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被譽為“地球上最漂亮的水果”,鳳梨如何征服世界?

作者:澎湃新聞

若澤·愛德華多·門德斯·費朗

【編者按】在十五至十七世紀的大航海時代,不同的歐洲國家在很多植物的傳播過程中都扮演着舉足輕重的角色。這些植物有的被引進到了歐洲,有的則在不同的熱帶地區之間完成了遷移。葡萄牙人在這一領域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先驅者,他們極大地改變了世界上許多地區的農業、飲食和經濟結構。

作者若澤·愛德華多·門德斯·費朗出生于1942年,在裡斯本熱帶農學院從事教學研究近半個世紀,是葡萄牙國寶級的植物研究學家。他閱讀了大量葡萄牙語的第一手資料,主要涉及殖民領土的執政當局與葡萄牙王國,以及傳教士與他們的上級之間的溝通往來,通過文化研究的角度,對植物的起源、傳播、地理分布和經濟利益進行歸納總結。

你可曾想到,腰果因為外形獨特,讓最初見到它的歐洲人都驚呆了;在十五世紀的馬爾代夫,女性吃香蕉居然會被人定為犯罪;馬鈴薯和番茄葉子由于味道特殊,人們一度認為食用它們會危害健康......作者展示了58種重要植物的起源、遷移以及對人類社會造成的影響。在這些植物當中,有我們所熟知的柑橘、香蕉、荔枝、芒果和水稻,也有不怎麼被人認識的金雞納、埃塞木瓣樹、香莢蘭等等,對于喜愛植物的讀者來說,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植物世界之旅”。

經出版社授權,本文摘自書中若幹章節,在這一部分,作者講述了鳳梨是如何征服了大航海時期的探險家,并且随着貿易和溝通,征服歐洲,遍布全球。

被譽為“地球上最漂亮的水果”,鳳梨如何征服世界?

《改變人類曆史的植物》, [葡]若澤·愛德華多·門德斯·費朗 著,時征 譯;商務印書館;2022年1月

鳳梨是一種草本植物,原産地很可能在巴西内陸的熱帶地區,因為在那裡仍能見到野生的鳳梨。卡瓦爾坎特認為,更确切的原産地應該在巴伊亞州的伊比拉皮坦加地區,因為在這片南美大陸的熱帶區域上光照十分充足,這樣的生态環境很早之前就已經形成了。ananas(鳳梨)這個名字應源于瓜拉尼語。

歐洲人很早就注意到了鳳梨的存在。雖然在克裡斯托弗·哥倫布留下的所有手稿中并未提及它,拉斯·卡薩斯也沒有分享任何與之有關的資訊,但是在哥倫布第二次航行(1493—1496年)中同行的米凱萊·達庫内奧在給一位遠在薩沃納的朋友的書信中第一次描述了這種水果:

(在瓜德羅普島,我們發現了)一種形似菜薊的灌木,但它看上去比菜薊大四倍;它的果實形狀很像松果,卻也比松果大兩倍;這種果實真的棒極了! 當地人會用小刀把它切成小塊後食用,看起來非常健康。(寫給傑羅拉莫·安納利,1495年10月15日至28日)

皮特·馬特·德安吉拉補充道:

斐迪南國王說他吃過這些地方出産的另一種水果,這種水果表皮很硬,但并不比甜瓜的皮更硬,它的形狀和顔色都很像松果。它比花園裡其他所有水果都要更美味。這種水果不是長在樹上,它是一種看起來很像菜薊或老鼠簕的植物的果實。國王很喜歡這種水果。我沒嘗到這種水果,因為同批運來的水果中隻有一顆保持完好。(《新世界》,第二個十年,1516年)

德安吉拉提到的這一幕,應該發生在哥倫布第三次航行(1498—1500年)和文森特·亞涅斯·平松的美洲之行(1499—1501年)之後。在那時,鳳梨被認為是來自達連(哥倫比亞)的水果。

被譽為“地球上最漂亮的水果”,鳳梨如何征服世界?

ananas(鳳梨)這個名字應源于瓜拉尼語。 曼努埃爾·戈迪尼奧·德埃雷迪亞 繪制,約1612年。 商務印書館 圖

葡萄牙人登陸巴西後,在這裡發現了被廣泛種植并深受當地人喜愛的鳳梨。在嘗過之後,他們對這種水果贊不絕口。1519年,跟随麥哲倫一同出海航行的安東尼奧·皮加費塔在裡約灣短暫停留時第一次提到了鳳梨,當時他把這種水果叫作“甜松果”。費爾南德斯·德奧維多在西班牙的領地上見到了鳳梨,并對它的植株及果實進行了描述(1526年,《西印度通史與自然研究》):

