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塵院

在慢中體味生活
同塵院·宿 |
TONG CHEN YUAN
背靠樹木山林,枕星辰入夢
以當地農民的老房子改建。面朝湖水,占據地形優勢,視野開闊。有19間房,分為湖景房和山景房,且每間房的裝飾擺件都是獨一無二的。
落地窗面朝撫仙湖,在窗邊看風景,那湖光山色裝飾了旅人的夢。在榻榻米上泡一壺普洱茶,或者泡在露台的浴缸裡聽一首音樂,舒服極了。
最具特色的是閉關主題房和陽光湖景樹屋,由兩個雲南特有的烤煙房改造,其中一個改成了閉關主題房,一個改成了湖景樹屋。
同塵院 ·餐 |
TONG CHEN YUAN
Best for you
吃飯是一件重要的事
餐食最高境界是什麼?春夏秋冬四季給不同的人提供時令搭配、營養配比。
是以同塵院并沒有給客人準備固定的菜單,因為春夏秋冬,各有不同。廚師早已費了一番心思:當地特色,應季時鮮,身體所需,相宜的便是最好的。
同塵院·院 |
TONG CHEN YUAN
一起品味生活
讓身心舒睡的地方
閑話一盞茶,做一場好夢
同塵院極有層次,上下兩院,收盡無垠的撫仙湖,也刻意營造竹林草廬,皆有曲水流觞之腔調。上院中心一個超大的水池,大小魚兒暢快地遊着;圍着魚池的四周用幾根柱子,茅草加蓋,搭建成通透的圍廊,撫仙湖的風可以熱情地向山而來!它輕松地爬過山坡,穿透竹林,挑逗了草亭下的鈴铛,再俯身撥動水池上的漣漪,鬧出一陣陣叮鈴簌簌的伴奏,像是自然界的“極樂之宴”。
走在上院的院子裡,感覺全身細胞時刻打開着,眼耳口鼻心都在回味着自然的能量和氣息。
在同塵院,大自然是首席設計師,會想着各種法子讓人接觸到天地。實木、茅草、黃泥、青石、麻布、樹屋,隐在樹下的溫熱泡池,還有遠處的風,落日的雲,入夜的星空……
上下院子室内的黃泥草木牆體,經過設計師非常用心地調配,嘗試了非常多次才得到滿意的泥漿。沒有一平米是一模一樣的,厚重的、粗犷的觸感時刻觸發對田園農耕生活的想象。透氣、環保,更讓居住在裡面的人覺得舒适。
下院僅有一間樹屋,讓樹穿過屋頂自在生長下去。沒有鋼鐵支架,黃土夯屋、木闆做梯,人要一步一步慢慢爬進去,急也急不得,更像是返璞歸真。
主人四處淘來的老物件,在斑駁的表面能看到它們各有各的故事。好的木頭能在時間的沉澱下積聚更值得品味的美感。樓梯的木頭設計很特别,輕薄的身形和安全的間隙,在陽光的照射下能展現出一絲現代簡約美。走到客房中,哪怕沒有湖風拂面,也會有一股清清淡淡的木草香。仿佛行走在森林裡。
天地之間,質樸的優雅和本能的浪漫陪伴左右。同塵院營造的氛圍帶着魏晉的氣息,然而這裡的古典并不壓迫人,反倒多了一絲融貫古今中西的小靈動。大多都是主人心愛的收藏,刺繡精美的少數民族服飾、銀器煙鬥、古代梳妝盒;皇帝外出打獵坐的便攜式龍椅(可以折疊哦)……林林總總被精美地擺放在室内,并且客人觸手可及,如果說這是間私人小型藝術館,沒人會反對。
房間裡,有古老的中國風床榻和茶席,也有舒服簡約的單人沙發。
每天清早盤坐在靠窗的榻上看湖看山看雲,下午躲避日曬鑽進沙發裡看書喝茶,等到六七點落日,又爬回榻上,等夕陽裡粉藍色的天空如約而至。
有時,還會追着落日,跑出房間,爬上下院最高的玻璃房子,四面通透,能看到撫仙湖畔山腰最浪漫的雲彩,送走點亮了人間一整天的太陽公公。
人間的平靜快活,是身心被溫柔療愈。
同塵院的管家會在入住後,提來一籃點心和茶葉,房間裡有造型現代的紫砂茶具,生普配着微甜的雪花酥,就着撫仙湖的悠悠蕩蕩,便是衆人豔羨的午後了。
下院有湖景極好的泡池和泳池,在鳥語花香中放松自己,隐秘又浪漫。
還配置了多功能廳 ,可容納20人,總是聚集了一群熱愛生活的人們,花藝、茶道、禅修、瑜伽……儀式感是熱愛生活的理由。身心自然地融入在同塵院裡,從你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吃到的……或許這就是你追逐的平靜快活。
位址:
ENTER TITLE
END
來源丨澄江文旅
編輯 | 代汪媛
稽核 | 李陸壯 李元
【來源:玉溪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