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戴耀廷認罪,有人畏罪潛逃丨香港一日

作者:直新聞

這是《香港一日》的第987期

戴耀廷認選舉中作非法行為4罪 押後5月24日再審

亂港分子、香港大學法律系前副教授戴耀廷,在2016年立法會選舉中,透過“雞蛋同盟有限公司”在《明報》及《蘋果日報》刊登6個廣告,招緻選舉開支超過25.3萬元。他今日(25日)早上由律師代表,在區域法院承認全部4項“在選舉中作出招緻選舉開支的非法行為”罪,案件押後至下月24日再訊。

​戴耀廷認罪,有人畏罪潛逃丨香港一日

(資料圖)

同案兩名被告,“雞蛋同盟”董事、55歲的葉劍青,和50歲石守正,早前獲控方不提證供起訴,改以每人4萬元簽保守行為處理。

控方解釋,特區政府在2018年完成讨論并發表就豁免選舉開支的報告,廉署要等待報告内容,才決定檢控與否,又指在公開平台搜證需時,案件非單單針對廣告開支,而是涉及整個選舉政策,案件規模龐大、具有嚴重性。法官其後要求控方交代詳細陳詞,解釋檢控有否延誤,又稱控方并無提及政策性投票有問題,不認為檢控有政治意味。

當年戴耀廷提出的所謂“雷動計劃”招募選民根據計劃提供的建議投票,目标是借詞操控選舉結果争取反對派于2016年立法會換屆選舉取得達半議席。

香港廉政公署去年7月26日落案起訴戴耀廷等3人。當時香港廉政公署發言人介紹,廉政公署此前接獲投訴,指有人涉嫌違反《選舉(舞弊及非法行為)條例》,并展開調查。經征詢律政司法律意見後,廉政公決定落案起訴戴耀廷、葉劍青、石守正3人。他們被控4項在選舉中“作出招緻選舉開支的非法行為罪”罪名,違反《選舉(舞弊及非法行為)條例》第23(1)條。

​戴耀廷認罪,有人畏罪潛逃丨香港一日

戴耀廷2019年前往監獄服刑 圖源:香港“東網”

控罪稱,3名被告并非候選人或任何候選人的選舉開支代理人,卻在2016年9月4日舉行的2016年立法會換屆選舉中作出非法行為,招緻選舉開支共逾25.3萬港元,以用于在《明報》及前香港《蘋果日報》刊登六個廣告。

廉政公署發言人稱,隻有候選人或獲候選人書面授權為其選舉開支代理人的人士,方可招緻選舉開支。廉政公署當時提醒,已陸續為即将舉行的選舉推出相應的宣傳教育計劃,提醒候選人、選舉代理人及選民必須遵守相關法例。

值得注意的是,同一日,據香港大公文彙全媒體報道,“香港民意研究所”副行政總裁鐘劍華畏罪逃離香港。

鐘劍華24日晚在臉書發文稱,自己已乘飛機離開香港,前往英國,“打算在海外生活一段時間”。他聲稱,“不願作逃兵,但無奈要逃避,不願父母為可能發生在他身上的事而憂戚”雲雲。鐘劍華24日深夜接受港媒采訪時聲稱,早前曾被警方根據香港國安法約談,但不便透露詳情。

​戴耀廷認罪,有人畏罪潛逃丨香港一日

資料圖 圖源:香港“點新聞”

香港“東網”稱,多名反對派人士籌辦非法“初選投票”,去年1月涉違反香港國安法被拘捕。協助舉辦非法“初選”的“香港民意研究所”也被警方調查,該研究所副行政總裁鐘劍華去年1月7日曾到灣仔警察總部協助調查,當時他聲稱無任何資料可向警方提供,也未向警方提供任何資料。

對于鐘劍華離港要去“海外生活一段時間”,全國政協副主席、香港特區前行政長官梁振英今日在臉書發帖文嘲諷:鐘劍華離港要去“海外生活一段時間”,就是要“移民”了。梁振英反問,“請問鐘劍華,有沒有在香港機場向入境處人員交回特區護照和身份證?”