它的味道比桃子更甜美,隻要一兩顆果實就足夠我們回家路上吃了。在我看來,無論外觀還是味道,它都是世界上最好的水果之一。

1548年,人們開始在馬提尼克島種植鳳梨。迪泰爾特在他的《法屬安的列斯群島通史》(1667年)中把鳳梨稱為“水果之王”,并認為它是“地球上最漂亮和最好吃的水果,也正因如此,上帝才為這種水果加了一頂王冠,它就像一個世代相傳的皇家辨別,作為對水果品質的認可。”在這裡,他引述了費爾南德斯·德奧維多有關鳳梨種植的相關資訊,強調它的繁殖并不需要種子。

泰韋在《法國南端的獨特性》(1557年)第46章中也描繪了這種水果:

當地人在生病時經常食用一種被稱為nana的水果,果實大小如中等個頭的南瓜,但外形更像松果,就像下圖所繪的樣子。這種水果在成熟後會變成黃色,此時的口感和味道俱佳,如細砂糖般惹人喜歡,卻又更香甜襲人。但是,這種水果很不友善攜帶,除非将它制成罐頭,因為它在成熟後無法長久儲存。更奇妙的是,它沒有種子,而是利用植株分生出來的冠芽來進行種植,有點兒像我們所知的嫁接技術。另外,在成熟之前,這種水果非常澀口,不适合食用。在生長過程中,它的葉冠看上去就像一小叢灌木。

岡達沃(1576年,第五卷)也提到了它:

這種水果被稱作鳳梨,它的味道很好,而且深受當地居民喜愛。它生長在一種看上去很不起眼的植物上,這種植物的莖很短,長有很多像蘆荟一樣的寬大肉質葉片,果實的生長方式有些像菜薊,而外形則看起來像一顆松果,大小與松果相仿或更大一些。果實成熟後會散發出宜人的芳香。此時,人們會将它們采摘下來,用刀切成四瓣後食用。它的滋味比我們國家的所有水果都更加美味,是以在當地廣受歡迎,幾乎家家戶戶都在種植。

通過這段有趣的描述,我們不難發現,在那個時期當地人就已經開始種植和食用鳳梨了。而且,由于這些鳳梨的大小與松果相似,是以我們也可以判斷,當時的鳳梨應該還非常接近野生種。

被譽為“地球上最漂亮的水果”,鳳梨如何征服世界?

鳳梨,美味的水果 泰韋,1557年。 商務印刷館 圖

随後,又有很多歐洲人提到了它。皮索和馬格拉夫(1648年)認為這是“大自然創造出來的一種非常與衆不同而又值得稱道的植物”:

它的葉子很像蘆荟,而果實則像來自葡萄牙的松果;它的味道和香氣會讓人聯想起最細膩芬芳的蜜桃。大自然還為它裝飾了一頂漂亮的冠飾。将這頂葉冠割下來,再種到土壤裡,便會生長出另一株鳳梨。這是一種既能飽腹又能治病的水果,既能直接食用,也可以制成更易儲存的蜜餞,印第安人還會用它的果汁混合一定比例的水來制作藥物。

根據上面的描述我們可以得出結論:鳳梨是被制成蜜餞後裝船,然後經由印度航線和葡萄牙人開發的其他海上航線被運往世界各地的。與之類似的還有甘蔗,它之是以能夠被迅速引進到巴西并被當地人廣泛接受,美味的甘蔗汁絕對功不可沒。

直到17世紀,仍然有不少人對鳳梨這種水果贊不絕口。克裡斯托旺·德利斯博阿(約1627年)在馬拉尼昂時曾做出了如下描繪:它是“這片土地上最好的水果;當它成熟時,從很遠的地方就能聞到芳香;果實呈蠟黃色,表層長有很多眼睛狀的果瘤芽,把它挖出來種在土壤裡,很快就能生根發芽;熟透的果肉可食用”,這段描述中提到了鳳梨的另一種繁殖形式,不過後來發現這種方式對于植物的傳播并不是很有效。

羅沙·皮塔在一篇介紹巴西成立以來曆史的論文(1730年)中,也沒有吝惜對鳳梨的贊譽:“在巴西本土出産的所有水果之中,鳳梨是獨一無二的,說它是水果之王也不為過。正因如此,大自然為它授予了一頂由布滿棘刺的葉片組成的冠冕,就像弓箭手一樣保護着它。”

被譽為“地球上最漂亮的水果”,鳳梨如何征服世界?

