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需要“焯水”的蔬菜到底有哪些?

作者:百檢網—做檢測上百檢

現在有很多朋友被封禁在家,想必也開始學着做菜了吧?前幾天小檢的同僚還在問我,到底哪些蔬菜需要焯水,這妹子以前可是十指不沾陽春水的主,想來想去隻好給她科普了一番,是以在這裡也跟大家夥科普一番,到底什麼蔬菜需要焯水。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做菜為什麼要焯水?

因為焯水可以使蔬菜的色澤以及味道更加鮮美,減輕澀、苦、辣味,還可以殺菌消毒。而且肉類的焯水,可以去腥,去掉血水浮沫。最後就是焯水還可以更好的保持食物口感,縮短烹饪時間。

需要“焯水”的蔬菜到底有哪些?

那麼有哪些食材需要焯水呢?

有以下:

首先是含草酸高的菜

如:菠菜、苋菜、茭白、竹筍菠菜、空心菜、苋菜、茭白、竹筍、芹菜、蒜苗、茼蒿,等。

草酸高的菜會影響鈣的吸收,并且吃起來會有點澀口,焯水可以讓草酸溶于水。

第2個就是含硝酸鹽的菜,如:香椿、蕨菜茼蒿、芹菜、苋菜、空心菜、香椿等。

含有硝酸鹽的菜,長期在儲存容易形成有害物質,硝酸鹽和草酸一樣溶于水,焯水加熱可以促進溶解

第3個就是質地硬的菜,不容易炒熟的。如:芥藍、菜心、芥菜、西蘭花、芹菜、莴筍、苦瓜等。比較硬的菜,焯水更容易炒熟,縮短烹饪時間。

需要“焯水”的蔬菜到底有哪些?

第4就是肉類,這個肉類小檢要單獨說明一下。大塊的肉類焯水可以去除血水,去腥,去浮沫。

最後一類就是海鮮類,在廣東很喜歡吃白灼蝦,白灼墨魚等,其實白灼也就是焯水焯熟直接蘸醬吃。這樣可以保持原汁原味的海鮮鮮味。

而這個肉類焯水,小檢要單獨說2句。一般都是冷水下鍋,目的是為了去除肉中的“血水”。這種“血水”并不是真正的血液,它的主要物質為肌紅蛋白、少量油脂和一些雜質,這些油脂中會溶解一些腥味物質。

随着加熱過程中的水溫升高,油脂慢慢溶出,肌紅蛋白作為表面活性劑,産生泡沫,這些泡沫裹挾着油脂、水蒸氣、空氣,最終形成浮沫。

如果熱水下鍋,肉塊外層的蛋白質會在下鍋瞬間就迅速變性收縮,導緻内部的“血水”無法溶出,反而無法達到去腥效果。焯水還可以減少肉類在烹調後的浮沫,讓湯汁更加清澈透亮,提升菜品的觀感。

需要“焯水”的蔬菜到底有哪些?

當然對有些蔬菜可就比較靈活了,比如蕨菜含有一定量的原蕨苷,這種物質雖不是植物毒素,卻被世界衛生組織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RAC)歸類為3類緻癌物質(尚無證據,但有可能具有緻癌性)。

與它一起被列為3類緻癌物質的還有蘇丹紅一号、柴油(輕餾分)、染發産品(個人使用)等。

雖然尚不确定原蕨苷的緻癌性,但保險起見,我們還是建議在烹饪蕨菜前最好也要用沸水汆燙,并且要将其徹底煮熟。

你再比如泡發木耳。木耳它本身無毒,但它在泡發過程中非常容易滋生細菌和黴菌,更容易産生毒素。我們曾對自己泡發木耳&超市賣的泡發木耳的微生物含量做過測試,結果不容樂觀。泡發時間一長,菌落總數直接“爆表”了:

最後再說說焯水的小技巧

1.蔬菜類

一般沸水下鍋,建議先下菜梗、再下葉子,加點油、鹽,可以讓菜保持清翠的口感和色澤

2.肉類

一般冷水下鍋,慢慢煮出血水浮沫。焯水的時候可以加點蔥,姜,料酒等幫助去腥

3.海鮮類

一般開水下鍋,煮2-3分鐘煮熟即可

一、 除異味/去腥

對象:豬肉、牛肉、羊肉等

焯水方式:冷水下鍋,徹底斷生後撈出

一般情況,豬、牛、羊肉等在正式的炖煮、爆炒前都會有一道焯水步驟。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