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辛巴坐擁9800萬粉絲,卻屢陷售假争議,曾辦天價婚禮

作者:王曉搞笑短視訊
辛巴坐擁9800萬粉絲,卻屢陷售假争議,曾辦天價婚禮

撰文/ 《财經天下》周刊作者 周享玥 薛永玮

編輯/ 陳芳

因一條63元的瑜伽褲,“快手一哥”辛巴再次登上了風口浪尖。

4月25日,打開百度搜尋辛巴,立即出現“辛巴假貨”這一關聯詞語,這與最近的“瑜伽褲事件”不無關系。

從4月22日到23日,短短兩天時間内,辛巴創辦的辛選集團以及瑜伽褲品牌方YPL在社交媒體進行了數次交鋒,成功将“辛巴售賣假貨瑜伽褲一晚銷售額超600萬”、“YPL回應辛巴旗下主播賣假貨”等多個話題推上熱搜,引發網友熱議。

不過,這場轟轟烈烈的“打假”運動,在雙方激烈的你來我往三個回合後,卻戛然而止。4月23日晚,“YPL運動潮品”微網誌賬号釋出聲明稱,“是以事涉及的商标授權争議,目前已妥善解決”,率先釋放“停火”信号;四分鐘後,辛選官方微網誌轉發了這條微網誌。

至此,雙方的糾紛似乎達成了和解,但這場交戰仍然充滿疑雲,而其帶來的影響也遠沒有結束。

售假疑雲

辛巴卷入的這次售假風波,最早可以追溯到4月18日。

這天,辛巴和徒弟蛋蛋一起現身直播間,帶貨了一款名為“YPL防曬涼感褲”的商品,成人款和兒童款的價格分别為63元和50元。按照網傳視訊中辛巴透露的“直播間一共30萬人,30%的人下單”的資料來看,這款産品至少賣出了9萬件,帶貨效果非常不錯。

辛巴坐擁9800萬粉絲,卻屢陷售假争議,曾辦天價婚禮

(圖源:辛選官方微網誌)

不過,有消費者在下單後發現,YPL品牌官方旗艦店并無這款産品,是以懷疑辛巴售賣假貨。

而後不久,瑜伽褲品牌方YPL正式加入“戰場”,一場真假之辨的“混戰”就此開始。

4月22日下午,“YPL運動潮品”微網誌賬号率先釋出聲明,指責蛋蛋直播間上架銷售的YPL瑜伽褲未經官方授權,不屬于YPL旗下産品,強調該産品在直播間已售數量超過10萬件,涉嫌違規銷售金額超過600萬元,YPL對此将采取法律手段,對相關銷售、生産公司進行追責。

YPL關于辛巴售假的指責,很快引發關注,相關話題登上微網誌熱搜榜。随着輿論不斷發酵,5個小時後,辛選集團緊急回應,稱公司正在對品牌持有方哈爾濱市澳生源貿易有限公司提供的資料做進一步嚴格核查,如最終核查結果表明品牌持有方存在任何違法違規行為,辛選将依法嚴肅追究其責任。

這是雙方的第一次交鋒。有意思的是,在這場交鋒中,還混入了一個認證公司為“深圳莎多拉貿易有限公司”的抖音号——“YPL運動旗艦店”,為這場真假論戰增添了幾分疑雲。

根據“YPL運動潮品”微網誌賬号的資訊顯示,“打假聲明”的落款日期是2022年4月19日,聲明下方蓋了澳洲健康産業有限公司的公章。蹊跷的是,抖音号“YPL運動旗艦店”卻發聲明予以否認,稱從未出示過“打假聲明”,正在核查該聲明的來路,聲明下方同樣蓋了澳洲健康産業有限公司的公章,落款日期為4月20日。

這也由此引發了“YPL運動潮品”微網誌賬号的第二輪出擊。4月23日淩晨,“YPL運動潮品”微網誌賬号釋出《聯合聲明》,對辛選官方微網誌和抖音号“YPL運動旗艦店”的兩份聲明做出全面反駁。

《聯合聲明》稱,抖音号“YPL運動旗艦店”的“打假聲明”系侵權人僞造,将追求法律責任,并出具了一系列授權檔案證明其為“YPL”商标的所有者,這一商标最初是雲南的新平優志商務有限公司所有,一年後轉讓給澳洲健康産業有限公司,後又轉讓給澳洲YPL有限公司。

