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共九大選舉,他和主席票數一樣,三次改名,晚年甘願燒鍋爐

作者:法治平安淅川

陳永貴作為大寨村的普通農民,卻在毛主席的支援下當上了國務院副總理,這在如今的我們看來簡直無法想象。

但在那個時候,普通農民和勞工很多都能夠身居高位,在中共九大選舉的時候,有一位勞工和主席的票數竟然一緻。

中共九大選舉,他和主席票數一樣,三次改名,晚年甘願燒鍋爐

王白旦出生于1935年的河北井徑,原名王白蛋,意思是白白胖胖像石頭一樣結實,父母也希望他長大之後能夠成為一個莊稼漢。

後來上學的時候,私塾先生覺得這個名字不夠文雅,就把他最後一個字改成了“旦”,希望将來能如旭日東升一般,前程似錦。

國中畢業之後,他在1951年進入了太原鋼廠工作,1958年9月加入了中國共産黨。

後來又來到了黑龍江省齊齊哈爾鋼廠當勞工。在工廠裡他表現優秀,腦子靈活,學東西也非常快。

中共九大選舉,他和主席票數一樣,三次改名,晚年甘願燒鍋爐

1969年初,中共九大召開前夕,王白旦所在的鋼廠也配置設定到了一個代表名額,但有個基本的要求,首先黨齡必須得在7年以上,而且必須是煉鋼勞工。

當時廠裡的人員要麼不是黨員,要麼黨齡不夠7年,要麼根本就不是一線勞工,層層篩選之下,符合條件的王白旦就這樣成為了一名九大代表,得以去往北京,和毛主席參加同一場會議。

得知消息後王白旦非常開心,他最高興的就是能見到毛主席了。1969年4月1日,中共九大開幕,當時提出:中央委員中應該有來自基層的一線勞工。

中共九大選舉,他和主席票數一樣,三次改名,晚年甘願燒鍋爐

大家在選舉的時候看到王白旦符合條件,當時認識他的人并不是很多,更不用說他有什麼政治資本了,想到這個排在末尾的候選人得了票,對于大局影響也不大,抱着這樣想法的人很多,結果到最後,九大上他的得票竟然和毛主席一樣多。

他被提名為九大中央委員候選人,從一線勞工到中央委員,跨越十分大,而他的名字在當時也引起了熱議。

中共九大選舉,他和主席票數一樣,三次改名,晚年甘願燒鍋爐

因為王白旦諧音不太好聽,當時的陳伯達就表示可以改一個名字,由他做主将他的最後一個字改成了“早”,還是有着旭日東升的意思,但讀音變了,王白旦就成了王白早。

會議結束之後,他就帶着自己新鮮出爐的身份和新的名字,重新回到了鋼廠,在第2年的九大二次會議上,他又一次被改名,這次變成了“王白得”。

中共九大選舉,他和主席票數一樣,三次改名,晚年甘願燒鍋爐

因為有中央委員這樣的身份,他在回到哈爾濱之後,先後擔任了鋼廠黨委書記,工會主席。

後來他還擔任了十大的黨代表以及中央候補委員,4年後出任齊齊哈爾市委副書記。

1978年,因為之前兩次改名的事情,他也受到波及,被審查。好在最後情況查明,王白旦官複原職,但那時他已經厭倦了官場,于是在1978年,棄官為民重新回到了齊齊哈爾工廠做了一名普通的煉鋼勞工。

之後15年的時間裡,他都在廠子裡邊,住的是宿舍,吃的是食堂,他的妻子在市裡上班,因為工作原因兩人一直分隔兩地,因為對子女疏于照顧,他先後失去了長子和女兒。

中共九大選舉,他和主席票數一樣,三次改名,晚年甘願燒鍋爐

1989年,王白旦已經50多歲了,臨近退休,當時妻子給他安排了一份工作,在市區内一家企業上班,每月可以拿到400元的補助金。

但鋼廠上司希望他能搞好“傳、幫、帶”,王白旦當即決定繼續留在廠子裡。

1990年,他就不屬于編制内員工了,沒有任何獎金加班費等福利,每個月隻能領100塊的補助。

中共九大選舉,他和主席票數一樣,三次改名,晚年甘願燒鍋爐

為了把自己的技術教給後來人,他還表示:“隻要爐上需要,我就幹!”,之後又在一線,幹了5年的時間

1994年,王白旦正式退休,每個月他的終身俸隻有300塊,而妻子的終身俸可以領到1200,他還曾經開過小飯店,想多賺些錢,但不到一年就虧本停業了,之後他就一直待在家中。

近幾年他的終身俸已經提升到了600多,但是老兩口年紀越來越大,身體也不是很好,老伴得了胃癌,他也患上了糖尿病,每天光看病的支出都非常多。

中共九大選舉,他和主席票數一樣,三次改名,晚年甘願燒鍋爐

2005年,妻子因胃癌離世,王白旦又查出患上了病毒性疱疹,生活十分困難。

當時的黑龍江省委聽說後也十分關心,還特意囑咐他曾經工作的鋼廠予以照顧,鋼廠上司親自上門探望,并給他送去了3000元補助。

王白旦卻覺得不能給組織添麻煩,并沒有收下這份補助,如今他和自己的兒子一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