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有人為了利益而抛棄靈魂,把腦袋活成了褲裆

作者:毛羅

最近有段話流行于網絡:如果一個人水準挺高,卻混得不好,大機率人品不錯。當時在群裡讀到這句,覺得是個很有意思的話題,值得探讨一下。

在中國人的語境中,水準是綜合能力的代名詞。說一個人水準高,就是承認他有才華智識,富有洞見,能力可獨當一面。按正常的人才發展規律來論,他是可以在衆人中脫穎而出,然後受到重用大展身手的。

這類人毫無疑問就是人們口中的“人才”。大處講,人類文明的程序,從科技文化的繁榮到思想觀念轉變,每一次進步,都是人才推動的結果。小到機關、公司的發展,也莫不如此。人才才是一個國家、一座城市、一家企業的核心競争力。

有人為了利益而抛棄靈魂,把腦袋活成了褲裆

一個人水準高卻混得不好,很有些不合常理,讓人意外。當然這是從正常邏輯出發,如果懂得現實境況下人才選用的規則,自然就不會大驚小怪。很長時期内,在這塊江湖之地,隻有才華是遠遠不夠的,“做人”的學問才是決定一個人能走多遠飛多高的決定因素。

有一次,有位主持人讓陳丹青為大學生的發展給點建議,他想了想,說:“我無法給當下的年輕人任何建議,因為我們那個時候的成功跟專業以外的能力沒任何關系,但是在當下太重要了,幾乎是決定的。”

靠專業取得成功,就是憑能力和努力——當這些被“做人”和“關系”所取代,當決定個人發展的邏輯發生轉變,的确沒有任何人能夠給他人善意而正确的忠告。

有人為了利益而抛棄靈魂,把腦袋活成了褲裆

所謂做人,不過就是會處圈子、懂得經營關系,這與幹事的經略之才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水準高的人,注意力全在事兒上,他們疏于結交圈子。善于經營關系的人,精力都放在了攀附人脈上,并不在意才具的培養。

水準高的人混得不好,很大程度源自一個原因:沒有赢得認同和支援。相比那些投機取巧鑽營拍馬之輩,他們懂得人的尊嚴和操守,做事認真,行端品正,不會為個人之利,丢掉可貴的人性光輝。也就是說,水準高、人品好的人不屑于搞潛規則。他們本可以有着更好的發展和地位,卻不願蠅營狗苟,在一個同流合污的環境下,執着地選擇做一個清白清醒的人。

有人為了利益而抛棄靈魂,把腦袋活成了褲裆

尊嚴感極低的時代,那些努力仰望星空的人,無疑是痛苦的。就像在一個打破生态鍊的池塘,去選擇做白蓮花,也注定是孤獨的。可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才擔起了人存在的尊嚴,賦予了人活着的意義。

混的好壞,其實很難衡量,好與壞的标準不僅是物質成就,還有精神價值。古人說“不墜青雲之志”,人與人志向本不相同,有人為利益甘願抛棄靈魂,把腦袋活成褲裆,一生所思所想不過利益欲望那點事兒。有人心懷敬畏,不舍良知,雖處五濁世間,依然眼中有光,溫暖而堅定。

有人為了利益而抛棄靈魂,把腦袋活成了褲裆

水準高低與混的好與壞,本沒必然幹系,若因品行高潔而遭人打壓,衆人非之,很遺憾一定是這個社會病了。在烏鴉統治的世界,敢于擁有白色羽毛的靈魂,毫無疑問,是這個時代的勇士,值得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