬桶/日。

作為近期最大的俄石油買家,荷蘭的石油進口量飙升最為明顯,從上月的平均每天進口約50萬桶漲至約65萬桶。一些歐洲買家急于囤積俄羅斯原油,以規避可能出台的禁令措施。

另外,據瑞士媒體報道,瑞士大宗商品貿易商也參與到了俄羅斯的石油交易之中。根據瑞士駐莫斯科大使館的一份報告,80%的俄大宗商品通過瑞士進行交易。

禁令将至?

4月25日,英國《泰晤士報》報道稱,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東布羅夫斯基斯表示,歐盟正在準備包括某種形式的石油禁運的第六輪對俄制裁方案,具體措施可能包括逐漸淘汰俄羅斯石油或者對超過一定價格上限的出口産品征收關稅。

歐盟委員會副主席維拉·朱洛娃同日表示,預計歐盟最早将于本周實施第六輪對俄制裁方案,核心内容與石油禁運有關。

另外,據路透社報道,歐盟或将在法國大選後,宣布對俄羅斯石油實行全面禁運。法國财政部長勒梅爾表示,正在歐盟層面推動對俄羅斯石油禁運,法國總統馬克龍希望采取這樣的舉措,在未來幾周内,将說服歐洲夥伴停止進口俄羅斯石油。

另外,據央視新聞報道,德國外長貝爾伯克表示,德國計劃在今年夏季之前把俄羅斯進口石油的數量減半,從明年起不再進口俄羅斯石油。

财經金融部落格Zerohedge分析指出,出台禁令的時間點選擇在法國大選後,主要是擔心實施禁運刺激油價飙升,可能會助推法國群眾支援馬克龍的競争對手—勒龐。

因為,越來越多的歐洲群眾不願意承受高昂的能源價格,據最新的民調資料顯示,在英國的受訪者中,僅有36%的人願意接受因西方對俄制裁導緻的更高燃料價格,與3月的50%相比,下降了14個百分點。另外,對于政客們呼籲的“為自由受凍”口号,59%的德國群眾明确反對。

4月25日,法國大選的第二輪投票結果已經出爐,馬克龍如期獲勝,将成功連任,下一階段,馬克龍或将推進歐盟實施對俄羅斯石油的禁令計劃。

摩根大通分析師Natasha Kaneva在最新的報告中警告稱,若歐洲對俄羅斯的原油采取“全面且迅速的禁令”,原油及成品油供應端的損失量或超400萬桶/日。屆時,布倫特原油有可能飙升65%至185美元/桶。

摩根大通進一步表示,如果歐盟采取同禁運俄羅斯煤炭類似的做法,即在未來4個月内逐漸淘汰俄羅斯原油,原油市場價格可能有望不被顯著擾亂。

“瞞天過海”之計

在歐盟“封殺”俄羅斯原油的預期之下,歐洲的原油交易商正在建構一個“隐秘的市場”。

4月23日,德國《經理人雜志》報道稱,歐洲的原油交易商正在“瞞天過海”地将俄羅斯石油運往意大利、西班牙、荷蘭的各大港口。

海運分析機構的資料顯示,越來越多的石油從俄羅斯港口運往“未知的目的地”。截至4月,已經有超過1110萬桶石油被裝載到沒有預定路線的油輪上。

分析師和貿易商表示,使用“未知目的地”标記的俄羅斯原油,會在海上轉運至更大的油輪上,并與其他産地的原油混合運輸,最終運抵特定的目的地。此前,伊朗、委内瑞拉等受制裁國家的原油出口,都曾采用過這種“瞞天過海”的運輸方法。

通過這樣的操作,油輪将俄羅斯原油與其他國家原油混合,便可以躲避禁令。據殼牌集團透露,如果将俄羅斯的石油與其他國家的石油以49%到51%的比例混合,新的石油貨品會變成“拉脫維亞混合油”“土庫曼斯坦混合油”或任何其他石油混合物,幾乎不能再證明這是俄羅斯原油。

俄羅斯國家能源安全基金專家伊戈爾·尤什科夫也表示,從形式上講,這種計劃是完全合法的。一旦歐盟決定對俄實施石油禁運,這類“伊朗式”運輸将成為俄羅斯石油規避西方制裁的一種方式。

責編:戰術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