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專家·答疑」白領流動率高,藍領資源稀缺。如何解決?

作者:1m建築裝飾沙龍學會
「專家·答疑」白領流動率高,藍領資源稀缺。如何解決?

緣起:以下内容是和老同僚“桑坤”聊天的整理分享。希望有類似問題的朋友讀後,也可以發表自己的觀點。借此機會,學會将開辟一個新的專欄——專家·答疑。大家在業内遇到什麼問題,均可在交流區留言。我們會篩選出代表性的話題,請業内專家提供意見,供大家參考,也歡迎一起讨論。

「專家·答疑」白領流動率高,藍領資源稀缺。如何解決?

Q1:施耐德2021行業分析資料顯示,到2025年建築勞工預計将減少40%。從工地施勞工員組成現狀來看,會發現勞工年齡明顯偏大,且據企業反映已經不容易找到專業技能高的勞工了。企業未來該如何有效應對?

早在2005年,同業朋友們聊天中已經談到這個問題:未來勞工資源會越來越少,越來越珍貴。當時國外已是如此了,中國經濟較發達的香港、台灣等地也出現了類似狀況,本地居民不願意做建築勞工,來自印尼、菲律賓、或越南的外勞構成了當時建築勞工的主體。由此可推測,随着中國整體國力的發展,以後國内勞工難找的解決方案之一就是國家開放外勞進口,與此同時一個新的商業模式“建築勞務中介”,也會應運而生。

可能解決方案之二:參考美國、日本的做法,基于保障國内工作機會、提高國内就業率的政治考量,雖然不開放外來勞工,但會通過提高勞工工資以提升藍領的就業人數,勞工機關小時的工資甚至比白領項目管理人員的小時工資都高。在美國有一個笑話,市政府清潔垃圾勞工的工資可能比坐辦公室的經理總監的工資都高。

概括而言,以上兩個解決方案:一個是引進外勞,另外一個是國家通過提高藍領工資,增加就業人數。

「專家·答疑」白領流動率高,藍領資源稀缺。如何解決?

有沒有第三種解決方案呢?1m學會一直很關注國内建築及裝修行業自動化發展的狀況。在一些相關的報道上,我們知道目前工地已出現機器人施工作業案例,随着發展以後會出現更多案例:比如送補材料工具,更多工種施工采用機器人或者是無人機等,或許在未來的兩三年久會看到,這也是增加生産力、取代人工的做法之一。再來,如目前已經逐漸普遍的裝配式施工工法,将大部分的工作放在工廠(容易自動化),現場隻需要少量的裝配時間,大幅減少了人員需求以及工期,并且更加的環保。

時代轉變之中,永遠蘊藏着機會。我們知道勞工不是一天變少,而是逐漸的過程,是以誰能夠掌握勞工資源,在行業競争中絕對是個巨大的優勢。由此,我們看到的商業機會有三:

1.建築勞務公司:上面已經談到,但需要注意的是,引進外勞牽涉到語言文化,建築裝修工藝的教育訓練,及法規上的管理等,需要專職的管理公司才會做得好。

2.網際網路用工平台:舉個例子。在網路上賣電器及家具的廠家,需要為顧客提供上門安裝服務,這些廠家會通過用工平台找到有意合作的技術勞工,通過線上或線下的教育訓練,最終通過認證後,可進行全國各地的安裝服務。過去網際網路時代,現在元宇宙時代,未來會更趨向于自由用工的方式。兩條路線:一條是傳統的全職用工方式,另外一條是勞工、設計師、估價師、采購專員、項目經理,施工經理等朝向自由用工的方式,自己接單做主的概念。

3.勞工學校:各地的專科學校設定兩年制的專科教育,一年級教一些基礎及理論的課程,二年級時到外面實習等等。勞工畢業後進入勞務公司或地方行業工會,企業用工向這二者申請派工、付費。值得學習的模範是德國的專科教育,目前專科教育也是目前國家鼓勵的方向。

「專家·答疑」白領流動率高,藍領資源稀缺。如何解決?

Q2:行業管理人員的成本越來越高,流動性很高。企業該如何應對?

對員工管理的問題,我個人覺得比較好的方法是“把升遷及加薪的主動權交給員工自己”,不管是藍領還是白領,企業可以提供對應職位的升遷能力階梯。以項目管理人員來說,一階的項目助理,二階的副理,初階的項目經理,中階的項目經理,高階的項目經理,每一個層級所需要的條件列清楚。員工自己覺得條件足了,自願報名,一年一次由公司HR機構來主持檢測認證。

舉例,歐美的勞工是由工會來做教育訓練及定薪派工,勞工的每個層級都經過科學化認證,小時工資是依勞工層級明碼标價。勞工發展的每個層級都明确規定了學習課程及學分數(理論知識),再加上實際的出工小時數(實戰經驗),由實際的項目經驗和教育訓練學習相結合,決定更新加薪。

相對于建築及裝修行業人員流動性大的問題,其實一些公司反而是流動率太低。可能的原因是公司薪資福利及在行業中的無形資産較高,員工大都想要留在公司。面對這樣的情況,該如何處理呢?

在這裡向大家推薦一本書《企業從優秀到卓越》( 作者:吉姆 • 柯林斯 ) ,其中強調一個卓越公司一定是個學習性組織,它會使用能力階梯的理念,讓員工建立随時學習的意識,挑戰自己,提升能力,以獲得晉級。職業發展道路的透明,絕對是留住人才的關鍵,這樣公司的流動率當然會低。某些公司還會定出每年考績最後10%要淘汰的制度,以維持人員健康的換血。

總體而言,公司人事制度建設及公司組織是不是一個學習型組織,升遷管道是否公平透明,公司聲譽無形資産的好壞,都是影響人員流動率的主要原因。

作者介紹

陳平,建築學士,留美俄亥俄州立大學營建管理以及史坦福大學工程經營管理雙碩士,曆經機場,橋梁,高速公路,建築等項目管理領域。1994年在上海創立康新(中國)設計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專注于室内設計及裝修。在建築裝飾行業教導了不少創業人才,有業内正規軍及黃埔軍校之稱号。結合中西方的學問及實戰經驗,融合創作了一套項目管理及經營管理的方法論,退休之後創立了1m公益及1m建築裝飾沙龍學會。

作者介紹

桑坤,正品達(北京)建築科技有限公司的聯合創始人。1990年畢業于山西大學電子資訊與工程學士,服務并擔任過中車公司自動化工程師,融科置地房地産公司大亞灣園區機電主管,聯想控股動力處主任,聯想集團物業項目經理,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項目采購經理,康新(中國)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主管,在建築工程行業有超過30年的工作經驗。

關注公衆号「1m建築裝飾沙龍」免費領精品資料

  1. 59種室内設計裝修材料解析大全
  2. 2000張CAD施工節點大樣圖
  3. 2021年最火建築施工工藝大全
  4. 1300套SU模型素材庫+5000張貼圖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