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間看花手記:木瓜屬海棠圖鑒——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作者:生趣研究

一直很喜歡逛花市,花市中各種花草生機蓬勃,更寄托着人們對生活的熱愛。

春節前,家附近的花卉西市場尤其熱鬧,花販為了節日專門準備了各式各樣的“年宵花”,這兩年“貼梗海棠”在年宵花中占了越來越多的分量。貼梗海棠花朵以大紅色為多,缤紛熱烈,正适合節日的喜慶氣氛。

下圖:花市中的貼梗海棠(本文圖檔除另有說明外,均為作者拍攝)

人間看花手記:木瓜屬海棠圖鑒——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貼梗海棠”這個名稱自明代就有記載,流傳至今,但在現代植物學中,“貼梗海棠”這種植物的正式名稱是“皺皮木瓜”。

要深入了解這一類美麗的花卉,“木瓜”和“海棠”兩個名稱正好是兩條主要的線索。

我們先從現代植物學的角度來了解“木瓜”屬植物,然後再把它們和史籍中記載的“海棠”等名稱再進行對應。先了解“實體”,再辨識“名稱”。

根據《中國植物志》的總結,木瓜屬(Chaenomeles)植物全世界共有5種,算是數量很少的小屬,不過這幾種“木瓜”在觀賞和食用、藥用上都相當有價值,在人們生活中的露面率并不低。“木瓜”屬的得名,按東晉時郭璞的說法,因“木實如小瓜,酢(cù ,腌制的意思)而可食”,又因“木瓜味酸,得木之正氣故名”,也就是外形像小瓜,又因滋味酸澀,正如陰陽五行中的“木之正氣”,是以古人定名為“木瓜”。

大陸原生有分布的木瓜屬植物共有“皺皮木瓜”、“毛葉木瓜”、“光皮木瓜”、“西藏木瓜”4種,近代又從日本引進了“日本木瓜”。

西藏木瓜 C. thibetica,為上世紀六十年代才在大陸藏區發現并确認的野生種,我們一般接觸不到,有的研究者認為西藏木瓜為毛葉木瓜和雲南栘木衣的跨屬雜交種,能不能單列一個種還有争議,本文就不具體介紹了。

皺皮木瓜 C. speciosa在我們身邊最常見,當然人們更熟悉的還是它的花卉名稱“貼梗海棠”。“皺皮”、“貼梗”這些定語都說明了它的一些外在特點,“貼梗”是指花梗很短,花貼着枝幹而開;“皺皮”則是指果實晾幹做中藥材用時,果皮明顯皺縮。

下圖:作為中藥的“皺皮木瓜”,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貼梗海棠的果實

人間看花手記:木瓜屬海棠圖鑒——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毛葉木瓜C. cathayensis以前多作果用栽培,在山東臨沂等地曆史上有大面積種植,它的花類似皺皮木瓜,同樣可以觀賞。

下圖:毛葉木瓜的花 (圖檔來源見水印,李光敏攝)

人間看花手記:木瓜屬海棠圖鑒——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下圖:毛葉木瓜的葉背面多茸毛 李瑩攝

人間看花手記:木瓜屬海棠圖鑒——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日本木瓜又叫“倭海棠”C. japonica,原生隻分布在日本,植株比較矮小,現在含有日本木瓜血統的觀賞品種在大陸也較常見。

皺皮木瓜、毛葉木瓜、日本木瓜這三種木瓜的外形比較相似,而和下面要說的光皮木瓜差別較大,三者互相之間比較直覺的辨識點,見下面的表格:

人間看花手記:木瓜屬海棠圖鑒——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根據上表揀重點說,這三種木瓜最直覺的外觀差別是樹形,毛葉木瓜最高大,有不少品種是小喬木,皺皮木瓜比毛葉木瓜矮一點,常常是大灌木,而日本木瓜明顯要矮小得多,呈矮灌木狀。另外比較好觀察的辨識特征是葉子邊緣鋸齒,具體見下面的圖,毛葉木瓜葉子有細長的芒,皺皮木瓜的葉鋸齒沒有芒。在雜交遺傳中最穩定的辨識特征是花柱有沒有毛,但這個觀察起來比較費事,不做專業研究的也用不上。