“香港民意研究所”多次被爆出與亂港組織關系密切,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期間,該研究所主席兼行政總裁鐘庭耀親口承認其民調接受了“美國民主基金會”(ned)及下屬“美國國際事務民主協會”(ndi)的資助。2012年8月,鐘庭耀被爆收取來自美國超過7萬美元的資助以及“英國網絡觀察基金會”的5萬英鎊。2018年,“美國國際事務民主協會”被曝操控鐘庭耀“民調”。

香港連續兩日新增确診低于500

香港疫情逐漸回落,衛生署及醫管局今天(25日)下午舉行疫情記者會。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公布,截至今日零時,香港新增431宗确診個案,當中242宗經核酸檢測确診,餘下189宗為快速抗原測試呈報有效個案。新增個案中,16宗屬輸入個案。香港第五波疫情累計個案1189660宗。張竹君公布稱,香港再多18宗死亡個案。第五波疫情至今,香港共9054名新冠病人離世,病死率約為0.76%。

​戴耀廷認罪,有人畏罪潛逃丨香港一日

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質素及标準)劉家獻指出,現時有2002名确診病人留醫,過去一日新增2名病人情況危殆,3人情況嚴重,16人于深切治療病房留醫。過去一日有139名确診病人康複,當中62名病人出院。6人入院篩查時确診,7名同房病人被列為密切接觸者。此外,醫管局累計共22266名職員曾确診,其中21692人已傳回工作崗位。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第五波疫情在資料呈現上已趨平緩,但疫情過後留下的社會心理疾病仍然值得引起重視。許多香港市民出現抑郁、焦慮以及高壓心态問題。

近期有社會服務組織進行社會調查發現,香港第五波疫情暴發以來,使用網絡平台進行心理咨詢的人數大幅增加近70%,今年頭三個月尋求心理輔導的市民人數較去年同期激增兩倍。在3749名受訪者中,有接近一半人出現中度乃至非常嚴重的焦慮症狀。是以也有專家發出呼籲,特區政府應該将精神健康一并納入新冠防疫及康複方案之中。

外界注意到,香港特區政府宣布5月1日起容許非香港居民由海外入境,并放寬航班“熔斷機制”。旅遊界立法會議員姚柏良今日(25日)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放寬相關安排是好的信号,讓外界知道香港疫情已平穩。

姚柏良認為,相關安排有利商務客來港,旅客仍需強制檢疫最少7日,相信一般旅客來港機會微乎其微,又指新安排對香港旅遊業雖未有實時提振,但能為酒店及航空服務業帶來一點幫助。他亦提及,5至6月的檢疫酒店房間所剩無幾,建議特區政府與業界商讨,增加房間數量。

劏房一度淪為疫情重災區

今年春節以來在香港暴發的第五波疫情似乎已近和緩,每日新增确診病例從最高峰時期的7萬多回落至近期的500以内。随着特區政府4月21日起逐漸放寬防疫措施,香港社會似乎恢複了以往的繁榮與忙碌。許多香港市民沉浸于社會“複常”之後的種種,急于将疫情期間的驚魂未定抛于腦後。

​戴耀廷認罪,有人畏罪潛逃丨香港一日

但這不意味着香港第五波疫情留下的許多教訓也該被一并抛諸腦後,比如,劏房大面積染疫的教訓時刻追問着人們。

香港社會團體“全港關注劏房平台”此前通路了數百名劏房住戶,得出的調查結果令人揪心。有77%的受訪者表示,自己與家人同時确診,當中有超過40%人多是被同住的家人傳染。由于通風不足增加播疫風險,48%的受訪者指住所内沒有足夠窗戶,另有7.2%的人提及住所有足夠的窗戶,但是不能使用。至于确診後的擔憂,77%的人指,沒有足夠空間分隔确診與沒有确診的家人,另外各有68%的受訪者表示,沒有足夠藥物或沒有足夠的物資支援隔離時的日子。

​戴耀廷認罪,有人畏罪潛逃丨香港一日

一人确診,全家感染,這是一個足夠令人皺眉的嚴峻情況。事實上,劏房問題不僅置于公共衛生的語境下,更存在于消防、治安等更多領域。這是一個禁不起折騰與變數襲擾的脆弱之地。

劏房問題與香港社會的貧富差距懸殊有關,是香港社會深層次沖突的集中展現。一直以來,居者有其屋,在寸土寸金的香港而言屬于一個難以順遂的願景。由特區政府興建的公屋似乎是一個不錯的解決方案,但由于開建數量與排隊搖号的廣大貧苦階層相比實屬杯水車薪。據港媒報道,今年4月的資料顯示,香港公屋輪候平均周期大約是6年,重回1999年的水準。“上樓”遙遙無期,困擾了許多居住條件艱苦的劏房住戶。

​戴耀廷認罪,有人畏罪潛逃丨香港一日

香港第五波疫情,再一次将劏房的問題暴露在社會公衆面前,這是一個必須下大決心、花大力氣去解決的問題。值得欣慰的是,上至中央,下至特區政府,乃至于第六任特區行政長官參選人都已将工作重心聚焦在香港的房屋問題上。

香港文彙網今天發表社評:支援劏房居民要眼前與長遠并重。全港目前有超過22.6萬人居住在類似逼仄的劏房之中,這22.6萬人置于全港700多萬人而言已是不小的比例。這顯然已經是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