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金剛镯明明能收走金箍棒,為何老君要用它來砸猴子腦袋?

《西遊記》博大精深,裡面有很多細節都值得回味,有一個問題不知道大家考慮過沒有,孫悟空與二郎神激戰正酣,這時候太上老君把金剛镯丢了下去砸中了猴子腦袋,猴子是以摔了一跤,而被二郎神擒獲。老君為什麼不用金剛镯直接收走孫悟空的金箍棒,而非要用镯子來砸孫悟空呢?

金剛镯明明能收走金箍棒,為何老君要用它來砸猴子腦袋?

孫悟空

可能有朋友認為,孫悟空即使沒有金箍棒依然有能力與二郎神僵持,是以不如金剛镯砸腦袋更容易抓住孫悟空。其實不然,金箍棒在孫悟空心裡的分量還是相當重的,如果沒有金箍棒,孫悟空是對付不了像二郎神這樣的強敵的。原著中有這麼一段描述,大家一望便知:

旁有葛仙翁笑道:“猴子是何前倨後恭?”行者道:“不敢不敢!不是甚前倨後恭,老孫于今是沒棒弄了。”

這是孫悟空的金箍棒被青牛精收走之後,向玉帝求援,态度十分謙卑,人家葛仙翁問他為啥這次如此低調,孫悟空回答沒有棒子了,可見金箍棒在孫悟空心中的地位,沒有金箍棒的猴子實力會大打折扣,當然就鬥不過二郎神了。

金剛镯明明能收走金箍棒,為何老君要用它來砸猴子腦袋?

孫悟空

連青牛精都知道用金剛镯來收金箍棒,太上老君能不知道嗎?當然知道,因為不管是金箍棒,還是金剛镯都是老君親手煉制,這兩種兵器的功能他都谙熟,對于金剛镯他說過這樣的話:

我那金剛琢,乃是我過函關化胡之器,自幼煉成之寶。憑你甚麼兵器,水火,俱莫能近他。若偷去我的芭蕉扇兒,連我也不能奈他何矣。

顯然,太上老君是知道金剛镯的正确用法的,可是他為什麼不一開始就用金剛镯收走金箍棒,而非要用它來砸猴子呢?道理很簡單,當時觀音菩薩準備出手用玉淨瓶去砸孫悟空,太上老君救猴子心切,才主動攔住菩薩,要用金剛镯來砸孫悟空。

他給出的理由是,玉淨瓶是個瓷器,碰上金箍棒非碎掉不可,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當然不是,大家是否還記得,這個小小的玉淨瓶竟然能盛下一海海水,孫悟空使出渾身解數依然無法将瓶子拿起。學過實體學的朋友們,一定知道,要将一海海水放在小小的瓶子裡,瓶子能承受的壓強該有多大,這恐怕是金箍棒攻擊時産生的壓強要大N多倍,以孫悟空的氣力是絕對難以用金箍棒破壞掉玉淨瓶的防禦的。可見老君這個說辭明顯站不住腳,他其實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阻止菩薩出手,萬一瓶子把猴子砸出個好歹來,老君會很心痛。

金剛镯明明能收走金箍棒,為何老君要用它來砸猴子腦袋?

孫悟空

至于老君與孫悟空的關系,一鍋粥在之前多篇文章裡已經多次說過,這裡就不贅述了,他正是害怕觀音菩薩的玉淨瓶把猴子砸成腦震蕩,才出手攔截,他的金剛镯深通靈性,老君也能把控到火候,讓猴子隻摔了一跤,然後二郎神就勢抓住了孫悟空。

當然還有朋友可能會說,孫悟空不是有金剛不壞之身嗎?他怎麼害怕重物砸頭呢?其實孫悟空的金剛不壞之身是有前提的,他是需要護身決加持才能達到超強防禦的,不然孫悟空對敵的時候根本不需要防禦,直接進攻就好,可是事實上孫悟空與别人打鬥都是有功又守,并沒有放棄自身的防禦。

其實這個道理就跟避水訣一樣,猴子在水中存活必須撚着避水訣,可是撚着避水訣就影響到他神通的正常發揮,是以他經常慫恿豬八戒和沙僧下水降妖,自己總是在陸地上等着偷襲。而這次孫悟空與二郎神激戰的時候,他無法加持護身訣,結果被金剛镯砸中摔了一跤,這也好在他吃了太上老君的5葫蘆仙丹,否則他恐怕連一镯子都扛不住,就地成盒了,老君深知自己仙丹的功能,是以将金剛镯的力量施展得恰到好處,如果觀音菩薩出手,恐怕猴子根本就扛不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