對此,辛選官方微網誌4月23日上午再次發聲明反擊,表示經核查發現,該事件是由于商标持有人商标轉讓前後的争議造成,不屬于假貨,其拿到的授權還在有效期範圍内。

面對辛選的說辭,YPL再度進行了猛攻,表示從未與哈爾濱市澳生源貿易有限公司有任何業務合作,不存在任何商标授權行為,即使辛選拿出蓋章的授權書,也是僞造的。

辛巴坐擁9800萬粉絲,卻屢陷售假争議,曾辦天價婚禮

(圖源:YPL運動潮品官方微網誌)

雙方來來回回幾次交鋒,讓事情的真相變得撲朔迷離,尤其是釋出的幾份互相打架的聲明,還都蓋的是同一個公章。就在外界猜測YPL品牌方、經銷商、管道商究竟誰在造假時,事情卻戛然而止。

“YPL運動潮品”出乎意料地釋出“停戰”聲明,給出的理由是目前已妥善解決,辛選官方微網誌幾分鐘後轉發了這條微網誌,随後YPL緻歉辛巴這一話題沖上熱搜,就這一熱搜YPL還特意發聲明解釋,稱此次事件對雙方均造成了較大影響,YPL已與辛選達成和解。

兩家企業的突然“和解”,成功為這場售假風波畫上了句号。但一個不可忽視的事實是,這場風波帶來的影響并沒有就此結束,沸沸揚揚的假貨傳聞、撲朔迷離的未解真相,還在持續消解着辛巴在消費者心目中的正面形象,讓其在“争議人物”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争議往事

“快手一哥”辛巴在輿論場上的形象崩塌,是從假燕窩事件開始的。

2020年11月4日,有消費者在網絡上爆料稱,自己在辛巴團隊旗下主播時大漂亮直播間購買的即食燕窩疑似是糖水,并要求辛巴對此作出解釋。

面對假貨質疑,辛巴很快現身直播間作出回應,連開數罐燕窩進行示範的同時,拿出産品檢驗報告自證清白,并表示将與廠商一起狀告上述消費者诽謗。此時,辛巴在輿論場中的形象,還沒有完全崩塌。雖然在此之前,他已經是幾大頭部主播中最具争議性的一個。

一方面,他的經曆極具草根逆襲的故事色彩,另一方面,這個從進入快手第一天起就反複強調自己是“農民的兒子”的快手頂級主播,又常常背着一個“狂妄自大”的标簽,被人們戲谑為“狂妄的草莽”。

辛巴早期是靠在大主播直播間霸氣打賞起家的,後來迅速積累吸粉,并靠直播發家緻富。2018年,辛巴斥巨資邀請明星在鳥巢舉辦了一場世紀婚禮,後來卻發生了與散打哥家族互掐、與酒店從業人員發生沖突等多次負面危機。

辛巴坐擁9800萬粉絲,卻屢陷售假争議,曾辦天價婚禮

(圖源:辛選官方微網誌)

這些尚且算不上緻命硬傷,直至假燕窩事件發酵帶來的假貨危機,才讓辛巴的形象迅速在消費者心目中出現嚴重的信任危機。

2020年11月,職業打假人王海注意到消費者與辛巴團隊之間的“假燕窩”糾紛後,專門買了涉事燕窩産品拿去檢測,結果卻顯示,辛巴帶貨的這款燕窩多項成分含量不達标,其綜合成本每碗不超過1元。王海是以質疑其“這是糖水,而不是燕窩”。

白紙黑字面前,此前堅信燕窩品質的辛巴,不得不承認直播間銷售的燕窩存在問題,宣布召回全部售出産品,并退一賠三。辛巴的形象自此一落千丈,開始籠罩着一個“售假”的陰影。

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内,更多關于辛巴的指責接踵而來。

在假燕窩事件後,王海就曾頻繁點名辛巴所售的賓利月餅、馬油皂、去口臭牙膏、泰國原裝進口乳膠枕等涉嫌虛假宣傳。而在各類社交網絡上,也有消費者爆料辛巴所售羽絨服出現品質問題、鞋子存在以次充好等問題。

而若以“辛巴”作為關鍵詞在黑貓投訴上搜尋,可以得到結果329條,其中,不乏“在辛巴直播間買的德鉑不沾鍋嚴重粘鍋”、“在辛巴直播間疑似買到假酒”、“誇大宣傳存在欺詐消費者行為”、“鞋子從羊羔毛變成人造毛”等投訴理由。

“假貨”形象愈發加重的同時,辛巴也因為其他一些頗具争議性的行為,觸碰到公衆的雷區。

2021年3月底,因假燕窩事件被快手封殺60天的辛巴,在其快手賬号釋出了一則《我……回來了》的短視訊,高調宣布複出。視訊中,辛巴單膝下跪,并帶領數十名員工集體90度鞠躬,大聲呼喊“接全體使用者回家”,看似“誠意滿滿”,卻很快被曝出“封路醜聞”,被指辛巴為了這場下跪複出,派出保安“封路”,以至于市民通行均需接受盤查。