下圖:三種木瓜的葉部特征對比

人間看花手記:木瓜屬海棠圖鑒——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光皮木瓜 C.sinensis 和上面說的皺皮木瓜等三種木瓜差別較大,有的研究者更将其單獨列為一個屬。

光皮木瓜的花單生,花的萼片有齒,托葉膜質,枝幹無刺,樹形也比較高大,一般都是獨杆喬木狀,主幹常是斑斑駁駁的青綠色,而相對地,上面皺皮木瓜等三種木瓜的花為簇生,也就是兩三個一束,花的萼片全緣,托葉草質,有枝刺,樹形也相對要矮小。

下圖:光皮木瓜的花和葉,花單生

人間看花手記:木瓜屬海棠圖鑒——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下圖:木瓜海棠的樹幹較獨特,老樹皮成片狀脫落,樹幹呈深淺不一的斑駁狀

人間看花手記:木瓜屬海棠圖鑒——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下圖:皺皮木瓜的枝刺,而光皮木瓜無枝刺

人間看花手記:木瓜屬海棠圖鑒——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光皮木瓜在中國植物志中雖然就叫“木瓜”,但在《中國藥典》所收錄的藥用“木瓜”卻指的是皺皮木瓜的果實。光皮木瓜的果實長橢圓形,長10-15厘米,暗黃色,有明顯的香味,表皮不像皺毛木瓜那樣有稀疏斑點,果肉味澀,在水煮或浸漬糖液後食用,也可入藥,果皮幹燥後仍光滑,不皺縮,故有光皮木瓜之稱。

下圖:光皮木瓜的果實幹燥後,表皮不皺縮

人間看花手記:木瓜屬海棠圖鑒——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木瓜屬”和“蘋果屬”同屬于薔薇科的蘋果亞科,也有一個共同的特性,就是自交不親和,同屬植物之間互相容易發生雜交,這也為園藝育種帶來了很多便利。

大約在1550年,皺皮木瓜(貼梗海棠)、毛葉木瓜從大陸傳入日本,并和日本本土的日本木瓜雜交,培育出了很多新的觀賞木瓜品種。在上世紀初,木瓜屬觀賞品種得到了飛躍發展,花色除了傳統的大紅,還出現了粉色、白色、橙色、橙紅色等。

在歐洲,皺皮木瓜于1796年從日本引入,日本木瓜和毛葉木瓜則分别于1869年和1880年引種到歐洲。歐美的園藝學家在這些引入品種的基礎上,也培育了不少觀賞木瓜品種。

大陸有悠久的木瓜屬植物栽培曆史,經過整理發掘和雜交選優等,近年來也育出了“紅星”、“金陵粉”、“醉西施”、“花天女”等觀賞木瓜品種。

到現在,全球栽培觀賞的木瓜屬園藝品種約有500多個,這其中最常見的是由皺皮木瓜和日本木瓜雜交得到的後代,稱為“華麗木瓜”(Chaenomeles × superba),又稱為“傲大貼梗海棠”,比較适合盆栽,做成盆景。

這麼多觀賞品種按種源可以分為皺皮木瓜種系、毛葉木瓜種系、日本木瓜種系和華麗木瓜種系等,但在實踐中,除了少數明确記載從原生種的突變後代中選育出的品種外,很多品種都是多次雜交和回交得到的,性狀介于各種系之間,是以“日本木瓜協會”從實用角度出發,将觀賞品種分為單色單瓣品種、單色重瓣品種、瓣緣異色品種、複色品種、顔色變化品種、變化開放品種和其他品種等七大類群。

