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智能清潔的3.0時代:從代工附庸到自主自強

智能清潔的3.0時代:從代工附庸到自主自強

深響原創 · 作者|李靜林

最近,被譽為“掃地茅”的石頭科技、科沃斯先後釋出2021年業績報告。雖然兩者的入局時間不同,戰略思路不同,但在過去一年裡,都收獲了不錯業績。

成立時間超過20年的科沃斯,在2021年營業收入達到130.86億元,同比增長80.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20.1億元,同比增長213.51%。年輕的石頭科技增速則稍遜一籌,營收達到58.37億元,同比增長近29%,淨利潤達到14.02億元,同比增長2.4%。

兩者業績的向好透露着智能清潔賽道的廣闊前景。除了科沃斯和石頭,這一賽道風起雲湧,去年10月,追覓拿到36億元C輪融資,成為2021年智能清潔家電領域規模最大的單筆融資,今年甫一開年,另一個智能清潔品牌追光則宣布了騰訊、紅杉加持的1億元A輪融資。

後浪前浪你追我趕、勢頭兇猛,都在智能清潔賽道不斷開疆拓土,這也讓繁榮的市場來到了一個新的十字路口。

早期的1.0階段,這一領域的國産企業往往是國際大牌的“附庸”,進行初級的代工生産和簡單模仿;随着供應鍊體系的完備以及市場規模擴大,先行者們進入到了以自主品牌發展為主的2.0階段;行至當下,愈發嚴酷的競争環境和消費者日益增長的智能化需求,驅動着企業再向前一步,進入到以科技、創新為主導的技術先鋒3.0時代。

代工起步

1998年創立的科沃斯,完整經曆了中國智能清潔賽道的每一步跨越。

科沃斯的前身是蘇州泰怡凱電器公司,主營吸塵器代工業務。當時的吸塵器市場一直被海外大牌壟斷。而泰怡凱電器,彼時正是飛利浦、松下等品牌的代工廠。

做了幾年的代工,泰怡凱電器老闆錢東奇意識到了單一且技術含量不高的勞動密集型工作終将被淘汰,始終紮在吸塵器領域,無論從産品還是企業發展層面,都天花闆明顯。2006年他便一手創立了自主掃地機器人品牌科沃斯。一手是大牌吸塵器代工,一手是自主掃地機器人,科沃斯開啟了兩條腿走路的業務模式,之後則是更加側重自主品牌,财報顯示,其主營智能生活電器的添可品牌實作銷售收入51.37億元,同比增長307.97%。

智能清潔的3.0時代:從代工附庸到自主自強

圖源:科沃斯官網微網誌

同樣是以吸塵器代工起步的還有萊克電氣,自1994年成立以來,其一度依托向Shark(鲨客)、BISSELL(必勝)、Philips(飛利浦)、Bosch(博世)、Electrolux(伊萊克斯)和Hitachi(日立)等全球知名企業提供吸塵器、園林工具和微特電機等的代工服務,實作了業績的快速發展。直至2009年創立自主品牌之前,吸塵器的ODM出口業務一直都是萊克電氣的主業。

但萊克電氣的自主品牌之路走的就沒有科沃斯順暢。萊克電氣在2017年-2018年雄心勃勃地構想自主品牌發展的時期,正趕上智能清潔市場競争加劇,尤其是小米模式的大獲成功,留給萊克的空間并不大。僅僅兩年後,萊克在可轉債發行終止後,重新走上了ODM的老路做制造業生産。

在産業初期,代工是一條捷徑,但若将目光放長遠,代工模式是一把雙刃劍。利好的一面自然在于,産業不成熟的一方可通過為巨頭進行代工生産,積累技術能力和供應鍊實力,可謂一條站在巨人肩膀上,快速實作從0-1的方法。

長期來看,從事代工生産的企業自主獨立性受到制約,命運往往掌握在前端大品牌手中。2021年,為蘋果提供觸控模組和光學産品歐菲光被踢出蘋果鍊後,市值蒸發掉200億。代工生産門檻相對較低,企業的不可替代性更小,一旦失去了背靠的大樹,代工企業的生存便會堪憂。

這樣的現象在制造業中極為普遍,無論是手機還是汽車産業鍊,品牌才是最為核心的競争力。而為品牌做嫁衣的代工廠,往往吃力還不讨好。衆所周知,蘋果的供應鍊遍布全球,其中2020年Top200的供應鍊中,中國大陸廠商比例高達48%。但從利潤角度,中國廠商卻隻能站在金字塔底,像英特爾、高通這樣的晶片廠商,其毛利率最高可達65%,而大名鼎鼎的富士康,毛利率隻有8.4%。代工模式優劣,高下立判。