而這些或大或小、或真或假的醜聞風波,都在加劇着辛巴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持續惡化。

一個典型案例是,今年3月,辛巴因為向吉林省捐贈了500萬元的防疫物資,收獲了不少好評的同時,還遭到“用‘騙’來的錢做公益”、“刷存在感”、“為了洗白”等各種質疑聲。

辛巴坐擁9800萬粉絲,卻屢陷售假争議,曾辦天價婚禮

(圖源:辛選官方微網誌)

本次瑜伽褲“售假”風波,更是再度将消費者曾經在“假燕窩”事件中積累起來的各種負面情緒和記憶重新激發出來,引得不少網友痛批辛巴“售假屢禁不止”、“這種人不封還留着過年”、“屢教不改應該罰款十倍”等。

追求高成本效益的風險

正是因為屢屢遭到打假質疑,這一次,辛巴顯得“在劫難逃”。

電商戰略分析師李成東表示,辛巴目前是快手體量最大的主播,這導緻他的直播間勢必被大衆“拿着放大鏡看”。

而辛巴屢次三番遭質疑則與其定位息息相關。李成東說,由于辛巴一直以來打的是成本效益,想要做到這點,與大品牌合作很難實作,因為大品牌在定價上有很強的話語權,他很難拿到這麼低的價格,最終選擇和中獨幕喜劇牌合作。

确實,與中獨幕喜劇牌談判,擁有9800多萬粉絲的辛巴擁有絕對的優勢,強勢的一方自然擁有話語權,他也能拿到自己想要的價格,中獨幕喜劇牌則想着靠量來取勝。這次YPL一夜之間被賣出10萬件就是一個例證,與其官方旗艦店寥寥無幾的銷量形成了鮮明對比。

梳理4月24日辛選官方微網誌公布的好物清單發現,其涉及美妝個護、食品、鞋服等多個品類的産品,幾乎很難見到知名品牌的身影,大多是人們沒有聽過的品牌,如威力洗衣機、豬豬俠乳酸菌、宜嬰紙尿褲、如水蔓越莓幹等,有些甚至連品牌名都沒有,隻标着産品名如文具盒、電蚊香、手持風扇、折疊臉盆、吸管杯等。

雖然與中獨幕喜劇牌合作能拿到較低的價格,但也意味着高風險。李成東說,當各方面尚未成熟的中獨幕喜劇牌在産品品質、授權模式上出了問題,那麼辛巴必然會受牽連。

“這次争議的發生,和辛選的關系不大,主要是品牌方在授權上出了問題。” 李成東認為,辛選團隊目前在供應鍊方面已經做到業内較好水準,售後保障較為穩定。

一位曾與辛巴有過合作的行業人士告訴《财經天下》周刊,辛選在稽核方面“已經算達人圈裡很嚴格的了”。

據她透露,辛選在選擇合作夥伴之前,會看品牌的體量、産品的背書、還有價格機制等等,還需要看各種資質證明。“他們有蓋亞系統,稽核團隊有很多人,專門是稽核售賣的産品,連同贈送的贈品也要資質齊全。”

辛巴坐擁9800萬粉絲,卻屢陷售假争議,曾辦天價婚禮

(圖源:辛選官方微網誌)

但也有不少質疑辛巴品控能力的聲音。電商零售專家莊帥認為,作為主播,依然要提高品控意識,“此次風波,還是可以看出辛巴團隊對品控的重視程度不足,品控能力有待提升。”

這次辛巴陷入争議,主要責任在直播間的品牌方身上。

某國際品牌的中國總代理方電商部經理黃平(化名)表示,鑒于辛巴在快手擁有的流量和地位,“隻要代理商對接到了辛巴團隊,品牌大多都會同意授權給辛選那邊。”

黃平介紹到,總代和品牌方之間的代理關系,如果因為各種原因最近可能解約,那總代會很少再去為該品牌安排直播資源。這次給辛巴授權的哈爾濱公司,在代理品牌的商标于近期出現過争議的情況下,卻依然推動該品牌的直播曝光,是一件“不多見的事”。

“可能是内部溝通沒有達成一緻,口頭承諾了續約,但後面又不續”,黃平說,按照一般情況,這個時候代理方更多的會把上直播的機會讓給新代理的品牌,或者代理方的自有品牌,這樣便于在合約到期前承接舊款的流量和資源。