目前大陸公園、花市等處能看到的觀賞木瓜屬植物,常見的種類有本土起源的紅豔、鳳凰木、玉白梅、金陵粉、紅霞等,以及從國外引進的多彩、長壽冠、長壽樂、銀長壽、世界一号、猩紅與金黃、矮紅、單白等。

下圖:“紅豔”Hongyan接近原生種,花色大紅,單瓣,花瓣的瓣爪短,也是現在最常見的“貼梗海棠”品種

人間看花手記:木瓜屬海棠圖鑒——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下圖:“玉白梅”Yubaimei,花單瓣,花色白中透粉

人間看花手記:木瓜屬海棠圖鑒——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下圖:“莫愁紅”Mochouhong,由南京莫愁湖公園選育,花色大紅,花瓣較分開,花開繁盛

人間看花手記:木瓜屬海棠圖鑒——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人間看花手記:木瓜屬海棠圖鑒——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下圖:“金陵粉”Jinlingfen為從毛葉木瓜選育的品種,花單瓣,花為淺紅色,樹形為小喬木,較高大,有點像光皮木瓜,但花朵簇生

人間看花手記:木瓜屬海棠圖鑒——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下圖:“多彩”Toyo Nishiki,又稱“東洋錦”、“複色貼梗海棠”,由國外引進,花單瓣,同一植株上具有紅、粉、白及互相混色的花

人間看花手記:木瓜屬海棠圖鑒——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人間看花手記:木瓜屬海棠圖鑒——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下圖:“世界一号”Sekaiiti,又叫“大富貴”、“時代紅”等,特點是花大,直徑可達7-10厘米,花瓣紅中帶橙色,重瓣

人間看花手記:木瓜屬海棠圖鑒——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下圖:整枝成龍遊形的“世界一号”

人間看花手記:木瓜屬海棠圖鑒——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下圖:“猩紅與金黃”Crismson and Gold,又名“迎春”,花單瓣,深紅色,較小,花徑3-3.5厘米,适應性較強 圖檔來自辰山植物園網站

人間看花手記:木瓜屬海棠圖鑒——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下圖:“長壽冠”Chojukan,又叫“紅寶石”,花徑5厘米左右,花重瓣,鮮紅色,花萼筒為寬鐘形

人間看花手記:木瓜屬海棠圖鑒——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下圖:“長壽冠”的花萼筒,為寬鐘形

人間看花手記:木瓜屬海棠圖鑒——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下圖:“長壽樂”Chojuraku,又叫“賀歲紅”,花冠略呈橙色,花徑3-5厘米,萼筒鐘形,長壽樂的花型比長壽冠要更展開、更大一些,幾乎無枝刺

人間看花手記:木瓜屬海棠圖鑒——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下圖:“銀長壽”Ginchoju,又叫綠寶石、白雪公主等,花重瓣,花瓣20-25枚,初開時白中帶綠,盛開後為白色

人間看花手記:木瓜屬海棠圖鑒——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下圖:“矮紅”Aihong,有較多的日本木瓜血統,株型矮小,不到半米高,常鋪地而生,花單瓣,紅色

人間看花手記:木瓜屬海棠圖鑒——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下圖:“單白”Choujubai white,有較多的日本木瓜血統,株型矮小,不到一米高,花白色,單瓣

人間看花手記:木瓜屬海棠圖鑒——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再順便說一下,在名稱及親緣上與木瓜有點關系的“番木瓜”和“榅桲”。

以豐胸主打出道的“番木瓜”Carica papaya 也往往簡稱作“木瓜”,但卻是原産于熱帶美洲,屬于番木瓜科,在親緣上和薔薇科的木瓜沒有任何關系。

下圖:番木瓜的植株和果實 (圖檔來自網絡)

人間看花手記:木瓜屬海棠圖鑒——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榅桲 Cydonia oblonga 在血統和外形上倒是和木瓜比較接近,屬于薔薇科榅(wēn)桲(bó )屬,古人往往也把它歸到木瓜類中去。

