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登門要上禮!美國高官或要訪烏,澤連斯基:他們不應兩手空空過來

作者:十一處

西方上司人訪烏的“後遺症”來了,現在可以說誰後去基輔誰尴尬。

這幾天,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已經确定訪烏行程,而美國國務卿和防長也或将啟程通路基輔。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不僅對古特雷斯的“先俄後烏”行程頗有微詞,還“暗示”美國高官不應空手來。

這個習慣,完全是被約翰遜等人慣出來的。

登門要上禮!美國高官或要訪烏,澤連斯基:他們不應兩手空空過來

先前在“布查鎮事件”發生後,歐盟、英國、東歐四國上司人相繼通路基輔,與澤連斯基進行會晤。意圖向外界展示西方與烏克蘭之間的密切關系,當然,這些上司人不遠萬裡怎麼好意思空手登門?

歐盟答應繼續加大援助人道主義物資和資金,而約翰遜在抵達基輔之前,就在唐甯街通過一項巨大的軍事援助計劃。

可有這麼三個國家在俄烏沖突後仍未通路基輔,德、法、美,這三個國家可以說是西方陣營的巨頭,在這個節骨眼上缺席令人費解。

德國是因為澤連斯基的“傲慢無禮”,而拒絕通路基輔,甚至還要削減一些援助物資。

法國的情況就比較有意思了,一方面是馬克龍正在忙着大選的事情,另一方面是馬克龍本人認為這種“追趕時髦的外交”毫無意義。

眼下正值法國大選白熱化階段,馬克龍最強勁的對手勒龐此前因被指控“親俄”而備受非議。是以能不能利用好俄烏沖突的輿論熱點,将成為法國大選中的不确定因素。

至于美國,拜登顯然是不會踏入非和平狀态的烏克蘭,但凡有些閃失,那可能就是世界大戰。可防長加外長這個組合,已經是除總統、國會議長外的最高行政組合,顯然是給足澤連斯基面子。

登門要上禮!美國高官或要訪烏,澤連斯基:他們不應兩手空空過來

眼下俄烏沖突邁入到第二階段的關鍵時刻,為争取頓巴斯決戰的勝利,烏克蘭迫切需要更多的軍事援助。

先前有媒體曾爆料稱,五角大樓低估了烏克蘭軍隊戰鬥的意志,儲備的軍火庫已經見底。實際上,這種“驚喜”讓美國部分人高興還來不及。

我們都知道,美國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資本主義國家。美國國内有許多石油大亨、科技巨頭,這些資本的利益是固定的,但唯獨軍火商賺錢的機會不多。單憑美軍及其盟友每年那點訂單,隻能堪堪維持軍工體系的運轉,想要發大财,還給挑起戰争。

俄烏沖突後,拜登政府在不斷追加國内軍火訂單,東歐各國也出于自身國防安全的考慮,紛紛增加自己的國防預算。可以說,俄烏沖突的戰況越是焦灼,烏克蘭越是危在旦夕,美國軍火商就越是開心。

美國高官訪烏的背後,不過又是西方上層政治、資本勾連在一起的一出好戲。

相較于西方複雜的目的,普京就顯得“單純”很多。

登門要上禮!美國高官或要訪烏,澤連斯基:他們不應兩手空空過來

俄羅斯發動軍事行動的背後意圖,從始至終也隻有一個,那就是土地。

隻要拿下頓巴斯地區,俄羅斯就控制烏東到赫爾松連線到克裡米亞的全部地區,這已經是最差的結果。如果普京還想繼續,拿下哈爾科夫,控制敖德薩直逼基輔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雖說俄羅斯無法吞并整個烏克蘭,但至少半個應該不過分吧。

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經濟一直陷入寒冬的原因除卻有西方封鎖限制之外,地理環境因素造成的客觀影響也不能忽略。

俄羅斯國土面積固然遼闊,但便于經商的港口卻少之又少,尤其是西邊連通黑海的港口更是屈指可數。當初普京執意要拿下克裡米亞,現在又将亞速海、敖德薩列為重點攻擊目标,就是奪取港口,以便後續經濟的發展。

普京一開始給出的談判條件是隻要基輔承認頓涅茨克、盧甘斯克“共和國”的獨立以及俄羅斯對克裡米亞的主權。隻要澤連斯基點頭,俄軍随時能撤出。可現在,我們很少看到普京說這種話了。

其根本原因是在賬面上已經劃不來了,随着西方制裁的深入以及俄軍在戰場上的損失,普京必須要在烏克蘭身上撈回一些成本。

登門要上禮!美國高官或要訪烏,澤連斯基:他們不應兩手空空過來

俄烏沖突仍在不斷更新,俄軍方面已在邊境部署“伊斯坎德爾”飛彈,随時準備對交戰地區進行火力覆寫。事情發展到現在,已經沒有回頭的餘地,隻能希望戰争的硝煙能盡快散去。

最後還是說一句,普京和拜登都是赢家,現在的博弈無非要看誰的赢面更大。那澤連斯基是輸家嗎?也不盡然,如果西方沒有作出一些保證的話,他未必敢孤注一擲。是以為戰争買單的人,永遠是百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