「自主」的價值

市場現實擺在眼前,企業若想實作更進一步的發展,驅動自身從代工向自主品牌更新,是必須要做的事。

石頭科技便是在這樣的語境下崛起的。

2016年,石頭科技的第一款産品也是為小米代工的米家掃地機器人。依托小米生态鍊,石頭迅速打開了市場。當時國際巨頭如IRobot、戴森,國内龍頭如科沃斯占據了高端市場,石頭科技則憑借LDS雷射 +SLAM技術及較低定價搶占市場佔有率。低價低配擴大銷量的政策,與早期的小米也有所類似。

不過正如前所述,代工模式勢必導緻企業在市場上議價能力不足,2017年,石頭科技開啟了自主品牌運作,邁出了“去小米化”的一步。陣痛同樣在所難免,損失了銷量較大的“米家定制品牌”産品的銷售額,石頭科技在掃地機器人行業快速發展的2020年,營收增長僅有7.74%,遠落後于行業19.1%的增幅。

去年,石頭科技“去小米化”成效顯著,自有品牌産品銷售額占比已從2019年的65.73%上漲至98.23%,基本已不再負責小米品牌裝置的生産。脫離小米,也讓石頭科技毛利率更好的自主産品銷量獲得增長。

卡準了節點,選對了路,石頭科技一躍而成為“瘋狂的石頭”,2020年12月石頭科技股價突破千元,成為中國A股市場第二家股價超1000元的企業,僅次于貴州茅台。而最近釋出的财報顯示,石頭科技去年共銷售 281.99 萬台掃地機器人,同比增長18%,其中公司自有品牌收入57.67億元,占比高 98.80%,同比增長40.77%。可以說,石頭科技順利完成了由代工向自有品牌轉換的更新。

從自主到自強

競争帶來繁榮,但這也意味着行業逐漸成為買方市場——投票權完全交給了消費者。左手“技術”右手“品牌”,是消費者對新一代智能清潔公司提出的要求。

首先,核心技術帶來的産品上的複利,無疑是中國智造趨勢下企業要講的故事。尤其在科技消費領域,無論是前浪科沃斯、後浪石頭,都在不斷平衡研發投入以擴充競争實力。财報顯示,2021年石頭科技在研發上投入了4.41億元,同比增長 67.74%,占營收比為7.55%;科沃斯的研發投入金額亦保持着穩定的增長,2021年達到了5.49億元,同比增長了62.45%。

而破局者追覓更是一個「研發狂魔」——據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底,公司研發投入占營收比重10%,幾乎是同行業的1-3倍。截止2022年3月,追覓科技全球累計申請專利達2262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多達775件,PCT申請142件,已累計獲得授權專利1194件。目前,追覓産品矩陣由掃地機器人、洗地機、吸塵器和吹風機四大品類組成,從營收增長速度來看,2019年,追覓營收超過了5億,到2020年這一資料便暴漲至20億之多,2021年,追覓僅用半年時間就實作了接近2020全年的水準,同比增長幅度超過100%。

追覓故事的開篇和戴森的路徑相似,同樣來自于高速數字馬達,彼時高速數字馬達還是“卡脖子”技術,追覓用了三年突圍成功。第二階段,追覓制定了“登月計劃”,将轉速從 10 萬轉提升至15萬轉、甚至 20 萬轉。截至目前,戴森最新的V15系列産品所搭載的數位馬達,轉速可以達到12.5萬轉,而追覓目前可以量産16萬轉/分鐘的高速馬達,儲備的馬達達到了20萬轉/分鐘。

2020 年,追覓的技術研發正式步入第三階段,圍繞廣義機器人,研發其“心髒”和“大腦”,其中,“心髒”即高速馬達為代表,提供動力源;而“大腦”則是追覓的新故事——基于視覺的環境感覺、定位、決策和控制。“有了心髒和大腦作為底層技術支撐,追覓可以源源不斷拓展更多應用場景”。

以追覓為首的新一代智能清潔家電企業,用技術而非勞動力成本擷取利潤,幫助企業在激烈的行業競争中建立起了優勢和護城河,無疑是中國制造業更新的一個縮影。但與此同時,在消費分級和消費全球化的宏觀背景下,“走出去”和“做品牌”也是背負在企業肩頭的兩座大山。

依舊以追覓為例,這家成立于2017年的獨角獸公司,自成立之初便同時打出國内國外兩張牌。追覓出海經過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跟分銷商合作,借力破局;第二階段,追覓開始跟國外當地管道合作,建自己的市場;第三階段,即找到标杆市場做出差異化。

2021年追覓在海外清潔品類的銷售額占到總銷售額的七成,僅用三年時間就拿下多個歐美國家電商市場同價位、同類産品暢銷榜第一或市占率第一的成績。

市場的競争永不停息,尤其在科技、制造行業,隻有不斷創新,提升技術能力,才能為消費者日漸增加的生活需求提供完美的解決方案。從模仿到自立,再到自強,這是中國制造業多年來走過的路,也是智能清潔賽道必經的征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