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内地打星趙文卓迎來了他的50歲生日。
趙文卓在演藝圈闖蕩近30年,可回顧他的漫漫星途,卻讓人捉摸不透。
1993年,21歲的他就被元奎、李連傑從北京體育大學發掘出來,憑借《方世玉》中的九門提督鄂爾多和《王者之風》中的黃飛鴻兩個角色,成為當年炙手可熱的新晉動作明星。

導演徐克一度對他十分器重,讓他參演《青蛇》、《龍城殲霸》、《金玉滿堂》等多部作品。
可惜當時正和梅豔芳熱戀中的趙文卓沒有足夠努力,在拍攝武俠片《刀》時與徐克發生沖突,其後兩人分道揚镳,至今再無合作,趙文卓的戲路也是以受到很大的影響。
進入2000年之後港片沒落,趙文卓也在電視劇中沉淪。
這之後趙文卓開始進軍網大,近年因加盟《披荊斬棘的哥哥》等綜藝節目,人氣稍微回升。
今年1月份,他再度回歸大銀幕,可新片《紋身》僅收獲186.3萬元票房,又令他的前途陷入尴尬的境地。
和年近60的甄子丹、李連傑相比,剛剛50歲的趙文卓,顯然還在當打之年,江湖地位也在,到哪還都能被晚輩叫一聲“大哥”。
但“大哥”名頭并不能換來資源,他能否重振雄風,我們還真得嚴肅地打一個問号。
其實在上世紀80、90年代崛起的内地打星中,趙文卓已經算是比較幸運的了。
至少他真正做了10年的巨星,生活有保障,和愛妻張丹露結婚後也有了一兒兩女。
當年像趙文卓這樣紅極一時的内地打星還有很多,他們同樣在上個世紀成名,個個身懷絕技,可曆經時代變遷後,如今命運卻差别巨大。
皮哥今天就帶着大家一起回顧一下,80、90年代陪伴我們長大的7位“内地打星”,20多年過去了,他們現在又過得怎樣呢。
第一位:王亞為
李連傑的《少林寺》在内地火了之後,整個80年代,内地湧現出許許多多武打電影,雖然品質參差不齊,也有非常用心的經典之作。
1986年西影廠就推出了一部根據馮骥才小說改編的電影《神鞭》,借着武俠片的外殼,表達了對于曆史的反思和批判,其藝術成就也相當高。
這部電影的選角,就透着那個時代創作者的認真和樸素,主角神鞭傻二并沒有找年輕帥氣的“小鮮肉”來扮演,而是找到中國國家拳擊隊的首任隊長王亞為。
他是1984年和1986年兩屆全國國術散打比賽冠軍,人高馬大、孔武有力,不練套路卻有過硬的本事。
傻二這個人物的設定就是楞頭楞腦,智商不高的人,對于初次參演電影的王亞為來說,不需要太複雜的表演,反而能夠掩蓋他自身的演技不足。
是以《神鞭》似乎就是為王亞為量身訂做的電影。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的反派玻璃花是由陳寶國出演,那時候陳寶國剛剛出道,他的演技搶盡了主角的風頭,也為電影增色不少。
本片也是内地至今唯一真實還原義和拳運動曆史的作品,其成功也讓人記住了王亞為。
不過可惜的是,當時的内地武打片遇到了發展的瓶頸,王亞為本身對于成為演員的興緻也不高。
本片之後他就退出了電影圈,直到2019年才複出客串了電影《獵襲》,之後就又“消失”了。
是以《神鞭》和《獵襲》也就成了王亞為迄今為止,僅有的2部影視作品。
目前他就職于中國人民公安大學警體戰訓學院,任副教授,專注于搏擊教學工作。
第二位:王群
北京什刹海體校出過很多功夫明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李連傑。
雖然李連傑是最幸運的一位,但并不是第一位,在李連傑之前,他的師兄王群就已經在電影圈嶄露頭角。
1979年,香港鳳凰影業為籌拍動作片《塞外奪寶》到什刹海體校選角,當時年僅16歲的李連傑因過于年輕意外落選,比他大3歲的王群則被選中出演片中“神手張”一角。
片中主演其實是張豐毅(飾演荊天雷),神手張隻是男二号,雖然角色形象鮮明,戲份卻非常有限,也沒有令人印象較深的表現。
反觀李連傑後來主演《少林寺》中的覺遠和尚一角不僅是男主角,形象塑造也非常立體,電影上映後引起全國轟動,李連傑也是以成名。
正是“起個大早,趕個晚集”,王群未能憑借《塞外奪寶》成名,後來又錯過了《少林小子》和《南北少林》,但他也有自己的代表作。
《俠女十三妹》、《金镖黃天霸》、《神丐》、《無敵鴛鴦腿》都是他的代表作,在80年代後期,其實他的發展比李連傑要好。
1991年,李連傑和徐克合作《黃飛鴻》,迎來演藝事業的第二春。
曾經發掘過李連傑的張鑫炎導演,也想跟風拍一部黃飛鴻電影,于是他找到王群,兩人合作了《黃飛鴻之男兒當報國》,計春華和邱建國也參演了這部電影。
