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30後:艱苦卓絕的一代•下篇

作者:共享文化藝術許主今

點選右上角耳機圖示可聽語音

袁隆平、屠呦呦、陳景潤

1930後們,大多數已經離開人世了,尚在世的,也已經是80多歲到90多歲的老人家了。

1930年,在中國的土地上誕生了一個男孩,取名叫袁隆平。

非遺絲竹畫/讓天下人吃飽飯

袁隆平後來成為雜交水稻之父,讓中國人吃飽飯。

1930年,在中國的土地上還誕生了一個女孩,取名叫屠呦呦。

非遺絲竹畫/青蒿素

屠呦呦成為了青蒿素的發明人,并是以而獲得了諾貝爾獎。

1933年,在中國的土地上又誕生了一個男孩,他的名字叫陳景潤,後來成為享譽中外的數學家。

北上抗日

一九三幾年的上半頁,是中國國内革命由高潮轉入低潮的時期,那時候的紅軍進被迫進入了長征,他們處于一種非常的艱難的境地。而且當時又發生了重大的事件,就是日本侵華,中國人民被迫進行抗日戰争。

在這種形勢下,當時毛澤東力排衆議,提出了北上抗日的主張,非常的英明,挽救了紅軍。并且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總結出了自己的戰略戰術,采取了遊擊戰和人民戰争,發動敵占區的人民群開展敵後遊擊戰,配合運動戰,在廣闊大地上,将侵略者包圍在城市和各個據點,組織力量破壞敵人的交通運輸線,打伏擊戰。

最著名的是平型關大捷,打擊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鼓舞人心,鼓舞士氣,鼓舞鬥志。

1938年,毛澤東就寫出了著名的《論持久戰》,從理論上指導并在具體行動上最終戰勝了日本侵略者。

而國民黨當時是采取的是防禦戰、陣地戰,這樣的戰争呢,很死闆,很僵硬,在日本的強大攻勢下,逐漸逐漸地淪喪了半個中國的土地。

而以八路軍為主的抗日軍隊,卻能夠深入敵後,拖住敵人,纏住敵人,消耗敵人,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讓日軍陷入人民戰争的汪洋大海。

值得思考的三件大事

一是日本侵華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的野心暴露出來。

張學良和蔣介石,在曆史的關鍵時刻,不抵抗,置自己的國家和人民于水火。

張學良當時擁有接近20多萬正規軍隊,他的裝備也是在當時的時代非常先進的裝備,他還有軍艦,在當時來說,他的力量絕對是強于日本軍隊,日軍當時駐紮的大約也就隻有1萬左右,隻要張學良當時不放棄,日本是沒有任何機會的。為什麼當時張學良他會放棄?而且是主動的放棄,據曆史上查閱,他有可能是給蔣介石請示過,但是沒有得到蔣介石的明确答複,這樣他就不好辦,因為畢竟是兩個國家的大事,沒有上司人的明确訓示,他怕自己擔不起那個責任,然後呢,他就不抵抗。

那麼蔣介石當時為什麼他不明确表态呢?這裡面呢,我們後來就看得見了。蔣介石當時主要力量是剿滅紅軍,他當時提出的就是攘外必先安内,這是他當時的戰略,在這種錯誤戰略的指導下,他必然會做出錯誤的選擇,他認為當時的日本對中國沒有構成威脅,而真正的威脅就是紅軍。是以說當時的蔣介石,他反而是集中了主要力量來打内戰。

内戰的結果是什麼?兩敗俱傷,然後就是被别人趁虛而入——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國。這是非常慘痛的一個教訓,當時的任何一支主要力量,它也是能夠阻擋日本的,那麼,中國就不可能會有後來那麼嚴重的局面。

二是紅軍長征

國民黨将主要的軍隊用來剿滅紅軍,這就給紅軍帶來了極大的生存危機,而當時的紅軍高層主要是王明,聽信了德國派來的軍事專家李德指揮,以為攻打大城市能快速取勝,最終在錯誤指揮下,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失,迫使後轉入長征。長征當時,實際上是被逼上絕路,最初并沒有想到要到哪裡去。隻是要向北方、西北方向轉移,西北方向當時是國民黨的薄弱地區,也是日軍的薄弱地區,是以說他們當時覺得要轉到西北去。

1930後:艱苦卓絕的一代•下篇

紅軍長征那才真的叫艱難啊!25000裡呀,全靠雙腳走啊,翻山越嶺,經過了大雪山,還有草地,還有大江大河,還有很多的少數民族地區,其中的艱險可以說世人難以承受,紅軍呢,都挺過來了。正是因為長征的這種磨練,讓紅軍變得更加的堅強。這裡面的最終剩下來的全都是精華,這些精華呀,也就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後來有句話叫什麼?

苦不苦,想想長征二萬五。

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輩。

毛澤東主席在1935年10月,為此寫了一首《七律•長征》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隻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滂沱走泥丸。金沙水迫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江千秋雪,三軍過後盡開顔。

紅軍從瑞金出發,到陝西延安。經曆了二萬五千裡長征,确立了毛澤東的上司地位,确立了以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

毛主席到了陝北,在黃土窯洞邊,在那冰天雪地裡面,他反而是精神大好,寫下了著名的《沁園春•雪》: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望長城内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隻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1930後:艱苦卓絕的一代•下篇

三是人才

1930年及30後,在那樣艱苦的年代,卻誕生了多位為國家甚至為人類做出突出貢獻的人才,比如說袁隆平和屠呦呦與陳景潤。

三零後生于至端艱苦的時代,他們從小都是艱苦樸素,一生從來都是勤勤懇懇,兢兢業業,艱苦奮鬥,不驕不躁,是以說能夠取得很大的成就。

1930年至1939年誕生的名人錄

袁隆平

屠呦呦

陳景潤

劉胡蘭

單田芳,鐘南山,董建華,白先勇,才旦卓瑪,瓊瑤,謝賢,靳尚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