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歐洲的肉糜帝,路易十六背後的女人,斷頭王後瑪麗的故事

作者:面包俠

瑪麗·安托瓦内特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朗茨一世的女兒,她在14歲時嫁到法國,成為法國王妃。但是,在法國革命爆發後,38歲的她與其丈夫,世界著名的斷頭國王路易十六一起被處死。

許多歐洲人直到現在都覺得瑪麗是一位負面新聞纏身的王妃,甚至在曆史中留下了與晉惠帝一樣的“何不食肉糜”的荒誕名言。但縱觀瑪麗的一生,她隻是一位生不逢時的悲慘女性。

歐洲的肉糜帝,路易十六背後的女人,斷頭王後瑪麗的故事

瑪麗·安托瓦内特

瑪麗·安托瓦内特的一生

1755年11月2日,瑪麗·安托瓦内特出生于奧地利著名的哈布斯堡家族。父親是神聖羅馬皇帝弗朗茨一世,母親是奧地利女大公、波西米亞及匈牙利女王瑪麗亞·特蕾西娅。瑪麗是他們的第11個女兒。

瑪麗14歲時,嫁給了奧地利的敵國法國王室。當時,奧地利遇到了普魯士這一強敵,瑪麗亞·特蕾西娅試圖通過與法國王室的聯姻渡過難關。就這樣,安托瓦内特成為太子路易·奧古斯特(後來的路易十六)的妻子。

瑪麗18歲時,路易·奧古斯特即位成為法國波旁王朝第五位國王,她也順理成章成為王後。當時的她已經厭倦了宮廷生活,生活中的大部分時間大多沉迷于賭博等娛樂活動。1977年,長女瑪麗·泰芮絲出生,1781年,長子路易·約瑟夫出生,1785年,次子路易·查理出生,她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養育三個孩子上。

1789年,瑪麗34歲時,法國大革命爆發。國王一家在瑪麗的情人費爾森的勸說下,試圖逃往國外,但以失敗告終。一家人被幽禁在曾是修道院的坦普爾塔(Tour du Temple)。

1793年1月,在路易十六被處死後,瑪麗·安托瓦内特也被判處死刑。1793年10月6日12點15分,她被斷頭台處決,結束了38年的生命。

歐洲的肉糜帝,路易十六背後的女人,斷頭王後瑪麗的故事

死于斷頭台的王妃

瑪麗·安托瓦内特是被送上斷頭台的第一位王妃,在1793年的革命審判中被判處死刑。

審判中對瑪麗的主要指控是揮霍國庫和向奧地利洩露機密資訊。當時的人們普遍認為瑪麗·安托瓦内特在政治上毫無建樹,每天隻是熱衷于舞會、時裝、玩樂、喬裝打扮和慶宴,修飾花園,奢侈無度,有“赤字夫人”之稱。

然而,這些指控是不真實的,似乎有人是為了置瑪麗于死地,因為法國的财政在路易十六之前就已經出現了赤字,而且由于瑪麗是奧地利人,是以洩露資訊隻是一種投機行為。

瑪麗在行刑當天早上,當女仆問她是否希望吃早餐時,她說:“我什麼都不需要了,一切都結束了。”瑪麗的頭發被剪短,雙手被綁在身後,身穿白大褂,她被送上貨車,帶到廣場執行死刑。

據說,瑪麗站在行刑台上,不小心踩到了劊子手的腳,卻溫柔地對他說:“請原諒我,我不是故意的。”她沒有慌亂,保持着威嚴,即使在臨死前,她的舉止也依然美麗優雅。

歐洲的肉糜帝,路易十六背後的女人,斷頭王後瑪麗的故事

瑪麗·安托瓦内特真的是一個窮奢極欲的惡女嗎?

關于瑪麗·安托瓦内特的傳聞有很多。當時,因為她是奧地利人的關系,法國群眾充斥着對她的各種诽謗和刻闆印象,例如,“安托瓦内特的奢侈導緻國家的财務狀況惡化”、“她有很多情人”、“她好像是個同志,與所有女性都保持着暧昧關系”等等,這些話都說得好像是真的一樣。

确實,曾經有一段時間,瑪麗·安托瓦内特穿着豪華的禮服,沉迷于賭博和派對。但是,她不會像為自己建造城堡那樣奢侈,也會讓孩子們受苦,似乎也沒有奢侈到惡化财政的程度。作為當時的貴族,特别是王妃,瑪麗的奢侈是在常識範圍内的奢侈。

此外,瑪麗有時也會在宮廷内為窮人籌款。在給母親瑪麗亞·特蕾西娅的信中,她對小麥開始生長并讓人民擺脫饑荒而感到高興,也表現出了她對窮人和人民的關懷。

為什麼這些诽謗會傳播開來呢?瑪麗成為王妃後,廢除了凡爾賽王宮的舊習慣和儀式,遠離了那些愛唠叨的人。是以,對瑪麗感到反感的法國貴族們,以及看不慣瑪麗是來自敵國哈布斯堡家族的貴族們,開始散布這樣的謠言。

歐洲的肉糜帝,路易十六背後的女人,斷頭王後瑪麗的故事

因為一句“為什麼不吃蛋糕?”而被嘲諷數百年

瑪麗·安托瓦内特有一句名言:“如果老百姓沒有面包吃,那他們幹嘛不吃蛋糕?”

