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多爾衮為什麼沒有當皇帝,不是實力不允許,而是有太多的内幕交易

作者:十四說曆史

清朝小皇帝登基時都要設立一個攝政王,攝政王一般擁有很高的權力,他們的權力基本上是有實力可以當皇帝的,但很多攝者輔助的大臣都沒有能當上皇帝,其中的緣由很多。這些人中有個人曾經伸手就可以觸摸到皇帝的寶座。

其中最著名的一個就是多爾衮,而且多爾衮也是當時皇權的最大競争者,手中還擁有着兵權,還有很多的支援者,但為什麼多爾衮沒有選擇自己當皇帝呢?其中又有什麼樣的内幕呢?

多爾衮為什麼沒有當皇帝,不是實力不允許,而是有太多的内幕交易

一、清朝制度

中國古代的繼承制度叫做嫡長子繼承制,老皇帝去世後,一般會立皇帝的長子來繼承皇位,但很多朝代都會打破這一傳統例,如清朝就有幾任皇帝都并都不是嫡長子。因為清朝是滿族人的部落統治,他們通常都會推薦出來自己的首領一般被稱“大汗”。

努爾哈赤當時就是大家推進出來的“大汗”首領,政策抉擇時也是通過開會決策的方式,而他手下兒子們又有四個大貝勒,他們也會參與正事的讨論中來,期間最出名的就是大貝勒豪格,二貝勒爺代善,而皇太極的排名還很靠後。

多爾衮為什麼沒有當皇帝,不是實力不允許,而是有太多的内幕交易

因為當時是推薦制度,後來努爾哈赤去世後,也沒有留下遺囑,而是通過大衆的選舉,通過激烈的争鬥,推薦出了當時的皇太極,而皇太極也不是嫡長子。當時和皇太極一起競争當選的人也非常的多。

皇太極出當皇帝的那幾年經常和四大貝勒一起參議決策,後來為了避免皇權被分割,皇太極掌權之後将幾個大貝勒的實權相繼削弱,真正做大了大權獨攬的狀态,等到皇太極去世的時候,他卻沒有吸收前人的教訓,也沒有立下遺囑。

多爾衮為什麼沒有當皇帝,不是實力不允許,而是有太多的内幕交易

皇位的繼承人問題再次成了當時各方勢力角逐競争的勝利品,其中主要有這麼幾個人,一個是被皇太極曾經剝削實權的豪格,另一個就是一直活躍在政治前線的多爾衮,曾經多次征戰沙場的政治勢力。

而豪格則擁有前朝的一批忠實死黨,雙方都很有勢力,各方争執不下時,另一個小股勢力也在悄然生長,這就是後來的順治皇帝。正應了那句俗語“鹬蚌相争,漁翁得利”,這場政治鬥争中最大的赢家就是順治皇帝。

多爾衮為什麼沒有當皇帝,不是實力不允許,而是有太多的内幕交易

順治皇帝的母親就是孝莊太後,面對其他勢力的鬥争僵持不下的情況,孝莊站出來要立自己六歲的兒子做皇帝,孝莊首先是找到了支援豪格的其他親王指出豪格為人豪橫,若是豪格當選必定會采取削弱各大親王實權的政策。

這使得各大親王動心,決定聽從孝莊的建議。轉而支援福臨。緊接着孝莊又找到了當時一言九鼎的多爾衮,提出如果讓福臨當皇帝,可以壓制另一方的勢力,就這樣,多爾衮也同意了孝莊的要求立了六歲的小皇帝福臨,這才有了日後的順治皇帝。

多爾衮為什麼沒有當皇帝,不是實力不允許,而是有太多的内幕交易

二、幕後交易

作為當時權傾朝野的攝政王,多爾衮為何會選擇答應孝莊的要求?真的隻是想壓制另一方的權力嗎?古代的政治鬥争在中途選擇撤出的還是不多見的,很多人即便犧牲流血也要爬到權力的頂峰去看一看,多爾衮為何就放棄了呢?

很多書上有着不一樣的記載,而孝莊和多爾衮之間的關系似乎也并不是那麼純粹,有些野史還傳出兩人曾經在清宮中舉辦過婚禮,而是電視劇《孝莊秘史》當中更是将兩人的關系進一步深化成情侶,不過從後來多爾衮的不得善終,想來事情也不簡單。

多爾衮為什麼沒有當皇帝,不是實力不允許,而是有太多的内幕交易

曆史當中孝莊究竟是如何說服多爾滾的,今天的人們已經不得而知,不過對于當時權力正勝的多爾衮來說,是非常有實力當皇帝的。可惜他錯過了一次好的機會,此後卻也一直按着和孝莊的約定。

多爾衮在清朝打破山海關達到全國統一的過程中,多爾衮也立下了不可磨滅的戰功,對于清朝的發展史來說,多爾衮也是一位有功之臣。當上攝政王的多爾衮擁有了至高無上的權利。

多爾衮為什麼沒有當皇帝,不是實力不允許,而是有太多的内幕交易

面對順治這個小孩多爾衮總是不經意間的流露傲慢的神情,顯示出自己高高在上的位置,卻不知他這樣的行為早已将自己日後的惡果悄悄地種下,順治表面上屈從于多爾衮權勢的壓迫,聽從多爾衮的安排。

卻不知道順治皇帝的内心當中早已埋下了仇恨的種子。多爾滾的結局卻非常凄慘,多爾衮去世後,順治皇帝要求除去多爾衮一切封号和爵位,并将挖穴掘墓這是古人十分忌諱的事情,是有多大的不滿才會這樣的決絕。

多爾衮為什麼沒有當皇帝,不是實力不允許,而是有太多的内幕交易

可見順治皇帝對多爾衮是十分憎恨的。順治皇帝對多爾衮的嫉恨也可能是多方面的。總之孝莊為了自己兒子能夠順利登上皇位,和各方勢力較量,并且參與了一些幕後交易,使得六歲的小皇帝能夠順利繼位,不得不承認孝莊是一位十分有政治手段的女強人。

三、總結

攝政王在清朝算是一個極其特殊的位置,他的權力甚至一段時間都大過了皇帝,這也是皇帝為何要除去這些輔助大臣的原因,而多爾衮在權傾一時的時候,卻沒有選擇自己來當皇帝,并不是實力的不允許。

多爾衮為什麼沒有當皇帝,不是實力不允許,而是有太多的内幕交易

多爾衮經曆了兩次政治鬥争,一次是皇太極成功登基,那時他還小,不具備實力。第二次具備實力的時候,他再次與皇權失之交臂,政治鬥争一向都是殘酷的,選擇一方就要承擔相應的結果。

多爾衮和孝莊二人在政治的鬥争當中有多種的幕後交易。這讓多爾衮放棄了自己當皇帝的想法,然而死後的凄慘下場,可能也是多爾衮史料未及的,若是早可以預料到這樣的結果,當初會不會選擇放棄自己當皇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