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農村環境綜合治理第一股”艾布魯,年入5億,已獲129項國家專利

作者:野馬财經
“農村環境綜合治理第一股”艾布魯,年入5億,已獲129項國家專利

艾布魯搶先駛入的“藍海”有多大?

作者 | 李白玉

編輯|高岩

來源 | 野馬财經

洞庭天下水,魚美稻粱肥。“八百裡洞庭美如畫”的秀美景象一直為人稱道。但近年來,工農業發展造成的水污染,讓洞庭湖的生态修複迫在眉睫。

為探索切實可行、易複制推廣的農業面源污染環境綜合治理模式,一家名為艾布魯(301259.SZ)的公司攜手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态研究所,共同承擔起為期三年的環洞庭湖面源污染治理研究項目。曆經兩年多時間,目前該項目已如期進入結題階段。

艾布魯是誰,為何能夠擔綱洞庭湖治理研究的重任?

于2013年在湖南成立的艾布魯,是國内極少數專注于農村環境綜合治理的環保企業之一,主要圍繞農業農村環境整治,提供以投融資、咨詢設計、工程承包、裝備制造、營運等全産業鍊系統服務,業務闆塊涉及污水處理、水生态與工礦生态修複、面源污染處理、耕地污染管控等多個領域。

近日,艾布魯首次公開發行不超過3000萬股并在創業闆上市的申請,已經深交所審議通過,并經中國證監會同意注冊。

這意味着,作為國内最早系統從事農村環境綜合治理的企業之一,經過近十年的積累和發展,艾布魯又即将以“農村環境綜合治理第一股”的身份登陸創業闆,率先為農村環境綜合治理企業敲開資本市場的大門。

拟募資3.49億元

艾布魯搶抓農村環保“藍海”機遇

拟募資3.49億元,艾布魯将主要用于土壤修複藥劑、污水處理一體化裝置生産基地建設項目、研發設計中心更新建設項目以及營銷服務與技術支援網絡建設項目。

艾布魯表示,募投項目投産後,土壤修複藥劑和污水處理一體化裝置的生産模式将從外協生産變更為自主化生産,公司會逐漸實作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擴大收入的目标。

“農村環境治理是新興的環境治理領域,全國廣大鄉鎮的污水處理、廢棄的礦山治理及生态恢複、受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與修複都是未來農村環保的藍海市場。” 此時搶灘資本市場,艾布魯正是清楚地看到了行業發展的“藍海”機遇。

2018年,國務院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建設生态宜居的美麗鄉村是鄉村振興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農村垃圾、污水治理成為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的主攻方向。此後,從中央到地方,關于農村的利好政策不斷。

“農村環境綜合治理第一股”艾布魯,年入5億,已獲129項國家專利

圖源:艾布魯官網

除了政策推動,市場也正在作出轉向。以污水處理為例,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城鎮污水處理率達到95%趨于飽和,但截至十三五末,74.5%的農村尚未建設污水處理設施,相關設施缺口巨大。

政策推動加市場選擇,農村污水處理裝置、垃圾處理、土壤修複均會釋放出大量市場。

中信建投認為,農村環境治理作為大陸環保事業一塊短闆,未來有較強補短闆治理預期,農村固體廢物、污水、糞污等治理力度有望加強。“十四五”期間大陸将繼續堅持環境保護與高品質發展原則,緊抓3060碳方針,加快發展綠色循環經濟。

已獲129項國家專利

技術人員接近4成

艾布魯實施差異化競争政策,避開大型央企及上市企業集中的城市環保領域,選擇以縣域環境乃至村域環境為立足點,找到了精準的市場定位。

目前,艾布魯通過自主創新,內建了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生态農業、廢棄物處理及資源化利用、場地修複、生态綠化等多個專業技術體系,能夠在農村生産環境、生活環境和生态環境保護等三大領域提供全産業鍊系統解決方案。

注重采用生态性和循環利用理念是艾布魯技術系統的一大特點。例如,艾布魯的新型水産圈養系統,相較傳統魚塘的散養投喂模式,新系統通過“小桶養魚,大塘養水”的方式進行資源循環,廢水經系統無害化處置後,養殖水回到魚塘,副産物魚糞成為有機肥料反哺農作物,農田化肥和水産尾水由此實作“雙減”。