榅桲曆史上在大陸西北種植較多,不過現在已經在内地不太常見。在南疆旅行時,看到街頭推着闆車的水果小販偶爾有賣,外形有點像木瓜又有點像黃梨子,果實表面有細毛,售賣的小販就稱榅桲果為“木瓜”,一般是用來放到抓飯中的,價格比别的水果還要貴上一截。

下圖:榅桲的花和果實 (圖檔來自網絡)

人間看花手記:木瓜屬海棠圖鑒——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人間看花手記:木瓜屬海棠圖鑒——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上面是從現代植物學和園藝學的視角,描述了現代對木瓜屬植物的觀察總結和品種培育,下面要說說在曆史上,人們對木瓜屬植物的認識。

人類從原始社會筚路藍縷地走來,對各種植物的利用無疑一開始先是定位在食用和藥用上,随着文明的發展,又逐漸發展出觀賞和審美的需求。大陸的傳統名花,如牡丹、梅花、海棠等都是在唐朝以後漸漸成為著名花卉的。

木瓜也是這樣,先是因為果實而引起人們的關注,到了唐朝以後,才更多是作為觀賞花卉,到明代,更因為花大繁豔,被歸并到“海棠”中。

關于木瓜的記載,最早也是最脍炙人口的是《詩經·衛風》中的詩《木瓜》: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這是一首描繪愛情的古詩,“你送給我木瓜,我回報你美麗的玉石。這不是客套地答謝你,而是想一輩子跟你好!”

人間看花手記:木瓜屬海棠圖鑒——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遙遠的春秋時代,我們先人的情感表達熱烈而執着。這裡面木瓜、木桃、木李三者和上面所說的各種木瓜如何對應,也成為考據學上衆說紛纭的一個小問題。明代的李時珍對古人的說法進行了總結,《本草綱目》中記載“木瓜”為葉光而厚,果實如小瓜而有鼻,鼻乃花脫處,非臍蒂也,津潤而味不木,性脆,可蜜漬之為果,去子蒸爛,搗泥入蜜與姜作煎,冬月飲尤佳,在魏晉時又稱為“楙”。

“木桃”的果實圓而小于木瓜,味木而酢澀,又稱為“楂子”。

“木李”則似木瓜而無鼻,大于木桃,味澀,又稱為木梨、榠楂及和圓子。木桃、木李的果實性堅,可蜜煎及作糕食之。

民國時的畫家兼植物家陸文郁寫的《詩草木今釋》頗有影響,書中認為詩經中的“木瓜”對應現在的“光皮木瓜”,“木桃”對應現在的“皺皮木瓜”,而“木李”則對應于上面提到過的榅桲。

在《中國植物志》中則認為詩經中的“木瓜”對應于現在的“皺皮木瓜”,“木桃”對應于現在的“毛葉木瓜”,“木李”對應于現在的“光皮木瓜”,但并沒有具體說明考據過程,而且和上面《本草綱目》中關于三者的描述也并不完全吻合,估且先這麼認為吧,我個人到是比較贊成陸文郁的觀點,尤其是《本草綱目》中說“木桃”的果實小而較圓,分明和“皺皮木瓜”的性狀基本一緻。

下圖:某寶上賣的“酸木瓜”,一般為光皮木瓜的果實

人間看花手記:木瓜屬海棠圖鑒——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在唐朝已有不少吟詠木瓜的詩,如唐玄宗時的詩人劉言史作有《看山木瓜花》:“浥露凝氛紫豔新,千般婉娜不勝春。年年此樹花開日,出盡丹陽郭裡人”。李白也流傳有詩句“客心自酸楚,況對木瓜山”。

北宋的蘇頌在《本草圖經》中說,宋代木瓜中最有名的産地是宣州,年年進貢朝廷,宣州果農在木瓜剛結實的時候,把紙花貼于其上,經夜露日曬,紙花便漸漸變紅,現出紋理,故有“宣城花木瓜”之美稱。楊萬裡有詩:“天下宣城花木瓜,日華露液繡成花。”陸遊在詩中也說“宣城繡瓜有奇香,偶得并蒂置枕傍。”

