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她,70 後女畫家,愛恨情仇都有過,為何選擇不婚不育,單身到老?

作者:仧縯
她,70 後女畫家,愛恨情仇都有過,為何選擇不婚不育,單身到老?

這個不婚不育的70 後女人,是我的一個遠房堂姑,目前已經移民加拿大。

上一篇文章講了堂姑的身世背景,今天繼續說她大學畢業後的事。

四年大學讀完後,堂姑已經 27 歲。

資助過她的A男28 歲,救過她命的B男30 歲,兩個男人都在等待堂姑發話。

這些年,他們一直都在默默地等着她,兩個人也都知道彼此的存在。

但堂姑誰也沒見,而是選擇了離開。她心知自己根本給不了他們想要的那種結婚生子洗衣做飯的俗世生活,就别再耽誤人家了。

她,70 後女畫家,愛恨情仇都有過,為何選擇不婚不育,單身到老?

堂姑拿着文憑和畫冊,直奔上海畫家村,成了一名職業畫家。

她在上海一待就是 20 年,以畫畫為生,賣畫,教學生,辦過幾次畫展,在圈内小有名氣。

期間她是如何辛苦闖蕩的?大概隻有她自己知道,外人都是直接看結果。

看到她的名字經常出現在各種媒體上,老家的人都紛紛豔羨。

那些年,堂姑成了全家族的驕傲,人們逢人就講起她的傳奇故事,說她是所有女孩子中最有出息的。

但是堂姑卻總覺得心裡惶惶然,總覺得缺少了什麼。

她身邊的朋友,也都是搞藝術的,其中不乏有錢有閑的富家子弟。在和他們的來往過程中,堂姑見識了人世繁華,也看到了種種不堪。

她覺得自己正在遠離塵世,漂浮在半空中,沒着沒落,也不開心。

她,70 後女畫家,愛恨情仇都有過,為何選擇不婚不育,單身到老?

但這一切,卻與婚戀無關。

堂姑在上海博取功名的第十個年頭,她的奶奶和爺爺相繼去世。她奶奶臨死前告訴她:你不結婚,我死了都合不了眼。

堂姑沒有回答,心裡卻在說:我答應過你的,不離開這個家,不離開你。我要讓你知道,你沒有在替别人家養女兒。

事實上,六婆死後十多年,堂姑一直在做噩夢,怎麼都走不出來。

為此,堂姑遊曆天下,去了很多地方野遊;研究過心理學,哲學,還去過一座網紅寺廟做志願者,試圖從中找出答案,但最終都無解。

這個過程中,她最大的感受,就是塵世皆苦。

她的情緒,也像極了那句經典的禅語:“起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随後看上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終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

看遍了山水,勘破了人生,她越來越很少說話,心事全部用畫筆和顔料诠釋。

她,70 後女畫家,愛恨情仇都有過,為何選擇不婚不育,單身到老?

她也始終沒有嫁人。

那些年,堂姑先後交往過數任男友,始終卻都因為各種原因,沒能走到結婚那一步。

20 年過去,A和B的孩子都快要結婚了,她仍然孑然一身。

她不願結婚,不願陪一個陌生男人吃喝拉撒,家長裡短。

她也不願生孩子,害怕自己給不了孩子想要的一切,更怕孩子沒有按照自己的心願成長。

唯一好轉的,是她和父母的關系。

堂姑出名後,她的父親對她非常客氣。

而她的母親變得卑微而熱情,對女兒好得不得了,好得讓堂姑一度很是感動,也忘記了幼年的不幸,原諒了母親過去的一切。

堂姑是個心思簡單的人,她被眼前的假象蒙蔽了,然後做出一個後來看起來是失誤的決斷。

她,70 後女畫家,愛恨情仇都有過,為何選擇不婚不育,單身到老?

2019 年,堂姑不知道為什麼,突然厭倦了當下的生活,她思前想後,決定回老家,侍奉雙親,養花種草。

年底的一天,她變賣了在上海的所有家當,毫不猶豫地回來了。

堂姑走後不到兩個月,你懂得,那場迄今已經三年、還不知道要持續多久的疫情就來了。

很多留在上海的朋友都以為堂姑事先得到了什麼消息才勝利大逃亡的。

她,70 後女畫家,愛恨情仇都有過,為何選擇不婚不育,單身到老?

