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道風景叫“戰疫夫妻”,有一種浪漫叫“并肩作戰”,有一類幸福叫“疫路有你”。在抗疫一線,金山司法行政系統的“最美夫妻檔”逆向而行,拼“金”全力守護“大家”,他們克制思念,奮力奔赴在同一戰場的不同戰線,卻始終懷揣着同樣的信仰,用行動诠釋别樣浪漫。
戰疫吃緊,攜手請纓
區司法局政治處從業人員朱佳慧,家裡有身體欠佳的老人,小孩也需要人照看,丈夫提出“兩個人中去一個做志願者,留一個人照顧家裡。”但朱佳慧卻說,“疫情形勢嚴峻,村裡抗疫缺人,兩個人都去吧。”在把家裡安頓妥當後,夫妻二人堅定地向村委會報了名。近日,朱佳慧被安排前往集中隔離點進行支援;其丈夫在社群志願服務結束後駐守機關值班至今,夫妻二人用熱血在抗疫一線書寫着無悔青春。
分隔三地,遙寄相思
漕泾司法所從業人員沈丹家住松江,一接到封控指令,她立馬趕回了金山,連續駐所執勤近1個月,帶領所裡同志支援街鎮抗疫,累計服務250餘小時。其丈夫也在松江區石湖蕩鎮連續支援抗疫20多天。他們“抛下”2個年幼的子女奮戰在抗疫一線,每天隻能通過視訊聊天緩解對彼此的思念。她說:“我既是黨員,也是部門負責人,必須第一個往前沖!”
彼此鼓勵,彌足珍貴
朱泾司法所從業人員陸曉圓最初是按照街鎮安排支援村居疫情防控工作,傳回小區後又主動報名社群志願服務,劃分“三區”後,她再次變身“守門員”,引導居民合理出行。其丈夫一直在封控小區開展抗疫志願服務,近期,他每天堅守在超市維持秩序和幫助掃碼,每次站五六個小時,衣服都濕透了。陸曉圓說:“雖然無法見面,但每天都會打電話鼓勵彼此,同時也會分享志願心得和經驗,這份經曆我覺得很珍貴!”
聚少離多,靜候佳期
今年以來,廊下司法所從業人員朱鈞已參與機場疫情防控、駐鎮抗疫支援2個多月,累計服務220多小時。妻子在市公共衛生中心工作,為核酸采樣、确診人員收治、資訊統計提供組織排程保障。自3月中旬至今,已經連續奮戰在工作崗位上近400小時。因閉環管控,聚少離多也成為了他們生活的常态。盡管如此,他們仍然互相鼓勵,共同期盼疫散人安。
用“黨旗紅”,守“健康綠”
楓泾司法所從業人員周潔既當防疫“急先鋒”,又當群衆“服務員”,主動前往社群報到,就地參加疫情防控志願服務工作。小區封控後,她又主動加入14天封控志願服務隊伍。其丈夫在亭林鎮工作,自第一輪核酸采樣開始便駐鎮支援。家中2個孩子隻能托付給老人照顧,每天隻能在深夜視訊聯系。他們用“黨旗紅”守護“健康綠”,用行動為打赢疫情防控阻擊戰助力。
不同陣地,同樣決心
“您好,請掃一下這裡的二維碼,出示一下您的健康碼和核酸報告。”這是張堰司法所從業人員周曦晔這個月說得最多的一句話,連續27天裡,他輪轉了5個市場參與志願服務。小區封控後,妻子也立即前往居委會報到,投身志願服務,配合醫護人員進封控樓上門采集樣本,協助救護車轉運确診患者等,他們用行動努力為防疫工作貢獻力量。
沒有大“家”,何來小“家”
社工站從業人員徐帆在得知社群招募志願者後,和妻子一起報了名。這對戰“疫”伉俪每天忙碌在核酸采樣資訊登記、挨家挨戶通知、現場秩序維持、預約引導、抗原檢測等防疫志願服務中。徐帆說,“我們基本上每天都去村裡做志願者,雖然很累、很辛苦,但沒有大‘家’的安穩,何來小‘家’的幸福。”
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隻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這些沖在疫情防控最前線的“夫妻檔”,
用責任撐起使命,以大愛守護家園,
用愛和行動诠釋他們的“硬核擔當”,
資料:i法治金山
編輯 | 何小燕
責編 | 沈彥菲 翁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