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來論|“滾滾”抵美五十載,綿綿友誼心相連

作者:海外網

來源:人民日報用戶端

五十年前,伴随着中美關系“破冰”,國寶熊貓“出使”美國。五十年後,盡管中美關系遭遇寒流,但熊貓仍是兩國關系中一股難得的暖意,憨态可掬、呆萌可愛的“滾滾”們給兩國人民帶來了無限的歡樂和持久的友誼。

來論|“滾滾”抵美五十載,綿綿友誼心相連

當地時間2022年4月16日,在美國華盛頓史密森學會國家動物園,大熊貓幼崽“小奇迹”(右)和媽媽“美香”享用冰凍水果蛋糕。慶祝大熊貓抵達美國暨該動物園大熊貓項目50周年。劉傑/新華社 圖

中美建交,熊貓先行

1972年2月,在尼克松總統訪華的告别宴上,尼克松總統夫人拿着桌上的熊貓牌香煙翻來覆去地看。周總理問,你喜歡嗎?尼克松夫人答,我不抽煙,但我喜歡熊貓,我能不能把這盒香煙拿走?周總理說,當然,你可以拿走熊貓香煙,我們中國政府還可以送給你們一對真正的大熊貓。這令尼克松夫人驚喜萬分,她拍了拍尼克松的肩膀說:“中國要送我們熊貓了!真的熊貓!”

兩個月後,大熊貓“興興”和“玲玲”從中國北京不遠萬裡送抵美國華盛頓,8000名美國群眾冒雨接機,尼克松總統夫人親自為其亮相揭幕,首日就吸引兩萬人排隊參觀,首個周末有七萬人蜂擁而來,首月參觀人數突破百萬。《華盛頓郵報》發表評論稱,周恩來通過可愛的熊貓,一下子把美國人的心征服了。這一年甚至被美國群眾冠以“熊貓年”。這對“友好使者”所傳遞的善意無疑為推動中美正式建交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政府可以不上班,熊貓不能不營業

五十年來,這股“熊貓熱”絲毫未見消退。每年有數百萬美國人去動物園參觀熊貓,更有無數美國人通過視訊直播“雲吸”熊貓。2018年,美國國家動物園因政府停擺一度中斷了熊貓直播,引發衆怒。美國人民可以忍受政府不上班,不能接受熊貓不營業。2020年,熊貓“美香”産下幼崽“Xiao Qi Ji”(小奇迹)時,由于觀看人數過多,美國家動物園直播間一度被擠癱瘓。而另一所有熊貓的亞特蘭大動物園表示,其網上直播每月有50萬線上觀看量,有時僅因熊貓5分鐘沒有挪動,就有人打電話要求園方派人檢視,愛熊貓之心可見一斑。據說還有一位病人通過觀看大熊貓直播奇迹般戰勝病魔,熊貓果然是名副其實的“治愈系”。

來論|“滾滾”抵美五十載,綿綿友誼心相連

三個月大的熊貓“小奇迹”。人民視覺 圖

來論|“滾滾”抵美五十載,綿綿友誼心相連

當地時間2022年4月16日,在美國華盛頓史密森學會國家動物園,大熊貓幼崽“小奇迹”(右)和媽媽“美香”在一起。劉傑/新華社 圖

在為慶祝熊貓抵美五十周年的中美合拍紀錄片《大熊貓 小奇迹》中,來自紐約的麥格拉斯特意從380英裡外趕來參加“小奇迹”1歲生日會,他說,自從上世紀70年代第一隻熊貓到來後,他和妻子就常常來參觀。無論多遠,都想來看他們。來自馬裡蘭州的勒梅接受采訪時說自己每隔幾天就要來看熊貓,但被她的丈夫無情戳穿,“是每天,你每天都來,承認吧”。嗨,别不好意思,這可是熊貓,誰能拒絕熊貓呢。還有人從喜愛熊貓走上了保護熊貓的道路。亞特蘭大動物園的大熊貓飼養員瑞亞說,我10歲的時候去國家動物園看第一對抵美大熊貓,而今成為大熊貓飼養員,真是奇妙的緣分。

來論|“滾滾”抵美五十載,綿綿友誼心相連

當地時間4月16日,美國華盛頓,華盛頓國家動物園舉行大熊貓抵美50周年慶祝活動。大熊貓“小奇迹”在玩一隻玩具球。 中新社記者陳孟統/人民視覺 圖

大熊貓不再瀕危啦!

将熊貓送到美國不僅是為了讓美國人民有機會親近熊貓,也是為了和美國專家共同研究熊貓,進而能夠更好的保護熊貓。過去數十年來,中美在大熊貓飼養繁育、疾病防控、科學研究、人員教育訓練、公衆教育方面開展良好合作,取得顯著成效。美國國家動物園園長蒙福特稱,多年以來,中美兩國從業人員始終有着一個共同目标――保護大熊貓并幫助它們在大自然中繁衍生息。

來論|“滾滾”抵美五十載,綿綿友誼心相連

當地時間2021年5月20日,美國華盛頓特區,躺着吃飯的“美香”大熊貓。人民視覺 圖

華美、美生、美蘭、蘇琳、珍珍、喜蘭、阿寶、泰山、寶寶、貝貝、美侖、美奂、小禮物等等,這些在美國出生、在美國人民注視中長大的小熊貓們,在到達适婚年齡後都被送回中國故鄉“娶妻生子”、繁衍後代。在中美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美國已經成為海外繁育大熊貓最成功的國家之一,共計繁育成活17隻大熊貓幼仔。随着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大和國際合作研究的深入,大熊貓野外栖息地得到不斷恢複、大熊貓保護區逐漸建立、大熊貓國家公園正式設立,大熊貓野外種群數量增長到1800餘隻,圈養種群數量增長到600餘隻。2016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宣布,将大熊貓的受威脅程度,從“瀕危”變為“易危”。駐美大使秦剛在慶祝大熊貓抵美五十周年活動的講話中表示,中美在大熊貓保護研究合作上取得的可喜成績證明,中美攜手努力可以辦成有利于世界的大事。

隻要你也愛熊貓 我們就是好朋友

熊貓為什麼這麼受歡迎?有人開玩笑說因為熊貓是最為政治正确的動物,又黑又白還是少數族裔,雜食動物卻是素食愛好者。諷刺的是,當下熊貓卻成為反華政治正确的犧牲品,一些反華政客、學者稱熊貓軟化了中國的威權形象,指責中國借熊貓搞政治宣傳,揚言要抵制“熊貓外交”。

熊貓不會開口說話,搞不了什麼政治宣傳。相反,它隻會戳破那些妖魔化的政治叙事,幫助我們破除偏見、打破隔閡。它的存在令我們意識到,不論我們說何種語言、來自何種文化、信奉何種意識形态,我們都對美好的事物懷抱天然的、純粹的愛,我們一樣有着天真、柔軟的内心。我們是相似的朋友,而不是遙遠的敵人,因為對熊貓同樣的喜愛而更加緊密的聯系在一起。

熊貓是中美合作的典範,也是中美友誼的橋梁。正如聖地亞哥動物園野生動植物聯盟總裁潘禮邦說,大熊貓所扮演的“使者”角色使人們認識到,我們之間的共通之處遠大于分歧。這樣的“使者”在中美關系遭遇困難的此時尤其可貴。求同存異、擱置分歧――這正是五十年前中美關系破冰前進的動力來源,也是今天中美關系融冰消障的希望所在。(文章來源:澎湃新聞)

(責編:王禹蘅、崔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