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毛主席下達最後指令,将軍權交給陳錫聯,多年後才知道為何

作者:小東曆史

1976年偉大領袖毛主席在臨終前做出一個重要決定,讓衆人感到疑惑,那就是由陳錫聯來主持軍權。可在此之前,軍委工作都是由開國元帥葉劍英負責的。與軍功顯著的葉元帥相比,陳錫聯并不能勝任中央軍委工作。可毛主席為何大力推薦陳錫聯來主持着至關重要的軍權?這位陳錫聯究竟是何人能讓毛主席大力推薦的?直到多年之後,衆人才明白毛主席的深謀遠慮。

1976年的大陸正處于一個不斷變化的關鍵時期百廢待興,周總理,朱老總相繼去世,毛主席的身體也不容樂觀。日以繼日為國操勞,使自己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中國面臨着極為關鍵的命運轉折點。毛主席在臨終前釋出出了一号檔案,檔案中的内容讓人疑惑不已,大跌眼鏡。裡面寫着經毛主席提議,中央政治局一緻通過決定由陳錫聯負責主持中央軍委工作。這讓衆多将領議論紛紛。大家認為能比陳錫聯勝任這個職務的人有很多,為何毛主席執意推薦陳錫聯來主持軍權呢?盡管大家的心中都充滿疑惑,但是他們并沒有一人提出異議,他們相信毛主席在這件事上必定有更長遠的見解。

毛主席下達最後指令,将軍權交給陳錫聯,多年後才知道為何

1976年,對于陳錫蓮來說,這是他人生的一個重要節點。他收到中央指令,任命主持中央軍委工作,并且這是毛主席親自做出的決定,要他即刻開始統率三軍。但陳錫蓮并沒有為此感到興奮,更多的是沉甸甸的責任。然而他不知道的是,這次任命是毛主席再三考慮下的決定。軍隊是一個國家的核心力量,而主持軍隊的人必然不能出現半點纰漏。在毛主席任命陳錫聯為中央軍委之前,一直有個名字在他的腦海中徘徊,那就是葉劍英。他一向備受毛主席的深信,又是開國元帥,軍功顯著。在一号檔案中也明确指出是因為葉元帥生了病,是以這項工作才由陳錫聯來代勞。并且在檔案發出之後,葉劍英好像真的從軍委工作中隐退,隻是偶爾出席一些中央會議,并沒有插手任何軍隊上的事務。

毛主席下達最後指令,将軍權交給陳錫聯,多年後才知道為何

不過,當陳錫聯掌控軍權後,每當有重大事情,他還是會第一時間和葉元帥溝通。更讓毛主席滿意的是,陳錫聯不僅是中央政治局委員,還是軍委常委。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中國的國防工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且事實證明,毛主席并沒有看錯人。早在1929年,陳錫聯加入紅軍,在軍中還有一個響亮的外号小鋼炮。這是因為陳錫聯在作戰中一直都是沖在前線的那個人,并且打擊敵人快,準,狠。在他幾十年的軍旅生涯中,最為輝煌的一戰便是夜襲陽明普。

1937年10月,當時的陳錫連僅有22歲,正在遭受日軍侵略的中華大地到處生靈塗炭,陳錫聯帶領129師,358旅769團對日軍進行遊擊戰。這時,巨大的轟鳴聲從陳錫蓮的頭頂傳來,陳錫聯擡頭一看,是日軍的飛機,他站在原地,好像是明白了什麼。在和當地的村民多次詢問下,陳錫聯發現在河對面十裡開外,日軍建造了一個機場。他當即做出一個重要決定,夜襲陽明普通機場。當晚,陳錫聯組織所有士兵從四面八方靠近機場,趁着夜色的掩護,日軍沒有發現八路軍的任何蹤迹。可正當一切準備就緒時,一個日軍哨兵發現了他們,準備拉響警報的同時,八路軍從四面八方發起總攻。晨曦聯合以往參加的戰争相同,沒有辜負他小鋼炮的稱号,在陽明普機場上沖鋒在前,在不到一個小時内,日軍24架飛機全部摧毀。這個22歲的小将領一戰成名,

不僅敢于在戰場上沖鋒陷陣,又在戰略部署上粗中有細,帶領八路軍戰士完成一次次不可複刻的傳奇,就像當時人們評價他的一樣,特能打仗,打仗不要命。而陳錫聯敢于鬥争,堅持不懈的精神是從小就有的。年僅13歲的陳錫聯知道附近駐紮有紅軍部隊時,毅然選擇參軍,也正是這個決定改變了他的一生。可紅軍看到他還沒有這麼高的個子後,讓他一年後再來參軍。但是令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當紅軍行軍50多裡地時,才發現後面有個吊車尾,這個瘦小年幼的孩子居然一直跟着他們。當時負責招兵的正是開國中将詹才芳。看着眼前這個小家夥,詹才芳問他為什麼要參加紅軍,陳錫蓮一把掀開身上的髒衣服,露出滿身傷害,說自己八歲給地主家放牛,卻挨了整整五年的打,他知道紅軍專門打土豪地主。

這個年僅13歲的少年打動了詹才芳,但他并沒有把陳錫蓮帶走,而是說陳錫聯還小,再過一年一定來接他,絕不食言。一年後,紅軍如約而至,而他的母親一直不同意他去參軍,趁着母親幹農活的時候直接開溜。可不曾想,這一分别就是20年。晨曦連在紅軍憑借着他不怕打,粗中有細,一路飙升,在1933年晉升到了嬴政委一職,成為軍中小有名氣的人物。當蔣介石派數十萬大軍圍攻川陝蘇區時,陳錫聯帶領部隊開展伏擊戰,将敵軍打了一個措手不及,還繳獲了大量軍中物資。

,在長征路上,陳錫聯帶領部隊與敵軍不斷厮殺,由于在戰場上的英勇表現,在軍中被稱為小鋼炮,而随後的一件事更顯露出了他的狠勁兒。在一次戰鬥中,陳錫蓮的左手拇指受傷,由于沒有處理得當,導緻直接壞死。陳錫蓮并沒有選擇就醫,而是照着傷口噴了一口酒,生生将拇指砍了下來。

新中國成立以後,陳錫聯被賦予上将軍銜,他将自己的時間都放在了軍隊和國防事業的建設。上當新中國需要一個強大的炮兵機械化部隊時,陳錫聯挺身而出接收這件事,但這并非易事。當時國内不僅要面對蔣介石的不斷騷擾,還要持續地向北韓戰場運送炮兵。他跑遍四個省,組建八個訓練基地,第一時間完成炮兵訓練任務,送往北韓戰場,為抗美援朝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1976年2月,毛主席在臨終前做出了一個巨大決定,任命陳錫聯來主持軍權。在當時,比他能力強的人有很多,但是陳錫聯一直是毛主席最信任的人。那一刻,接任工作的陳錫聯兢兢業業完成了各項任務,有重大的事件發生,會第一時間向葉元帥請教。當看到軍隊和中央都走上正軌時,他向中央送出了辭呈,将更多的機會留給新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