不過在唐宋之時,木瓜就是木瓜,不論是賞花還是摘果,很少有人把木瓜和海棠扯到一塊,直到明代才漸漸把木瓜也歸到“海棠”中去。

人間看花手記:木瓜屬海棠圖鑒——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大陸對于“海棠”的欣賞,在唐宋開始慰為成風,到明代有三本文人著作對“海棠”的種類進行了總結,最早的是王世懋撰寫的《學圃雜疏》,該書成書于萬曆十五年(1587年),書中記載:“海棠品類甚多,曰垂絲、曰西府、曰棠梨、曰木瓜、曰貼梗,就中西府最佳。”這其中把“棠梨”、“木瓜”、“貼梗”都算到了“海棠”中。

成書于明神宗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的《客座贅語》為顧起元所著,對“海棠”的種類又記載為六種:“第一為西府,第二為垂絲,第三為鐵梗,第四為毛葉,第五為木瓜,第六為秋海棠。西府則天姿國色,絕世無雙;垂絲則缥紗輕揚,風流自賞;鐵梗有深紅、淺紅、蜜合、純白四色,挺拔韶秀;毛葉果稱富豔;木瓜獨吐奇芬;至秋海棠,翠蓋紅妝,吟風泣露,依傍檐下,尤倍生憐。總之海棠無凡格也。”

這裡面的“貼(鐵)梗”、“毛葉”、“木瓜”三種,名稱上到和現代植物學相吻合,但是不是就完全是一回事,可惜還缺乏具體的性狀記載。

影響最大的《二如亭群芳譜》,成書于明天啟元年(1621年),由曾任浙江右布政使的王象晉編著,書中總結前人的著述,提出了“海棠四品”的說法:

海棠有四種,皆木本。

貼梗海棠叢生單葉,枝作花磬,口深紅無香,不結子。新正即開,亦有四季花者。花五出,初極紅如胭脂,點點然,及開,則漸成缬暈,至落,則若宿妝殘粉矣。

垂絲海棠,樹生柔枝長蒂,花色淺紅,蓋由櫻桃接之而成。故花梗細長似櫻桃,其瓣叢密而色嬌媚,重英向下,有若小蓮。

西府海棠,枝梗略堅,花色稍紅。

木瓜海棠生子如木瓜,可食。

同樣成書于1621年的《長物志》(文震亨著)中也記載,“木瓜花似海棠,故亦有木瓜海棠。但木瓜花在葉先,海棠花在葉後,為差别耳。”可見當時,因木瓜花似海棠,把木瓜也算作海棠的一種,已得到普遍公認。

人間看花手記:木瓜屬海棠圖鑒——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群芳譜》中海棠四品的說法,其實細究,也有疑問,書中說的“木瓜海棠”究竟是指現在的光皮木瓜還是毛葉木瓜,其實我個人倒傾向于認為是光皮木瓜,也就是現在《中國植物志》中的“木瓜”,因為在之前的《客座贅語》中将“貼梗”、“毛葉”、“木瓜”三者并列,在作觀賞栽培時,毛葉木瓜和貼梗(皺皮)木瓜外觀很相近,《群芳譜》的作者王象晉也許認為兩者不用細分,将“毛葉”和“貼梗”進行了合并,而保留下來的“木瓜海棠”則應指和“貼梗海棠”外形差別較明顯的光皮木瓜才合理。

在明代以後,木瓜的觀賞作用越來越超過食用作用,它體态婀娜,嬌嫩而又豔麗,尤其适合做成盆景,便于在城市中栽培,置于陽台或者小院,讓遠離了田野的人們,通過它的開花、結果、落葉、萌發,也能領略到大自然的四季變遷,看着木瓜樹,我們仿佛聽到遙遠的春秋時代先民,在曆史長河傳來的聲音“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