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3種錯誤的出汗,其實是在掏空你的身體

作者:男科醫生王先放

最近溫度越來越高,出汗也變多了,很多朋友都覺得大汗淋漓是好事,能把體内的毒素給排出去,甚至有的人還盲目追求出汗,隔三差五去艾灸,汗蒸。

這3種錯誤的出汗,其實是在掏空你的身體

有的人非常容易出汗,坐在那裡就開始呼呼冒汗,而有的人卻相反,即使天氣再熱,感覺也很難出汗,之前結識的一個朋友,身體很胖,即使對着電扇直吹,腦門上也是密密麻麻的汗珠,但是看上去卻非常虛,經常做點事情就累得直不起腰。

這3種錯誤的出汗,其實是在掏空你的身體

如果按照我們出汗就是排毒的觀點,那麼這位朋友體内一定非常幹淨清爽,不瘀不堵,而實際卻恰好相反。

汗液到底是什麼?

傳統醫學表明,汗為津液所化,也有汗血同源的說法,其實過度出汗也是在過度消耗我們的氣血,氣血一虛,人也變得懶洋洋的,看着沒精神。《黃帝内經》中也曾講:“汗者,精氣也”。

根據頻繁出汗的部位,判别身體問題

前胸出汗:容易心虛

很多人一出汗,都是出在前胸,這表明我們的心氣弱,要适當補一補心氣,像是蓮子,桂圓,就是非常好的養心安神食品,平時可以常吃。最好搭配糯米食用,糯米是補氣的,心氣同補。

這3種錯誤的出汗,其實是在掏空你的身體

手腳心出汗:心肺較弱

很多人手心腳心總是濕乎乎的,尤其是腳底常年出汗,味道也重,讓人苦惱不已。而且身體别的地方基本不出汗,唯獨手心腳心總是潮乎乎的,這一般是肺部有寒氣,而且寒氣的時間已經很久了,導緻我們的汗不易出在别處,隻能從手腳排出來。

這3種錯誤的出汗,其實是在掏空你的身體

腦門出汗:肝陽上亢

我前面提到的那位朋友,就是每次出汗的部位都是腦門,一般是肝陽上亢所緻,這類人的脾氣都十分暴躁,很容易生氣,這時候就要養肝疏肝,這時候可以泡點疏肝的玫瑰花茶喝。

看到這裡,有的人會疑惑,那麼如此說來,出汗反倒不是一件好事了?那出汗排毒到底是對是錯?

正常的排汗确實能把我們體内的一些濁物毒素順帶排出來,但是并非一直出汗,或是某個部位總是出汗,像是我們運動過後大汗淋漓,或是吃了辛辣的食物,辣出一身汗,再或者我們在興奮緊張的時候,也容易出汗,或是溫度太高,身體為了自我調節而出汗,這些都是正常的。

這3種錯誤的出汗,其實是在掏空你的身體

而不是經常某一個部位頻繁出汗,比如上面提到的朋友,幾乎每次見到他都是一腦門汗,無論寒熱,這就屬于異常出汗。

而且我們身體出汗應該是微微出汗,而不是像剛從水裡撈出來一樣,渾身濕漉漉的,大汗淋漓不可取,是非常消耗氣血的。

而且健康的汗液分布均勻,像是胳膊,腿腳,後背,臉部都會出汗,并非隻會一個部位出汗,而且汗液也是無色無異味的。

這3種錯誤的出汗,其實是在掏空你的身體

之前老師在給人調理身體時,被調理的朋友經常大汗淋漓,而出來的汗還伴随着一股臭味,顔色也是黃的,像是這種就并非健康的汗液,而是帶着體内的一些濁物排出。

以下3種我們經常碰到的出汗方式,其實正在不知不覺損傷我們的氣血。

第一種:局部出汗,就像是我們上面所說,手腳心出汗,或是單單前胸或後背出汗,腦門出汗等等,無論哪個地方一直出汗,都是異常迹象。

第二種:睡着之後頻繁出汗,又稱盜汗。很多人睡覺,醒來之後一身汗,而且還心慌心悸,一身冷汗,手腳都是冰冰涼涼的,面色慘淡,血色少,如果有這些表現得盜汗,則是因為體内寒氣重,陽氣不足引起。

這3種錯誤的出汗,其實是在掏空你的身體

而且這類人十分容易受涼,如果此時我們開着窗戶,或是吹着電扇,這一身大汗之後,總會鼻塞,打噴嚏,體質弱的朋友甚至還容易感冒。

在此分享大家一個小竅門,如果醒來發現自己手腳冰涼,一身寒,還總是心慌心悸,建議在口中含上一片姜,之後慢慢咀嚼,讓我們的津液混着姜的汁水,然後徐徐咽下,能從嗓子一路暖到胃裡,此時感覺神也定了,心也不慌了,這些外來的寒氣也不會進到身體了,即使體内有寒,也被姜的這股辛熱性給發散出去了。

這3種錯誤的出汗,其實是在掏空你的身體

建議咱們總是盜汗,陽氣不足又手腳冰涼的朋友,養生吃姜的習慣,家裡老人常年在早上都會吃一些泡姜,炒菜的時候也會放姜,是以從未見過他們有盜汗的情況發生,而且手腳常年也暖和。

