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鳌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中國資本市場開放進行時”分論壇上,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方星海對市場關注的熱點問題進行了回應。
其中,在談到中概股下跌的問題時,他透露,中概股審計監管的談判非常順利,有信心達成合作協定。對于外資流入的情況,他表示,今年外資淨流入可觀,外資對中國有長期的持久的信心。“近期有些IPO跌破發行價,這不是IPO太多了,而是定價要更合适一點。相信更多外資進入中國市場,會進一步提升市場的定價等方面的能力。”
對于注冊制改革,他認為,在市場的公平公正、透明度、真實準确完整方面,證監會要花更多的力氣。此外,對于4月20日在人大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期貨和衍生品法》,方星海認為,在今後中國期貨市場的開放有法可依了。
談中概股下跌
“中概股審計監管的談判非常順利 有信心達成合作協定”
方星海表示,中概股下跌主要是因為中美審計監管合作的事情。“去年美國證監會新換了主席以後,包括PCAOB(美國公衆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的主席也新換了,我們(在中概股審計監管方面)的談判進展非常順利,現在基本上隔一周就視訊談判一次,把細節都落地,我很有信心在不久的将來達成合作協定,使得PCAOB合情合理合法在中國開展對中國的會計事務所進行的檢查,相信這個不确定性很快就會移除,這對中概股會是一個好消息。”
談引入外資
“今年外資淨流入可觀,外資對中國有長期的持久的信心”
方星海在談到中國資本市場的開放時表示,“引進來”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把外資引進來,投資到我們的股市和期貨市場,包括債券市場。第二個引進來是把領先的外資、金融機構特别是券商、期貨公司引到市場來,提供更好的服務。“‘引進來’能否成功、做得怎樣,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中國經濟的基本面,目前中國經濟發展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除了基本面以外,一個國家引進來做得怎樣還取決于其開放政策,中國改革開放的信心和意志都不會動搖,中國将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
方星海表示,具體到“引進來”有兩個方面,引入外資取得了比較大的進展, 2019年至2021年總共引進到股票市場的外資為8874億元。“現在外資持股占A股流動市值的比例很低,隻有4.5%左右。南韓和日本的外資占股市流動市值在20%至30%,中國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方星海表示,今年外資淨流入也是可觀的,外資對中國有長期的持久的信心。“我這幾年跟外資打交道很多,外資投資中國有一個熟悉的過程,有的時候也看不明白,有的時候出了什麼政策它就慌就離開,我覺得一時的離開也沒關系,過段時間它還會回來。關鍵是我們自己的政策,中國改革開放的信心和意志都不會動搖,這樣的政策下,外資還是會回來的。”方星海說。
據悉,在引入機構方面,中國證監會提前徹底放開外資股比限制。目前共已有12家境外領先的證券、期貨和基金公司取得了境内機構100%持股或控股牌照,有10家已經開業,還有兩家正在準備開業。
談IPO跌破發行價
“不是IPO太多了,要進一步提升定價能力”
方星海在論壇上還強調,引入領先的機構也非常重要。在服務不同類型的投資者時、應對不同的市場挑戰方面,我們市場廣度和深度的能力還可以進一步提升。“比如IPO的定價方面的能力還可以進一步提升,引入一些比較有經驗的國際機構,有助于提高市場的品質。最近大家說有些IPO跌破發行價,這不是IPO太多了,而是定價要更合适一點。要想讓市場認可,要進一步提升定價能力。”
方星海還表示,相信更多外資進入市場,特别是更多的長期的機構投資者進來、國際領先的機構進一步進來後,通過提供服務,會進一步提升市場的定價、投資水準、融資融券等方面的能力,使得市場更有韌性,更有活力。
談注冊制改革
“在市場公平公正、透明度、真實準确完整方面,證監會要花更多力氣”
方星海在論壇上還分享了對注冊制改革的一些看法。
在他看來,注冊制改革是整個資本市場發展牽牛鼻子的一項工作,本質上使得市場在發行、定價方面更市場化,由投資者自己做決策,證監會負責資訊披露的品質,要求資訊披露做到真實、準确、完整,而定價、是不是買股票主要由投資者自己判斷。
“監管的重點放在哪裡?我覺得可能放在市場的公平公正、透明度、真實準确完整方面,證監會要花更多的力氣。如果注冊制改革做得好,這個市場會更活躍,更有韌性,市場規模也會更大,為吸引更多的境外資金進來提供更好的基礎。”方星海說。
談《期貨和衍生品法》
“今後中國期貨市場的開放有法可依了”
據新華社報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四次會議4月20日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期貨和衍生品法》。這部法律自2022年8月1日起施行。
在論壇上方星海表示,最新通過的《期貨和衍生品法》中有一個專章對期貨業的開放做了規定,“對于境内期貨公司到境外執業、境外的期貨公司或者投資者到境内開展期貨市場的業務,我們都有很清晰的規定,在今後中國期貨市場的開放有法可依了。比如,境外的投資者想要投資中國的期貨市場,我們規定要通過在中國境内有期貨經紀業務的企業進入期貨市場,如果外資要做這個業務首先得在證監會取得執業的資質。”
方星海還表示,也鼓勵中國的投資者到境外投資。“但是要有合情合理的途徑,要通過中國的期貨公司到境外開展業務,包括跟其他監管機構的合作都有很詳細的規定。所有的金融大法中,期貨法有關于境内境外交易的規定是最清晰、最好執行的。”方星海說。
新京報貝殼财經記者 侯潤芳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