大自然為它授予了一頂由布滿棘刺的葉片組成的冠冕,就像弓箭手一樣保護着它。 弗雷·克裡斯托旺·德利斯博阿,約1627年 商務印刷館

1753年至1767年間,匈牙利神父弗朗索瓦-格紮維埃·埃德曾在秘魯居住,他也非常喜歡這種美味的水果:在美洲,最常見的食用鳳梨的方法是,将其切成塊,洗淨,然後撒上糖和酒進行腌漬,等到享用時,再加入肉桂粉即可。

當地人食用鮮鳳梨,主要是看重它的藥用價值;而歐洲人迅速接納這種水果,卻是源于它奇異的外觀、美妙的滋味和獨特的儲存方式。借助葡萄牙的大航海之旅,鳳梨迅速被其他大洲的居民所認識。對此,皮奧·科雷亞表示,鳳梨不僅是第一種被移植到其他大陸的美洲植物,其傳播之迅速更是無可比拟。

根據科林斯的說法,葡萄牙人在1505年就已經将鳳梨種到了聖赫勒拿島上。1549年,它也出現在了馬拉加西的土地上。然後,人們很快就在從印度到日本這一帶由葡萄牙占據的東方領土上發現了它的身影。之後,它又被西班牙人經由阿卡普爾科至馬尼拉航線引進到了菲律賓和太平洋的群島上。

有些資料顯示,路易斯·德瓦斯康塞洛斯在1552年首次将鳳梨從巴西帶到了印度,但諸多迹象表明鳳梨被引進到印度的時間應該更早。1578年,克裡斯托旺·達科斯塔在談起鳳梨的巴西血統時表示鳳梨已經被引進到了“整個西印度及東印度地區,并被廣泛種植在這裡的大多數地區”。

被譽為“地球上最漂亮的水果”,鳳梨如何征服世界?

《遠航葡屬東印度遊記》(1596年)一書中的插圖局部,範林斯霍滕,描繪了當時印度的鳳梨種植情況。 商務印書館 圖

目前還不清楚鳳梨被引進到非洲大陸的确切時間,不過我們猜測應該是在16世紀初。在費爾南·瓦斯·多拉多1575年繪制的地圖集中,非洲大陸的部分出現了好幾處鳳梨形狀的裝飾物,是以我們可以判斷出它當時在非洲就已經很常見了。若昂·多斯桑托斯在其《東埃塞俄比亞和東方非凡之物的各種故事》(1609年)一書中提到,在莫三鼻克種植着大量“鳳梨,它們與巴西出産的一樣美味”。鳳梨在非洲廣受歡迎,是以卡瓦齊·達蒙泰庫科洛神父在描述17世紀中期的剛果、安哥拉和馬坦巴王國時這樣寫道:

所有土地上都種着鳳梨,甚至連荒地上都是(……);每一株都結着大小不一的果實,或青澀或成熟。即使最大的鳳梨,也隻有一個人雙手合圍的大小;人們将它們切成薄片,然後加少許鹽腌漬之後再食用(……);這是最好吃的水果,至少非常适合歐洲人的口味(……);每當看到一些鳳梨形單影隻地生長在樹林裡時,我都會想,這些當地人并沒有把這些美味的水果當回事,不過這僅僅是因為他們的懶惰和疏于照料。

通過這段描述,我們可以确認鳳梨在很早之前就已經被引進到非洲了,因為“在樹林裡”可以看到近乎野生狀态的植株。

鳳梨無法在低于10℃的溫度下生長,是以歐洲的自然環境不利于它的露天種植。正因如此,17世紀末期,在距離萊頓不遠的維沃霍夫,阿格妮塔·布洛克在她的許多同胞都種植失敗後,在自己的花園溫室裡第一次成功種植了鳳梨。在她之後,又出現了不少效仿者,這其中就包括彼得·德拉考特——一位富商和園藝愛好者,他将鳳梨的種植技術發揚光大,并在1737年發表的園藝論著中描述了自己的成功。

在英國,亨德裡克·丹克茨于1675年至1680年間創作了一幅著名畫作,在畫面中,國王查理二世站立在右側,左側則跪着一個男人,可能是他的園丁約翰·羅斯,他向國王遞上了一顆鳳梨。這幅畫據說是為了紀念在英國成功種植出的第一顆鳳梨而創作,不過它作為一種進口水果早已出現在英國了。事實上,英國最早的鳳梨植株是由彼得·德拉考特于1719年寄給裡士滿(薩裡)的馬修·德克爾爵士的,第一批“英國”鳳梨也正是從那裡的溫室中培育出來的。

被譽為“地球上最漂亮的水果”,鳳梨如何征服世界?