可惜王群終究沒有李連傑那樣的俊俏形象,再加上電影故事編得不好,上映後票房很差。
此後張鑫炎決定留在内地拍電視劇,王群、于海、計春華、邱建國等人都成了他的班底,一起合作了《太極宗師》和《新少林寺》。
後來王群還參演過《少年張三豐》和《金蠶絲雨》,可惜在2008年1月3日,他因突發心肌梗塞去世于北京,年僅48歲。
第三位:王珏
電影《少林寺》在北京什刹海體校選了很多“小鮮肉”參演,除了李連傑之外,飾演半空和尚的王珏也是顔值擔當。
之後的《少林小子》王珏也有參演,但隻是扮演一個小角色,還給身上有傷的李連傑做了替身,代替他翻了幾個跟鬥。
王珏還在1983年的央視春晚上表演過國術節目,給全國觀衆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都說上過春晚的明星都能紅,王珏也不例外。
其後就有人找他演電影,在李雪健的《大偵探》中飾演李虎,又主演了《康熙大鬧五台山》和《無名三俠客》。
1993年袁和平找他參演《黃飛鴻與蘇乞兒》,這也是跟風徐克版《黃飛鴻》的電影,王珏在片中飾演黃飛鴻。
他的扮相和李連傑一般無二,但那個時候體形已經有點發胖,雖是主演,卻被飾演蘇乞兒的甄子丹搶盡了風頭。
電影上映後并沒有引起太大反響,票房也隻有701萬港元,至今網絡上隻能找到很模糊的版本。
因為這次失敗,王珏也覺得自己并不适合留在影視圈,選擇了隐退。
打那之後,似乎很久沒有他的消息,直到2019年一部網絡動作電影《血拳之龍虎鬥》邀請他參演了一個角色,但也僅僅是客串,鏡頭寥寥。
第四位:胡堅強
與李連傑同期出道的動作演員中,來自浙江省體工隊的胡堅強是素質最高的一位。
胡堅強長着一張方正的臉,身材比李連傑要高一些,身材也練得比李連傑要結實,肌肉線條清晰明朗。胡堅強曾獲得過全國國術冠軍,他的刀、棍和南拳堪稱“三絕”。
在《少林寺》中,胡堅強飾演悟空和尚,戲份很多,也有多段充分展現國術功底的精彩打戲。
在1984年的《少林小子》裡,除了李連傑之外,于海和胡堅強分别飾演天龍和地龍,皆有很重要的戲份,胡堅強還和飾演二鳳的丁岚“配對”,令觀衆印象很深。
當然,胡堅強最好的表演是在邵氏的電影《南北少林》中。
胡堅強飾演南少林的俗家弟子趙威,戲份和李連傑差不多,他的演技也得到很好的發揮,南拳功底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現。
本來照着這條路發展下去,胡堅強會有光明的未來,但此後他卻退居幕後了。
1988年的《黃河大俠》由于承惠主演,胡堅強擔任動作設計,雖然也有出演一個角色,戲份卻不多,連名字都沒有。
此後他也參與了電影《獨行客》和日本電影《幕府風雲》的拍攝,都是擔任動作設計,也在片中扮演不起眼的小角色。
分析胡堅強退居幕後的原因,也許是他為人低調,不想當明星吧。
1991年,胡堅強去了阿根廷的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在那裡從事國術推廣和教學。
1994年他參與了電影《醉拳3》的拍攝,之後在1995年移民到了美國的曼切斯特,目前仍然在那裡教授少林國術。
第五位:邱建國
“不怕他鷹與犬,叢林下常伴虎豹眠。流熱血亦不損,求遂我英雄願。”
這首《遂我英雄願》是香港歌星葉振棠的代表作。
每當慷慨激昂的音樂響起,相信70後、80後網友肯定會想起那部以賽龍舟和南拳為題材的電影《南拳王》,是由邱建國主演的武打電影。
邱建國是廣東廣甯人,來自廣東國術隊,因曾獲得六屆全國國術比賽南拳冠軍,人送外号“南拳王”。
1984年華文影業的《南拳王》正是為他量身訂做,片中邱建國展現了硬橋硬馬的真功夫,加上正氣凜然的形象,令觀衆眼前一亮,收獲了無數粉絲。
同年他又到香港主演了《廣東鐵橋三》,飾演“廣東十虎”中的“鐵橋三”梁坤,也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1986年的《俠女十三妹》是一部3D動作電影,由丁岚主演,邱建國和王群都在片中演配角,但也有很精彩的武打戲。
就相貌而言,邱建國相比李連傑和王群都不出色,但他的國字臉很适合扮演“偉光正”的角色。
可惜邱建國給觀衆留下的這種好印象沒能維持下來,1991年李連傑的一個電話,完全改變了他的演藝之路。
在李連傑與徐克合作的《黃飛鴻》中,反派角色“沙河幫主”的演員遲遲沒能定下來,李連傑便向徐克推薦了邱建國。
