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公益傳播官不簡單

作者:中國善網

文|岩松

公益慈善是一項社會事業,建構正确的認知,對于推動議題改善,達成組織使命至關重要。

公益傳播是其中的關鍵一環。同時,社會組織也面臨着專業人才短缺,資源不足,資金短缺等諸多挑戰。

公益傳播官不簡單

怎樣才是一個合格的公益傳播官?我們從職業要求、核心工作和支援條件三個方面與業内同仁共同探讨。

什麼人可以擔任傳播官

公益傳播是專業化、系統化的工作,人力資源及管理水準直接影響到公益傳播的成效。管理者需要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崗位上,創造最佳績效。

傳播官是組織與内外部溝通的重要崗位,肩負着倡導公益理念、推動議題改變、提升組織影響力的責任。除了内容編輯、釋出,各種活動推廣、營運,傳播官還需要不斷豐富組織的資源,與媒體、政府相關部門、企業、其他社會組織、受益群體、志願者等利益相關方進行溝通,提升組織公共關系的品質。

傳播崗位的職能在不同規模的組織中存在差異,但是一些基礎性的要求需要滿足,對傳播官的要求,可以從意識、能力和工作内容三個層面進行考慮。

· 意識層面:有正确的價值觀,認同組織使命、積極主動、以終為始

· 能力層面:内容生産、表達能力、資料分析、統籌協調、多線程工作、快速學習

· 工作層面:寫作、編輯、方案策劃與實施,新媒體營運、活動組織,資源拓展

如何設立傳播目标

彼得·德魯克認為“如果不從使命出發計劃行動,非營利組織将無法取得成功,因為使命明确了應取得什麼成果。”同時,也需要考慮誰是利益相關者,對每個利益相關者而言,希望實作的成果又是什麼?

傳播官的一大挑戰是如何确立合理的目标,即:什麼才是組織最需要的?這需要傳播官有敏銳的洞察力,在紛繁複雜的表象中,把握組織發展各階段的核心需求。

傳播目标的設立,可以從認知與态度、規模、行動三個次元進行具體考慮。認知與态度是閱聽人對于資訊的“注意力,記憶,思考” 以及“對于事情的反應方式” 。

規模包括了傳播影響的區域大小、閱聽人的多少,以及持續的時間。組織可以通過調研、訪談、文獻研究等方法,對閱聽人态度的變化進行評估。

行動包括了閱聽人對于公益傳播資訊的反應,以及這種反應産生的行為。例如:當一個社會組織發出了招募社群防疫志願者的通知,希望在1天内招募到20名志願者,協助社群開展防疫物資清點搬運、分發。1當天,報名人數達到了80人,最終有20人成功上崗。志願者的參與,大大緩解了社群防疫人力短缺的情況,為社群居民提供了便利,受到了各方的一緻好評。

公益傳播官不簡單

圖檔源于網絡

這個結果說明,本次傳播産生了積極的影響,讓80人産生了行動,20人深度參與。同時也讓志願者認識到,服務社群的價值和意義。

設立目标時,建議每個次元之下設定相應的子目标,每個子目标都符合SMART原則。以此,推動員工更加高效地工作,為組織的管理者評估傳播工作績效,提供可參照的标準。這樣不僅使考核更加科學化、規範化,也更能保證考核的公正、公開與公平。

實作目标的政策,包括了實施的具體方法和行動計劃。公益傳播政策可以用一句話概括,“對誰,說什麼,怎麼說”。

制定傳播政策時需要考慮特定閱聽人的特征與習慣,用她/他們聽得懂的話語,采取對方可以接受的方式進行溝通。傳播官在制定政策與計劃時,可以參照5W2H作為思考架構。5w2h包括:

· why為什麼-計劃的目的/目标

· what做什麼-工作内容,過程中的裡程碑,其他部門協作事項

· who何人-目标閱聽人群體,部門内部分工,其他部門支援者

· when何時-計劃期間,過程進度,投放時段

· where何地-計劃實施的區域,資訊傳遞的媒介組合

· How 如何-達成目标的方法/形式,衡量名額等

· How much多少-計劃的預算,投入的時間人力及相應的資源

如何給予傳播團隊支援

根據北京瑞森德社會組織發展中心,2021年采集的26個省市地區的資料顯示,78.23%的社會組織專職員工在10人以内,僅有32.28%的組織設有傳播專崗,51.43%的社會組織傳播工作有人負責,但同時也兼顧其他工作。

公益傳播官不簡單

資料源于2021年瑞森德《社會組織籌資能力建設》調研

這表明,社會組織的規模相對有限,内部分工尚未完善。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提升公益傳播成效,需要善用内外部資源,充分發揮各自優勢,進行高效協同。

傳播官在開展行動前,需要與内外部利益相關方主動溝通,形成共識。籌資、項目相關崗位的負責人,也要認識到,為了達成使命,社會組織必須積極地宣傳自己的理念、服務或産品,提升組織的社會影響力。

在移動互聯時代,傳播的閱聽人可能成為組織的捐贈方,而傳播本身業已成為籌款的先導。二者對于組織和項目來說,是一體兩面的關系。有效的傳播,有助于在吸納社會資源回應相關議題的同時,不斷積累社會資本,茁壯組織。

項目團隊可以為傳播提供豐富的素材,讓内容更加鮮活、真實。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慧育中國”項目,以經過專業教育訓練的育嬰輔導員入戶家訪為主、輔助以親子活動的方式,針對貧困地區農村 6~36 個月嬰幼兒家庭不利的早期養育環境,為兒童家庭提供可及和有品質保證的早期養育指導。

公益傳播官不簡單

源于抖音官網

該項目于2020年3月開通了抖音賬号,項目傳播團隊以每周平均釋出2條的頻率更新,并且創作出了 “綁在床頭的男孩皓皓”、“早到的天使”等播放量數百萬的優秀作品。

據統計,截止到2022年3月,已釋出了199條短視訊。如此大工作量,素材從哪裡來?其秘訣是整合項目實施網絡的資源。

前期,傳播團隊根據項目的實施場景,設計了一套視訊素材采集流程,通過各地的育嬰輔導員家訪時以手機拍攝,後期通過專業團隊剪輯和配音,産出作品。

在沒有增加成本的情況下,傳播團隊每周都可以獲得一手資料,并且起到了項目督導的作用,彰顯了當地政府的政績,提升了受益家庭和育嬰輔導員的體驗,可謂一舉多得。

公益傳播應是組織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全盤統籌,持之以恒。作為組織的管理者,需要在團隊内部樹立“人人都是傳播官”的理念,實作資源共享高效協同。同時,建立合理的考評機制,彰顯傳播的價值。

對于傳播官而言,這是一個需要深耕的崗位。當你選擇了這條路,就要關注行業的變化,組織的戰略與業務,不僅要做好手頭的工作,更需要終身學習提升,如此也會有更廣闊的職業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