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楊陵:小蕃薯 大産業

4月11日下午,楊淩農科城上空布滿了烏雲,位于楊陵現代農業示範園區蕃薯産業基地内,“秦薯5号”蕃薯苗長勢旺盛,進階農技師、楊淩金薯種業公司總經理朱渭兵和幾名農戶正在辛勤忙碌。“最近是苗子的銷售旺季,天氣變化不定,要及時升降卷簾,避免因溫度變化影響苗子儲存。”朱渭兵剛從地裡出來,衣服和褲腿上沾滿了泥土,他行走的腳步很快,穿梭在幾座大棚之間,下雨之前他還要檢查一番苗情。

楊陵:小蕃薯 大産業

“朱老師,我要訂5000顆苗子,現在還有嗎……”剛回到辦公室,朱渭兵的手機就響個不停,近期因疫情起伏,蕃薯苗的訂購到了吃緊關頭,采收現場一派繁忙,不一會,風塵仆仆地趕來兩名乾縣農戶,帶着急促的詢問聲,“今年的苗情如何?”朱渭兵笑着回應,“放心好了,都是脫毒苗,品質沒問題。”

楊陵:小蕃薯 大産業

“從葉芽底部剪,苗子不帶病。”面對更替變換地市場需求,朱渭兵改良的種植方法效果凸顯。“我們從距離地面3至5公分的苗莖剪,剪掉地位置以上部分是健康苗。”朱渭兵介紹,他們采用“水準改良扡插法”技術栽種,又稱“一插二躺三擡頭”:蕃薯苗根部紮進土壤裡,莖葉部分水準淺埋進土層,僅留“兩葉一心”部位在土壤外。“深插保苗、淺埋結苕。這種‘水準改良扡插法’綜合傳統的斜栽法、直栽法、平栽法總結而成,既能保證成活率,也能有效增加結薯量。”

“去年買了4000顆苗子,畝産近6000斤,一畝收入過萬元,誰看了都羨慕。”當天下午,等待新苗的過程中,乾縣農戶侯寬民的心踏實了。“我訂購朱老師的蕃薯苗已有10多年時間,苗子拿回去就能種,當年出産量,經濟效益可觀。”侯寬民面露喜色地說,“這不,今年周邊縣區許多農戶都來訂苗子,我和朋友趕忙又定了4000餘顆,順便到朱老師這裡學點新技術。”

楊陵:小蕃薯 大産業

閑暇之餘,談起蕃薯育苗的曆程,朱渭兵打開了話匣子。“秦薯4号”與“秦薯5号”系列蕃薯是他父親——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著名蕃薯育種專家朱俊光選育,該品種名聲久遠,深受農戶青睐。朱渭兵說,在父親育種基礎上,他将重心放在了蕃薯種苗市場化繁育,其中“秦薯5号”品種具備産量高、抗性好、品性佳等特性,目前仍占陝西省種植面積的80%,推廣效益約15億元。

品種選育、種性健康和土壤問題是擋住産業發展的難題。幾十年時間,朱渭兵潛心鑽研,從企業家到擔任陝西省甘薯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組建實驗室,培育試管苗,改良脫毒良種繁育技術,保持蕃薯苗種性穩定。此外,他還與西農大專家聯合研制出水溶碳基營養肥,既滿足植物生長所需,又對土壤起到保護作用。

楊陵:小蕃薯 大産業

“我們通過脫毒技術創新、溫室栽培等方法,讓品種苗種性永葆青春。”朱渭兵告訴記者,他自己選育的“秦薯8号”,紅皮紅肉,口感軟甜,抗黑斑病、貯藏性好,畝産能達4000公斤左右。“解決蕃薯産業發展難點就是完善産業鍊的過程,面對群衆從吃飽到吃好的時代轉變,隻有不斷在産業上提質增效,才能確定蕃薯成為農戶緻富的香饽饽。”

來源:楊陵資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