接着李連傑的一個電話打到邱建國的家裡,已經很久沒有拍電影的邱建國沒有考慮多久就接下了這個角色。
正如大家所看到的,“沙河幫主”是《黃飛鴻》系列中武功最差,卻最醜惡的角色。
邱建國的表演完全颠覆了以前高大偉岸的正面角色形象,令喜歡他的觀衆感到非常震驚。
雖然這是他演技高超的表現,很多内地影迷卻難以接受這種形象上的改變。
因為這次轉型的不成功,邱建國的演藝之路反而變窄了。
1993年他主演了《南拳王2:氣壯山河》,希望能夠回歸正面的形象,卻因為電影制作太粗糙,沒能取得預期的成績。
1997年邱建國參與電視劇《新少林寺》時,在1998年8月份因患鼻咽癌去世,年僅41歲。
第六位:孫建魁
來自山東國術隊的孫建魁精于拳術和刀術,在電影《少林寺》中,他飾演的色空和尚一手醉棍令觀衆印象深刻。
1984年的《少林小子》中,他又搖身一變成了土匪二當家,鬥雞眼邪惡道長的形象深入人心,也讓觀衆看到了他的可塑性。
孫建魁與李連傑交情深厚,在80年代參演過《少林寺》三部曲和《黃河大俠》,還曾在1990年主演過一部帶着科幻元素的動作片叫《黑色狂人》。
李連傑拍《太極張三豐》時,又邀請他出演片中反派劉瑾太監,與楊紫瓊有一段精彩的武打戲。
孫建魁形象比較瘦,臉上抹上白粉之後,就有一種陰森森的感覺。
在《新少林五祖》中,他飾演的西域妖僧克巴不僅臉色蒼白,嘴唇還塗成紫色,讓人一眼就看出不是好人。
雖然不是反派大Boss,卻很有個性,令觀衆過目難忘。
也許是對演電影并不熱衷,《新少林五祖》之後孫建魁沉寂了很久,有10多年沒有再接觸電影。
直到2011年徐克和李連傑再度合作《龍門飛甲》,孫建魁在李連傑的邀請下,又複出和元彬、藍海瀚合作擔任電影的動作特技設計,還飾演了梁材一角。
後來在香港電影金像獎上,《龍門飛甲》獲得了最佳動作設計獎,這是孫建魁在電影圈取得的最高成就。
在此之後他又參與了《畫皮2》和《在一起》兩部電影的拍攝,目前他已經退出電影圈很久,因為人低調,也沒有他的消息了。
第七位:徐向東
1985年香港導演徐小明來到内地拍攝少林寺題材電影《木棉袈裟》,為了能與《少林寺》比肩,就從河北國術隊找到了以鷹爪功見長的徐向東來主演。
徐向東比李連傑大2歲,出演本片時已經24歲,但他濃眉大眼、形象俊郎,擺出架勢也英氣十足。
《木棉袈裟》是根據《壇經》中六祖惠能的故事改編的,徐小明将整個故事“移植”到了明朝,又加入了錦衣衛,使其變成一部圍繞“木棉袈裟”你争我搶的動作爽片。
徐向東與于榮光的雙雄對決是影片故事的中心,兩人都處于體能巅峰,貢獻的動作鏡頭極具觀賞性。
電影在内地上映之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徐小明很快便确定了下一部電影的拍攝,是改編自衛斯理小說《虛影》的《海市蜃樓》。
徐向東自然是男主角的最好人選,然而在這個時候他卻無意再拍電影,因為他考上了北京體育學院,想要去讀書。
後來于榮光成了《海市蜃樓》的主演,徐向東則在大學校園裡春風得意,畢業後又出國留學,成為法國巴黎第7大學的博士研究所學生,是内地國術界學曆最高的一位。
回國後已經是90年代,他一頭紮進香港電影圈,卻已經沒有了名氣,隻能扮演一些小角色。
進入2000年後内地電視劇市場得到了發展,徐向東作為功夫好手,也終于把握住了時機,在很多電視劇中都扮演重要的角色。
比如在《水浒傳》中,他就飾演史文恭;在《情劍》中,他飾演王巅;在《大宋宮詞》中,他飾演韓德讓。
今年,他還參演了電影《青春是首歌》,名列演員表第一位。
影片講述一群有為青年在草原中遭遇狼群和文物大枭的故事,從劇照看徐向東應該隻是友情客串,衣着打扮也不太像是要演動作戲。
不過考慮到徐向東已經61歲,我們也别太挑剔了。
上面提到的這7位内地打星,都曾驚豔一個時代,如今大多已退出了影視圈,像徐向東雖然在90年代曾經有一段時間非常掙紮,但他在内地電視圈也終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目前也依然非常活躍。
比較可惜的是王珏和胡堅強,兩人年輕的時候都曾經有過很好的代表作,卻在遇到挫折之後選擇了離開,沒能留下更多好作品,這是他們的遺憾,也是我們觀衆的遺憾。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熱血丹心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