她解釋稱,上直播需要20%-40%的傭金,還要坑位費,“預估YPL的坑位費不會低,畢竟是老闆講解的,徒弟講的話都要十幾萬元”。

對于推動此次直播的哈爾濱公司來說,可圖的利潤是有限的。“主要是品宣作用和回購的時候賺錢”,黃平說,品牌方是這次事件的最大受益者,“很多人因為這事,現在才知道了YPL這個品牌。”

《财經天下》周刊注意到,這款号稱“風靡澳洲”的YPL品牌,有兩個淘寶旗艦店,一個粉絲7萬,一個粉絲6萬。目前,店鋪綜合體驗在三星半,銷量最高的小狗瑜伽褲月銷量僅300件。這從側面反映,直播的流量并未真正沉澱至品牌,該品牌在國内的認知度并不強。

而YPL自身還充滿争議,商标曆經多次轉手,2020年以來,還有不少消費者爆出買到了非正品的該品牌産品。

無從得知YPL改口的真實原因,是完完全全的烏龍事件還是達成了某種協定?《财經天下》周刊試圖聯系YPL采訪,發現其對外的電話卻是空号。辛選方面則讓以公開聲明為準。

風波之後走向哪裡?

售假風波後,辛選公司一切照舊。4月24日晚,蛋蛋直播間正常開播,這一晚賣的主要是母嬰産品。和其他辛巴家族的成員一樣,蛋蛋給辛選圍起了一堵堅固的牆。

目前,辛巴家族中擁有時大漂亮、蛋蛋、愛美食的貓妹妹等十餘名主播。根據2021年3月飛瓜資料統計,快手直播帶貨榜單前十名中,辛選團隊占據了三名。在此之前五個月,快手帶貨金額前十大主播中,更是有7位來自辛巴家族。

目前,辛選已經成長為一個4000多人的公司。辛巴在去年年末接受《财經天下》周刊采訪時表示,過去一年的人員擴充,主要集中在選品和品控方面,“達到了1400多人,其中品控300多人”。也是從去年開始,辛巴開始弱化個人标簽,在内部“去辛巴化”,自己更多扮演一個分享經驗、組織讨論的角色。

“從2020年開始,我降低了直播頻率,開播21次,2021年更少,公司規模越來越大,主播越來越多,我要花更多精力在供應鍊營運、主播培養和公司管理等方面。”辛巴如此說道。據億邦動力網報道,辛選供應鍊主要關注三個方面:第一個是鄉村農産品,第二是線下實體店,第三是國外成本效益大牌。

“供應鍊強,則直播強”,辛巴表示,自己做了多年供應鍊,也積累了美妝、服裝等多個領域的供應鍊資源,“在不斷擴充領域品類、場景,延伸到全國很多産業帶,比如珠寶等。”

辛巴坐擁9800萬粉絲,卻屢陷售假争議,曾辦天價婚禮

(圖源:辛選官方微網誌)

另外,辛選還在發力其他直播生态。據辛巴透露,新設的辛選教育闆塊,挖了高校的老師專家團隊開發教材,目的是培養直播人才,并且拿到職業資格認定資質,職業化培養專業主播。“這隻是一個開始”。

最引人關注的,似乎還是辛巴和快手的關系。去年雙十一預售期間,辛巴曾放言36小時不下播,旗下公司辛選的員工甚至在開播前一天做起了俯卧撐,但直播間的人氣并沒有達到他想象的高度,辛巴怒罵平台“限流”。

這場頗為戲劇化的直播到最後收獲了8億元銷售額——距離30億元的預期還差很遠。現在,克服情緒化似乎成了辛巴要努力去做的一件事。

冷靜下來的時候,辛巴也知道,“達播+自播是互相促進的,品牌方做自播并不意味就放棄達人直播”,他說,辛選在2021年啟動了品牌直播間代營運的業務,和特步、滋色、斯凱奇等品牌進行了合作。

對于辛選來說,這次風波或許和以往一樣隻是一次小風小浪,但在快手上,不少買了這款褲子的粉絲卻陷入了一種迷茫——自己買到的到底是不是假貨,要不要退貨?

北京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的一位律師告訴《财經天下》周刊,在法律層面,對于消費者來說,如果該商品并沒有被定義為“假貨”,那麼消費者就沒有索賠權。至于品牌授權,那是品牌和代理商之間的法律關系,具體要看合同約定。

“假貨風波”暫告一段落,但是在經曆了不少直播間的假貨山寨後,消費者似乎已經感到疲憊和麻木。在本次辛巴售假風波的新聞下面,一位網友如此說道,“又不是第一次,沒什麼大驚小怪的,反正賣假貨,還是有人會去買,信譽什麼的就不考慮了,人家是來賺大錢的,不是給福利的。”

本文由《财經天下》周刊旗下賬号AI财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管道、平台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