咱們民間有句諺語,叫四季吃生姜,百病一掃光。無論是做菜還是喝姜茶,或是泡腳,都要把姜吃到肚子裡,姜的發散之性,才能幫我們把體内的寒氣給排散出來,溫暖我們的手腳。

如果吃不慣生姜的味道,可以腌制之後再吃,生姜的辛辣味會小很多,也不容易嗆口。腌制用的調料,有人喜歡用醬油,有人喜歡用陳醋。

這3種錯誤的出汗,其實是在掏空你的身體

我個人傾向用陳醋或是白醋泡姜,因為現在處于晚春時節,肝氣處于上升的狀态,人也容易燥熱上火,而醋是酸的,有收斂特性,能夠把姜的辛熱之性給收斂住,這樣姜剩下的就是溫陽驅寒的特性,這樣腌制出來的姜,吃完了也不會上火。

喜歡吃酸一點的就用老陳醋,喜歡口感微酸的可以用香醋,甚至喜歡吃白白嫩嫩的姜片還可以用白醋來腌制,醋泡姜的做法也十分簡單。

這3種錯誤的出汗,其實是在掏空你的身體

最重要的就是姜的原料挑選,一定要選用嫩姜,越嫩越好,準備少許的鹽和糖,以及醋。

姜清洗幹淨後不用去皮,因為姜片是涼性的,姜肉是熱性的,這樣還能中和姜的辛熱之性,切成薄片後,用鹽腌制兩小時,等到出水後,擠幹水分,把姜片裝進一個無油無水的玻璃瓶裡,放上适量的白糖,倒入沒過姜片的醋,密封後冷藏3天就可以食用了。

這3種錯誤的出汗,其實是在掏空你的身體

開蓋後酸味撲鼻,咬上一口,酸中帶辣,十分爽口,建議在早上食用,因為早上是我們胃經循行之時,氣血足,此時吃姜,不但能溫陽暖身,還能讓我們的脾陽升發得更好。

經常手腳冰涼,出冷汗,出虛汗或是盜汗的朋友,可以養成早上吃姜的習慣,一罐醋泡姜能吃上許久。

每天2~3片也不用多吃,漸漸地會發現我們的手腳暖了,出虛汗,冷汗,盜汗的次數也少了,體内的陽氣也漸漸足了。

第三種:盲目讓身體大汗淋漓,上面兩種是身體自己在出汗,而這一種卻是我們自找的損傷氣血。很多人聽到出汗能排毒,能瘦身,能祛濕,就用盡各種方法,逼迫自己出汗。

像是汗蒸,火龍灸,過量運動,甚至給身體包裹保鮮膜等等,感覺汗出來了,體内的毒素就出來了。這種盲目的排寒排毒,不可取!一定要避免,時間久了不但我們的氣血耗傷,抵抗力也容易變差,動不動得着涼生病。

這3種錯誤的出汗,其實是在掏空你的身體

如果您之前也是采用的這種方式,一定要及時止損,尤其是已經出現頭暈乏力,總是大汗淋漓,比以前更加怕冷,總是生病的情況,就别忙着讓自己出汗了,補一補被自己盲目耗損的氣血才是關鍵。

補氣養血,試試這3種簡單方法

【補氣】竹荪炖湯

竹荪有補氣的作用,還能潤肺止咳,特别是因為經常出汗,盜汗引起的氣虛氣喘,竹荪都可以調養。

竹荪的外形很有特點,而且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在古代還被帝王列為禦膳,也是咱們國宴中經常用到的食材。

這3種錯誤的出汗,其實是在掏空你的身體

分享一道竹荪雞湯,适合氣虛者食用。

準備竹荪、土雞、蟲草花、枸杞、生姜、蔥、料酒。竹荪先用溫水浸泡,加少許的鹽,清洗後備用,蟲草花葉清洗幹淨。土雞剁成塊,放蔥姜料酒,焯水備用。之後把竹荪,土雞,蟲草花,生姜一起倒入鍋裡,小火慢炖一個半小時,出鍋前撒上枸杞,加适量鹽調味。

這3種錯誤的出汗,其實是在掏空你的身體

【補氣】黃芪煮水

黃芪有補氣固表的作用,尤其是體虛體弱者,經常喝點黃芪水,有益身體。我們老師的養生友善是每天早上都會煮上一鍋黃芪水,大家一起喝,不得不說,老師60多歲的年紀,依然臉色紅潤,中氣十足,想必和每日的黃芪水有密不可分的關系。

這3種錯誤的出汗,其實是在掏空你的身體

黃芪煮水十分簡單,如果氣血雙虧建議加點當歸,把黃芪和當歸按照5:1的比例,一起用養生壺煮開,氣血雙補。而且可以多次加水煮沸。

【補血】玫瑰桂圓紅棗茶

玫瑰是理氣的,還有溫養我們心肝血脈的作用,可以舒發身體的郁結之氣。而桂圓有養血的作用,像是咱們因為過度出汗導緻的氣血不足,心悸頭暈,睡不好覺,都可以常食桂圓。紅棗是補氣血的,還有健脾養胃的效果。

準備玫瑰花5~6朵,紅棗2顆,桂圓3顆,用養生壺煮水飲用。

這3種錯誤的出汗,其實是在掏空你的身體

無論是我們盜汗,還是某個部位容易出汗,還是盲目去排汗排毒,總是頻繁出汗,勢必會損傷我們的氣血,容易出汗的朋友,如果覺得自己的身體日漸虛弱,一定要從補氣養血方面去入手調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