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唐溫如:一首酒後詩,成為經典,被“網紅”模仿,贻笑大方

作者:槐序姑娘

一朵女子,風輕雲淡,歡迎關注槐序~

這裡有沉香千年的古詩詞,亦有最精美的配圖

唐溫如:一首酒後詩,成為經典,被“網紅”模仿,贻笑大方

唐溫如,本名唐珙,字溫如,浙江紹興人。

因《全唐詩》誤收其作,一度被認為是唐代詩人。

尤其是一些“文化網紅”懶于查證,把他的詩說成唐詩,并流傳出許多版本。

甚至像楊億、劉筠等人“生吞李詩”,把一些效仿之句,也生拼硬湊塞進唐溫如的詩中,讀起來不倫不類。

唐溫如的父親是南宋義士,在元代僧人盜掘南宋皇陵之時,他的父親曾偷拾先諸帝遺骨,并重新安葬,才免遭元僧亵渎。

唐溫如:一首酒後詩,成為經典,被“網紅”模仿,贻笑大方

關于唐溫如的出生年代,可以從他的詩作《題龍陽縣青草湖》中查證,最早收錄此詩的是元人賴良編撰的《大雅集》,注解為唐珙所作,而《大雅集》所錄諸家,皆為編集者同時代人,故可斷定唐溫如非唐朝人。

同時錢謙益的《列朝詩集》也收錄過這首詩,及《題王逸老書飲中八仙歌》,據《列朝詩集》編輯體例,所收最多的為“明世之逸民”,由此可知唐溫如是自元入明的詩人。

其實也難怪唐溫如出生的朝代被誤解,首先是他淡泊名利,一生隻留存下來8首詩,分别為:蘭、貓、禅、書、畫,一醉,一夢,一浮生。

其中最出名的,也是“網紅詩”,就是這首《題龍陽縣青草湖》:

西風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發多。

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

唐溫如:一首酒後詩,成為經典,被“網紅”模仿,贻笑大方

這首詩是唐溫如酒後所作,落筆輕靈唯美,構思巧妙稱絕,所表達的意境虛虛實實,讓人心曠神怡,極富古典浪漫主義色彩。

其中“湘君白發”之典故,源自于遠古神話,傳說湘君聞帝舜死于蒼梧之野,追随不及,啼竹成斑,而湘君望着蕭瑟的江景,竟然一夜白頭。

在查找文獻時,發現很多人都把效仿之句“我與春風皆過客,你攜秋水攬星河”,放到了唐溫如的原作中,覺得很滑稽。完全破壞了原詩的空靈之美。

“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這兩句,是唐溫如對夢境的描寫,虛實缥缈,大有“莊周夢蝶”的深意,酒醒之後,不知星辰倒映水中,還是自己已經到了仙庭。

唐溫如:一首酒後詩,成為經典,被“網紅”模仿,贻笑大方

青草湖,又名巴丘湖,在今嶽陽市西南,和洞庭湖相連,風光绮麗,景色宜人。夜晚擺舟湖上,看着美麗的星光和月色,确有在銀河之間的恍惚感。

是以這首詩能成為永世經典,一定是有它的超凡之處,不是一般仿句能夠比拟的。

最重要的是,唐溫如是文化大家,他的其他7首詩,也都各具特色,比如“詠蘭”的:

瑤階夢結翠宜男,誤堕仙人紫玉簪。

鶴帳有春留不得,碧雲扶影下湘南。

在玉石台階上生出一株墨蘭,猛然看去,像是仙人丢在人間的紫玉簪。遺憾的是,這等春色我竟然留不住,要乘舟遠去湘南。“碧雲扶影”、“鶴帳有春”皆展現了唐溫如的“隐士”風範,頗有仙風道骨之意境。

唐溫如:一首酒後詩,成為經典,被“網紅”模仿,贻笑大方

殘編斷簡久脫略,趙璧随珠獲全睹。

宓妃夜走天吳奔,骊龍騰骧老蛟舞。

人間欲見不易得,往往收藏秘天府。

江南故家多好事,一紙甯論白金估。

臨池墨筆盡飛動,貫月虹光夜吞吐。

願加十襲重珍護,卻恐雷霆來下取。

這幾句摘取自唐溫如《趙文敏書洛神賦》,是詩人描繪書法的佳作,筆走龍蛇,豪邁奔放,依然很有“仙氣”。

唐溫如:一首酒後詩,成為經典,被“網紅”模仿,贻笑大方

尤其是“宓妃夜走天吳奔,骊龍騰骧老蛟舞”這兩句,堪稱經典。“宓妃”和“天吳”都是傳說中的水神,把書法比喻成水神奔走、蛟龍狂舞,其文學造詣可見一斑。

是以經典就是經典,不要去無謂地模仿了,尤其不能“生吞”,這樣隻會讓經典變得庸俗、無味。若是喜歡詩詞,可以自己嘗試創作,寫得好與不好都沒有關系,隻當怡情。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