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且試天下》:豐王對百裡氏為何那麼寬容?真的隻是因為真愛嗎?

作者:東來影視小跟班

《且試》已經更新到了十四集,這兩集的劇情很緊張,因為豐蘭息作為豐國唯一的嫡子,鋒芒畢露之後,被繼後陷害,關鍵時刻,還是豐殿下憑着自己的聰明才智扭轉乾坤,讓人不得不感慨,豐蘭息那樣的才智,卻不被豐王偏愛,豐王腦子裡真是有問題。

《且試天下》:豐王對百裡氏為何那麼寬容?真的隻是因為真愛嗎?

不過,繼後的行為更讓人厭惡。說白了,繼後對付豐蘭息,除了為了她的兒子鋪路之外,更多是因為出于對豐蘭息生母的嫉妒之心。在她的世界裡,豐王一直都是屬于她的,因為倚歌的出現,害得她不得不與豐王分離五年,獨自一人帶着長子生活,她一直覺得,如果不是倚歌,她才是真正的皇後,而非如今的繼後。

《且試天下》:豐王對百裡氏為何那麼寬容?真的隻是因為真愛嗎?

隻能說,有時候有些女人的心态就是奇葩,給她帶來痛苦的,根本就是不豐蘭息母子,而是給她身份與地位的豐王。畢竟,當初可是豐王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才娶了貴為公主的倚歌,才選擇離開了她五年。而豐王呢?自從把她接進宮之後,對她也是加倍寵愛,并且因為她的存在,而長期冷落了倚歌,最終導緻了倚歌的抑郁而終。隻能說,帝王家,真是無情!

《且試天下》:豐王對百裡氏為何那麼寬容?真的隻是因為真愛嗎?

但在百裡氏陷害豐蘭息失敗之後,按律法來說,她應該被伏誅才對。可是,豐王的做法,不僅僅讓豐蘭息心寒,看劇的觀衆也忍不住破口大罵。要知道,百裡氏現在可是豐國之母,為了洩憤,她居然勾結朝臣,陷害嫡子,那是一件喪心病狂,天理不容的事情。可是,身為豐王,卻不願為自己的兒子主持公道,還為百裡氏鏟除了她所派出去的刺客,并消滅了一切證據。

《且試天下》:豐王對百裡氏為何那麼寬容?真的隻是因為真愛嗎?

豐王那樣的包庇百裡氏,真的隻是因為太過于在乎她嗎?說豐王不在乎百裡氏的話,顯然是不現實的,畢竟百裡氏是在他一無所有的時候,跟了他的,對于豐王那種出身而言,出于内心自卑又自負的心态,他肯定更喜歡比他更低級的百裡氏,而不是出身高貴的倚歌。因為倚歌的勢力,才讓他坐穩江山的。

《且試天下》:豐王對百裡氏為何那麼寬容?真的隻是因為真愛嗎?

卻又因為倚歌的身份,又時不時地讓他想起原本被人诟病的出身。他的骨子裡喜歡權力,但又厭惡自己的出身生來就被人看輕,哪怕他坐上王位之後,也要憑着倚歌家的勢力,讓他再奮鬥五年,他才可以坐穩他的江山。可以說,百裡氏的存在,會讓他更有成就感,這同時也向人們傳達着一種經驗,那便是原配打下來的江山,最終享福的卻是小妾,實在讓人紮心!

《且試天下》:豐王對百裡氏為何那麼寬容?真的隻是因為真愛嗎?

當然,豐王的世界終究是自私的,要不然,當初他就不會放棄有他孩子的百裡氏,而轉頭迎娶倚歌了。是以說,他不處罰百裡氏,除了對她有感情之外,還因為豐國的朝政需要穩定。說白了,自從倚歌下線之後,百裡氏上位,以她的心計,在位的十來年裡,已經形成了她的一派勢力。

《且試天下》:豐王對百裡氏為何那麼寬容?真的隻是因為真愛嗎?

那一派勢力,如果一旦撼動,當然就會影響着豐國朝政的穩定。再加上,江湖上的玄極令再現,各國之間都互相觊觎着鄰國的土地,戰争很有可能一促而發。如果在這個節骨眼裡,自己本國的朝政又動蕩的話,那簡直就是雪上加霜。而且豐王的野心,又怎麼可能局限于豐國内部,他同樣也是統一五湖四海,當上更高的君主。這也就是為什麼,他會讓豐蘭息學會隐忍的原因。

《且試天下》:豐王對百裡氏為何那麼寬容?真的隻是因為真愛嗎?

想當初,豐王還隻是婢女之子的時候,連身邊的下人都瞧不起他,為了他的大業,他同樣也隐忍了好多年。在他的世界裡,豐蘭息是他的嫡長子,身份已經比當初的他高貴得多了,在被衆多敵人虎視眈眈的時候,更應該學會修心養息,那才是帝王需要有的心态。是以,一點點委屈,在豐王的眼裡,根本就不是什麼。

《且試天下》:豐王對百裡氏為何那麼寬容?真的隻是因為真愛嗎?

是以說,豐王應該還是很在意并看重他那個嫡長子的,畢竟自己曾經也經曆過兄弟相殺的場面,他不可能不知道他的三個兒子将來會面臨着什麼,他無非也是希望自己的兒子們不要走回他的老路罷了。

《且試天下》:豐王對百裡氏為何那麼寬容?真的隻是因為真愛嗎?

再加上,百裡氏本身就有兩個兒子,雖然長子不被她看重,但畢竟那是屬于她的勢力。而豐莒向來鋒芒外露,他自己同樣也培養着他的勢力,而他的那股勢力,很多時候也會向着百裡氏。是以說,為了不讓百裡氏的兩個兒子對豐王産生厭惡的情緒,他就隻能一而再再而三寬容百裡氏,說到底還是為了朝政的穩定。

《且試天下》:豐王對百裡氏為何那麼寬容?真的隻是因為真愛嗎?

是以說,豐王不處理百裡氏,雖然有偏愛的因素,但他更愛他的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