堂姑有預感,能先知先覺,可能就是天生的一種能力吧。

她非常慶幸自己所做的選擇。她住在鄉下的院子裡,種菜,養花,畫畫,一個人過得不亦樂乎。

然而,她很快就發現,故鄉的一切,似乎又回到了 30 年前。

首先是她的父母對她的歸來非常不滿,認為她混得很差,是以才逃回鄉下避難。

更何況族人的議論。那些一輩子生活在鄉下的人們都無法了解她的行為,不明白她為什麼要放棄在上海的一切,跑回鄉下?

她家的親戚們更是玩起了變臉遊戲,一改往日對堂姑的誇贊和崇拜,嘲笑她如今潰敗了,混得不如一個農婦。

有一次,他們甚至糾集了十多個人,圍攻堂姑,批評她不該年紀輕輕就跑回來養老。既然 這樣,那前半生闖蕩辛勞又為了什麼?

她這樣的年紀,别人都有了孫子了,她卻還是孤身一人,老了怎麼辦?

堂姑也不解釋,起初還陪着笑臉默默聽,後來連逢場作戲都不願意了。她不出席家族聚會,不參加活動,自己該幹什麼就幹什麼,完全無懼閑言碎語。

曾經家族裡最有出息的女子,卻成了最失敗的。萦繞着堂姑的氣氛漸漸變得尴尬。

她,70 後女畫家,愛恨情仇都有過,為何選擇不婚不育,單身到老?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一年後,堂姑的母親再次變臉了。她一改這十多年對女兒的阿谀讨好,又像 30 年前一樣,處處刁難女兒,動辄找茬。

她已經 70 歲了,老了,打不動了,也不敢動手,隻會罵罵咧咧。

堂姑也不再像 30 年前那麼軟弱,她迎頭反擊。但她的做法不是罵回去,而是冷對。

她避而不見母親,不來往,不聯系。

堂姑的父親,則感到了恐懼,他非常害怕女兒會因為仇恨而不給他們夫妻倆養老。

堂姑的父母後來又生了兩個兒子,其實大可不必擔心。

堂姑的母親過了很久才明白了一個事實:她和女兒之間,沒有親情。她對女兒沒有愛,女兒對她也沒有愛。她們之間,隻有義務。

她,70 後女畫家,愛恨情仇都有過,為何選擇不婚不育,單身到老?

疫情迄今持續了三年,在第二年的時候,堂姑在鄉下的日子漸漸少了,經常來回奔波,沒人知道她在忙什麼,她也不告訴任何人。

直到有一天,她告訴兩個弟弟:她要出國了,以後父母的事,就拜托他們了。至于她自己,要錢,可以;要人,沒有。

在她的父母和所有外人的震驚中,堂姑憑借藝術家身份拿到了楓葉國的移民準許。

沒人知道她是什麼時候去申辦的,按照楓葉國最快也得一年多的移民審批程式,那她至少為此準備了一年半多。

是什麼時候呢?也許是她那位已經 70 歲的母親再次口吐穢語的時候?也許是那十多名親戚一起圍攻她的時候?

這些都不重要了。

堂姑走了!

也許她這輩子都隻能像一棵浮萍,到處遊走,無法安定。但無論如何,隻要她開心就好!

她,70 後女畫家,愛恨情仇都有過,為何選擇不婚不育,單身到老?

聽我奶奶說,堂姑一出生就非常懂事。小小的嬰兒,不哭不鬧,給吃的就吃,不給吃的,就等着,從來聽不到她哭。在 她會說話前,人們都以為她是個啞巴。

長大後,除了經常做出令人震驚的大事之外。平時她看起來很普通,也很乖巧,不惹事,但也不好惹,爆發起來一般人承受不住。是以家族裡老老少少的人,大多都對她敬而遠之。

同樣的,她也很淡泊,一身清風似的,從不沾惹是非麻煩。

後來發生的很多事情,似乎都證明堂姑是個原本就不屬于這個家族的另類。她大概是不慎掉落凡間的仙子,她知道自己的來曆和去處,是以不想在人間留下任何牽絆。

堂姑低調内向,從不在人前招搖。但每隔幾年或者十幾年,她總能出其不意地搞出一個大動靜,震驚了所有人。

愛吃瓜的村人、包括親戚們,都在好奇她的一切,卻沒人能搞清楚她的心思。

她的做法總是讓人想明白,事後很久才恍然大悟。這讓她活得很孤獨,因為沒人能真正了解她的内心——似乎她也不需要。

她,70 後女畫家,愛恨情仇都有過,為何選擇不婚不育,單身到老?

敬請關注@仧縯

這裡,總有一段文字打動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