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找到活體恐龍了嗎?中科院院士稱它們并沒有完全滅絕,後裔是誰?

作者:空門使者

一個有趣的報道。近日,來自中科院的周忠院士,在公開課中表示,研究認為,恐龍并沒有在白垩紀末期的大滅絕中完全滅絕,在地球上,還存在着它們的後裔。

找到活體恐龍了嗎?中科院院士稱它們并沒有完全滅絕,後裔是誰?

那麼,難道找到活體恐龍了嗎?它們的後裔是誰?

雖然恐龍時代距今已經過去了6000多萬年,但是,關于恐龍仍然存在着很多未解之謎,特别是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有關于“水怪”的傳說,一直以來,也是有不少人相信,有少量的恐龍幸存者躲過了大滅絕,并且一路演化至今。

例如有觀點認為,所謂的“水怪”大機率是早在2億多年前的三疊紀時期,就已經出現的“蛇頸龍”,不過,這種猜測卻并沒有什麼科學依據。

找到活體恐龍了嗎?中科院院士稱它們并沒有完全滅絕,後裔是誰?

那麼,難道是有科學家找到活體恐龍了嗎?否則為何周忠院士要這麼說呢?說起來,周忠院士口中的“恐龍後裔”,并不是活體恐龍,而是恐龍演化成的另一個龐大種群——鳥類。

雖然完整的演化樹還沒有徹底建立,不過,主流觀點都認為,鳥類的祖先是某種小型恐龍,是以,從進化論的角度來說,說恐龍并沒有完全滅絕也是正确的,因為其中一部分演化成了鳥類,并且在白垩紀大滅絕之後迅速補位,和哺乳動物一起成為了新的世界主宰。

找到活體恐龍了嗎?中科院院士稱它們并沒有完全滅絕,後裔是誰?

那麼,鳥類的祖先真的是恐龍嗎?

很多人都認為,鳥類的祖先應該是“翼龍”,畢竟翼龍是一種從三疊紀時期就會飛的大型爬行動物,然而翼龍和早期鳥類之間卻一點關系都沒有,而且翼龍也不屬于恐龍,它們是屬于平行進化的不同物種。

研究認為,伴随着恐龍的演化,其中 一部分小型恐龍進化出了羽毛,并且逐漸學會了飛行,和翼龍是從地面飛向天空不同,恐龍朝着原始鳥類演化的過程,應該是從樹枝向下俯沖,然後最終飛向了天空,這個過程有點類似于蝙蝠學會飛行。

找到活體恐龍了嗎?中科院院士稱它們并沒有完全滅絕,後裔是誰?

那麼,恐龍真的是鳥類的祖先嗎?自從1861年發現了始祖鳥的化石之後,這個問題的答案就開始漸漸清晰起來,雖然後來已經證明,始祖鳥并不是最早的鳥類,而是一種擁有羽毛,但是不會飛的小型獸腳類恐龍,不過因為和原始鳥類有着相似的結構,它的出現仍然給科學家研究鳥類起源帶來了啟發。

從時間上來看,最早的鳥類應該是出現在侏羅紀時期,距今大約有1.4億年的曆史,後來到了白垩紀的時候,原始鳥類的演化就進入到“白熱化”階段,這個時期,也讓原始鳥類在生存競争中,搶占了翼龍的地盤,進而讓翼龍在大滅絕之前就被自然淘汰了。

找到活體恐龍了嗎?中科院院士稱它們并沒有完全滅絕,後裔是誰?

同時,近年來中科院的研究,也從多個方面證明了鳥類和恐龍之間的“親戚”關系。比方說2020年,中科院的研究團隊發現,恐龍朝着鳥類演化的過程中,為了減輕自身的重量,放棄了一側的卵巢,進而對身體結構做出調整,讓它們可以飛向天空。

還有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在大陸遼西地區發現的大量小型獸腳類恐龍和原始鳥類化石,也在證明恐龍大機率是鳥類的祖先,特别是1997年發現的“北票龍”,國際上不少學者都認為,它是最早的一種還不會飛的鳥類,有點類似于現代鳥類中的鴕鳥。

找到活體恐龍了嗎?中科院院士稱它們并沒有完全滅絕,後裔是誰?

那麼,鳥類祖先還可能是誰?

雖然主流觀點認可“鳥類起源于小型獸腳類恐龍”的假說,但是卻缺少關鍵性的證據,比方說演化過程的過渡環節化石,而這是最關鍵的問題所在,就好像是研究人類起源的過程中,需要找到各環節的化石,才可以确認哪一種類人猿是早日人類直接祖先一樣。

是以,除了認為早期鳥類起源于恐龍之外,國際上關于鳥類祖先的猜想,還有其它的觀點。比方說,有觀點認為,鳥類的祖先可能是某種“鳄類”,這似乎在說明,鳥類和現代鳄魚之間的關系更近。此外,還有觀點認為,鳥類起源于槽齒類,當然,相對于“恐龍假說”而言,這兩個觀點的論證更少。

找到活體恐龍了嗎?中科院院士稱它們并沒有完全滅絕,後裔是誰?

目前,關于鳥類起源的疑問,主要集中于它們起源于哪種小型恐龍?是單一物種的演化,才是多物種的演化?此外,最早的鳥類究竟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它究竟是如何飛起來的呢?這些都需要找到更多的化石才可以解答。當然,國際上認為,在大陸北方地區,有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鳥類起源地,特别是大陸遼西一帶,對此,你怎麼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