這幅畫據說是為了紀念在英國成功種植出的第一顆鳳梨而創作。 商務印刷館 圖

在法國,曼特農夫人在她的青年時期曾在馬提尼克島嘗過這種水果,但坊間傳說多次提及路易十四在1702年也曾享用過一顆,這顆鳳梨出自舒瓦西-勒魯瓦的溫室,據說他曾在這裡為自己的情人培育過這種水果,不過這一說法并沒有被證明。然而可以确定的是,在凡爾賽宮,負責替國王打理菜園的路易·勒諾爾芒在1730年收到了兩顆來自美洲的鳳梨,并掌握了它的培育方法。經過了三年的不斷嘗試後,他讓路易十五吃到了法國産的鳳梨。

在此之前不久,菲勒蒂埃在他的辭典(1690年)中給鳳梨做出了定義:

鳳梨,印度的一種具有神奇效力的水果,據說如果在晚上放一顆釘子在上面,第二天整顆釘子都會生鏽。它的口感有些像櫻桃汁,香甜可口,又略帶葡萄酒的味道,會在口中留下玫瑰花露的芳香。這種水果生在一種懸鈴木(或香蕉樹)上,人們在果實青澀時進行采摘,待其成熟變黃後食用。

在百科全書中,也專門配了一篇文章和一幅插圖來介紹鳳梨,并稱贊它“比所有已知的水果都還要棒”,文末這樣寫道:

通過壓榨鳳梨而獲得的果汁可以釀造出很棒的酒,它具有很強的功效,能夠緩解惡心,提神、利尿,但孕婦禁服。人們還可以通過腌漬鳳梨來制作蜜餞,這種蜜餞對于體弱的人大有益處。

除了歐洲大陸之外,鳳梨于1863年被引進到了亞速爾群島中的特塞拉島和聖米格爾島,随後人們便開始在特塞拉島上進行種植。1864年,第一批種植的400顆鳳梨被出口到了英國。

被譽為“地球上最漂亮的水果”,鳳梨如何征服世界?

位于蘇格蘭的“鄧莫爾鳳梨”,1761年由威廉·錢伯斯建造,以其鳳梨形屋頂而聞名。 商務印刷館 圖

鳳梨還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巴西印第安人主要用它來緩解惡心、祛風和利尿。此外,新鮮的鳳梨莖部和根部含有鳳梨蛋白酶,這是一種蛋白水解酶,可以用于制作驅蟲、促消化、抗血凝和吸收水腫的藥物。

戈迪尼奧·德埃雷迪亞在其1612年的手稿中也提到,在印度,“鳳梨是一種人工種植的植物,性喜炎熱而幹燥的環境,果實香甜爽口,易儲存、利消化,但切忌過度食用,否則會導緻發燒和胃部不适。”

過量的鳳梨會刺激舌頭上的味蕾,産生麻澀感,是以建議敏感人群控制食用量。還有些人推薦神經衰弱及呼吸道發炎的患者飲用鳳梨汁。

在各地還流傳着一些關于鳳梨的用途,比如,在馬拉加西,人們會從鳳梨葉中提取纖維來織布;在剛果有一款用鳳梨制作的啤酒,在布隆迪則有一種名為bourasine的利口酒,而在安哥拉也有一款特制的鳳梨酒,當地人把它們作為葡萄酒的替代品,因為葡萄酒在這些地區非常昂貴。

被譽為“地球上最漂亮的水果”,鳳梨如何征服世界?

鳳梨和香蕉 蔔彌格,《中國植物志》,1656年 商務印書館 圖

早在1813年,人們就将鳳梨引進到了夏威夷。但直到20世紀,夏威夷的鳳梨種植才取得了巨大的發展,可惜近年來它的産量又遭遇了斷崖式下跌。在20世紀60年代,夏威夷的鳳梨産量占據了全球市場的80%,而現在的占比已不足1%。

在全球出産的鳳梨中,10%左右以鮮果形态被出口到溫帶國家,30%被當地人消費,其餘60%則經過工業加工(切片或切塊後,用于制作糖漿、果汁、蜜餞以及其他一些昂貴的副産品)後出口。

責任編輯:王昱

校對:丁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