這句話堪稱歐洲的晉惠帝(晉惠帝有一句名言“何不食肉糜”)。實際上,沒有曆史證據表明這句話是瑪麗·安托瓦内特說的。

這句名言的出處是在盧梭的《忏悔錄》裡:“Enfin je me rappelai le pis-aller d’une grande princesse à qui l’on disait que les paysans n’avaient pas de pain, et qui répondit: Qu’ils mangent de la brioche.”(最後,我想起了一位偉大的公主,當人們告訴她農民沒有面包時,她回答說:讓他們吃奶油蛋卷吧。)

盡管盧梭隻說了是一位“崇高的公主”,并沒有指名道姓,但當時那些不看好瑪麗·安托瓦内特的貴族們,把盧梭的話當作有趣的故事傳播開來。久而久之,這句話變成了這位王後的代名詞。

歐洲的肉糜帝,路易十六背後的女人,斷頭王後瑪麗的故事

瑪麗·安托瓦内特的功績

盡管瑪麗·安托瓦内特被全網黑,但她所做的功績和留給後世的遺産确是寶貴的。

功績1:“法國和奧地利和平的象征”

從15世紀開始,奧地利和法國就處于對立關系,18世紀中期,奧地利受到普魯士的威脅。在1740年至1748年的奧地利王位繼承戰争中,奧地利的領土被普魯士奪取。

在這場戰争中,法國站在普魯士一邊。然而,戰争結束後,普魯士開始接近與法國敵對的英國。被普魯士背叛的法國,決定與長期對立的奧地利聯手。

1756年,奧地利和法國簽訂了《凡爾賽條約》,兩國建立了防禦同盟。并且,瑪麗·安托瓦内特作為兩國王室的友誼見證從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嫁到了法國波旁家族。可以說,安托瓦内特是奧地利和法國結盟的象征。

歐洲的肉糜帝,路易十六背後的女人,斷頭王後瑪麗的故事

功績2:發明了現代玫瑰香水

為了這位來自奧地利的王妃,法國的工匠們制作了所有能夠讨好她的東西。例如,玫瑰味道的香水。

不怎麼喜歡洗澡的法國貴族們習慣噴香水以遮蓋體臭,當時的香水普遍以麝香系的甜香為主。但是喜歡園藝,在自家花園種植玫瑰的瑪麗想要自然玫瑰味道的香水。為此激發了法國工匠們的創新精神,在18世紀的法國,提取花香的技術得到了飛速發展。

瑪麗的想法引發了幾項技術革新,她在法國文化史上留下的影響很大。

歐洲的肉糜帝,路易十六背後的女人,斷頭王後瑪麗的故事

功績3:發明新發型,時尚的引路人

擁有高度審美意識的瑪麗·安托瓦内特,在貴族女性中是時尚領袖般的存在。她的禮服是由一個叫羅斯·貝爾坦的服裝設計師制作的。瑪麗第一眼看到貝爾坦的禮服就一見鐘情,從那以後,每當貝爾坦來到宮廷,她都會邀請貝爾坦在自己的房間裡讨論半天以上。

另外,貝爾坦還為瑪麗發明了一種叫做“蓬頭”的發型。這種發型是将頭發高高盤起,當時的貴族女性們看到瑪麗奇特的發型,也争先恐後開始仿效她。

瑪麗對時尚的熱情與日俱增,甚至收到了母親瑪麗亞·特蕾西娅的勸誡信。另外,她喜歡的發型師來自身份相對較低的庶民女性貝爾坦,這也引起了貴族的反感,或許這就是有人诽謗瑪麗是同志的原因吧。

安托瓦内特作為時尚上司者的一面或許也成為了法國大革命的契機。

歐洲的肉糜帝,路易十六背後的女人,斷頭王後瑪麗的故事

這種蓬頭發型在當時引領潮流

結語

瑪麗的一生是悲慘的,作為外來者,她14歲時就遠離家鄉來到别國。作為王妃,面對各種诽謗卻能夠在臨死前安慰殺死她的劊子手。作為女性,她引領法國時尚圈,走在時代的前沿,留給後世寶貴的财富。

可以說,她的一生壯麗而又多彩。

最後,再讓我們欣賞一下她的一生名言吧。

“我并不是被判了死刑,死刑對于罪犯來說是可恥的。我隻是去見我的丈夫,因為沒有良心的譴責,是以我的心情很平靜。”

“看到過着不幸的生活卻為我們付出一切的人們,我理所當然地認為,為了他們的幸福,我要付出比以前更多的努力。”

“對不起,先生,我不是故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