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著名導演黃蜀芹去世,曾執導《圍城》《人鬼情》等,5年前患阿茲海默症

作者:健康時報

4月22日,據上海電影家協會、上影集團釋出消息,著名導演黃蜀芹于4月21日19時48分在上海因病去世,享年83歲。

著名導演黃蜀芹去世,曾執導《圍城》《人鬼情》等,5年前患阿茲海默症

黃蜀芹導演

黃蜀芹是戲劇大師黃佐臨和丹尼之女,是中國電影第四代導演的代表人物。代表作《人·鬼·情》被譽為“中國第一部女性電影”。她導演的電影《青春萬歲》《畫魂》等都是中國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此外,她還留下了《圍城》《孽債》《啼笑因緣》三部經典電視劇作品。黃蜀芹拍片講究平民化,表現凡人的喜怒哀樂,提倡小題材抒發大感情,進而引起大多數觀衆的心靈共鳴。

不過,普通觀衆熟悉黃蜀芹,或許還是因為電視劇。1990年拍攝的電視連續劇《圍城》,這部根據錢鐘書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許多年過去了仍被認為是中國當代電視劇的經典之作。導演黃蜀芹對圍城精神底蘊的準确把握,陳道明、英達、葛優等演員對人物尴尬狀态的完美诠釋,把錢鐘書文字的幽默、機靈、感傷完全轉為活生生的人物群像,城裡城外,世事沉浮,令人不勝唏噓。次年,《圍城》獲第十屆全國電視飛天獎二等獎、最佳導演獎,首屆國際電視節金熊獎,全國電影廠優秀影視片評比一等獎。

5年前已患阿茲海默症

2017年9月9日黃蜀芹的作品 《寫意光影織妙鏡·黃蜀芹》首發,9月8日黃蜀芹藝術成交展也同時開幕,上海電影家協會組織了研讨活動為她慶生。當時,黃蜀芹的兒子也來到了現場,代替生病的母親吹蛋糕。

據媒體報道,黃蜀芹在2017年9月已經罹患阿茲海默症,無法來到現場參加活動。當時上海電影家協會主席張建亞忍不住因為她的病而感歎太遺憾。當時的上影集團副總裁徐春萍也在活動上透露了黃蜀芹的近況,她說,“黃蜀芹已經到了返璞歸真的境界,也許她不記得,但所有人都記得她,記得她的作品。”

阿茲海默症提前10年就已經有征兆

2020年7月,發表在《柳葉刀·健康長壽》雜志上的一項研究顯示,中年時,高水準的“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準與十年後患癡呆症風險增加有關。

著名導演黃蜀芹去世,曾執導《圍城》《人鬼情》等,5年前患阿茲海默症

研究對超過180萬名40歲以上的英國成年人在1992年至2009年間進行了血液膽固醇測量,随訪期長達 23年。結果發現,在65歲以下測量膽固醇的人中,“壞膽固醇”水準高于190毫克/分升(4.92毫摩爾每升)的人與水準低于100毫克/分升(2.59毫摩爾每升)的人相比,10多年後被診斷為癡呆症的風險高出約60%。該研究提供了迄今為止關于血液膽固醇與癡呆症和阿爾茨海默氏症之間關系的最有力證據。①

而且,研究還發現,與晚年血脂水準高相比,中年血脂水準越高,發生癡呆症的風險越大。

是以,30多歲的人一定要對自己的膽固醇水準進行至少一次的篩查!

預防阿茲海默症,40歲後要做好這6點!

2019年,《柳葉刀·全球健康》上釋出了一篇針對中低收入國家造成癡呆的外在可控因素的研究,研究提出,在中國近40%的癡呆完全可以通過回避9種因素而避免。②

著名導演黃蜀芹去世,曾執導《圍城》《人鬼情》等,5年前患阿茲海默症

1. 童年時受教育不足(沒讀完國小);

2. 聽力損傷;

3. 高血壓;

4. 45-54歲時期肥胖(腰圍女性超過88厘米,男性超過102厘米);

5. 抑郁;

6. 社會孤立(老年期社交1個月少于1次);

7. 體育鍛煉不足;

8. 糖尿病;

9. 老年吸煙。

北京小湯山醫院有氧運動中心主任牛國衛2017年在健康時報刊文談到,65歲是老年癡呆的高發期,而慢性疾病的潛伏期往往是10-20年,是以40歲以後我們就應該開始關注與預防老年癡呆症。③

1. 45-54歲時要保證不肥胖

根據大陸《成人體重判定》建議的腰圍最好控制在男性85厘米以下,女性80厘米以下。④

2. 除了血脂,血壓和血糖也要達标

1)血壓:《中國老年血壓管理指南2019》指出,老人的正常血壓水準是90-140毫米汞柱。即使沒有症狀,35歲以上的人也應該一年至少測一次血壓。

2)血糖:空腹血糖值控制在3.89-6.1mmol/L;餐後2小時血糖為≤7.8mmol/L。40歲以上及糖尿病高危人群應每年做一次空腹和餐後血糖檢測。⑤

3. 兩方面保護好聽力

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傅新星在2019年在健康時報刊文表示,老年聾會極大地影響生活品質,造成自卑、孤立和抑郁。此外,近年來的多項研究表明,老年聾還可能會增加認知功能下降的風險,甚至是老年癡呆。⑥

1)中青年要合理使用耳機;

2)老年人如果出現聽力障礙,建議及時佩戴助聽器。

4. 每周至少3次體育鍛煉

北京師範大學老年心理實驗室楊娜2017年在健康時報刊文表示,堅持鍛煉的老年人比不堅持鍛煉的老年人得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更低。中老年人依據身體情況,可以:

1)有氧運動,比如遊泳、手球、太極拳、跳舞、騎自行車、伸展動作等,每次有氧運動在20分鐘以上,每周3次最為合理;

2)開放性運動,比如打乒乓球,與外界環境互動更多的活動更為有效。⑦

5. 一定要立刻戒煙

血管性癡呆是指由腦血管病導緻的、影響日常生活能力的認知功能損害。不良的生活習慣如長期吸煙、喝酒、熬夜等會增加中風等腦病發生的風險。

6. 多參加社交活動,多學習

大腦用進廢退,尤其是退休後,可以每天抽出半小時到1小時用來看書看報,每周約上老友打打麻将、撲克,或者下棋等。社交類活動不僅使得老人接受刺激,保持心智活躍,還能給予老人情感慰藉和社會支援,有助于提升老年人的積極情緒。

本文綜合自:

①Masao Iwagami, et al., (2021). Blood cholesterol and risk of dementia in more than 1.8 million people over two decades: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The Lancet Healthy Longevity, DOI: 10.1016/S2666-7568(21)00150-1

② Mukadam, Naaheed; Sommerlad, Andrew. Population attributable fractions for risk factors for dementia in low-income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 an analysis using cross-sectional survey data.The Lancet. Global health 2019, DOI10.1016/s2214-109x(19)30074-9

③2016-11-15 健康時報《特朗普:一降體重二降膽固醇》

④《WS/T428-2013成人體重判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品質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标準化管理委員會

⑤2018-11-13健康時報《5億國人或為糖尿病前期》

⑥2019-03-01健康時報網《老年聾或會增加老年癡呆風險》

⑦2017-12-15健康時報老人版《勤動腦老得慢》

編輯:魯洋

審稿:楊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