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才千:曾任副總參謀長,1971年被叫到人民大會堂,委以重任

作者:程觀

引言

權力可以給予人無窮的力量、崇高的地位,也可以讓人一步步變得瘋狂,被欲望擾亂自己的心智。特别是一個人獨斷專權,這會對國家和人民造成難以想象的威脅,故此人們從千百年前開始便研究有關分化權力,以此來達到互相制衡的目的。曆史上便發生過無數起因人權力過于集中,進而差點斷送整個國家的發展,這些事件也成為了新中國所要借鑒的教訓。

新中國成立後,軍權進行了多次調整,以免某一将領權力過大對國家和人民造成不利影響。但在特殊時期,特意挑選了一位相較于其他開國将領,資曆尚且年輕的将領擔任起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的職務,他在後來甚至代行總參謀長的權力,為穩固國家安全、軍隊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

張才千:曾任副總參謀長,1971年被叫到人民大會堂,委以重任

01

這位臨危受命的将領名叫張才千,1911年出生于湖北省麻城市的貧農家庭,在這座英雄輩出的城市中長大,張才千對革命也産生了向往之情。張才千雖然家境不富裕,可父母還是堅信“讀書改變命運”的道理,砸鍋賣鐵将兒子送入了私塾中學習,這才讓張才千積累了一定的文化知識。

可惜動蕩的歲月沒有給一家人喘息的機會,軍閥混戰使得湖北人民流離失所,張才千對軍閥們的惡行十分痛恨,但他彼時不過是十來歲出頭的少年,深知靠自己的力量是無法改變現狀。

張才千:曾任副總參謀長,1971年被叫到人民大會堂,委以重任

機緣巧合下,張才千得知了當地的革命隊伍準備發動起義,16歲的他便主動報名參加,扛着比自己還要高的槍杆奮勇殺敵,這便是曆史上著名的“黃麻起義”。此次過後,張才千備受黨組織的器重,他回到家鄉組織父老鄉親們參加農民運動,并盡心盡力地推廣土改政策,讓老百姓們對黨組織增添了不小的信任度。經過多年的革命工作,張才千成為了村農民協會委員以及少先隊隊長,吸引了無數青少年加入革命隊伍,為黨組織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力量。

02

1930年,張才千便跟随紅軍部隊踏上了漫長地革命之旅,成為了紅一軍地一名戰士,閑暇時間還會在學校裡學習革命理論。次年,張才千被編入鄂豫皖紅四軍,同年還加入了中國共産黨,參與過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多次反“圍剿”作戰,年紀輕輕便經曆了無數次血流成河地戰鬥,他也是以被提拔為紅軍部隊中地團長,甚至是副師長。

張才千:曾任副總參謀長,1971年被叫到人民大會堂,委以重任

1934年,張才千随軍來到川陝建立革命根據地,為川陝的老百姓送去了革命的火種。1935年,張才千參加了兩萬五千裡長征,最終抵達甘肅地區與其他部隊會師,他也成為了紅四軍的一名師長。

抗戰時期,張才千主要留守在陝甘甯地區作戰,後又被派往河南建立抗日根據地,對日本侵略者的殘忍手段他都有過親身體驗,好在他的軍事才能足夠優秀,幫助他赢下了一場又一場的硬仗。經過長達數年的敵後遊擊戰争,張才千對敵人予以重創,他也得以親眼見證1945年日軍繳械投降的景象,成為了萬千曆史見證者之一。

解放戰争時期,張才千成為中原軍區的一名将領,他利用鄂西的地形優勢與敵人展開遊擊戰,一次僅憑1200人便突破了國軍的圍追堵截,成功打破了國軍圍剿的陰謀。

張才千:曾任副總參謀長,1971年被叫到人民大會堂,委以重任

03

有着如此豐富經曆的張才千自然受到重視,先是将他任命為解放軍第44軍軍長,後又被授予了中将軍銜。張才千深知自己的資曆、才識遠不及其他将領,他利用一切時間來彌補自己的知識孔雀,積極參加每一場關乎國家安全的鬥争,特殊時期期間,擔心時任總參謀長的黃永勝權力過大,便挑選一位合适的人選進入總參謀部來達到制衡的目的。

1971年,張才千突然被叫到人民大會堂,向他講明了來龍去脈,并對他委以重任,希望張才千能夠擔起上司職務,嚴格掌握部隊,保證國家不會出現亂子。張才千沒有辜負總理的期望,他不僅出色完成本職任務,還對涉及人員進行了深入調查,分擔了不少工作壓力。1980年張才千出任武漢軍區上司職務,兩年後他便辭去了工作,安心過上了養老生活。

張才千:曾任副總參謀長,1971年被叫到人民大會堂,委以重任

結語

在那個變幻莫測的時期,張才千能夠承受住巨大壓力、逆流而上,甚至還能出色完成任務,這一點值得我們後人敬佩不已。1994年,張才千于北京病逝,按照他生前的遺囑,他的骨灰被安葬在了家鄉麻城市的革命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