此外,艾布魯的技術系統還具有子產品化、先進性、經濟性等特點。

針對農村地區整體生态意識淡薄、農業生産技術落後,以及農村建設生态文明資金短缺等特點,艾布魯通過提供咨詢、建設、裝備制造、營運等于一體的全鍊條服務,采用了EPC、EPC+O、EPC+F、PPP等新商業模式。實作技術服務、裝備制造和工程承包的融合,環保技術與傳統農業生态的融合。

除了在系統上展現“綜合”,在具體“治理”上,艾布魯自主研發了許多高附加值産品。

例如,針對農村污水處理問題,形成了自有的污水處理技術系統,研發了污水處理一體化裝置;針對農村土壤污染問題,形成了自有的污染土壤修複及耕地管控與修複技術系統,研發了土壤穩定劑和土壤調理劑等土壤修複藥劑。

“農村環境綜合治理第一股”艾布魯,年入5億,已獲129項國家專利

圖源:艾布魯官網-集中式污水處理裝置

這些研發也讓艾布魯獲不斷收獲着專利技術。目前,艾布魯已獲得授權國家專利技術129項,其中發明專利16項,實用新型專利111項,外觀設計2項,已被受理的發明專利申請42項。其中,形成主營收入的發明專利16項,占發明專利總數比例為100%。

當然,擁有這樣的專利規模,和艾布魯的研發隊伍搭建密不可分。截至2021年12月31日,艾布魯研發及技術人員121人,占員工總數比例為38.29%。

值得一提的是,艾布魯在科研方面的履曆也頗豐,建有“湖南省洞庭湖流域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共建)”;承擔了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的省級相關科研課題2項;自2017年以來,先後在湖南、江西、湖北、安徽、四川等省份實施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相關項目18個;針對耕地管控與修複,艾布魯環保參與了2項耕地管控與修複相關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和1項省級科研課題。

營收淨利逐年增加

已從區域走向全國布局

目前來看,艾布魯主營業務收入和盈利能力均呈現出良好的增長趨勢。2019至2021年,艾布魯營收分别為4.4億元、4.92億元和5.22億元;實作淨利潤5281萬元、5890萬元和7103萬元。

營收、利潤之是以能不斷增長,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艾布魯的“走出去”戰略。

“公司從湖南立足,并于2018年實施走出去戰略,湖南省外市場收入占比逐年提高,到2021年省外市場營收已占公司營業收入的50.81%,公司已從區域公司逐漸成長為全國布局的環境治理服務商。”艾布魯總經理遊建軍表示。

像前文所述,鄉村振興催生出農村環保市場,艾布魯則以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契機,将業務範圍逐漸從湖南逐漸拓展至湖北、江西、廣西、貴州、雲南、四川、安徽等地。

遊建軍還表示,公司立足于華中地區,并逐漸延伸至全國,不斷擴充客戶資源,并在重點城市設立分公司/辦事處,不斷完善市場資訊反映機制。通過聚焦客戶需求,并依托已實施的環境污染治理項目治理經驗,進一步提升市場拓展能力和客戶服務的快速響應能力。同時,積極開展與産業鍊各參與方的營銷合作,拓展産品銷售管道,加快産品進入市場的程序,降低經營風險,為企業的長遠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農村環境綜合治理第一股”艾布魯,年入5億,已獲129項國家專利

圖源:艾布魯官網

2021年中,國家發改委再度加碼環保投資,針對污水處理等重點污染防治項目,下達投資75億元。

近日,生态環境部等五部門又聯合印發《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2021-2025年)》,要求到2025年,農村環境整治水準顯著提升,農業面源污染得到初步管控,農村生态環境持續改善。

艾布魯在展望未來時表示,将借力政策支援,持續重點發展主業,不斷延伸相關産業鍊,充分發揮原有的技術、人才、管理模式優勢,緻力于成為農村環境治理的領軍企業。

關于農村環境,你有過什麼樣的體驗?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